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向下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Empty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發表 由 Siam 周六 6月 12, 2010 3:07 pm

英國著名女作家外孫女、曾被美國媒體稱為「帶着原子彈機密跑到共產黨中國」的物理學家、大學時期與諾貝爾物理學得獎者楊振寧同窗、中國綠卡第一人,被中國政府視為老朋友的寒春( Joan Hinton),本周二( 8日)凌晨在北京病逝,終年 89歲。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1pnew
來自美國的寒春(左)和陽早,年輕時因嚮往革命而到中國生活。

周日( 6日)晚上 9點半,在北京昌平區小王莊農場居住的寒春突然腹痛難忍,被送到了 306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無法確定病情,於是在周一( 7日)的凌晨 3點送往協和醫院,但醫生依然無法確定她的病因。

與丈夫同葬牛場
據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原書記李維民透露,許久都不能進食的寒春一直在問:「甚麼時候能吃飯?」她對自己的身體還很自信,看見有人過來,就睜開眼睛,笑一笑。下午 5點,她終於住進了急診室旁邊的觀察室。但一小時不到,突然病情惡化,陷入昏迷。一直到周二凌晨 3時,經搶救無效逝世。他說,寒春昏迷後,她身在北京的兒子陽和平一直在給遠在國外的弟妹打電話,告訴母親的病情。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2p
年輕時的寒春。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3pa
寒春拿到中國綠卡十分開心。

寒春生前曾寫遺囑,遺囑上說,生病了堅決不要把她送到醫院。因為丈夫陽早( Erwin Engst)曾在醫院住了兩年,一直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最後依然走了,她覺得住院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一種麻煩。「這個老太太,一輩子都不願意麻煩別人。」一直陪伴她離開這個世界的司機老趙說,老人(寒春)走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話,但她叮囑他說,讓他早點趕回去,看看農場。寒春將與丈夫一樣葬在牛場。

寒春曾是一名核物理學家。 1942年 6月,她是美國陸軍部研究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中少數的女科學家之一,在洛斯阿拉莫斯( Los Alamos)武器試驗室做費米( Enrico Fermi,他主持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應堆)的助手。但她對美軍用原子彈轟炸日本,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發表「鐵幕演說」感到不滿,遂在 1948年追隨身在延安的未婚夫、美國畜牧專家陽早輾轉到中國。李維民稱, 60年多來,寒春夫婦一直與乳牛打交道,耗盡畢生精力主要做了兩件事:推進中國的養牛機械化和牛種改良。
新浪網/美國《僑報》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4pa
寒春(中)和陽早(左) 1949年在延安結婚。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5p
夫妻倆一直在京郊農場生活,積極推動中國乳牛業的發展。

寒春 Joan Hinton( 1921年- 2010年)
國籍:美國
家庭:育有兩兒一女,均在中國出生
學歷: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

經歷:
• 1948年 3月,追隨未婚夫、美國畜牧專家陽早到中國
• 1949年,兩人在延安瓦窯堡的一個窯洞裏結婚,其後一直留在中國生活,從事乳牛養殖工作
• 1953年,被美國《真相》雜誌批評帶着原子彈機密跑到共產黨中國的叛逃者
• 2003年,她的丈夫陽早逝世
• 2004年 8月 15日,成為首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
• 2010年 6月 8日凌晨逝世,終年 89歲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從物理學家到乳牛飼養員
曾被美國媒體稱為間諜的寒春,事後證明這只是毫無根據的猜測:這個曾參加過美國原子彈研製計劃的年輕物理學家的確到了中國,且再未離開,但從那時起她的身份就變成了畜牧專家、乳牛飼養員。她只是被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所吸引,而從未參與中共的核武器研製。

1953年美國《真相》雜誌披露,寒春是「一個逃掉的原子間諜」,她掌握了許多美國的核秘密,有可能正協助中共發展自己的原子彈計劃。寒春早年到中國,除原子彈對人類造成巨大的殺傷力讓她感到憂慮外,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亦吸引她,最終追隨未婚夫陽早到中國,兩人更在革命根據地延安結婚。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6pa
寒春(右)一家五口。

寒春夫婦年輕時一直熱衷於政治運動。在延安的時期,諸如「反右」等歷次運動,他們幾乎都參加。 1966年文革初期,他們被安排在專家樓裏,不能跟一般的老百姓交往。這讓這對「革命夫妻」大感不滿,於是寫了當時非常出名的大字報──《為甚麼在世界革命心臟工作的外國人被推上了修正主義道路》,要求生活待遇和同級的中國工作人員一樣、取消特殊化。最終獲政府接納。

兩人雖然在中國享副部級待遇,但生活低調、簡樸。從 1982年開始,夫妻倆一直在北京郊區的農場生活和工作,積極推動中國乳牛業的發展,冷對政治議題。
美國《僑報》

外婆名著《牛虻》引領革命青年
寒春系出名門,她的外婆是世界名著《牛虻》( The Gadfly)的作者、英國女作家伏尼契( Voynich)。愛爾蘭出生的她雖寫了眾多小說,但僅得一部在 1897年問世的《牛虻》流傳後世。這部作品亦影響了寒春身上流着革命的血液。

伏尼契在英美讀者中並無多少擁躉,但她嫻靜外表下澎湃的革命激情,卻在千里之外的前蘇聯和中國找到知音。人們爭相閱讀她的作品,將主人翁奉為偶像。晚年僑居美國的她,直到垂暮之年,才知道自己的書受到如此膜拜,甚至被奉為自由的旗幟。《牛虻》主人翁的浪漫英雄主義令不少青年男女熱血沸騰,不少人因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伏尼契在 1960年底,以 96歲高齡離世。她留下遺言,希望將骨灰撒在紐約中央公園,讓它們隨風飄散。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2ce108p
《牛虻》中譯本。
avatar
Siam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Empty 政治漫畫家華君武病逝

發表 由 Ryan.Zho 周一 6月 14, 2010 3:35 pm

內地著名漫畫大師華君武昨在北京病逝,終年 95歲。他以畫政治時事漫畫著稱,畫作影響內地數代人。他從事創作達 70多年,但中共專政體制,注定政治漫畫難成氣候。他後期的創作,主要針砭社會時弊。華君武還是張藝謀從藝之路的伯樂之一。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4cx200p
華君武( 1915-2010)

官方新華社昨在報道華君武死訊消息時,對他冠以「著名美術家、社會活動家」稱號。內地各大媒體和網站,昨均在顯要位置報道他去世消息,顯示這位老漫畫家在內地的影響力。

原籍無錫的華君武中學即在報刊發表漫畫,抗日戰爭爆發後 1938年到延安投奔中共,此後畢生從事漫畫,尤擅長政治時事漫畫。上世紀 50、 6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閱讀熱門,他畫過諷刺政壇風派的《風信雞》、諷刺官場的《離心離德》及《無效勞動》等。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4cx1p
諷刺「四人幫」受審的「死豬不怕開水燙」。

一黨專政下難成氣候
中共一黨專政注定政治漫畫難成氣候。華君武在延安時期曾畫過一幅《 1939植的樹林》,畫中枝葉都被牲口啃光,諷刺中共統治下延安荒涼醜象;毛澤東為此專門找他談話,告誡他文藝創作「不要把局部畫成全局」。文革時他被打倒, 10年後復出,筆鋒轉向以針砭底層醜陋現象為主,包括《磨好刀再來》、《死豬不怕開水燙》、《假文盲》等,很少再涉時政高層。 80年代中他曾畫過一幅鄧小平漫畫,將鄧畫到變形,被中宣部封殺。文革後他畫四人幫受審,其中張春橋拒不開口,被畫成一副死豬狀,令人印象深刻。

華君武還是大導演張藝謀的伯樂之一。 1978年張藝謀因超齡不能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張找到畫家黃永玉,經黃找到電影學院副院長吳印咸,吳把他介紹給華君武,華再把張推薦給時任文化部長黃鎮。在黃鎮批示下張得以破格入學。
新華社/網易/本報記者

華君武( 1915-2010)
簡歷: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及中國旅行社任助理( 1936-1938)
•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研究員和教員( 1938-1946)
•《東北日報》記者、編輯( 1946-1949)
•《人民日報》美術組長、文藝部主任( 1949-1953)
•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 1953-1966,文革中被打倒靠邊)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 1979-1998)

代表作:
《 1939植的樹林》、《風信雞》、《離心離德》、《磨好刀再來》、《死豬不怕開水燙》、《假文盲》等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14cx201p
華君武在延安時期畫的《 1939植的樹林》。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Empty 中國博客第一人看香港

發表 由 Leeho 周日 6月 20, 2010 1:34 pm

全城關注政制發展,政黨希望推動香港民主,同時推動中國民主﹔ 80後反特權青年發起 6.23包圍立法會,再次彰顯公民力量。隔岸觀火的內地人又怎樣看?「中國博客第一人」毛向輝認為香港的政黨與公民都未有好好利用互聯網優勢,也沒有充份與內地網民串連,形成更強大的公民力量。 記者:蔡元貴

毛向輝最近獲邀來港,出席聯合國舉辦的網絡論壇,其間接受本報訪問,暢談對香港網絡力量的意見。過去一、兩年來,香港社運一浪接一浪,但毛向輝說,香港的公民行動雖然活躍,但並未充份發揮互聯網的力量。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20ls3p2
毛向輝批評香港公民運動還不夠普及,因為沒有充份利用互聯網。

「政黨應該更加開放」
「像反高鐵、像 80後的一些行動、像六四弔唁的行動,我覺得公民會去抗爭,但是好像給人看來就是總是這些人,重複的就是幾百個人,最多不超過上千個人,然後就是反反覆覆這幾個 party、幾個政黨的名字而已。」毛向輝說。

「香港需要更多創新的方式,利用互聯網把人動員起來,然後才可以看到很多新面孔。」毛向輝說, 80後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新面孔「非常強」,但他質疑:「我們那些百分之九十的 internet user在幹甚麼呢?他們在學習?還是只是為了 chatting?」

對於香港的泛民政黨,毛向輝也有微言:「在資源對比不平衡的時候,香港的反對黨的力量一定沒有政府那麼大,像中國一樣,政府比民間有錢得多,這是一個國富民窮的狀況。這種情況之下,你要做的是創新,更加有創意的方式,把每個人都發動起來。政黨的目標不是只在於存活,最終你要推動社會的公平合理,那你就應該更加的開放。」

香港社運群眾擴大了
泛民政黨常說,推動香港民主就是推動中國民主。但毛向輝看不出香港政黨懂得串連內地公民:「我們不應只在一個小的香港去做抗爭,我們更重要是自發跟大陸的民眾去建立一個互動和相互呼應。在 twitter上,香港過去一年的遊行,經常受到中國網民關注。但反過來講,香港的遊行組織者有沒有想到這些呢?沒有。他們沒有想到關注香港社運的群眾已經擴大了,思維需要改變。」

小特寫:投入社企運動 受官方關注
「毛主席」、「中國博客第一人」、風險投資家、軟件設計師、企業家……毛向輝的銜頭多如沙數。 199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現年 38歲的他是易方軟體公司、博客園公司創始人,又是美國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與社會中心研究員,推動中國網絡發展,居功不少。

開年會被「看守」
毛向輝不像知名博客韓寒,僅在紙筆上發揮力量。他多年來投入社會企業運動,又組織中國網民交流串連。正如很多內地公民行動一樣,毛向輝的活動常常受到官方「關注」。他舉例說,每年的中文網誌年會,是一個中性的組織活動,不涉國家安全或政治,但是幾乎每年都很難讓這個會順利的展開,總會受到一些阻力。譬如說:「(政府人員)現場幫助我們『看守』,總會派很多人來,再者就是有些人不能前往,會被阻止在家裏,我覺得這個也是遺憾。」
avatar
Lee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Empty 蔣介石身邊臥底11年 傳奇中共女間諜逝世

發表 由 Xian 周二 6月 22, 2010 6:17 pm

【明報專訊】國共內戰期間中共最傑出女情報員之一沈安娜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追悼會前天(20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沈安娜潛伏國民黨中央黨部長達14年,她利用中央黨部秘書處速記員身分,出席各種高層會議,接觸大量機密文件,為中共提供大量國民黨黨政軍各高層內幕情報,被譽為「按住蔣介石脈搏的人」。近日一部以沈安娜為原型的電影《諜戰玫瑰》將開拍。

據內地傳媒報道,沈安娜1915年11月生於江蘇泰興,20歲加入中共,憑藉每分鐘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很快就在浙江省政府得到了當時省政府主席朱家驊的信任。

美女速記員沈安娜事迹拍電影

沈安娜丈夫華明之亦是中共情報員,抗戰爆發後,沈安娜1937年起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蒐集並向中共傳遞了大量機密情報。時任國民黨總裁的蔣介石做夢也想不到,他身後埋頭做記錄的美女速記員就是共產黨安插在他身邊的臥底。沈安娜1949年獲中共集體通令嘉獎,中共建政後她和丈夫都在國家安全部工作直至離休,曾任國安部諮詢委員;1989年獲頒榮譽獎章及榮譽證書。

國共內戰史上,中共著名間諜還有「龍潭三傑」錢壯飛、李克農和胡底,3人都曾潛伏於國民黨情報機構「中統」內部核心崗位。抗戰後,中共在國民黨內的情報工作更有大發展,包括後來在台灣被揭發並處決的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中將,就是最著名的共諜之一。
avatar
Xia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Empty 姚克遺孀逝世 與夫合葬三藩市

發表 由 Bookie 周四 8月 12, 2010 12:13 am

中國近代著名繙譯家和劇作家姚克的遺孀吳雯女士,在美國低調出殯,與夫君姚克先生合葬同一墓園。兩人對中國文壇貢獻良多,姚更是魯迅的入室弟子。但中共建政後,姚被斥為「反共文人」,在美國被隔洋批鬥,直到臨終,夫妻倆無緣完成一起返國的心願。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7ydcv1bgrqsgidjt50y7_thumb
著名繙譯家姚克(左)更是魯迅的入室弟子。

吳雯是上月 29日在三藩市家中去世的,終年 88歲。她的靈柩前日葬於當地墓園,與 19年前去世的夫君姚克合葬。墓園位於面向太平洋一個山坡上。至此,這對曾在中國近代文壇有貢獻文化名人,終於面對故鄉,永守彼岸。

曾在港創南風出版社
祖籍江蘇鎮江的吳雯,上世紀 40年代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其時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的姚克,已是上海名人,著有《清宮怨》等,更是中共奉為「精神圖騰」魯迅的入室弟子。

姚克和吳雯夫婦的小女兒姚湘前日撰寫了母親生平,披露了父母的相戀故事,並借此糾正流傳多時的一些不實報道。她稱, 1940年代中期,姚克與著名演員上官雲珠分開後,與母親結婚。 1948年父母兩赴香港定居,父親在中文大學教書,母親相夫教子,一人擔當多重角色。母親其後創立了南風出版社,並擔任製作人,從台前到幕後協助父親的創作和演出。同年,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將姚克的話劇《清宮怨》改編成電影《清宮秘史》, 1951年在內地放映,被中共指是「賣國主義代表作」,更成為文革導火索之一。

1968年,姚克舉家由香港赴美在大學任教,中共輿論隔洋轟他「賣身投靠美帝」。退休後,姚潛心研究唐朝詩人李賀,完成《李賀錦囊詩歌集》,香港學者董橋曾讚他「不得了」,「能在一片舊識的叢林裏分辨出所有的奇花異草」。

文革後,中共為姚克恢復名譽。 1990年代初,中共曾邀姚克、吳雯夫婦回國,兩人本擬 1992年春成行,但姚於 1991年 12月去世,最終無法實現回國的心願。
中新網

中國綠卡第一人 寒春北京病逝 L1u211orulrl1k89v0ey_thumb
《清宮怨》劇本
avatar
Bookie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