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向下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Empty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發表 由 admin 周日 9月 27, 2009 6:50 pm

1978是中國微妙的一年, 10億人民生活在這一年改寫。這年 12月,中共放棄政治鬥爭掛帥,決定改革開放。在這十字路口,香港的富豪團北上投資;小廠家勤勤懇懇,將荒地開闢成世界工廠;貨車司機披星戴月兩地穿梭。頃刻間,羊城不見了文革樣板戲,大街小巷都在播鄧麗君。中共也漸由姓社改成姓資。老廠家陳炎培說:「中國有今日,係香港人嘅驕傲!」
記者:雷子樂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1a
本港一班富豪 1980年訪問蛇口,落實中山溫泉及白天鵝賓館等投資。

1976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相繼去世,當時在廣州生活的羅海星記得,社會氣氛很鬱悶,感覺似沒有出路。突然間鄧小平復出,四人幫倒台;不久前聽香港電台也是反動,但一瞬間,鄧麗君的歌聲熱播全城,無綫、亞視北上主持春節聯歡節目。「當時大家覺得一天光晒!」

賈慶林 海洋公園自由行
中國貿易老手蔡渭衡也見證這變遷。他在 1975年已率領香港地鐵高層北上,尋求內地支持供應建築材料。海洋公園開幕前,他安排遊艇帶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入內參觀雙方的合作項目,這位相信是最早遊覽海洋公園的「自由行」,就是現屆政協主席賈慶林。 1980年,霍英東、李嘉誠、郭炳湘、胡應湘等富豪訪問蛇口,中山溫泉、白天鵝賓館等投資一一落實。蔡渭衡說:「改革開放前,中國主要係輸出原材料,之後就有自己嘅工廠做生產。」

陳炎培是第一代北上廠家。八十年代初,他結束了香港的成衣「山寨廠」,跟佛山政府外貿辦簽了「來料加工」合同,來到順德容奇設廠。地方政府找來一間已荒廢的廟宇,給陳炎培就地開廠。「廟入面嘅菩薩一早搬走咗,共產黨無神論 o架,都唔拜神。」改革開放初期,內地物資匱乏,大至生產機器、小至電線「碼仔」,也由廠家一一由香港運上。為求方便,當地政府特別批准他們用漁船運貨。

事事親力親為,陳炎培最難忘的,倒是窮鄉僻壤的「大酒店」。當時已取消大鑊飯,但酒店廚房的大鑊仍大派用場,鑊裏裝滿了清水,給住客排隊盛水到公共浴室洗澡;要打長途電話回香港,清早就要向酒店登記,好運的話,等到下午就可以通話。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3a
蔡渭衡(左)七十年代與賈慶林(右)同遊海洋公園,「當時公園仲未開幕」。賈現為全國政協主席。

小商人 創建世界工廠
第一代民工沒有外省人,十之八九是當地農民。「都係有裙帶關係,經姨媽姑爹介紹先入到嚟」,經過培訓、考核才可成為長工。「當時唔易搵工,佢哋都好勤力,好珍惜份工。」多勞多得,誘發出驚人生產力,不出五年,合資廠房由古廟搬入工廠大廈,「我哋都唔夠嘢畀工人做,佢哋後來自己不斷接單,香港廠家一步步被淘汰。」

不出 10年,陳炎培退股收場,「冇本事做咁大生意啫,合作過程都學到好多嘅。」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陳炎培說這是香港人的驕傲,「中國有咁好成就,都係全靠香港嘅人才同資金,將貨品帶出海外。」

香港跨境貨運司機協會會長盧奕 贃(外號「平治佬」)則不但協助國產貨輸出世界,更多次在內地發動罷駛,間接促使內地海關改善效率,正視貪污問題。「我有份促成內地海關改革開放!」 82年入行的「平治佬」, 93年因不滿文錦渡清關緩慢、關員收黑錢問題嚴重,發動 2,000部貨櫃車罷駛抗議。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4
陳炎培是首批北上投資的香港廠家,當年順德政府給他在廟宇內設廠生產成衣。孔慶初攝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5
盧奕 贃透過發動罷駛,成功促進內地海關「改革開放」,改善效率及貪污問題。謝榮耀攝

「平治佬」 改革內地海關
「後來問責性強咗,開始冇咁黑暗。」他得意地展示東莞海關駐鳳崗廉政義務監督員證件,告訴記者這是 2000年,司機不滿當地海關貪污嚴重,再發起千車罷駛;「後來中央台都訪問我,一輪改革之後,領導人吳儀都話各地海關要學鳳崗。」

20年來,「平治佬」成功推動內地海關改革,但中港運輸業正被邊緣化,司機月入由十多年前動輒四、五萬元降至今天只有一萬多元左右。

他說:「八十年代,內地啲工廠見到香港貨車司機會好開心,因為啲貨外銷先有錢賺。到咗近幾年,國家政策變咗發展內銷,又有蛇口、鹽田、鳳崗、寧波咁多港口競爭,你話前景係點?」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6
中港貨車司機 2000年發起千車罷駛,抗議東莞海關貪污嚴重。
avatar
admi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Empty 二奶村現深圳特區

發表 由 p-ma 周日 9月 27, 2009 6:52 pm

花心男兩頭住家「包到想死」
20年前,當你踏出羅湖口岸,眼前還未有羅湖商業城。最吸引視線的,可能是一群群濃妝艷抹、操半鹹淡廣東話的北方佳麗。她們十居其九是港人「二奶」。國家改革開放後,深圳特區逐漸出現別具特色的二奶村。包二奶在九十年代也成為香港的社會問題。獨守空闈的香港「大婆」個個心煩、多疑。溫柔鄉也隨時變英雄塚,有拈花惹草的港男最後被二奶控制,「包到自己都想死」。

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早在 1993年已成立首個婚外情問題婦女支援小組,跟進涉及跨境婚外情的求助。「當時第三者都係叫做情婦,係你哋《壹週刊》做完訪問後叫乜嘢大婆、二奶,引起好多關注。」首次聽到「二奶」這名詞,郭志英說感覺像倒退到幾十年前的一夫多妻制,「個『包』字有被保護、照顧含意,好男尊女卑。」

大婆到髮廊捉姦
黃貝嶺、皇崗村、上沙村、下沙村都是有名的二奶村。二奶多數來自四川等地,北上工作的香港人,因夫妻關係疏離,加上人在異鄉,難以自控。「最初係十個北上港人,六、七個都有包二奶,後來嚴重到連周末北上旅遊,都搞到包埋二奶。」郭志英曾北上到髮廊、工廠,甚至港人的蒲點考察,曾遇上香港的大婆到內地踩場捉姦,到公安局、法院實行大義滅親。

1994年,葵涌區爆出因包二奶問題觸發的倫常兇殺案,北上工作的港人夫婦人人自危。「有啲老婆變得好大疑心,信心不足,可能老公冇包二奶,都不斷咁懷疑。」也曾有花心男最終被二奶控制,不能自拔。「佢最初唔想包,冇耐二奶有咗 BB,有兩頭家,唔知點同老婆交代,包到自己都想死。」

隨着內地經濟起飛,郭志英留意到,越來越多內地女子經濟獨立,「唔使跟你班香港男人」。不過,香港的婚外情問題依然嚴重,只是大家已感麻木。回望第一代向社工求助的香港大婆,有的已跟丈夫離婚,也有人願意跟不忠丈夫重建關係,慶幸是大部份個案都能重新站起來。「就算係離婚收場,一個婦女可以重新振作,捱到細路仔大學畢業,都算唔錯。」
avatar
p-m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Empty 外滙券值錢過人民幣

發表 由 p-ma 周日 9月 27, 2009 6:54 pm

"Exchange certificate, exchange certificate."(「外滙券、外滙券。」)這應該是香港大洋金幣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海首個懂得的英文詞語。八十年代,十多歲的他在山東青島的碼頭工作,每有船隻泊岸,他就上前向外國海員兜搭,希望用人民幣換取他們手中的外滙券。

「外滙兌換券」是改革開放的產物,由國務院授權中國銀行發行,有 1979年版和 1988年版。 1980年 4月 1日正式發行, 1995年 7月 1日停止流通,只得短短 15年壽命。畢海表示,內地當時禁止外幣在境內流通,為有效進行外滙管制,政府於是發行這款票券,讓華僑、港澳同胞、外交人員、民間機構常駐人員,在中國境內購物時使用。

香港故事 - 改革開放( 1978 - 1989) 27la9p11a

外滙券的正面是黃山、桂林、萬里長城(圖左)等中國名勝,「中國銀行」四字由郭沫若題字,背面全是英文(圖右)。畢海說,當年國內物資缺乏,品質最好的商品,集中在友誼商店發售,但只收外滙券。「例如一部彩電,友誼商店收 1,000元外滙券,出面收 3,000元人民幣,所以外滙券好受歡迎。」一套面額 316.6元的外滙券, 95年停用時約值 400元, 07年炒價升至 7,800元。
avatar
p-m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