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向下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Empty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發表 由 Passer 周三 9月 23, 2009 5:06 pm

10萬飢民湧港 邊境山頭如煉獄 大躍進掀大逃亡
1962年夏天,劉少奇對毛澤東說:「餓死這麼多人,歷史上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過了近半世紀,中國官方對 58年至 62年間由大躍進引發的大饑荒,依然含糊其詞,香港有媒體至今還是採用「三年自然災害」的字眼。歷史真相,卻陸續浮現。

1962年初夏,成千上萬的飢民翻山越嶺,逃到香港,成千上萬的港人到山上呼喚親人的名字。當年直擊慘況的香港記者梁林榮坦言:「根本唔係天災。」那時奉命「一字不報」的左報記者周奕今天更說:「直頭係人禍。」
記者:陳沛敏、張嘉雯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3
梁林榮珍藏大量 62年大逃亡的剪報,包括當年有報館送麪包賑災的照片。

1962年 5月,港督柏立基面臨嚴峻考驗,上萬內地人如波浪般試圖越過邊境,湧入香港。港府出動英軍、警察甚至英國軍情五處堵截防範,仍無補於事。香港民情卻像初夏的氣溫一樣,越來越熱。「梧桐山上慘絕人寰」、「火速!救命!」報紙上白紙黑字的標題,牽動了港人惻隱之心,很多人自發籌款買糧,送到新界邊境賑災。

今年 88歲的梁林榮當時是《成報》記者,跑到上水華山採訪,「好多人匿埋,等機會入市區,每日有三幾千人。有啲喺香港有親人,啲親人隨山嗌,好彩嗌啱嗰度有人答『我喺度!』就想辦法帶佢出市區,等機會攞身份證。」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1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2
1962年,英國著名攝影記者 Larry Burrows在港拍下飢民湧港的照片。

母死在山上 孩子坐屍旁嚎哭
那時一眼看去,滿山是衣衫襤褸、皮黃骨瘦的難民。不少人持有內地簽發的通行證,但因港府實施入境限額,只好偷渡,內地當局也隻眼開隻眼閉。有的人已偷渡了六、七次,屢敗屢試,「冇人接嘅,被警察、啹喀搵到,就全部送去粉嶺集中營,解返華界。」

「佢哋話上面冇得食,好凄凉。有啲女士見到啲難民,喊起上嚟。」難民很多來自惠陽淡水,說當地已十室九空,村民都逃向香港。那時的記者,除了採訪,還兼職救濟,又協助市民尋親。「有人嗌『阿福』,我哋咪幫手嗌『阿福』。有啲難民寫個字條,叫我哋帶入市區搵親人。」

部份記者直闖禁區,到邊界梧桐山,目睹幕幕人間慘劇:山路險阻,難民走了幾天幾夜,許多老弱婦孺受傷、病倒,水盡糧絕,坐以待斃;有背着嬰兒投奔自由的母親不支倒地,死在山上,幾個月大的孩子坐在屍體旁嚎哭,卻無人伸出援手。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4
一名新界居民在山頭尋親,叫到聲嘶力竭,手持木牌尋人。

《文匯》前記者:隻字不提 好蠢
超過 10萬人就這樣在那年夏天偷渡來港。不少報章天天頭版報道,又組織救援隊,甚至有報館派車送麪包到邊境,報紙也銷量大升。但同一時間,本港左派報章對「大逃亡」卻隻字不提。當時任職《文匯報》的周奕說,上級下令「一字不報」,「當時好蠢,冇話好似家啲人講話要獨立思考。」他也到過梧桐山,跟隨廣東省委工作組實地調查,寫報告作「內參」。

那究竟這場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呢?周奕說:「直頭係人禍。被騙幾十年,前幾年先睇到資料話,當年大陸餓死咗 3,000多萬人。」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7
《文匯報》前記者周奕。

新華社前記者 著《墓碑》談教訓
父親在大饑荒時活活餓死的新華社前記者楊繼繩經實地採訪和研究,去年在港推出《墓碑》一書,指出大饑荒是毛澤東專制下「三面紅旗」造成的慘劇,也間接引發另一場浩劫──文化大革命。「沒有前 30年的教訓,就沒有後 30年的改革開放。對於大饑荒那段歷史,研究才剛開始,還沒有總結夠。」香港成為同類書籍的一扇窗口;他估計,再過 10年或者 20年,《墓碑》才可望在國內出版。

他這樣說
「沒有呼天搶地的哭聲,沒有披麻帶孝的禮儀,幾千萬人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新華社前記者楊繼繩著作《墓碑》

領導人語
「你們用 10年時間超過美國,我們也可以用 15年時間,趕上或超過英國。」
--- 1957年 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會議上針對前蘇聯的講話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Empty 偷渡 開山 當議員

發表 由 Passer 周三 9月 23, 2009 5:10 pm

未受過迫害,沒嘗過飢餓滋味,怎能明白顛沛流離。林澤飄是七、八十年代的市政局議員,曾經是茶果嶺區票王。 1960年,內地農民餓得兩手發抖,卻口口聲聲要多謝毛澤東,他受不了,偷渡來港,做過工廠,後來當上巿政局議員,可惜晚年太太患上思覺失調,情緒受昔日政治鬥爭的片段困擾,同行大半生,患難夫妻終須分。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6
飄叔大饑荒時偷渡來港,前妻無法忘記昔日內地生活的痛苦,患上思覺失調。張志華攝

飄叔今年 73歲,祖籍惠東。父親從商,在他 6歲時去世。因為背景不好,他三度考進大學都不獲入學。哥哥分配到煤礦工作,成績優秀的他在文化館做研究,又到過學校教書。

包白牌出九龍 巧遇表哥
家家煉鋼的日子,他在鋼鐵廠做保健,背着藥廠替受傷工人敷藥,田裏的穀熟了也沒有人收割, 59年終爆出糧荒,「加埋人民公社、大鑊飯,之前仲要畀錢蘇聯,抗美援朝,當時廣東餓死好多人。啲阿伯攞住啲穀,手震震,仲喺度講『多謝毛主席、多謝毛主席』,真係好凄凉。一個月先得十一、二斤穀,幾粒米加水煮,粥唔似粥,飯唔似飯,窮到不堪設想。」

飄叔這種背景,在那個環境,捱餓本是必然,「多謝我個同學,佢成份好,做糧所所長,成日夜晚叫我去佢度,好似做賊咁,畀啲米我,畀啲油我。」那年他回鄉教書,伺機偷渡來港,「扒木船仔俾人捉到,人拉咗去惠州教導所。」

翌年再次出擊,「夜晚 8點幾落船,天光西貢上岸。成條船 24個人,我最巴閉,有 40蚊人民幣,去金舖兌咗 10幾蚊港紙,包架白牌車去九龍城衙前圍道,撞到表哥出街買嘢。好彩,唔係嗰時冇電話都幾難搵。」他說從惠州來算容易,不像海豐、潮州水路遠,且多是農民,「唔似我哋係漁民,好多都浸死。」

安頓後他找到工作,在牛頭角現時淘大附近開山,「抬啲大石上車,搵 5蚊一日。」又先後做過塑膠、製衣、鍍銅,還當上修衣車師傅。生活改善,飄叔不忘託漁民帶麪粉和食油給鄉間的家人。

日日沒停手的日子,飄叔遇上一位同鄉,「佢係地主婆嘅女, 1962年爬山嚟,嫁咗畀個香港男人,成日打佢,佢次次俾人打完就搵我,我咪租間屋畀佢喺石圍角住囉。」同鄉最後成為了飄嫂,育有四名兒女。

前妻難忘迫害 思覺失調
好景短暫,飄嫂患上思覺失調,「佢阿媽係地主婆,生得好靚,嗰陣俾啲貧農民兵強姦,我老婆細個睇住件事發生。」被迫害的記憶埋藏心底,飄嫂病情一發不可收拾,「佢係好人一個,到最後好嚴重,試過佢鬧我,我唔理佢,入廁所食煙,佢走去煲滾水淋落嚟。」飄嫂堅持離婚,患難夫妻無法同偕白首。

如今飄叔已再娶,住公屋單位,靠綜援生活,回望大半生,「如果當年局勢不混亂,我諗我喺鄉下都算好,我又識字,都可以維到生。」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Empty 港人寄「豬肉」接濟親友

發表 由 Passer 周三 9月 23, 2009 5:16 pm

「收豬肉喇!」六十年代郵差口中的「豬肉」,其實是港人寄給內地親友的布包裹,內裏的煉奶和「阿婆香水」,是內地同胞眼中的寶。物資匱乏的日子,他們還會將布袋用來做衣服、面巾。

58歲的葉滿光現職高級郵差,處理過不少港人自製的布袋包裹,每個不可超過兩磅,郵費$1.6,很多人會放兩罐煉奶,「有啲人博唔磅,擺多支藥油落去。」內地郵政規定,包裹只可索繩,不可封口,每人每月只可收一次,啡色布袋因貌似豬肉而得名,「(包裹)多到一日都寄唔晒,要租個倉貯存住先,尖沙嘴半島旁邊有間消防局,租埋嚟做貨倉。啲同事話嗰時人太多,做到晒掟嘢。」「豬肉」多寄往福建、廈門及潮州,當時內地來港的巿民聚居北角、上環、深水埗,附近的郵局特別忙。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5
葉滿光說大饑荒時港人自製的寄包裹啡色布袋,又名「豬肉」。韋志滿攝

縫白毛巾寫地址
葉滿光也替媽媽寄過眉豆、罐頭和藥油,「媽媽好有心機,係咁縫,縫好之後再反轉,上面再縫張白毛巾寫名寫地址,對方收到(毛巾及布)可以用得番。」

「當時香港都好困難,我記得阿媽 55、 56年返鄉下,就算冇錢都會擔啲飯焦、麪包皮返去,係血濃於水嗰種。」內地親人用「南風」來形容香港來訪的親友,代表有物資接濟,「阿媽揹住細佬,又過渡輪,又再轉車,一早去,夜晚先到,揹住支擔挑唔敢瞓,驚俾人偷。」

後來國家開放,他隨家人返鄉,「帶衫返去要打稅,着喺身就唔使打,所以個個着幾條褲、幾件衫,流晒大汗,過咗關喺廁所換。表弟叫我帶錄音帶畀佢,嗰時打 100%稅。家就有錢喇,返去請我食飯,一餐飯幾千蚊,食野味、食鮑魚,晏晝都開白蘭地。」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Empty 超英趕美假大空 累三千萬人餓死

發表 由 Passer 周三 9月 23, 2009 5:52 pm

「大躍進」是指 1958年至 1960年上半年,中共以「一日千里」的躍進方式,在工業和農業推行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意欲追趕當時世界強國。這場不切實際的浮誇運動,最終導致全國大饑荒,數千萬人餓死,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場人禍慘劇,充份表現了毛澤東頭腦發熱的「假大空」共產思想,盡顯中共的浮誇本色。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4
大饑荒年代,一名村民埋葬餓死的孩子。

1956年,中共通過收購、公私合營等軟硬兼施的方式,成功對全國私營企業進行公有化改造, 1957年又順利完成第一個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毛澤東頭腦開始發熱,認為可以加快趕超英國和美國。 1957年 11月 13日中共提出「大躍進」口號, 1958年 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總路線以及人民公社被稱為「三面紅旗」。毛澤東甚至聲稱中國要在 15年內「趕上或者超過英國」,語驚海內外。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1
1958年 10月 1日遊行,民眾抬着代表毛澤東心頭之好的鋼鐵產量指標牌,經過天安門。

煉鋼變廢渣成笑話
毛澤東為此下令,作為工業生產主要標誌的鋼鐵先「大躍進」,全國鋼鐵產量從 1957年 500萬噸,到 1958年要躍升至 1,070萬噸(當時英國鋼鐵產量為 2,200萬噸);為取悅毛,各地蜂起競爭,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全民上陣,土法煉鋼,把家中所有含鐵物品都拿去熔化,一時間處處是煉鋼爐,但最終煉出的都是廢渣,成為歷史笑話。

在農村,毛澤東下令普及人民公社,農民以公社為單位生產和生活,搞共產主義;各地紛紛報大產量「放衞星」,畝產幾百斤、幾千斤、甚至幾萬斤!為造假甚至將幾畝田成熟水稻拔起來,堆到一塊田裏。 1958年 8月 4日,毛澤東親臨河北徐水視察,地方官明知畝產只有 130多斤,卻報畝產 2,000斤,毛大喜稱:「這麼多糧食,放開吃也吃不完!」

大躍進令中國工農業很快陷於困境;鋼鐵合格率低下,資源浪費,產業結構畸形,農業生產不足,人民公社浮誇,地方官員特殊化,公共食堂浪費,糧食失產欠收。從 1959年開始,各地相繼出現公社斷糧、人民挨餓的情況,至 60、 61年,饑荒達到高峯,釀成震驚世界的中國大饑荒。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2
1962年一對內地夫妻偷渡來港,在邊境被遣返時失聲痛哭。

烹屍果腹「人吃人」
大饑荒親歷者、新華社退休記者楊繼繩描述,在河南四川等地,餓殍遍野,出門乞食者絡繹於途,村中農民面有菜色,村外樹皮被剝食而光,有村民實在無法抵餓,只好烹人屍果腹,出現人吃人情況。某鄉政府開現場批鬥會,把吃人者和煮熟的人肉拿到會場批鬥,結果民眾飢餓難忍,「我也嚐嚐!」一擁而上,批鬥大會頓變搶吃人肉大會。

中共對大饑荒忌諱如深,從未公佈死亡人數,還將大災難推到「天災」身上,稱是「三年自然災害」;但近年民間研究不斷深入,真相漸顯。海內外研究認為, 1958年至 1961年三年大饑荒,中國死亡人數約為 2,000萬至 4,000萬左右;新華社前高級記者楊繼繩根據官方未解封資料估計,三年死亡人數約為 3,000萬!

大饑荒死亡人數,相當二次大戰全球死亡人數總和,或等於八年抗日戰爭中國死亡人數(官稱抗戰中國死亡人數 3,000萬),或相當二戰時美國投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100顆以上(廣島原子彈共導致 26萬人死亡)。大躍進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歷史的影響,與後來發生的文化大革命如出一轍,成為中共對中國人民欠下的兩筆永難償還的債。

面對慘劇,中共在 1962年 1月八屆九中全會不得不糾錯,毛澤東更在黨內七千人大會上公開作檢討,黯然退出中共領導第一線,由時任中共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執行新的經濟政策。
中國組

香港故事 - 三面紅旗( 1958 - 1962) 23la8p3
毛澤東(左四)在七千人大會中公開檢討,黯然從中共第一線領導層退下,劉少奇(左三)接掌新經濟政策。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