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2011年10月30日 海嘯後的希望

向下

2011年10月30日 海嘯後的希望 Empty 2011年10月30日 海嘯後的希望

發表 由 AK-47 周二 1月 10, 2012 12:35 am

最近,在歐元債務危機爆發之際,新興國家一起承諾再次擴大內需。這即是為了幫助歐洲度過難關,也是為了穩定各自國內的經濟發展。但是,這次新興國家能繼續上演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後的內需刺激大戲嗎?

2008年在中國正好要進行房價調整的時候,美國爆發金融危機,讓中國反過來開始刺激房地產。結果房價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大幅上漲,創出歷史新高。

今天在中國再次進行房地產調控的時候,歐洲債務危機再次爆發。我們是否能再次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呢? 為了分析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2008年那次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是如何刺激經濟的:
1、 擴大政府投資。
2、 放寬貨幣信貸,刺激房地產建設。
3、 通過稅收和財政補貼刺激消費。
4、 引發通貨膨脹,導致的投機和保值需求大幅增加。

大家再看看上次經濟刺激(四萬億投資)留下了什麼後遺症:
1、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債務大幅增加。
2、 很多老百姓因為購買房屋,不僅用完了自己幾十年的儲蓄,還欠下了幾十年的債務。
3、 因為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很多人已經透支了未來的消費。比如:因為汽車購置稅的優惠提前購買了汽車。因為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很多人提前更換了家用電器。實際上所謂的刺激消費,等於透支了未來的消費,刺激作用過後,必將迎來更大的消費低谷。
4、 為了防止通脹,很多人透支購買房屋和提前購買很多並不急需的產品。而這種行為實際是透支未來消費。
5、 銀行為了經濟刺激,大量放貸給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但是這些債務卻存在很大隱患:部分地方政府債務遠遠超過他們的財政收入,部分企業債務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嚴重包袱,而個人的償還能力也接近極限。

在財政收入每年以30%左右速度增加的同時,地方政府每年出售土地的收入也不斷大幅增加,但是為了經濟刺激居然還欠下了10萬億左右的債務。而且這些土地出售的錢,是老百姓幾十年的儲蓄,加上數十年的債務。等於老百姓前後幾十年的收入已經集中在這10年左右為買房子而耗盡。在這殺雞取卵的最好的日子裡,居然還欠下了巨額的債務。等雞蛋、雞肉吃完以後,哪裡找錢維持以前的開銷呢?更不用說還錢了!

由於分配嚴重失衡,導致整個社會總體消費相對下降。老百姓每月要還房貸或其它消費貸款,意思是很多老百姓將會消費少、生產多。因為他們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將用於還債。所以,未來的很長時間內老百姓的消費當然會減少。加上中國社保和醫療保險相對缺失,人們由於對突發事件的擔心,而不得不儲備大量的現金。這樣的行為必將削弱人們的消費。 實際上我們以前的行為,已經嚴重的阻礙和透支了我們的內需。

主要表現如下:
1、政府債務的增加,削弱了政府直接投資的能力。
2、一旦銀行抵押貸款資產價格的下跌,銀行的貸款能力將會下降。
3、政府通過稅收和以舊換新、補貼等方式刺激經濟,實際是誘導人們透支未來消費。這意味未來必將迎來消費的更大的低谷。
4、一旦出口下滑,很多出口企業必將面臨更大的產能過剩。最後這些企業必定面臨大規模的倒閉。這種情況不僅會增加失業,同時會導致企業投資大幅降低。失業和投資下降會讓內需惡性循環下跌。
5、在2008年危機以後,我們本來就畸形的經濟結構變得更加畸形。出口、投資、消費的比例更加畸形。消費佔的比例越來越小,投資比例更大,出口也小有增加。而投資是不可持續的,出口是我們所不能把握的。唯一可以對經濟起良性循環的消費沒有得到重視。

而且我們所謂的消費增加主要是以下原因:
A、由於資產泡沫導致的虛擬財富增加,進而導致的消費力暫時增加。這實際也是透支未來消費;
B、由於通脹導致的恐慌性消費,人們加大了儲備買消費。實際也是透支未來消費;
C、由於資金過剩、需求不足和負利率,導致的投機需求大增,而投機實際也等於變相囤積產品。這也等於透支未來需求,因為這些囤積將來會變成供應,將來可以提供部分需求。比如:現在投機房地產,就是把其他人將來的需求囤積在自己手中,實際等於暫時把別人的需求囤積在自己手中。對整個社會來說,實際也是透支了未來的需求,只是這個需求暫時沒有到需要人的手中,而是由投機者暫時保管了別人未來的需求。

6、由於房地產、股票等成為財富再分配的場所,加上壟斷、腐敗等因素。中國的貧富懸殊越來越大。很多人不僅耗盡了畢生的積蓄,部分人甚至背負幾十年的債務,這些人等於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收入。貧富懸殊加劇和長期債務的增加都必將大大削弱未來中國幾十年的需求。
7、中國已經面臨全面的產能過剩,而產能過剩必將引起民間投資的大量減少。投資在投入期間,實際也是一種需求,等於投資需求減少。產能過剩還將引起以前投資項目的投資回報大幅下滑,而投資利潤的下滑還將引起金融壞賬的增加,並阻止金融貸款的增加,這會對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阻礙需求的增加。
8、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社會保障明顯落後。而社會保障的缺失,會導致人們儲蓄意識的增加。增加儲蓄實際等於減少消費,所以社會保障的缺失會嚴重影響需求的增長。
9、中國最近幾年,稅收增漲的幅度遠遠大於經濟增長的幅度。稅收卻大量用於腐敗高發的投資建設,而不是主要用於調節貧富懸殊。在民營企業利潤不斷下滑的情況下,壟斷企業利潤卻大幅增加。這些不僅增加了社會通脹的壓力,而且導致了社會分配的嚴重失衡。進而削弱整個社會的需求增長。
10、由於分配失衡,導致創新乏力。比如:很多行業的龍頭企業放棄創新,紛紛把資金和人才投入低創新的房地產行業,因為房地產這個低創新行業有遠遠超過其它行業的利潤。這樣必將阻礙其它行業的創新,等於社會在鼓勵投機。鼓勵投機實際就是懲罰創新,而創新的缺失,將讓中國長期處於制造業的中低端,進而導致勞動者收入難以大幅提高。因為中國主要生產的是中低端產品,這些產品的競爭力主要是靠廉價的勞動力,所以在缺失高附加值的高端出口產品的時候,我們只能依靠壓低勞動者收入的方法以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在大部分勞動者收入難以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需求就難以真正大幅提高,生活質量就難以大幅提高。勞動者需求的低下和龐大的產能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多余的產能只能依賴出口,所以我們形成了對出口的嚴重依賴。一旦出口出現問題。我們供過於求的矛盾將被激化,並導致經濟惡性循環。
11、通脹實際也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消費能力,進而阻礙需求的增加。
12、一旦房價、股市下跌,導致人們財富縮水,會進一步削弱人們的消費能力。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內需的增長將會是非常困難的。我們以前做的所謂的刺激內需,實際是殺雞取卵。一切都太晚了。我們刺激內需走錯了方向。

我們今天面臨出口下滑,甚至可能被貿易制裁,投資也難以持續。內需被嚴重透支或傷害。這一切都是我們政策的短視所造成的,也是利益分配失衡的結果。我們已經走到今天的地步,卻沒有看見真正的反省。房價調整了好幾年,越調越漲。說提高勞動者收入很多年了,見效甚微。提出創新很多年了,實際卻在打擊創新。這樣即使有再好的政策,不能執行到位,也是枉然。政策再好有什麼意思呢?所以,我們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需要什麼政策,而是怎麼讓政策被真正執行的問題了。今天說這些已經太晚了。如果出口下滑,我們還剩下多少內需呢?如果出口和內需同時下滑,我們將面臨什麼樣的結局呢?
avatar
AK-47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2011年10月30日 海嘯後的希望 Empty 訂單跌三成 港廠陷寒冬 工總料今年倒閉飈逾6倍

發表 由 Fifa 周二 7月 17, 2012 12:57 am

【明報專訊】踏入炎炎夏季,天氣熱得令人難受,不過在內地設廠的港商卻正經歷寒冬,無論是玩具、鐘表、汽車零部件還是紡織行業的港商,都表示訂單按年跌三成或以上(見圖)。據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估計,今年珠三角港商倒閉會大幅飈升7倍,捱不過出口寒流而結業的港商從過去每年約300至400間,大增至逾2000間。

據廣東省的資料,省內港商開設的工廠有5.7萬家。記者就上半年訂單情况向多個行業的廠商打聽,無一不叫苦連天,本身在做鐘表的劉展灝概括指出,「視乎本身行業或者那間廠有多依賴出口到歐美的市場,一般都下跌5%至30% 」。

「未來半年不會有大起色」
劉展灝指出,歐債問題仍是水深火熱,找不到徹底的解決方法,美國雖稍好, 但經濟數據反覆,顯示復蘇步代仍緩慢,坦言下半年仍然嚴峻,「未來半年至9個月都不會有大起色。08年時中國經濟仍強勁,現時感到影響明顯較當時大……未來5年會有三成珠三角港商被淘汰。」

「環境差,惟有接多點小單,08金融海嘯時一下子跌很多,但2、3個月後便回來,現時陰啲陰啲一路跌,有排捱。」汽車零部件工業總會會長黃震如是說。

內地廠商:港商投資畏首畏尾
究竟港商的情况有多差,只要到著名加工製造業基地東莞塘廈走一圈便可知,昔日忙碌無比的工業區,周五下午時卻顯得十分冷清,四處可見空無一人的廠房,到處貼上「獨立廠房,七元招租」的告示、即每平米月租7元(即呎租約0.8港元)。在塘廈做了10年模具的劉紳明最能感受變化,「以前高峰時每平米要18元,年前跌到11、12元,現在最便宜才6、7元。」

劉紳明過去八成合作客戶都是港商,現在卻只剩下一兩個港客, 台客卻佔了三分二,「港商沒台灣人敢拚, 人家敢拿錢投資,肯搞風險較高的高新科技,港商有時卻畏首畏尾。」

在玩具行業打滾了逾50年的趙志雄,面對訂單收縮,就把廠內員工數目由去年約50名減至現在20名,他在塘廈共5000平米的廠房,當中3000平米就租予民企開廠。 雖說無單就無生意,但有時接到訂單亦不一定收到錢,他一批由美國買家訂下的80萬元玩具製成品已堆積了整整4個月,「上一批60萬貨都付了錢,賣了4分3才說環保檢測不合格,又要求今次成批貨先送到紐約,之後才付錢,擺明是美國佬周轉不靈,出術、出蠱惑。」

技工﹕待遇不好 自己走了
塘廈的人才招聘中心每星期定期舉行3次招聘會,半個月前還在港資五金廠當技工的趙先生趁星期六來找新工作,「(舊港商東家)訂單少了很多,又辭退了很多普通工人,反正工資又降,待遇不好,我就自己走了。」當日在招聘現場逾200間公司,標明了自己是港資的才不足20間,據招聘中心李經理形容,不少廠商搬到內陸,而且也多用機器提升效率,對人才需求少了,今年招請工人的數量確少了。
明報記者 葉浩霖
avatar
Fif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2011年10月30日 海嘯後的希望 Empty 廠商求生自救3招 1.訂單減 出租空置廠房

發表 由 Fifa 周二 7月 17, 2012 1:02 am

【明報專訊】歐美需求疲弱,出口訂單亦跟隨降,擁有大型廠房的反而是無用武之地,故不少精明廠家選擇將廠房出租予內地民企、台資或韓資商家,希望至少可以賺回些許皮費。印刷製品公司董事長鍾守之合共擁有4萬平方米廠房,他將當中一半出租,並笑言改行做物業管理更好賺。

玩具業的趙志雄則出租了近2000平方米的廠房予生產LED燈的內地人,他指每月大概可以收回6萬元人民幣租金,至少可抵銷部分員工開支。

2.密食當三番 小單照接
外圍經濟差, 貿然接下大單投入大量成本,對方一旦出現問題倒閉,港商將會血本無歸。即使對方僅是延遲付款,亦嚴重影響資金周轉,密密接小額訂單才是廠房求生之道。工總副主席劉展灝坦言「要盡量開源節流,過去不願意接的細單都要接,集腋成裘接多點小額單。」同時要開拓內銷及及新市場,包括東南亞、東歐及俄羅斯等地。

3.外判訂單 減輕風險
印刷業的鍾守之建議,部分行家要量力而為,絕不能來者不拒,應要更注意自身成本結構及資金流,必要時可將訂單外判予部分以低價競爭的小型廠商,分散風險。港商不再像過去般依靠珠三角的低成本搵食,只做低增值的加工製造業,玩具業協會主席丁煒章建議,具實力、有充裕現金的企業現時可加大研發,盡量做高增值產品,同時新產品議價能力較高,有助提高毛利。另外亦可作長期投資,如更換具環保節能效益的新機器。
avatar
Fif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