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字體過細 智能手機睇壞眼

向下

字體過細 智能手機睇壞眼 Empty 字體過細 智能手機睇壞眼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7月 25, 2011 4:30 pm

不少香港人智能手機不離身,每有閒暇便用手機瀏覽網站、發送電郵等,但看得太多手機螢幕,可曾試過出現眼乾、眼痛甚至頭痛欲裂的不適?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手機字體比報章及雜誌小,令使用者在不知不覺間習慣了近距離閱讀,利用手機閱讀人士,視物距離可較傳統書本短逾一半,大大增加眼睛負擔,更隨時「睇壞眼」。

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一項研究,邀請 230名年輕人參與,分別量度他們用智能手機閱讀文字訊息及網頁,與閱讀傳統報紙、雜誌及書本的距離。發現閱讀報紙及書本等時,與眼睛的平均距離為 16吋;但用智能手機處理文字訊息時,就減至只有 14吋;瀏覽網頁時距離更減到 12.6吋,研究發現有參加者最極端時,眼睛與手機螢幕的距離僅七吋。

研究員再分析手機與傳統刊物的字體大小,發現文字訊息的字體一般比報紙大約一成,但用手機瀏覽網頁時,字體大小普遍只及報紙八成,部份用手機顯示的網頁字體比報紙細三成。

閱讀半小時應小休
負責研究的眼科醫生警告,長時間近距離利用智能手機閱讀,可導致眼部肌肉拉緊,引發眼乾及眼痛等不適,甚至曾有病人因眼睛負荷過重及過度集中精神,令不適蔓延至頭部致頭痛,故建議若要長時間用手機閱讀,應盡量將字體放大,並每閱讀半小時,休息五分鐘,看看遠距離物件。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字體過細 智能手機睇壞眼 Empty 單手揸機縮膊影相 龍友手求診飆升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7月 27, 2011 6:06 pm

動漫節即將開鑼,龍友們紛紛出動追拍 o靚模、 show girl及 cosplayer,但這些攝影發燒友若不注意揸機姿勢,隨時會引發手部劇痛。有物理治療師表示,近年接獲因揸機姿勢錯誤,引致拇指側肌腱炎、網球肘及肩周炎等俗稱「龍友手」的求診個案大增兩成,單手揸機及縮膊頭等影相動作均是高危。
記者:梁麗兒

雙手揸機的正確姿勢:左手支撐機身及鏡頭重量,右手穩定機身及按快門。曾顯華攝


物理治療師呂永恒表示,龍友手的求診個案去年中開始持續上升,過往每月平均約 6至 7宗,近期增至近 10宗,加上玩相機的女生增加,令女性求診者上升五成,現時男女病人各佔一半。他表示,單手揸機屬非常高危的動作,會令拇指側肌腱過度受力,引致腫痛和發炎,引發拇指側肌腱炎( deQuervain's syndrome)。

他指重複的拍攝動作,也會令龍友們手腕及手肘的筋腱勞損及發炎,引起網球肘( Tennis elbow)。至於拍攝時,經常縮膊頭或雙臂撐得太開、機身與身體距離太遠,都會令雙膊無法放鬆,長遠可導致肩關節痛等症狀,增加患肩周炎( Frozen shoulder)風險。病發時患者會痛至無法舉高雙手,梳頭、着衫等簡單動作也感困難。

發燒友手痛致不能舉起
大型專業相機隨時重達 2至 3公斤,若姿勢不正確,無論攝影新手或發燒友,都有可能患上龍友手。呂永恒表示,去年有一名逾 10年經驗的攝影發燒友求診,患者因連續 3日到動漫節拍攝模特兒,全日不停舉機拍攝,未幾右手肘及右膊開始疼痛,起初不以為意, 3個月後,因痛到無法舉起右手才求醫,並轉介接受物理治療,需服藥及接受體外衝擊波治療紓緩病情。

另有從事文職工作的年輕女士,因右手腕、拇指側及左手手肘疼痛求診,最初誤以為是使用電腦姿勢不正確致病,經詳細查問下,才發現她病發前數月,購買了一部單鏡反光機學攝影,懷疑因拍攝姿勢不正確出事。

呂永恒建議攝影發燒友避免單手揸機,應以左手支撐機身及鏡頭重量,右手穩定機身及按快門;拍攝時,身體貼近機身,肩膊自然垂下、雙腿微張,最好前後腳,讓重心平均分配到雙腳。若要長時間拍攝,盡量採用腳架,但望觀景器時,必須站直觀看,有助預防肌肉勞損,並要多做手部伸展運動。

手部運動五式
註:每個動作做 10次,每次維持 15秒
資料來源:物理治療師呂永恒

1〉伸展拇指側肌腱


2〉伸展手肘外側肌腱


3〉伸展手肘內側肌腱


4〉伸展肩膊前肌腱


5〉伸展肩膊後肌腱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字體過細 智能手機睇壞眼 Empty 周邊視力控制鏡片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7月 27, 2011 6:17 pm

本港兒童特別多近視,傳統眼鏡讓近視患者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黃斑點位置,令影像變得清晰,卻忽略周邊視網膜的離焦情況,患者近視度數持續增加,長遠增加患青光眼、白內障風險。有研究顯示,佩戴「周邊視力控制技術」的新改良鏡片,兒童近視加深的程度平均延緩三成。

外觀與一般鏡片無異
註冊視光師莫國熙表示,佩戴傳統眼鏡,有效令影像聚焦在視網膜的黃斑點上(即最佳視力位置),令影像變得清晰,但側邊影像會聚焦在周邊視網膜的後方,形成遠視性離焦,眼球就會自動增長以平衡聚焦點,久而久之令近視度數加深。近視度數有 1.00至 3.00度(即 100度至 300度近視),患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疾的機率比正常視力高近三倍,而近視度數有 3.00至 6.00度(即 300度至 600度近視)的患者,患眼疾的機率更高逾九倍。

他續稱,「周邊視力控制技術」鏡片,比傳統鏡片「中間更彎,側邊更平」,「例如傳統鏡片側邊有 3.00度,新鏡片側邊只有 1.50至 2.00度」,可把側邊的影像準確聚焦在周邊視網膜,減少眼球增長機率,從而減慢近視加深程度。

陳孟溱( 11歲)兩年半前發現有 75度近視,現已升至 225度。她佩戴新改良鏡片一個月,並無不適,外觀與一般近視鏡片無異,「但睇側邊嘅影物就會覺得矇啲」。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