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納米治癌研究 截腫瘤養分 藥力滲細胞染色體 料10年後臨床

向下

納米治癌研究 截腫瘤養分 藥力滲細胞染色體 料10年後臨床 Empty 納米治癌研究 截腫瘤養分 藥力滲細胞染色體 料10年後臨床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12月 17, 2010 10:17 am

最近科學家嘗試把納米技術應用在醫療科技,利用其精細的微細尺度,把藥物深入地滲進細胞染色體及分子結構,估計要10年時間方可臨床應用。假如研發成功,新藥有望取代目前副作用多多的生物製藥物,為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帶來曙光。

目前生物製藥副作用多

香港城市大學上周舉行了「第四屆IEEE國際會議——納米科技的醫學應用」會議,吸引世界各地專家在會上討論納米科技應用在醫學上的最新發展。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副教授鄭淑嫻表示,不少生物製的藥物好像血管毛病藥物Avastin,本身有不少副作用,科學家正急於找出其他藥物改善治療方式。

鄭教授目前正以身體透明的斑馬魚來做研究,發現合成的納米藥物可針對性地控制斑馬魚體內腫瘤的新生血管,「截斷」腫瘤所需的營養來源,理論上可阻止癌細胞擴散。

配合化療 可阻擴散

鄭表示,雖然有關技術距離人體應用仍有很長時間,但日後有望可配合化療藥物或放射藥物來發揮治療作用,把藥直接注射到病變的細胞結構之內。

承認安全成疑 有待更多研究

至於納米食物及藥物對人體是否安全,鄭教授坦言國際對此仍未有定論,有待更多研究證實納米食物的特性,在消費者未清楚何謂納米技術之前,香港政府對產品的要求標準應與世界接軌,要求聲稱有「納米」成分的產品生產商提供安全證明。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納米治癌研究 截腫瘤養分 藥力滲細胞染色體 料10年後臨床 Empty 研製抑制癌幹細胞藥物根治絕症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7月 08, 2011 1:33 pm

醫學界終找出肝癌復發率高及化療抗藥性強的原因。港大病理學系最新研究發現,肝癌細胞中有一群癌幹細胞( CSCs),抗衡化療藥能力特高,更是誘發及維持癌腫瘤不斷生長的元凶。肝癌患者腫瘤如含高量癌幹細胞,手術後一年的復發率是低量患者的三倍,存活率只有約半年。未來可針對研製抑制癌幹細胞活動的藥物,有機會徹底治癒肝癌。
記者:張文傑

肝癌是本港第三號癌症殺手,每年有逾 1,700個新症, 08年本港 1,499人死於此病。兩成患者可切肝保命,少於 5%有幸獲肝臟移植,約 75%患者需接受化療,但化療效果一向不佳,而即使做完肝臟切除手術,首年復發率平均仍高達三至四成。

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吳呂愛蓮表示,研究成功發現肝癌患者腫瘤內的癌細胞,原來分癌幹細胞及一般癌細胞兩類,肝癌幹細胞表面有名為 CD24的標誌物,標誌物會激活肝癌幹細胞表面的蛋白質 STAT3,令 STAT3磷酸化過程出現,從而啟動癌細胞自我分裂、更新及複製,「只有癌幹細胞可以做到,佢哋就好似個掣,一㩒着就有一連串細胞改變」。

開發新藥 需時十年
該系助理教授李建華說,研究以老鼠作實驗,先植入人類原發性肝癌細胞到老鼠體內,接着用化療藥物為牠們治療,因腫瘤內一般肝癌細胞有逾七成死亡,令老鼠腫瘤縮小,然而內裏的癌幹細胞死亡率只有三成多,「化療主要殺死生長速度快嘅一般肝癌細胞,但係癌幹細胞好似冬眠咁嘅」。這解釋了癌幹細胞抗衡化療藥的能力,較一般肝癌細胞強的原因。化療後不少癌幹細胞仍然生存,稍後透過 STAT3磷酸化過程,再產生大量肝癌細胞,令老鼠的腫瘤再度形成,導致肝癌復發。

研究人員再利用肝癌患者的臨床數據做比對,發現體內含高量 CD24肝癌幹細胞患者,手術後一年的復發率為 67%,低量患者只有 21%;腫瘤轉移、擴散至其他器官的機會方面,高量患者高達 80%,低量患者只有 32%。整體上,高量患者的存活率中位數只有 6.6個月,低量患者卻長達 42個月。

吳呂愛蓮相信透過抑制 STAT3蛋白質的磷酸化,可控制肝癌腫瘤生長。港大正進一步研究,評估單獨使用 STAT3抑制劑或將之結合傳統化療,哪一種對抑制肝癌復發的治療效果較佳,然後藥廠可致力開發分子標靶藥物,提升完全消滅肝癌細胞的機會,但估計需時十年。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納米治癌研究 截腫瘤養分 藥力滲細胞染色體 料10年後臨床 Empty 新抑制劑可除腫瘤幹細胞

發表 由 KateBush 周日 1月 29, 2012 3:04 pm

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美國內華達癌症研究所共同領導的合作研究項目,開發了一種新的化學小分子抑制劑,能夠專門針對具有多功能性的腫瘤細胞。這項重要研究成果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期刊上公布,並獲《自然(中國版)》(Nature China)2012年1月號重點報道。

本報靜態組報道

  這一尖端研究由三方研究團隊共同進行,包括由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葉濤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這項研究突破有助選擇性去除腫瘤幹細胞,為徹底消滅癌症提供一個可能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癌症難以治療的原因,在於腫瘤啟動細胞或腫瘤幹細胞(CSCs))的存在,這些腫瘤幹細胞的數量雖然很少,但是它們可以迅速繁殖和自我更新,並且具有多能性,此多能性又使其可以分化成構成整個腫瘤組織的各種異質性腫瘤細胞。作為幹細胞,由於它們的細胞周期調控與DNA損傷修復過程與分化的體細胞不同,因此對傳統的腫瘤治療方法,如化療和放射治療具有較高抗力。這些幹細胞成為腫瘤轉移和傳統癌症治療後抗藥性腫瘤復發的源頭,開發標靶腫瘤幹細胞的化合物具有根除惡性腫瘤的臨床需求。

  癌細胞迅速繁殖難醫治

  新開發的LSD1抑制劑,可能應用於不同的臨床情況,包括治療惡性生殖系腫瘤,如畸胎瘤/畸胎癌、胚胎癌、精原細胞瘤、絨毛膜癌和卵黃囊瘤。這些腫瘤一般會接受外科手術或進行順鉑治療,但是首次治療後通常會產生順鉑抗性。這一點從研究人員發現LSD1抑制劑對具有胚胎幹細胞特性的多能腫瘤細胞有很高抑制作用可以推斷出來。

  同時,在進行幹細胞治療時可能除去畸胎瘤/畸胎癌。幹細胞(ES)或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治療的最大問題是,植入受體器官中的ES/iPS細胞不完全分化導致胚胎癌、畸胎瘤或畸胎癌的形成。由於LSD1抑制劑選擇性地抑制多能性胚胎癌、畸胎瘤或畸胎癌,因此有助成功施行幹細胞治療。

  另外,因為畸胎瘤或胚胎癌是多能性腫瘤幹細胞,研究人員估計其他器官特定腫瘤,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及腦癌等腫瘤幹細胞,是否也對LSD1抑制劑產生反應。進一步的研究結果顯示,這種LSD1抑制劑確實能抑制類似腫瘤幹細胞如乳腺癌和卵巢癌細胞的生長。

  負責研究的葉濤,屢獲研究資助局撥款,自2012年起,他已有12篇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在頂尖學術期刊(影響因數大於5.0)發表。葉濤的抗癌藥物研究項目,同時得到方樹福堂基金和郭謝碧蓉基金的捐贈支持。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