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向下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Empty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發表 由 Passer 周三 12月 09, 2009 6:13 pm

無故發高燒,再出現肝臟及心臟等器官併發症,可能是由貝氏考克斯菌引發「Q熱」,本港以往只錄得很少個案。惟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去年發現首宗外地傳入的慢性Q熱病例,患者高燒不退出現肝炎、心膜炎及虹膜炎等,需接受一年半抗生素療程。港大相信本港Q熱個案數字遠被低估,提醒醫護人員對該病臨床表徵提高警覺。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1209-00176-061b1
「Q熱」主要透過動物傳播。

肝臟腫大 白血球增多
患者為一名五十二歲澳門電氣技工,他於去年六月因持續發燒兩星期入住當地醫院,發病前四至六個月,曾於戶外修理電纜時接觸過鳥糞。他出現肝臟腫大、虹膜睫狀體炎、白血球增多等病徵,接受自體免疫系統及脊髓液種菌等測試後均無發現異常,持續服用抗生素後仍未好轉,約個半月後轉到瑪麗醫院診治,最終驗出貝氏考克斯菌,確診為慢性Q熱,引起肉芽腫性肝炎、二尖瓣心內膜炎等,處方較強力抗生素後約一周開始好轉,現仍需覆診及接受心臟科和眼科檢查,療程需時一年半。

本港○四年至○七年期間錄得七宗Q熱個案,其中本宗及○七年的一宗同屬慢性個案。Q熱去年中才正式列為法定呈報傳染病,今年首十一個月暫錄得四宗個案。報告指出本港數目卻遠遠低於歐美等地,相信大部分個案未被發現,是因急性個案被誤為一般流感,慢性個案非常罕見。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Empty 港售30款止痛膏長用傷肝

發表 由 B-52 周四 12月 24, 2009 12:13 pm

不少市民肌肉痠痛或關節扭傷,會自行購買止痛藥膏塗抹,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引述美國最新報告指出,部分止痛藥膏含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雙氯芬酸」(diclofenac),長期使用有機會引致黃疸、肝炎及肝衰竭等,有病人甚至需換肝保命。協會指本港市面上約有三十種藥膏含該成分,促請衞生署要求藥廠於包裝加警告字句。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1224-00176-011b1
長期使用含雙氯芬酸的止痛膏,藥性經皮膚滲透,或影響肝功能。

肝酵素明顯上升
協會會長鄭綺雯昨指出,本港市面有近三十款含「雙氯芬酸」的止痛軟膏,需在藥劑師監督下銷售,但毋須醫生處方。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本月初發表報告,調查三千七百名使用含「雙氯芬酸」藥膏兩至六個月的人士,發現約百分之四人士的肝酵素明顯上升,約百分之一人士的肝酵素更是正常水平八倍,肝酵素若超標三倍已屬危險警戒線。FDA更指,曾有懷疑使用該類藥膏後引致黃疸、肝炎及肝衰竭,部分個案需換肝甚至死亡,建議藥廠於包裝及說明書加入警告字句。

鄭綺雯指,醫學界一直知道含「雙氯芬酸」的口服止痛藥有機會損害肝功能,首次有報告顯示外用藥膏亦有風險。她指此類止痛膏於本港甚為普遍,部分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更長期使用,亦有市民用於肌肉痠痛或扭傷。協會副會長雷銘丰指,「雙氯芬酸」對肝臟有毒性,長期使用,肝臟未及分解毒素,造成損害。該會已通知前線藥劑師向病人說明風險,尤其需持續使用多於四星期的病人,並提醒正使用該類藥膏的市民,若出現眼白及皮膚泛黃、嘔吐及乏力等徵狀,應立即求醫。

衞生署回應指,現時該類藥膏的包裝毋須加上警告標籤,署方會密切留意相關的副作用報告,並將有關資訊通知藥物註冊委員會,考慮是否作進一步跟進行動。

衞署把關反應慢
台灣行政院衞生署早在本月十四日已經發報有關訊息,本港衞生署卻無動於衷。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衞生署反應較慢及過於被動,「既然FDA都話有嚴重個案,署方及早話畀市民知會好啲。」病人互助組織聯盟副主席張德喜亦指,衞生署往往以「為免引起恐慌」為由延遲發放資訊,未能發揮「守門」角色。
avatar
B-52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Empty 含雙氯芬酸屬非類固醇 外國有死亡個案

發表 由 B-52 周四 12月 24, 2009 12:34 pm

用於治療肌肉痠痛、風濕關節痛的外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品隨處有售,但並非絕對安全。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指,此類含有雙氯芬酸的外用藥品可經皮膚滲入人體,增加患肝衰竭的風險,外國曾有個案因此換肝或死亡,同時使用含該成份的口服止痛藥,對肝臟影響更大,建議市民使用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意見。
記者:梁瑞琼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於本月初公佈有關含雙氯芬酸( Diclofenac)外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新副作用,研究員分析了 3,700名使用此類藥品 2至 6個月後的情況,發現 1%的病人的肝酵素較正常高 8倍,曾有個案出現肝衰竭、肝炎、換肝甚至死亡,促請生產商在包裝上加上警告字句。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24la4p2
市民使用外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要小心。圖為其中兩款。

用後眼黃肚瀉即求診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指,雙氯芬酸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主要用於肌肉痛、關節痛及風濕性關節痛,外用藥品的成份可透過皮膚滲入人體產生藥效,其後在肝臟分解,經腎臟排出體外,若長時間(四星期或以上)吸收過多,或會增加肝臟負荷,引致肝炎、肝衰竭及黃疸病等,嚴重者更可死亡。

在衞生署的註冊藥物中,約有 40多種屬外用雙氯芬酸藥物。她指,外用藥物有別於口服,毋須醫生處方便可自行購買,「以為自己可以買就安全,冇為意可能有副作用」。若同時服用同類口服藥物、撲熱息痛及酒精等,對肝臟影響更會大增。她提醒市民如使用後出現眼黃、胃口欠佳及肚瀉,應立即求診,又促請政府檢視有關藥物。

慢性「Q熱」損肝心治療手尾長 24la4p3
現時共有 194種含雙氯芬酸的註冊藥物,其中包括這三種含雙氯芬酸的口服藥物。

194種註冊藥成份含有
風濕病科專科醫生李家榮指,口服及外用的雙氯芬酸藥物用於風濕病科已近 20年,屬常用消炎止痛藥物,會同時處方予病人,部份病人或需要長期使用,臨床上引致肝臟問題的風險不高,外服藥品風險更低。他呼籲正使用該類藥物的市民切勿過份恐慌,更不要停藥,「平日炎症控制得唔好都唔係好事」,若有疑問應向主診醫生查詢。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本港共有 194種已註冊藥物含有雙氯芬酸,現時無要求在包裝上顯示警告字句,但署方會留意其副作用。本港含有非類固醇成份雙氯芬酸的口服藥毋須由醫生處方,過去曾收過數宗不良反應報告,包括一宗大便變黑、兩宗壞死性筋膜炎及一宗過敏性休克。

部份含雙氯芬酸的外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 PANAFLEX MAX PAIN RELIEF GEL 1%(必理絡)
• 服他靈
• ALMIRAL GEL 1%
• AOLTAREN GEL 1%W/W
• TONDONAC GEL 10MG/G
• UNIREN GEL 1%
• VURDON GEL 1%
• DICLOREN GEL 1%W/W
資料來源:衞生署
avatar
B-52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