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發表 由 peterwon 周五 9月 04, 2009 5:39 pm

大便出血 隱隱作痛 應即求醫
肛門不時隱隱作痛,或大便後出血,很多人也會認為是普通的痔瘡發作,但小心患上罕見的肛門癌。外科醫生指出,不少人誤以為肛門「有�嘢突出嚟」就一定是痔瘡,未必會立即求診,患者甚至會延誤半年至一年才求醫,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故提醒市民發現肛門有異物應盡快求醫確診。 記者:鍾麗霞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04ls2p1
劉永基醫生表示肛門癌沒有特別症狀,患者易誤當痔瘡而延誤治療。成啟聰攝

本港每年約有 4,000宗腸癌個案,估計當中少於 2%屬肛門癌,外科專科醫生劉永基指,肛門癌與腸癌不同,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無關,肛門癌的成因不明,但相信與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有關。患者又以 60、 70歲的長者為主,其中女性較男性多。由於部份肛門癌的腫瘤會突出體外,易令患者誤以為是痔瘡,「肛門癌冇乜嘢特別病徵,都係一般(肛門)痛同流血,有時會有黏液流出,或有�嘢突出嚟,好多人都認為突出嚟嘅都應該係良性,好少會諗到係惡性腫瘤。」

屬罕見癌症防不勝防
自行胡亂判斷病情,是導致肛門癌患者延誤治療的原因。劉永基指,曾有病人因不能接受肛門的突出物是惡性腫瘤,而沒有再覆診,該名 60多歲的男患者, 30年來一直受肛瘺問題困擾,一次求診接受探肛檢查時,已摸到有突出物,相信是患上罕有的肛門癌,腫瘤直徑估計更達兩至三厘米,但患者不能面對自己患癌,沒有再接受進一步檢查及覆診。

患上肛門癌未必一定要切除肛門,劉永基表示,電療及化療是醫治肛門癌的主流方案,估計約 80至 85%患者治療後毋須做手術,可以保住肛門,也毋須依靠造口排便,但當中仍約有 30%患者會復發,到時便要做手術,這批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也達 20至 45%,故呼籲患者不要放棄治療。

肛門癌屬罕見癌症,但由於與生活及飲食習慣無關,故防不勝防。劉永基指,部份肛門癌個案不難發現,若腫瘤生長接近肛門口,部份更會突出,甚至可以觸摸到,只是患者置之不理,延至不適加劇時才求診,錯過及早治療機會。
avatar
peterwo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大腸癌成廣州人三號殺手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三 10月 07, 2009 6:36 pm

隨著內地生活水平提高,大城市大腸癌發病率也顯著增加。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近日對廣州越秀區調查顯示,大腸癌已成危害廣州人健康第三號殺手,僅次於肺癌和肝癌,男性較多見。專家提醒,大腸癌發病率增加與飲食習慣有關,肥胖已成患癌高危因素。

高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肇禍

大腸癌被稱「富人病」。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飲食結構不合理是發病重要因素。中大附屬腫瘤醫院腹科萬德森教授稱,越秀區腫瘤發病情况調查發現,大腸癌發病率明顯增加,以前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很後,但這次調查發現大腸癌排在第三位,推算全國大腸癌發病率約在十萬分之十四,大城市要高很多,這與廣東「三高一低」(高脂肪、高動物蛋白、高能量,低纖維素)飲食習慣有關。臨床50%大腸癌患者體重超標,並伴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問題。

腫瘤醫院專家指出,大腸癌中60%多為直腸癌,有80%直腸癌被誤診為痔瘡、痢疾等。大腸癌患者男女比例為3比1,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5.29%,40歲以上者最好定期做腸鏡檢查。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結核菌入侵肛門出血

發表 由 Min Chun 周二 10月 20, 2009 1:56 pm

病人誤為痔瘡 延誤求醫
肛門突然出血,不少人會認為是痔瘡發作,或擔心是患上腸癌。其實感染可致肺癆的結核菌,也可以令肛門潰爛出血。有外科醫生指,結核菌不但會侵襲肺部,約 3%結核菌會入侵腸道、胃部及肛門等消化系統器官,曾有患者誤以為是痔瘡而狂塗藥膏,延誤了對結核菌的治療。
記者:梁德倫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20ls2p11
楊國輝醫生稱,體積較細的肛門疣可用液態冷凍氮治療。李家皓攝

香港港安醫院外科專科醫生楊國輝指,除了痔瘡及腸癌會導致肛門長出腫塊與出血,肛門感染結核菌、肛門疣及肛門癌都會引致同樣病徵,估計約 5%的肛門出血病例是由上述原因引發,患者可以出現肛漏、肛裂或失禁等較嚴重症狀。他表示,近年本港結核菌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當中約 75%入侵肺部,變成俗稱肺癆的肺結核,約 15%則感染頸部淋巴結,一成則攻擊腎、膀胱、睾丸或消化系統器官。

肛門感染結核菌後,由於病菌模仿其他病症的能力強,故病徵會類似痔瘡般出現硬塊及出血,更會出現長期潰瘍及流出混濁的黏液,並出現肛門變窄、便秘、肛漏等症狀。楊國輝稱,曾有年近 40的男病人肛門長期出血,初時以為是痔瘡或肛裂,而多次自行塗痔瘡藥膏,拖延一段時間才求診,進行活組織檢查才發現感染了結核菌,需服食四至六個月抗生素治療。

細小肛門疣冷凍治療
此外,肛門也會因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導致生疣而出血,患者主要透過性接觸感染,楊國輝表示雖然不一定透過肛交傳染,但同性戀者因肛交導致生疣,患癌風險較一般人高 17倍,逾五成肛門癌個案是長期患疣惡化而成。本港每年約有 10多宗肛門癌個案。

楊國輝表示,肛門疣若數量少及體積不大,可以塗藥水或使用液態冷凍氮治療,否則要以手術切除;肛門癌則病情可以急速惡化,患者可在數月內由第一期惡化至二、三期,一年多內演變至末期。市民多吃蔬菜及多飲水,減少食辣及避免長期坐着工作,可減少患上與肛門相關的疾病,若肛門經常又痕又痛及有分泌物,應盡早求醫。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20ls2p12
結核菌可引致類似痔瘡發作的出血及潰爛症狀。
avatar
Min Chu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腸鏡查瘜肉 早上進行較準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一 11月 09, 2009 6:32 pm

定期接受腸鏡檢查,監察腸道瘜肉的生長狀況在近年越來越普及,但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做腸鏡檢查也有最佳時間,研究顯示檢查時間在早上 8時半或以前,找到的瘜肉數量較下午檢查的病人多 27%,意味着越早做腸鏡,失誤率越低;專家估計與腸道經過一晚休息,較適合做檢查有關,但也不排除是醫生在下午開始疲倦,集中力下降,令失誤增加。

檢查差異不算嚴重
美國加州大學一項研究分析了 477名在一年內曾於早上及中午均接受腸鏡檢查病人的數據,發現在早上 8時半前做檢查,發現的瘜肉數量較下午多 27%,研究又發現中午檢查找到的瘜肉數量,會隨着每小時下降,若比較每日最早的檢查時段及最遲的時段,瘜肉數量可少近四分之一。

負責研究的專家指出現上述差異有多種可能性,例如與腸臟經過一夜的休息及準備,在早上進行檢查容易有較清晰結果有關,但也可能是醫生經過上午的繁忙檢查工作,到下午集中力下降,令檢查的準確度隨時間減低,但專家強調有關的檢查差異不算嚴重,平均每名病人少找到的瘜肉不多於一粒,故病人不一定要堅持在早上做檢查,但長遠而言在檢查中錯失了瘜肉,有機會惡化成癌症,故醫療人員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其他醫院也進行相關的研究,確定引致不同時段檢查結果有差異的原因。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內地四分之一公務員患痔瘡

發表 由 mmvk1 周四 11月 26, 2009 12:49 am

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等機構對內地31省市、589個城市的公務員身體健康情況展開調查,9萬多名受訪公務員中,竟有4分1人有痔瘡,其餘亦有多種慢性病,頸椎疾病、喉嚨發炎、慢性腸炎及脂肪肝等亦甚普遍。調查稱,在公務員長期伏案工作、缺少運動等職業特性下,過半公務員每天都得久坐辦公室5到8個小時,才會有這樣結果。
avatar
mmvk1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炎症性腸病與飲食有關

發表 由 ryan.zho 周三 1月 27, 2010 2:39 pm

炎症性腸病有持續上升趨勢,據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一年每十萬人新增一名克隆氏症,較八五年上升三倍;○六年每十萬人有兩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較八六年上升六倍。內科醫生指出,傳統藥物未必能有效控制併發症出現,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及減低手術後復發機會,約四成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0127-00176-063b3
有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接受切除大腸手術。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導師周佳禮解釋,炎症性腸病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發病年齡介乎二十歲至四十歲,發病原因為免疫系統失衡,引致腸道發炎或潰爛。克隆氏症可影響從食道至肛門的整個消化管道,表徵為大便帶血和黏液、腹瀉及腹痛、發燒、體重下降、關節腫痛及眼睛發炎等。

周醫生指出,患炎症性腸病可能跟都市化生活和飲食模式有關,「食過多高膽固醇食物,比正常高五倍患病風險;食過多高糖分,就高兩倍。」遺傳亦可能是病因之一,威爾斯親王醫院有四對病人有親屬關係。

或併發腸癌
她稱,目前大多靠傳統藥物如胺基水楊酸及類固醇等控制炎症性腸病,但當效果欠佳或出現併發症如腸道閉塞、出血甚至腸癌時,患者需接受手術。據威院資料顯示,逾四成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的克隆氏症患者,在發病十年內需接受手術,部分個案更需接受兩次或以上﹔近百分之八使用傳統藥物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發病十年內需接受切除大腸手術。

中大外科學系結直腸外科組教授吳兆文指,外國臨床研究發現,兩種生物製劑包括因福利美和阿達木單株抗體,能更有效控制病情及減低復發機會,副作用亦較少。他稱,四成克隆氏症患者及三成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接受一年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明顯紓緩。但患心臟衰弱、結核病和體內有感染式膿瘡人士,不適合使用。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0127-00176-063b1
吃太多高糖或高膽固醇食物,可能增加患炎症性腸病的風險。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大便出血 誤當痔瘡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8月 16, 2010 11:52 am

六十二歲的黃先生○六年初一次大便時出血,私家醫生起初以為他患痔瘡,又指照腸鏡可導致腸穿,結果只照X光。但X光影像不能確定是否癌症,黃先生的父親曾患腸癌,自己的大便出血情況持續,結果轉往另一名醫生檢查,始確定患直腸癌,同年十月轉介到威爾斯親王醫院,確診第三期直腸癌。由於腫瘤與括約肌相距不足兩厘米,他先電療和化療令腫瘤縮小,術後能保存肛門。

黃先生的直腸癌接近括約肌,直腸周邊淋巴核亦驗出癌細胞,故此先接受電療和化療。但他說,期間吃盡苦頭,無胃口,情緒又差,幸而術前檢查發現腫瘤縮小,有信心手術能保留肛門。

黃先生術後只須臨時造口排便,待手術傷口復原,同時再化療防復發。至今黃先生的病情穩定,回復正常生活。 本報記者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治痔瘡偏方

發表 由 KateBush 周日 9月 05, 2010 7:46 pm

馬齒莧很粗生,香港的野外到處都有,馬齒莧到底有甚麼特效?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本醫書上說:「馬齒莧燉豬腸對治療痔瘡有特效,甚至多年反覆發作的痔瘡也能治好。」台灣的五代中醫傳人張大夫這樣介紹:「大腸頭十五公分,馬齒莧三両(約半把),鹽少許。如果不敢吃大腸頭,小腸也可以。將大腸反過來清洗乾淨,馬齒莧清洗後,切碎,拌一點鹽,把馬齒莧塞入豬腸,兩頭用棉線綁緊,小火燉三十分鐘。湯汁在飯前飲用,食材送飯吃掉。如果單喝湯,也一樣能發揮效果,連吃一個星期。」

馬齒莧又叫馬屎莧,有時候在市場可以買得到。馬齒莧還可以用蒜茸炒,用油鹽滾水灼,但痔瘡患者不能吃蒜頭類的刺激性食物,最經典的是馬齒莧滾鯪魚球湯。馬齒莧偏寒,要放兩片薑。中醫認為,以形補形,所以治療痔瘡要用豬腸,但很多人不敢吃豬腸,那就試試改用瘦肉,這裏的主角是馬齒莧,它本身的功能就是治療尿道炎、痔漏、惡瘡等。很多朋友來信問我治療痔瘡的方法,現在找到了,希望有用,也希望服用後告訴我療效,以便利益更多有需要的人。上文中的張大夫還介紹了一劑軟膏:蛋白一個,黃連粉 5g,冰片粉 0.5g,在中藥店能買到,把黃連粉和冰片粉加入蛋白中調和成軟膏即可。如果冰片粉不容易溶解,先用極少的藥用酒精融化,之後再放入蛋白和黃連粉攪拌。用不完的藥膏可以存放在冰箱裏。

(嚴浩)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兩類痔瘡 嚴重需做手術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3月 19, 2011 12:13 pm

痔瘡是指直腸下部或肛門的靜脈變得腫大,出現靜脈曲張的情況。為甚麼會有痔瘡呢?這是由於肛門部位的靜脈受壓,影響血液運行而引致靜脈曲張,便秘、懷孕及長期蹲坐等都會令靜脈壓增加,可引起痔瘡。痔瘡可分為兩類,位於肛門括約肌以上的稱為內痔,而位於肛門括約肌以下的則稱為外痔。

患上內痔最常見的症狀是大便後會流出鮮血(出血的程度因人而異),較大的痔瘡可能會脫出肛門外,其他症狀包括肛門痕癢或痛楚。患上外痔則較少發生出血的症狀,主要症狀是疼痛及不適,這是由於外痔容易發炎及潰瘍。由於腸癌或大腸息肉等疾病均會引致大便後出血,故患者如大便帶血應先向醫生求診以確定病因。

不應擅服瀉藥治療
如痔瘡已形成,但症狀並不嚴重,患者可按醫生及藥劑師指示使用痔瘡藥膏或肛門塞劑以減輕痛楚及發炎等症狀、服用軟便劑以改善排便困難,及用溫水坐浴以紓緩症狀。另外患者亦需注意改善其飲食及排便習慣。患者不應擅自服用瀉藥來治療便秘,尤其是孕婦,因為一些強烈的瀉藥會使腸道蠕動加劇,容易引致子宮收縮,增加早產或流產的機會。嚴重的痔瘡則需要由外科醫生使用硬化治療、痔核結紮術、冷凍治療或切除手術等方法治療。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痔瘡塞藥及藥膏 可消腫減痛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3月 26, 2011 12:23 pm

痔瘡塞藥及藥膏的功效主要是紓緩痛楚及痕癢等症狀,而市面上的產品大多含有收斂劑、抗菌劑、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收斂劑(如Zinc Oxide)有助紓緩痛楚及消除腫脹,並可在患處形成保護膜,減輕排泄物對患處所引起的刺激;抗菌劑(如Balsam Peru)可抑制細菌的生長,避免患處出現感染;局部麻醉劑(如Lignocaine)有助紓緩痔瘡的痛楚;類固醇(如Hydrocortisone Acetate)具有消炎作用,有助減輕痔瘡的腫脹及發炎症狀。含有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的痔瘡藥物一般不建議使用多於一星期。另外,懷孕婦女或患處有感染的患者應避免使用含有類固醇的痔瘡藥物。如患者對痔瘡藥物的成分有疑問,可詢問醫生或藥劑師。

痔瘡塞藥及藥膏一般在早上、晚上及排便後使用,如使用一星期後症狀仍沒有改善,或遇上直腸或肛門出血的症狀,應向醫生求診。

應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要預防痔瘡形成,最好方法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多進食蔬果等高纖維食物,再配合補充足夠的水分有助軟化大便及預防便秘。另外,應保持有規律的排便習慣。如工作上需要長時間坐着的話,可間歇站立或步行一會作短暫休息。懷孕期間也不應長時間坐着,可多散步及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最後,定期做運動更可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痔瘡形成的機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Empty 大便帶血 異物凸痛 慎防肛門癌

發表 由 Dino 周五 12月 02, 2016 1:15 pm

大便帶血、便秘及肛門有異物凸出,不一定是痔瘡發作,慎防可能患肛門癌。有專家指出,肛門癌與痔瘡病徵相似,患者往往未有即時求醫,確診時已屆晚期。肛門癌與痔瘡並不相同,非由飲食習慣引起,而與感染性病毒有關,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及愛滋病毒,經常肛交者是高危一族。昨天為「世界愛滋病日」,專家呼籲市民提高安全性行為意識,建議男性注射HPV疫苗,及早預防肛門癌。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1202-00176-082b1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謝耀昌昨表示,本港每年約五千人確診大腸癌,當中百分之一至二屬肛門癌,患者平均年齡約五十歲。肛門癌與痔瘡病徵相似,同樣大便帶血、肛門隱隱作痛及便秘,以致幾乎所有肛門癌患者初期均以為自己僅患痔瘡。

腫瘤較硬身 嚴重者或失禁
謝指出,分辨兩者其實不難,肛門癌腫瘤較為硬身,與軟身痔瘡不同;嚴重的肛門癌患者由於括約肌鬆弛,甚至有失禁問題。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1202-00176-082b2

他又指,肛門癌大多由性接觸傳染病毒導致,八成肛門癌患者帶有HPV病毒。另外,感染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HIV)者也較易罹患肛門癌,「以感染HIV的男同志為例,約每十萬人有七十至一百四十四人患肛門癌,風險高過一般人。」若這些帶病毒者經常肛交,令患肛門癌風險大大增加。

HPV疫苗可預防 男性亦適用
肛門癌非不治之症,若癌細胞未擴散,治療痊愈率可達九成,主要依靠化療及電療。但謝耀昌表示,若患者確診時已有大便失禁問題,表示括約肌功能喪失,要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肛門,之後病人要依賴腹部造口排便。
肛門癌易誤當痔瘡 1202-00176-082b3

他又指,現時HPV疫苗可預防大部分已知的HPV病毒,包括引起肛門癌的病毒類型。別以為HPV疫苗只預防女性患子宮頸癌,他呼籲男性也要接種HPV疫苗,尤其擁有多個性伴侶、經常肛交及曾患肛門疣的男性,可及早預防肛門癌及其他HPV病毒引致的癌症。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