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發表 由 peterwon 周一 9月 14, 2009 2:36 pm

抵押債務證券(CDO)等衍生工具氾濫,評級機構被視為始作俑者。不少評論指評級機構要為次按危機以至金融海嘯負上極大責任。評級機構過往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但美國一名聯邦法官本月裁定,評級機構不能以為言論自由逃避法律責任,這令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美法院審訊穆迪標普 開先例

美國曼哈頓聯邦法庭月初裁定,穆迪與標普這兩大美資評級機構對投資產品進行評級,不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下令他們就一宗投資詐騙案件接受審訊。穆迪與標普被指對摩根士丹利出售的結構性投資工具進行評級時,低估有關資產的風險,兩名機構投資者在去年興訟,狀告3間公司詐騙。

投資產品一旦被評級機構評為AAA級,便意味著有如美國政府債券般安全。當華爾街在2002至07年間湧現大批CDO產品時,由於獲高評級,很多投資者都不虞有詐。次按危機令這些產品的真面目曝光,亦暴露評級機構的評級過程大量滲水。

標普、穆迪與惠譽這三大評級的高層去年10月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穆迪前執行董事Jerome Fons當時直言,出售結構性金融產品的機構,都傾向選取「最不嚴格」的機構去搞評級,評級機構為了爭奪市場,不惜降低要求搶客。而且評級機構的報酬來自金融機構而非投資者,意味評級存在利益衝突。

國會取得的文件更指,早在06年,評級機構的內部文件已顯示他們早知CDO存在風險,一名標普職員更在電郵中將CDO形容為「怪獸」﹕「這間由紙牌搭成的大屋倒塌時,希望我們都已經發達、退休。」標普一名行政人員在01年處理一宗CDO的評級時,曾向上級要求翻查文件,了解該CDO內按揭合約的違約風險,卻遭上司以要求「不合理」為由拒絕。

先鬆後緊 觸發泡沫爆破

CDO等毒資產當年仍是肥田,令三大評級機構總收入由2002年的30億美元(234億港元),升至2007年的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其中穆迪的盈利在2000至07年間就升了3倍。到美國樓市在07年轉差時,評級機構紛紛「撥亂反正」,當年第三季便有850億美元按揭證券被調低評級,第四季調低評級的則達2370億美元,08年首兩季被調低評級的更超過1.5萬億美元。但評級機構「痛改前非」卻在金融市場掀起巨浪,先是貝爾斯登在去年初爆煲,雷曼9月破產更觸發了金融海嘯。
avatar
peterwo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馬多夫遭大隻囚犯毒打

發表 由 AK-47 周六 3月 20, 2010 10:38 am

正在獄中服刑的美國「世紀騙子」、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馬多夫( Bernard Madoff圖),去年 12月傳出血壓過高要接受治療,但知情人士透露,馬多夫並非身體不適,而是遭一名懂功夫的囚犯毒打所致。

鼻骨肋骨裂 頭臉割傷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和剛獲釋的囚犯說, 71歲的馬多夫與一名因販毒而被判監的大隻佬囚犯起爭拗,對方指摘馬多夫欠他錢,於是將馬多夫毒打,令他鼻骨骨折、肋骨骨裂、頭臉割傷。據說,行兇的大隻佬以前經常健身,且是柔道黑帶高手。

監獄當局曾對馬多夫受傷倒地一事展開調查,但他矢口否認被打。據說監倉有不成文規例,囚犯為免被指是「金手指」,即使遭毒打也不敢指證對方,以免成眾人之敵。

馬多夫因為經營龐氏騙案,侵吞投資者 650億美元( 5,070億港元),去年被判監 150年。
美國《華爾街日報》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20wc13p
avatar
AK-47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高盛被控欺詐 衝擊市場

發表 由 momocha 周六 4月 17, 2010 2:53 pm

(明報)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08:10
美國證交會控高盛集團欺詐投資者,令市場憂慮金融海嘯餘波未了,歐美股市和油價金價應聲急跌。

美股三大指數經歷自今年2月4日以來跌幅最為慘烈的一天,道瓊斯指數急跌126點收市, 美國媒體感嘆,「好不容易復蘇的金融市場又被高盛的一只鞋子打下去」。

高盛股價更是一路狂泄,每股價格一天內跌去20美元,最終以160美元收盤,跌幅超過12%,這是高盛近15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其他美國大型金融機構如花旗集團、美國銀行也同遭連累,股價連聲下跌,金融行業股票幾乎無一幸免。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向紐約 曼哈頓聯邦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高盛集團在涉及次級抵押貸款業務金融產品問題上,涉嫌欺詐投資者,造成投資者損失超過10億美元。

高盛集團被指控銷售了一種基於次貸業務的抵押債務債券(CDO),但高盛沒有向投資者透露該CDO的重要信息,特別是未向投資者披露美國大型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對該產品做空的「關鍵性信息」。

美國證交會稱,為這項交易,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行銷費用,但投資者因此蒙受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

遭到起訴的還有高盛副總裁圖爾,美國證交會指控他對這起欺詐案負主要責任。

美國證交會執法部門主管庫薩米認為:「這種產品是新的且很複雜,但其中的騙術和利益衝突並不新鮮。」他指出,高盛的錯誤就是一方面允許一客戶做空該金融產品,另一方面卻向其他投資者承諾,該產品是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推出的。

高盛集團回應稱,證交會對該公司的欺詐指控「在法律上和事實上完全沒有依據」,該集團將「強力抗辯」。

高盛是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這宗訴訟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打擊金融危機期間金融衍生品欺詐的一次關鍵行動。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高盛被控CDO詐騙 累客戶蝕78億

發表 由 momocha 周六 4月 17, 2010 2:54 pm

【明報專訊】美國證交會昨控告投資大行高盛在金融危機中涉嫌證券欺詐,導致客戶虧損逾10億美元(77.6億港元)。根據證交會文件,高盛涉嫌在金融危機前設計並出售有毒按揭債券投資產品,並暗中與著名對冲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重注打賭這些產品價格下跌,從而在客戶身上賺取巨額利潤。消息即時導致高盛股價一度暴跌逾15%,美股3大指數亦大瀉逾1%。

證交會嚴打 美股暴瀉百點

這是美國監管機構首次對造成美國樓市泡沫爆破的華爾街大行採取法律行動,亦標誌著華府加強監管華爾街的行動升級。證交會還對協助設計和銷售相關毒債的高盛副主席圖爾(Fabrice Tourre)提出起訴。

根據證交會的文件,在著名對冲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的要求下,高盛2007年創造了名為Abacus的抵押債務證券(CDO)。

隨著Abacus按揭證券價格下滑,高盛客戶蒙受了逾10億美元虧損,但高盛和部分對冲基金卻成功由此獲得巨額利潤。保爾森就是在2007年藉著美國樓市崩潰,大賺37億美元而一舉成名。

邊賣CDO 邊聯同保爾森做淡

證交會指出,高盛當時讓保爾森挑選他心水的按揭債券——即他認為價格最有可能下滑的債券,將這些債券打包成Abacus系列投資工具,出售予其他投資者,包括外國銀行、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對冲基金。

當時曾有投資者質疑,這些由保爾森挑選的債券違約風險很高,但高盛安撫客戶稱,這些債券由一名獨立基金經理選出,但從沒公布該公司和保爾森在另一邊廂正大舉做淡這些債券。結果是高盛一方賭贏了,證交會根據瑞銀當時的一份報告,該系列按揭債券中,有84%被下調評級,導致價格不斷下滑。證交會執行主管胡扎米(Robert Khuzami)稱﹕「這些產品新穎、複雜,但欺詐手段和利益衝擊卻是舊有的、簡單的。」不過,證交會並沒有起訴保爾森。

高盛最近才發表股東信,重申沒暗中打賭客戶投資的按揭證券價格下滑,堅持以客為先。但證交會的指控令高盛再次受到市場質疑,高盛股價昨跌逾15%,拖累整體市場突然下滑,道指早段跌逾130點。其他主要金融股亦大跌,KBW銀行指數大跌4.4%。

保爾森前助手倒戈助查

消息人士透露,今次協助證交會調查的主力之一,竟是約翰保爾森的前得力助手、曾參與管理「保爾森對冲基金」的佩里格里尼(Paolo Pellegrini)。2007年保爾森押重注美國樓價大跌成功,佩里格里尼扮演了重要協助角色,但他2008年與保爾森分道揚鑣,自立門戶。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一封電郵成關鍵證據

發表 由 momocha 周一 4月 19, 2010 6:53 pm

【明報專訊】美國證交會對高盛作民事起訴,高盛副總裁圖爾(Fabrice Tourre)一封電郵成了重要證據。綽號「Fabulous Fab」的圖爾在2007年1月寫給朋友的電郵自誇「眾人皆醉我獨醒」,指體系的槓桿愈來愈大,「大樓隨時會倒閉,但只有一個生還者,就是神奇圖爾。」當時他正為對冲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包裝有毒抵押債務證券(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賣給投資者。

機會到來﹕樓市泡沫

2006至07年初,保爾森開始看淡樓市,認定次按將爆煲,希望趁機大賺一筆。他已買入不少擔保次按債券的信貸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但為了增加賭注,他要投資銀行幫忙,把一些他看中的劣質次按債券打包成CDO。仔細分析後,保爾森挑出100隻最高危的次按債券。他專挑那些借貸者信用評級最低,以及加州及佛羅里達州這些樓市泡沫最強勁的地區。保爾森游說多間投行,最後只有高盛和德意志銀行幾間投行同意。

策略﹕炮製可對賭的產品

2007年1月,保爾森跟圖爾見面,商討把一些高危的按揭債券打包成CDO,而他則購買擔保這些CDO的CDS。因為若投資者知道挑選組合的是看淡樓市的保爾森,高盛便很難說服客戶購買。高盛內部文件顯示,高盛決定找來一名有信譽的機構作「第三者顧問」,「令其名字承受風險」。高盛最後找來ACA Management作「組合甄選顧問」。到2月,圖爾、保爾森及ACA開會商討組合事宜,當時大家同意包含82隻債券。

炮製毒債 汰強留弱

美國證交會稱,ACA對高盛及保爾森的勾當並不知情。ACA後來電郵保爾森及圖爾,建議加入21隻債券,但保爾森刪了8隻,當中包括被普遍認為是優質次按審批者的富國銀行,令ACA大惑不解。ACA一名職員在電郵問道﹕「他(保爾森)有沒有解釋為何踢走富國批出的樓按?」

出售毒債 請君入甕

另一邊廂,2002年便開始投資美國中級及次級按揭的德國銀行IKB,2006年底向高盛表示,因為次按債券並非由「獨立第三者」挑選,因此不太願意繼續投資。高盛推出該隻名為Abacus的CDO時,投資簡介聲稱ACA是「組合甄選顧問」,對保爾森的角色隻字不提,當中有28頁吹噓ACA的良好紀錄,又說組合選擇照顧投資者利益。高盛2007年2月至4月便將Abacus的宣傳資料寄給IKB。2007年4月26日,IKB購入面值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的Abacus。未幾美國樓市開始崩潰,Abacus幾乎變得一文不值,其投資者損失了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保爾森今次並沒在被控之列。保爾森發言人稱,保爾森從沒向交易對手隱瞞看淡次按資產的立場。據《The Greatest Trade Ever》一書透露,保爾森並不認為跟投行合作製造供他打賭的投資產品有何問題。但並非所有投行都同意保爾森的做法。該書透露,投行貝爾斯登便認為不妥當而拒絕了保爾森要求。

CNN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商品大王」料股市跌20%

發表 由 momocha 周一 4月 19, 2010 6:54 pm

【明報專訊】雖然有投資者認為,高盛被控只是「茶杯裏的風波」,相信影響只是短暫,還將造就很好的買貨良機。但「商品大王」羅杰斯(Jim Rogers)卻認為事件將觸發市場調整,跌幅可能達15%至20%。羅杰斯說﹕「市場正面臨調整。任何市場若升幅這麼大、這麼急卻沒有調整,都是不正常的。」

籲沽銀行股買黃金避險

不少法律專家估計,華府對金融危機中華爾街大行的角色的調查行動將陸續有來,其他有份推銷類似產品的大行亦將受牽連。另外,除CDO外,其他結構性金融產品亦料將陸續受查。羅杰斯同意這觀點,但呼籲投資者要冷靜,稱現在不是大規模拋售的時機。他還提醒投資者應開始考慮沽空銀行股,同時趁機買入黃金避險。

身家單日蒸發78億 股神聲譽損

在金融海嘯期間向高盛注資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的「股神」巴菲特,也成為今次事件的輸家。因高盛股價周五大跌13%,他錄得的單日帳面損失約為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巴菲特投資向來講究經營誠信,還一直稱高盛是「卓越機構」,事件可能影響到巴菲特的聲譽。

CNBC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評級機構面臨訴訟潮 Empty 高盛料派390億花紅 勢燃怒火 白高敦轟道德破產 英德決查詐騙案

發表 由 momocha 周一 4月 19, 2010 6:57 pm

【明報專訊】美國證交會上周五指控高盛詐騙,犧牲小客戶利益而滿足大客戶的貪婪要求,令高盛誠信重挫。英德兩國政府昨均表示要調查高盛,高盛本周將公布派發巨額花紅,更極可能加劇公憤。英國《觀察家報》稱,高盛料將宣布從首季收入撥出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作為薪酬花紅。

高盛季度業績看漲

高盛本周二將公布首季業績,《觀察家報》稱,高盛料將公布,今年首季錄得110億美元收入,比去年同期的94億美元顯著上升,當中約有47%將撥作高層和一眾僱員的薪酬花紅,意即全球3萬員工每人可分約130萬港元。高盛去年錄得破紀錄的134億美元純利,全年淨收入則倍增至452億美元。由於民眾對華爾街大行的憤怒,當時高盛同意一改從收入撥出50%作薪酬花紅的傳統做法,改為只撥36%,但今年甚有可能「故態復萌」。

詐騙案粉碎「以客為先」承諾

高盛多年來在華爾街備受尊崇,不僅因為賺錢能力冠絕全行,還因為該行常標榜「以客為先」,深獲客戶信賴。但有市場人士稱,今次事件可能引發客戶撤資潮,高盛不少客戶可能因此轉投其他金融機構。美國著名財經記者麥克唐納(Duff McDonald)透露,他認識的一名著名對冲基金經理早前就撤走了在高盛的數千萬美元業務,因為他相信高盛跟他對著幹,只是高盛權勢極大,他實在敢怒不敢言。一名資深銀行家亦說﹕「一些大型退休基金會客戶很可能會說﹕『你知道這裏有太多黑幕了,我打算去其他地方』。」

市場關注是否慣常做法

在對冲基金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的要求下,高盛2007年設計及出售有毒抵押債務證券(Collateral Debt Obligation,CDO),最終令客戶遭受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虧損,但保爾森卻成功牟取暴利。市場正關注這是否該公司慣常做法。彭博通訊社披露,高盛其實早在9個月前獲已知會受查,但沒向外披露,此事亦勢將引起投資者和客戶更多不滿。報道指當時高盛已接獲當局的「Wells Notice」,這種預先通知書通常是民事起訴的前奏。雖然法例沒要求企業必須披露,但企業一般都會公開。但高盛在上月只提及「正協助監管當局調查」,沒公布關鍵資訊。

美國證交會對高盛的指控若成立,高盛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索償潮。部分在此類交易中損手的歐洲銀行都表示會留意事態發展,未來或會尋求向高盛索償。

歐洲多國亦加入調查高盛欺詐行為的陣營。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發言人昨透露,德國將向美國證交會索取有關資料,「仔細評估後,將檢討可能的法律步驟」。德國銀行IKB是事件中的受害者,損失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英國首相白高敦 (Gordon Brown)昨日亦稱,希望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展開調查,又稱他對高盛準備派巨額花紅這種「道德破產」行為感到「震驚」。疑被高盛誤導、損失逾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的ACA公司,目前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的子公司,而英國政府正是RBS的最大股東。

高盛總裁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將於本月底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事件將令他成為眾矢之的。《金融時報》形容,屆時他將如罪犯身分上電視。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彭博通訊社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