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129年傳統申列國家文化遺產

向下

129年傳統申列國家文化遺產 Empty 129年傳統申列國家文化遺產

發表 由 Passer 周六 10月 03, 2009 1:29 pm

每年中秋前後三天,銅鑼灣大坑總有一條長長火龍舞動,它不但不害人,更有傳一百二十九年前曾協助大坑解脫一場瘟疫。時至今日,舞火龍盛會除「大坑仔」不容錯過,舞火龍更成為本港旅遊項目,吸引不少遊客,並獲當局聯同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遊涌及潮人盂蘭勝會申請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預計明年六月會有結果。

129年傳統申列國家文化遺產 1003-00176-003b1
蓮花宮坐落大坑,承襲着不少民間傳統。

全長220呎插滿長壽香
大坑火龍由於在晚上舞龍,因此又名大坑夜龍,整條火龍分龍頭、龍尾、龍心及龍珠四部分,全長三十二節共二百二十呎,主要以珍珠草、印尼藤及鐵線紮製而成,當中龍頭製作最講究,龍鬚由榕樹氣根造成,電筒為龍眼,帶引舞龍的珠球則是一個沙田柚。龍身插滿長壽香在夜間舞動時,點點星火,十分可觀。

今年踏入一百二十九周年的舞火龍連同配樂及舉花燈等需要人手約三百人,火龍會巡經蓮花宮、浣紗街、安庶庇街及新村街等街道。

以前待中秋節日完畢之後,火龍會被拋進銅鑼灣避風塘海底以示「龍歸滄海」,但近年為免污染海水,火龍會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飛龍在天」。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129年傳統申列國家文化遺產 Empty 針灸京劇列非物質遺產

發表 由 Travels 周四 11月 18, 2010 1:01 am

在非洲肯尼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昨日通過了將中國申報的項目包括《中醫針灸》及《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會議日前亦通過將《中國活字印刷術》、《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以及《麥西熱甫》三個項目,則列入二○一○年度「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畢昇在公元一○四一至一○四八年間發明,在公元一二九八年王禎創製了木活字。用小木塊上刻起凸出的單字,組合排成版面,再印刷成書,發明對世界文化有巨大影響。《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則是福建的傳統造船工藝,艙與艙之間相互獨立,對航海安全起革命性作用。《麥西熱甫》是新疆的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字印刷術 列急需保護
今次的會議為期五日,主要審批列入今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兩者之間的分別,主要是前者的存續狀況受到威脅,申報國家需要承諾制訂專門的保護計劃。

avatar
Travels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