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港督別墅出土無期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風土人情
第1頁(共1頁)
百年港督別墅出土無期
2006年年底,政府不理年輕人絕食抗議,泛民議員群起反對,連夜開工,全速把天星鐘樓拆卸,運往堆填區,令全港譁然。在天星鐘樓被粗暴拆卸不到一個月,政府忽然高調宣佈在山頂的獅子亭發現於1902年落成、1946年拆卸的港督別墅遺蹟,官員當時用「喜出望外」來形容此發現,然而五年過去,考古發掘悄然結束,一世紀前的殖民地建築物遺蹟,出土無期。
記者:黎穎詩
當時發現的是屬於第三代的港督山頂別墅的地基,是第12任港督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在1902年建成,當年被譽為山頂最大、最漂亮的建築物,後來因為大颱風,破壞了部份建築物,加上昂貴的保養費及建成了粉嶺的別墅,政府在1946年把山頂別墅拆除。除了別墅主樓外,整個建築群還包括旁邊的花園、供港督漫步的山徑,及於1995年成為法定古蹟的守衞室。
羅雅寧指獅子亭沒有留下政府曾考古發掘的痕迹。
《今日》
港督別墅拆卸後,改建為獅子亭。 謝榮耀攝
《當年》
1902年建成的港督別墅,是山頂最早期的建築。 高添強提供圖片
建築群佈局仍完整
歷史學家高添強說:「大家可能以為乜都拆晒,剩返個獅子亭下面嘅地基,但其實整個山頂別墅建築群嘅佈局仲好完整。獅子亭係主樓所在地,花園、山徑,仍然喺度,個環境同當年好似,依然係一片大草地同好多樹。山頂別墅嘅重要性唔限於港督曾經喺嗰度避暑,將別墅嘅歷史講返出嚟,其實仲包括山頂開發嘅歷史,山頂嘅轉變,係香港歷史好重要嘅部份,一個地方要有歷史先至會有靈魂。」
他解釋英軍在1862年在別墅花園所在地在建療養院,減省把英軍送回歐洲或送到青島休養的開資,是山頂最早期的建築。山頂要到1870年代開始才有有錢人買地建屋,然後在1888年才有山頂纜車。英軍因為要解決交通問題,所以開發了一條連接山頂到兵頭花園的路,保留至今是現在的柯士甸山道和舊山頂道,當年上山是坐轎,而現在是高級餐廳代表的山頂餐廳在18、19世紀是轎夫休息的地方。
2007年考古人員發現通往別墅門廊的花崗石梯級。
第12任港督卜力建成山頂別墅。
1915年第15任港督梅含理爵士(Sir Francis Henry May)的夫人於山頂別墅的迴廊留影。 歷史檔案館提供圖片
促建小屋展示歷史
政府最後一次發放有關山頂別墅考古發掘的資料是08年4月,考古人員發現八塊刻有「 Governor's Residence」的別墅界石及多塊圖案地磚,古蹟辦建議大規模挖掘並承諾在09年訂出保育方案。最後的考古報告指出別墅的地基保存良好,亦發現了工人宿舍的部份地基,通往門廊的花崗石梯級及一些器物。古蹟辦表示已經將所有發現放回原處,重新蓋上泥土保護。古蹟辦和建築署正商討如何保育和展示遺蹟,相信今年稍後會諮詢古物古蹟委員會。據悉別墅遺蹟數年來被擱置一邊,是由於各部門未能決定如何處理遺蹟。
香港考古學會主席吳偉鴻指政府的做法不專業。「地基就當然要原地保護,但器物一定要拎出嚟好好保存」。他表示政府應將地基原地展示,並建一間小屋,展示別墅的故事和歷史,讓巿民更了解香港。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對政府做法感到可惜。「拆天星時就大鑼大鼓宣傳有考古發現,過咗氣就停晒手,有咁重要嘅發現都收埋,家去過公園嘅巿民,有幾多人知道呢段歷史?一定要擺出嚟,做好講解嘅工作」。她亦對政府將守衞室長期關閉表示失望。
高添強批評政府不尊重歷史,不重視向巿民和有深度的遊客推廣香港。「政府一味叫人嚟香港買嘢,賺快錢,其實有唔少遊客,例如日本人,好鍾意嚟香港行山,佢哋對香港嘅歷史亦好感興趣,將啲文物展出,研究點樣令上山頂變得容易啲,係好好嘅旅遊資源」。
山頂別墅的守衞室是展覽山頂舊照片的地方,但遭長期上鎖。
記者:黎穎詩
當時發現的是屬於第三代的港督山頂別墅的地基,是第12任港督卜力爵士( Sir Henry Arthur Blake)在1902年建成,當年被譽為山頂最大、最漂亮的建築物,後來因為大颱風,破壞了部份建築物,加上昂貴的保養費及建成了粉嶺的別墅,政府在1946年把山頂別墅拆除。除了別墅主樓外,整個建築群還包括旁邊的花園、供港督漫步的山徑,及於1995年成為法定古蹟的守衞室。
羅雅寧指獅子亭沒有留下政府曾考古發掘的痕迹。
《今日》
港督別墅拆卸後,改建為獅子亭。 謝榮耀攝
《當年》
1902年建成的港督別墅,是山頂最早期的建築。 高添強提供圖片
建築群佈局仍完整
歷史學家高添強說:「大家可能以為乜都拆晒,剩返個獅子亭下面嘅地基,但其實整個山頂別墅建築群嘅佈局仲好完整。獅子亭係主樓所在地,花園、山徑,仍然喺度,個環境同當年好似,依然係一片大草地同好多樹。山頂別墅嘅重要性唔限於港督曾經喺嗰度避暑,將別墅嘅歷史講返出嚟,其實仲包括山頂開發嘅歷史,山頂嘅轉變,係香港歷史好重要嘅部份,一個地方要有歷史先至會有靈魂。」
他解釋英軍在1862年在別墅花園所在地在建療養院,減省把英軍送回歐洲或送到青島休養的開資,是山頂最早期的建築。山頂要到1870年代開始才有有錢人買地建屋,然後在1888年才有山頂纜車。英軍因為要解決交通問題,所以開發了一條連接山頂到兵頭花園的路,保留至今是現在的柯士甸山道和舊山頂道,當年上山是坐轎,而現在是高級餐廳代表的山頂餐廳在18、19世紀是轎夫休息的地方。
2007年考古人員發現通往別墅門廊的花崗石梯級。
第12任港督卜力建成山頂別墅。
1915年第15任港督梅含理爵士(Sir Francis Henry May)的夫人於山頂別墅的迴廊留影。 歷史檔案館提供圖片
促建小屋展示歷史
政府最後一次發放有關山頂別墅考古發掘的資料是08年4月,考古人員發現八塊刻有「 Governor's Residence」的別墅界石及多塊圖案地磚,古蹟辦建議大規模挖掘並承諾在09年訂出保育方案。最後的考古報告指出別墅的地基保存良好,亦發現了工人宿舍的部份地基,通往門廊的花崗石梯級及一些器物。古蹟辦表示已經將所有發現放回原處,重新蓋上泥土保護。古蹟辦和建築署正商討如何保育和展示遺蹟,相信今年稍後會諮詢古物古蹟委員會。據悉別墅遺蹟數年來被擱置一邊,是由於各部門未能決定如何處理遺蹟。
香港考古學會主席吳偉鴻指政府的做法不專業。「地基就當然要原地保護,但器物一定要拎出嚟好好保存」。他表示政府應將地基原地展示,並建一間小屋,展示別墅的故事和歷史,讓巿民更了解香港。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對政府做法感到可惜。「拆天星時就大鑼大鼓宣傳有考古發現,過咗氣就停晒手,有咁重要嘅發現都收埋,家去過公園嘅巿民,有幾多人知道呢段歷史?一定要擺出嚟,做好講解嘅工作」。她亦對政府將守衞室長期關閉表示失望。
高添強批評政府不尊重歷史,不重視向巿民和有深度的遊客推廣香港。「政府一味叫人嚟香港買嘢,賺快錢,其實有唔少遊客,例如日本人,好鍾意嚟香港行山,佢哋對香港嘅歷史亦好感興趣,將啲文物展出,研究點樣令上山頂變得容易啲,係好好嘅旅遊資源」。
山頂別墅的守衞室是展覽山頂舊照片的地方,但遭長期上鎖。
C9 ??- 訪客
山頂三代建築各不同
在一個城市的高處建山頂別墅是英國人一貫的做法。高添強解釋因為未能適應亞洲的氣候,英國的總督一般都會在山頂建別墅作避暑用,所以在檳城、新加坡及印度也有山頂別墅。有記錄顯示在香港,山頂和山下的溫差10度。
第一代的山頂別墅是由第六任港督麥當勞在1867年興建。他從英軍手上買入療養院的土地興建別墅,由於是木建築,落成不到一年,便兩度遭颱風吹襲而倒塌,於是要重建。第二代山頂別墅依然是木建築,而且很簡單,在1874年被另一次特大颱風吹致部份倒塌。
到了第三代才是石建築,被認為是山頂最漂亮建築,把山頂大班屋也比下去。
訊號台扯旗通報泊岸
除了有港督別墅外,山上的訊號台自開埠早年已經存在。高說:「原本嘅訊號台高啲,無家咁近別墅,係發放訊號嘅地方,會扯旗、發炮,通知巿民有船泊岸,啲人係用望遠鏡睇訊號,所以咪叫扯旗山囉。」
考古人員發現別墅的圖案地磚。
第一代的山頂別墅是由第六任港督麥當勞在1867年興建。他從英軍手上買入療養院的土地興建別墅,由於是木建築,落成不到一年,便兩度遭颱風吹襲而倒塌,於是要重建。第二代山頂別墅依然是木建築,而且很簡單,在1874年被另一次特大颱風吹致部份倒塌。
到了第三代才是石建築,被認為是山頂最漂亮建築,把山頂大班屋也比下去。
訊號台扯旗通報泊岸
除了有港督別墅外,山上的訊號台自開埠早年已經存在。高說:「原本嘅訊號台高啲,無家咁近別墅,係發放訊號嘅地方,會扯旗、發炮,通知巿民有船泊岸,啲人係用望遠鏡睇訊號,所以咪叫扯旗山囉。」
考古人員發現別墅的圖案地磚。
C9 ??- 訪客
中上環 地下公廁掘史記
【明報專訊】政府山西座的爭論未休,古諮會這邊廂認為有歷史價值,政府那邊廂擺出一副拆卸重建勢在必行的姿態。
很多人說西座應該留低,沒有說拆就拆的理由,可大抵西座就如其他保育建築項目,反對拆卸的聲音多只來自保育團體,不少人僅隔岸觀火。
保育的事,說之以理易,動之以情難,說到底只有一撮人在西座生活過,更多的人只是經過,甚至連看都沒親眼看過。
若把保育拉近一點,其實所謂的項目不一定是宏大建築,中上環這個逾百年的維多利亞城,大如警署,小如公廁,也可以是保育冊裏重要的項目。
一個「屎坑」也能成為景點,絕不因為小城無大事,而保育的事本應與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小事與大事之分。
以荷李活道為界,東面中環、西面上環,儼如一個巨型的歷史博物館。1841年英軍登岸後,中環是發展商業重地,居住的以洋人為主,上環則是華人聚居地。今天的中上環,歷史痕迹處處,走幾步就有舊住宅建築,再走多步又有傳統老舖,歷史動輒一百幾十年。這天,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教授領頭走的考察路線,就由百年地下公廁說起。
地下公廁 僅餘一所運作
中上環地下公廁有六七個,多在1910年代興建,那年頭,密麻麻的唐樓一般都沒有廁所,家家戶戶仍然靠「倒夜香」處理排泄物,鼠疫消退,民間對衛生設施的需求增加,但由於中上環地少人多,難以在地面另覓空間建公廁,於是向地下發展。時至今日,可尋訪的地下公廁有3個,但仍運作的只有威靈頓街「三角公廁」,而位於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後的鴨巴甸街公廁則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李浩然說,地下公廁社會歷史意義勝於建築歷史意義,人有三急是正常不過的生理狀態,歷史既是與人息息相關,公廁也理應是保育的一部分。
中上環試驗大型保育好地區
李浩然堅信,成功的保育活化,不能脫離社區,有人的地方,才能「活」起來。所以保育的方向也不應停留在建築層面,傳統的衣食住行不能忽略,大牌檔、老舖、新店賣的旗袍、縱貫山城的石級也有保留的意義。
中上環作為一個大面積的歷史藏寶地,是試驗大型保育的最好地區,李浩然說,兩區牽涉的業主數目難以估計,當然無法把整區統一保育,所以「聚點式」保育是較可行的做法,政府負責大型的建築保育,帶動區內業主加入,自願復修。
在這層面,中上環的確做了一點成績來,橫街小巷有不少色彩繽紛的舊樓,多是有業主把樓宇整幢買下來,復修成商店住宅兩用,既能保留舊有建築,又可以充分使用建築,各得其所。政府與民間力量相輔相成,凝聚得來的回憶或許才最長久。
a. 復修後保留原貌
永利街
這條僅200米長的街道成為保育標誌,在這裏取景的電影《歲月神偷》確是功不可沒。一排12個街號的60年代住宅群,本在2003年被巿建局納入重建項目,只保留10至12號樓宇,電影在威尼斯影展獲獎後,永利街在2010年3月剔除於重建項目之外。巿建局陸續把樓宇復修,現在已準備就緒的有4座,其中一座撥予香港大學古物研究人員及學生居住。翻新後的建築,保留原貌,內裏間格並沒大改動,來自德國的Gesa搬入個多月,喜歡這屋樓底高夠光猛,她的居所與工作範疇也離不開保育,每天就在附近的舊中區警署做古蹟保護工作,引入技術檢測建築物外牆原本的顏色。
b. 新舊縫合 活化旗袍
Renee_k
未抵達舊警察宿舍前,在鴨巴甸街拾級而上的途中,驚喜連連。古舊與新潮擠在同一街道上,李浩然在一間老店找到尋覓已久的小木椅,記者則遇到一個年輕貌美的旗袍時裝設計師。店門新潮不落俗套,內裏賣的衣衫,除了追趕潮流,同時也承載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Renee入行約10年,是城中著名的設計師。她在美國讀設計,人在異鄉,文化衝擊讓她更懂得欣賞中國傳統美學,回港開創自己的品牌,把旗袍的精髓與西方時裝結合。曾修讀港大建築文物保護的她,以「活化」來形容自己的設計:「香港的旗袍店一直在式微,老一輩的經營模式,很難在租金狂飈的年代生存。旗袍藝術要傳承下去,應要跳出傳統的框框,在保留旗袍精神的同時,與時並進才能生命延續。」她堅持傳統店舖的度身訂做,認為這樣才能更突顯旗袍應有的線條,而布料和款式設計,則用上新潮的時裝概念,「我想讓客人知道,旗袍不單是隆重場合才用得着,上班、外出用膳亦派上用場,服裝自然,一點也不突兀。」
c. 採光玻璃變坑渠蓋
石板街人來人往,眾所周知這種石級街道歷史悠久,可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石級底下,原本有個地下公廁,石級上的金屬板,並非坑渠蓋,而是地下公廁用以採光的玻璃板。此公廁建於1914年,現已封鎖變成電表房,遺下的痕迹,除了採光玻璃,還有排檔之間一條兩米高、像煙囱的疏氣管,現在已經生鏽荒廢。
d. 呷靚茶 喫碗麵 理想下午
勝香園、九記牛腩
在Renee_k旗袍店背面,有一條橫巷叫美輪街,這裏有遠近馳名的茶檔「勝香園」。勝香園有逾半世紀歷史,露天大牌檔在中環已近絕迹,在這個山頭走上走落,這正是一個理想的歇腳點,邊飽口福邊體驗香港飲食老文化。勝香園對面是有名的「九記牛腩」,不過關上了門,據街坊說,來吃牛腩的人源源不絕,不過九記每日總有段時間「中場休息」,與一般名氣食店做盡每分鐘、避免蝕租的經營方法截然不同。
e. 紙皮石牆的秘密
鴨巴甸街公廁、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在威靈頓街轉進鴨巴甸街,一直往上爬,位於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背後的地下公廁,建於1918年,男廁女廁現已停用,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這是眾多地下公廁之中,有規劃地改變用途的一個,與警察宿舍一併活化,將來可能成為創意工作室或小型展覽廳。
舊警察宿舍在1951年建成,前身是後來改稱皇仁書院的中央書院,是孫中山先生曾讀書的地方,近年是尋訪國父足迹的熱點。中央書院一度與地下公廁共存30年,專家一直懷疑書院與公廁之間的紙皮石牆,原本應為書院的紅色石牆。採訪當天巧遇工程人員勘察,指着剛剝下部分紙皮石的位置,說原來紙皮石一直掩蓋着古舊的中央書院石牆,將通報上級,估計這石牆會保留下來。
f. 碩果僅存「三角廁」
威靈頓街地下公廁
從石板街沿皇后大道中向西走,在威靈頓街交界,有一條向地下走的樓梯,女士們要當心不要鑽進去,它不是通向對街的行人隧道,十來級樓梯之下,走過蛇形的小道,來到香港唯一僅存、只為男性服務的地下公廁。由於它建於大路與斜巷之間的三角位置,所以街坊都稱這為「三角公廁」。它在1913年建成,現在雖已翻新,但仍保留有拱形天花,光線充足、設施現代化,李浩然笑說這裏可算是香港數一數二最乾淨的公廁。記者當日所見,使用地下公廁的人絡繹不絕,有人愛這裏方便又乾淨,也有個伯伯看見我們慕名而來,說﹕「我也是第一次來,專程來看看﹗」
g. 街市有個遊樂場
訪尋過舊警察宿舍後的地下公廁,沿士丹頓街往西走,行至必列者士街,會看見一座僅兩層高的白色建築物橫躺在左邊行人路上。從現代講求效益的眼光看來,中半山的這地皮可值錢了,佔了大幅土地卻只有兩層高,若不是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大概早已被高樓取締。必列者士街街巿屬包浩斯建築風格,是50年代的產物。地面一層仍有魚檔雞檔營業,二樓則已掉空。這種街巿大樓在北角仍可找到,最特別的是二樓外有樓梯通往樓上的兒童遊樂場,李浩然說,殖民地時代的舊式街巿大多沿用英式設計,樓上有遊樂場讓買菜的人先放下孩子,買菜後一起回家。
文 陳嘉文
圖 鄧宗弘、陳嘉文
編輯 蔡曉彤
很多人說西座應該留低,沒有說拆就拆的理由,可大抵西座就如其他保育建築項目,反對拆卸的聲音多只來自保育團體,不少人僅隔岸觀火。
保育的事,說之以理易,動之以情難,說到底只有一撮人在西座生活過,更多的人只是經過,甚至連看都沒親眼看過。
若把保育拉近一點,其實所謂的項目不一定是宏大建築,中上環這個逾百年的維多利亞城,大如警署,小如公廁,也可以是保育冊裏重要的項目。
一個「屎坑」也能成為景點,絕不因為小城無大事,而保育的事本應與生活息息相關,沒有小事與大事之分。
以荷李活道為界,東面中環、西面上環,儼如一個巨型的歷史博物館。1841年英軍登岸後,中環是發展商業重地,居住的以洋人為主,上環則是華人聚居地。今天的中上環,歷史痕迹處處,走幾步就有舊住宅建築,再走多步又有傳統老舖,歷史動輒一百幾十年。這天,港大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教授領頭走的考察路線,就由百年地下公廁說起。
地下公廁 僅餘一所運作
中上環地下公廁有六七個,多在1910年代興建,那年頭,密麻麻的唐樓一般都沒有廁所,家家戶戶仍然靠「倒夜香」處理排泄物,鼠疫消退,民間對衛生設施的需求增加,但由於中上環地少人多,難以在地面另覓空間建公廁,於是向地下發展。時至今日,可尋訪的地下公廁有3個,但仍運作的只有威靈頓街「三角公廁」,而位於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後的鴨巴甸街公廁則已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李浩然說,地下公廁社會歷史意義勝於建築歷史意義,人有三急是正常不過的生理狀態,歷史既是與人息息相關,公廁也理應是保育的一部分。
中上環試驗大型保育好地區
李浩然堅信,成功的保育活化,不能脫離社區,有人的地方,才能「活」起來。所以保育的方向也不應停留在建築層面,傳統的衣食住行不能忽略,大牌檔、老舖、新店賣的旗袍、縱貫山城的石級也有保留的意義。
中上環作為一個大面積的歷史藏寶地,是試驗大型保育的最好地區,李浩然說,兩區牽涉的業主數目難以估計,當然無法把整區統一保育,所以「聚點式」保育是較可行的做法,政府負責大型的建築保育,帶動區內業主加入,自願復修。
在這層面,中上環的確做了一點成績來,橫街小巷有不少色彩繽紛的舊樓,多是有業主把樓宇整幢買下來,復修成商店住宅兩用,既能保留舊有建築,又可以充分使用建築,各得其所。政府與民間力量相輔相成,凝聚得來的回憶或許才最長久。
a. 復修後保留原貌
永利街
這條僅200米長的街道成為保育標誌,在這裏取景的電影《歲月神偷》確是功不可沒。一排12個街號的60年代住宅群,本在2003年被巿建局納入重建項目,只保留10至12號樓宇,電影在威尼斯影展獲獎後,永利街在2010年3月剔除於重建項目之外。巿建局陸續把樓宇復修,現在已準備就緒的有4座,其中一座撥予香港大學古物研究人員及學生居住。翻新後的建築,保留原貌,內裏間格並沒大改動,來自德國的Gesa搬入個多月,喜歡這屋樓底高夠光猛,她的居所與工作範疇也離不開保育,每天就在附近的舊中區警署做古蹟保護工作,引入技術檢測建築物外牆原本的顏色。
b. 新舊縫合 活化旗袍
Renee_k
未抵達舊警察宿舍前,在鴨巴甸街拾級而上的途中,驚喜連連。古舊與新潮擠在同一街道上,李浩然在一間老店找到尋覓已久的小木椅,記者則遇到一個年輕貌美的旗袍時裝設計師。店門新潮不落俗套,內裏賣的衣衫,除了追趕潮流,同時也承載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使命。Renee入行約10年,是城中著名的設計師。她在美國讀設計,人在異鄉,文化衝擊讓她更懂得欣賞中國傳統美學,回港開創自己的品牌,把旗袍的精髓與西方時裝結合。曾修讀港大建築文物保護的她,以「活化」來形容自己的設計:「香港的旗袍店一直在式微,老一輩的經營模式,很難在租金狂飈的年代生存。旗袍藝術要傳承下去,應要跳出傳統的框框,在保留旗袍精神的同時,與時並進才能生命延續。」她堅持傳統店舖的度身訂做,認為這樣才能更突顯旗袍應有的線條,而布料和款式設計,則用上新潮的時裝概念,「我想讓客人知道,旗袍不單是隆重場合才用得着,上班、外出用膳亦派上用場,服裝自然,一點也不突兀。」
c. 採光玻璃變坑渠蓋
石板街人來人往,眾所周知這種石級街道歷史悠久,可大概沒有多少人知道,石級底下,原本有個地下公廁,石級上的金屬板,並非坑渠蓋,而是地下公廁用以採光的玻璃板。此公廁建於1914年,現已封鎖變成電表房,遺下的痕迹,除了採光玻璃,還有排檔之間一條兩米高、像煙囱的疏氣管,現在已經生鏽荒廢。
d. 呷靚茶 喫碗麵 理想下午
勝香園、九記牛腩
在Renee_k旗袍店背面,有一條橫巷叫美輪街,這裏有遠近馳名的茶檔「勝香園」。勝香園有逾半世紀歷史,露天大牌檔在中環已近絕迹,在這個山頭走上走落,這正是一個理想的歇腳點,邊飽口福邊體驗香港飲食老文化。勝香園對面是有名的「九記牛腩」,不過關上了門,據街坊說,來吃牛腩的人源源不絕,不過九記每日總有段時間「中場休息」,與一般名氣食店做盡每分鐘、避免蝕租的經營方法截然不同。
e. 紙皮石牆的秘密
鴨巴甸街公廁、荷李活道警察宿舍
在威靈頓街轉進鴨巴甸街,一直往上爬,位於荷李活道舊警察宿舍背後的地下公廁,建於1918年,男廁女廁現已停用,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這是眾多地下公廁之中,有規劃地改變用途的一個,與警察宿舍一併活化,將來可能成為創意工作室或小型展覽廳。
舊警察宿舍在1951年建成,前身是後來改稱皇仁書院的中央書院,是孫中山先生曾讀書的地方,近年是尋訪國父足迹的熱點。中央書院一度與地下公廁共存30年,專家一直懷疑書院與公廁之間的紙皮石牆,原本應為書院的紅色石牆。採訪當天巧遇工程人員勘察,指着剛剝下部分紙皮石的位置,說原來紙皮石一直掩蓋着古舊的中央書院石牆,將通報上級,估計這石牆會保留下來。
f. 碩果僅存「三角廁」
威靈頓街地下公廁
從石板街沿皇后大道中向西走,在威靈頓街交界,有一條向地下走的樓梯,女士們要當心不要鑽進去,它不是通向對街的行人隧道,十來級樓梯之下,走過蛇形的小道,來到香港唯一僅存、只為男性服務的地下公廁。由於它建於大路與斜巷之間的三角位置,所以街坊都稱這為「三角公廁」。它在1913年建成,現在雖已翻新,但仍保留有拱形天花,光線充足、設施現代化,李浩然笑說這裏可算是香港數一數二最乾淨的公廁。記者當日所見,使用地下公廁的人絡繹不絕,有人愛這裏方便又乾淨,也有個伯伯看見我們慕名而來,說﹕「我也是第一次來,專程來看看﹗」
g. 街市有個遊樂場
訪尋過舊警察宿舍後的地下公廁,沿士丹頓街往西走,行至必列者士街,會看見一座僅兩層高的白色建築物橫躺在左邊行人路上。從現代講求效益的眼光看來,中半山的這地皮可值錢了,佔了大幅土地卻只有兩層高,若不是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大概早已被高樓取締。必列者士街街巿屬包浩斯建築風格,是50年代的產物。地面一層仍有魚檔雞檔營業,二樓則已掉空。這種街巿大樓在北角仍可找到,最特別的是二樓外有樓梯通往樓上的兒童遊樂場,李浩然說,殖民地時代的舊式街巿大多沿用英式設計,樓上有遊樂場讓買菜的人先放下孩子,買菜後一起回家。
文 陳嘉文
圖 鄧宗弘、陳嘉文
編輯 蔡曉彤
Fun69- 訪客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風土人情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