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發表 由 Keane 周日 6月 13, 2010 3:17 pm

雲南著名石林景區內唯一的村落,遭當局以破壞景區生態為由計劃強拆。聚居村內的撒尼人怒斥當局將數以百萬計遊客造成的污染問題算在他們頭上,又踢爆當局假借保護之名,在景區內興建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高爾夫球場等遊樂設施。憤怒的村民入稟控告縣政府違法,但法院未有受理。不過,千名村民已誓言將抗爭到底:「石林養育撒尼人,撒尼人保護石林!」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0613-00178-001b1
石林風景奇譎壯麗,成為世界自然遺產。

面臨強拆的村落名為五棵樹村,擁有一千多名村民,絕大部分為撒尼人。○七年,石林景區申請世界自然遺產成功,縣政府去年三月發出通知,要求村民集體搬村,理由是申遺時中國政府曾承諾,三年內將核心保護區內村民遷出。

石林縣政府外宣辦主任張雪剛表示,五棵樹村屬於一級保護區內,必須整體搬遷,縣政府已在一公里外興建「中國彝族第一村」,村民只要在規定時間內搬遷,每戶便可獲五十平方米的住房補償。「沒想到,村民的要求愈來愈苛刻。他們要求不搬遷,在原地重建,並且要求把景區門票收入的百分之卅撥給他們。」張說。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0613-00178-001b2

村民:遊客才是污染源
不過,村民則否認有苛刻要求,指五棵樹村是他們世代所居之處,不願離開。又指「第一村」的風水差:「以前在那裏出生的孩子都養不大。」另一方面,「第一村」四面環山,與外界接觸不方便,擔心搬遷後收入受影響。

最令村民感到不滿的,是當局指村內參差不齊的房屋會對景區造成視覺影響,且當局稱村民把生活污水排到石林湖裏,影響生態。「我們沒有污染,是他們污染的。」村民普小蓮指當地的污染問題是由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造成。

村民普亮更踢爆,縣政府計劃在景區內興建旅遊娛樂城,包括酒吧街及夜總會等,並以建民族生態運動場為名,興建高爾夫球場,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現在正在動工,幾千畝的地,樹啊、石頭啊都被推平了。」

入稟控縣政府未獲受理
地盤工人承認,該地正興建一個五十四個洞的大型高爾夫球場,部分已在鋪設草坪。但是面對已經具雛形的高爾夫球場,當局仍然死撐說:「是民族生態運動場,不是高爾夫球場。」

眾村民不服,聯名入稟法院控告石林縣政府要求搬村的決定違法,但未獲法院受理。不過,村民堅持抗爭到底:「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石林是我們的聖地,現在讓我們搬離,我們感情上接受不了。」
avatar
Keane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彝族分支世代尋「阿着底」

發表 由 Keane 周日 6月 13, 2010 3:18 pm

撒尼族為彝族的一個分支,是一個遷徙的族群,世代為了尋找「阿着底」。早在公元二世紀,滇池一帶就已是彝族先民活動的中心。大約在三世紀,逐漸擴展到了滇東北、滇南、貴州、廣西一帶,與其他民族雜居融合,形成了眾多的支系,其中,居住在雲南石林、丘北一帶的彝族多為撒尼人。

傳說中,有一名美麗善良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為了愛情和幸福,不向惡勢力低頭,最後化為一尊石像,天天翹盼着心愛的情人歸來。「阿着底」傳說就是阿詩瑪出生的地方,是撒尼人心中的世外桃源,語意為:「人們嚮往的美麗、甜蜜、幸福的樂土」,而石林就是他們的「阿着底」。

撒尼族有獨特的風俗文化及語言文字,與大部分少數民族一樣,撒尼人的服飾彩繡絢爛斑麗,熱愛歌舞、摔跤競技、鬥牛鬥羊。
avatar
Keane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世遺公約》無規定遷走原住民

發表 由 Keane 周日 6月 13, 2010 3:20 pm

「一個沒有撒尼人的石林還是石林嗎?」有輿論批評,當局遷走撒尼人後,失去人文風情,石林只剩一個空殼。有學者更踢爆,《世界遺產公約》根本沒有規定遺產地要遷出原住民,質疑當局計劃三年內遷走原住民的必要性。

「沒有了原住民的風景區,很大程度上就變成了被抽空的乾巴巴風景區了,而這個時候,它還有甚麼遺產價值和吸引力呢?」青年評論家張天潘質疑,沒有了撒尼人的石林,根本已沒有遺產價值。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楊福泉則表示,《世界遺產公約》根本沒有規定遺產地要遷出原住民:「文化和自然是深深連在一起的。如果把原住民都遷出來,這個遺產地就大大失色了。」

楊福泉指,石林的撒尼文化已對自然形成一種互動:「人們來看石林,不但看石頭,還要看阿詩瑪文化等風土民情,不能簡單地將自然和文化剝離。」

趕走文化失申遺意義
內地近年不少成功申遺的景區,如麗江古城及廬山,均為發展而趕走原住民,引發坊間質疑申遺的意義。楊福泉指出,麗江原住民走後,納西文化消失了,麗江也就失去文化之根。而大理古城也因缺乏本土人文,和麗江一樣被指與「商城」無異。
avatar
Keane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內地警告越級上訪的標語隨處可見。

發表 由 FUNNY 周五 6月 18, 2010 4:22 pm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0618-00178-001b1
avatar
FUNNY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雲南發現疑似「南帝」遺物

發表 由 Loop 周五 6月 18, 2010 7:25 pm

(明報)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16:05
雲南發現罕見大理國碑,可能是金庸筆下「南帝」段智興的遺物。

雲南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指出,該協會日前在大理洱源地區尋找並搶救到兩塊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大理國碑。

其中一塊是懸而未解的「秘文碑」,另一塊或與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南帝」段智興有關。

該協會會長劉偉說,碑刻年款為「盛德五年」(公歷1180年)的「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石碑以佛教題材為主,刻有佛祖和侍從菩薩,線條自然流暢,人物造型端莊優美並有唐宋遺風。

「秘文碑」則刻滿了密密麻麻的未解文字,共11行149字,碑體下部還刻有形似「龍」、「麒麟」、「兔」、「虎」的圖案,由於之前保護不當,石碑已攔腰斷裂。

劉偉表示,本次發現的大理國石碑在雲南及各大博物館較罕見,對於研究雲南歷史文化,特別是古代大理國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專家稱,值得關注的是,「大理國布燮高觀音」碑疑為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南帝」段智興遺物。碑刻年款「盛德五年」恰是大理國最富傳奇色彩、史稱「大理功極帝」段智興的帝王年號,其在位29年間篤信佛教、少理國事。在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中,段智興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的「南帝」、「一燈大師」,也是《天龍八部》中段譽的皇孫子。

對於「秘文碑」,專家表示雖已進行了多方研究,但至今仍未完全破解。目前,可以初步排除其為契丹文、八思巴文等民族古文字,為古代梵文的可能性較大,但其具體意義尚待進一步考證。有關專家推測,該「秘文碑」可能是唐宋時期遺物,類似於地方民族政權公文、告示一類的遺存。

目前,研究人員仍在對兩塊石碑做進一步研究。

大理國建於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滅大義寧建國,都城大理,為中國宋代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國家。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即現在的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緬甸北部地區等,以及老撾與越南的少數地區。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人們對大理國的了解比較少,使其頗具神秘色彩。
avatar
Loop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瘋狂的石頭」

發表 由 Susan 周四 7月 01, 2010 5:57 pm

雲南省一個屬於國家級的重點貧困縣,其農民卻可能是全國「最有錢的農民」,原因是該縣地下有一種天然石頭,近年身價暴漲,從最初的僅值幾元(人民幣.下同)一卡車到現在每公斤上萬元。據說,當地最窮的農民一個月也可收入50萬元。然而,由於河道山坡遭淘金者瘋狂挖掘,這條屬於怒江上游的河流已滿目瘡痍。

據《雲南信息報》報道,在龍陵縣蘇帕河兩岸、從茄子山水庫到三江口40公里的河谷內,目前有數以千計的挖寶者「安營紮寨」。6年前有人在這裏發現了一種石頭,經過媒體的宣傳和商家的炒作,短短數年,這種原本根本不值錢的石頭,目前已飈升到上萬元一公斤。在這片山地農田裏,挖寶者可能只要挖到3、5米深,就有可能發現「寶石」——黃龍玉。

每天三四千人上山採玉

蘇帕河的發源地小黑山是雲南省級自然保護區,這一帶也成為雲南黃龍玉的最重要產區。「每到下午在龍陵縣城就找不到住處了,賓館酒店全被外地來購買黃龍玉毛料的客商住滿。」龍陵縣旅遊局黨委書記、黃龍玉開發協調辦公室主任侯德升說,每天有三四千人在小黑山上開採黃龍玉。

為了方便挖掘,挖寶者莫增孝與村民合資「淘金」,他與10個村民合伙開挖40多天,就已有6萬元的收入。這不算很高,旁邊的一座帳篷裏,已經挖出了 80多萬元的石頭,每人能分到5、6萬元。

和城市炒樓類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龍陵縣的村民也開始大規模囤地,他們以每畝低於10萬元價格買下,今年上半年賣出時,每畝就已經炒到了100 萬。家住山坡的匡家清有幾塊田,都賣了出去,已賺了差不多上百萬元。

「80%人都靠黃龍玉發財」

靠買賣黃龍玉發財的億萬富豪莊家祥稱,「黃龍玉給大家買了電單車,蓋了房子,這裏80%人都靠這個發了財。沒有黃龍玉,就沒有現在村民的一切。」去年底,象達鄉朝陽村一戶最窮的人家,就因挖到了黃龍玉而賺到50萬。

不過,從相片可見,由於瘋狂挖掘,蘇帕河一帶河道變成了亂石灘,河谷兩旁山坡堆滿石頭,開闊的河道則大大收窄,原本美麗的蘇帕河已成為淘寶者追逐「瘋狂的石頭」下犧牲品。
avatar
Susa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黃龍玉被指僅次和田玉

發表 由 Susan 周四 7月 01, 2010 5:58 pm

「黃龍玉」也被稱為「黃蠟石」,其摩氏硬度(礦物硬度標準)為6.5至7,與翡翠相當,較水晶略低,較和田玉高;韌性略次於和田玉,略高於翡翠。雖然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已推出《黃龍玉等級劃分標準》,但國家尚未對其進行科學命名,亦無鑑定標準。

黃蠟石以前只作為一個觀賞石,價格並不高。2004年,它被雲南省觀賞石協會定名為「黃龍玉」,並稱「是繼新疆和田玉和緬甸翡翠之後,發現的最優秀的玉種。」

但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王春雲博士指「黃龍玉非玉」,因它具有顯著的脆性而不是很高的韌性,不能視同如翡翠、和田玉一類的「真玉」,應用回其舊名「黃蠟石」。不過,雲南省觀賞石協會黃龍玉專業委員會主任劉濤則稱,過分迷信和倚賴技術手段的唯技術論,不利於中國玉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應從「技術、美學、文化、市場及收藏等諸多屬性進行綜合評價。」

明報記者
avatar
Susa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雲南麗江古城水系受污染

發表 由 Ryan.Zho 周五 9月 10, 2010 3:47 pm

雲南著名旅遊城巿麗江,古城內的水系大多已被污染。最新水環境監測報告顯示,在九個水系的監測點中,除了「女兒國」所在的瀘沽湖以及麗江黑龍潭外,七個監測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兩個更已達「嚴重污染」級別。

黑龍潭近年頻斷流

  雲南《春城晚報》報道稱,雖然麗江巿的人飲水能夠得到保證,但景觀用水逐年緊張,歷史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斷流一次的黑龍潭泉群,進入新世紀以來因為非人為因素頻頻斷流,特別是最近幾年差不多年年斷流,以往斷流時間僅僅幾天,但近幾年來斷流的時間以月計。

  此外,麗江城區部分水系的水質卻在不斷下降,而下降的主要因素,還是人為原因。

  報道引述麗江市環境監測站稱,今年1月至6月期間,九個水環境月監測點監測狀況表顯示,除瀘沽湖、黑龍潭兩個監測點持續為優以外,程海、玉龍橋和北郊三個點為「輕度污染」,南口橋和木家橋為「中度污染」,古城下游和新城區南郊更為「嚴重污染」,糞大腸菌嚴重超標。

  據悉,麗江水資源分布非常不均,如金沙江河谷地帶每平方公里水量僅有5萬立方米,但玉龍雪山、老君山一帶每平方公里水量卻高達70萬至100萬立方米。因此,低海拔地區的傳統米糧倉和經濟作物區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西北部耕地少產量低的區域水資源又相對充沛。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雲南 - 石林拆村趕絕原住撒尼人 Empty 中緬邊境老婦食石頭 45年分出多種味

發表 由 Golf 周五 9月 10, 2010 3:52 pm

(商台)2010年9月10日 星期五 12:28
【商台互動中華組】大千世界有許多奇人異事,近日在雲南省遮放鎮發現一愛吃石頭的老太,她不但吃出石頭的味道,還將自身的肝腹水病給吃走了。

吃石頭吃出糯米味

現年63歲的老太普木瑞出生於中緬邊境的遮放鎮弄丘村,是景頗族人,丈夫因病早逝,膝下無兒無女,去年已搬進當地的敬老院生活。

普木瑞老人精神矍鑠,能眉飛色舞地說出她吃石頭的經歷和感受。她說在18歲那年學會吃石頭的,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要隨身帶著一包石頭當零食吃,一天不吃就覺得難受。她那活到72歲的母親也是吃了一輩子石頭。

普木瑞嚼不動像鵝卵石之類的硬石頭,所以吃的大多是經風化了的石頭,有的用手一捏就碎成粉末。45年下來,她已吃過酸的、苦的石頭,最愛糯米味道的白石頭。

石頭能治肝腹水?

普木瑞的喝酒史也有幾十年。4年前,她因腹背疼痛到醫院檢查,被診斷患有肝腹水。雖然未知是否與吃石頭有關,但醫生都告誡她要戒酒戒吃石頭。普木瑞並沒有聽從醫囑,繼續喝酒吃石頭,後來她的肝腹水居然治好了,身上也沒有出現結石或其他問題。
avatar
Golf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