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年收14萬 國際班質素參差

向下

年收14萬 國際班質素參差 Empty 年收14萬 國際班質素參差

發表 由 Silvery 周三 2月 13, 2013 2:58 pm

內地不少家長望子成龍,鋪路送子女出國留學,催生各地湧現國際班,不少高中打出中外合作、世界名校錄取等旗號招生。

各式收費巧立名目
但媒體調查發現,部分國際班缺乏監管,收費高昂,一年學費連雜費近十四萬元(人民幣‧下同),但師資良莠不齊,教學質量堪憂。專家呼籲當局加強整頓國際班氾濫之風。

內地媒體發現,國際班收費無統一標準,北京某高中國際班除每年近十萬學費,還有校服費、住宿費、伙食費等。

至於另一間高中的國際班,學費連食宿收費九萬,但要參加世界銀行遊學團、亞運採訪團、三次赴香港考試團等,合計另付近七萬,收費可謂相當高昂。
avatar
Silvery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年收14萬 國際班質素參差 Empty 深圳辦港校 北區學額不用爭?

發表 由 Jigsaw 周三 7月 10, 2013 4:04 pm

【經濟日報專訊】北區學額爭崩頭,可預見愈來愈多雙非適齡學童升學,問題將愈鬧愈大,港府正研究解決方案,包括在內地辦港人小學或開港人子女班,乾脆讓他們留在內地上學,短期或可紓解學額之爭,但雙非童衍生的「長痛」問題,仍要諗計處理。

今年北區學額出現爭崩頭的混亂局面,雙非學童被指為搶學額的罪魁,惹起本港學童家長不滿。教育局臨急補鑊推「返回機制」,但明年或之後,隨時有更多雙非童要來港升學,又如何處理?

教育局長吳克儉今年三月曾指,會研究在深圳開設港人子弟學校,及向內地買位供港人子女就讀的可行性。本周一他與深圳教育局長會面後亦指,就未來的小一派位,已開展研究一籃子方案,會否有特別學校或學位安排、開辦港人子弟學校等,將在八月底前公布。

現行在深圳有多間開辦港人子弟班的學校,但屬於民辦,每年學費由萬多元至數萬元不等,開辦的港式課程,已有不少擁居港權的學童就讀。港府短期內最快可做到的,相信是與有關學校合作,例如增班或增加每班人數。有報道指,當局長遠擬在深圳建校。

資助雙非童入讀 需付公帑
由於雙非童亦可享香港12年免費教育的福利,若要資助雙非童入讀這些內地港人班,港府便需要動用公帑代為支付這筆學費,此舉涉及一筆數目不菲的額外支出,但是否有效解決眼前雙非童帶來的問題?

對於當局來說,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雙非童被指來港搶學額的社會爭拗。跨境童數量由07/08學年的約5,800人,至本學年突破1.6萬人。

北區學額近年已出現多人爭奪情況,今年更成社會焦點,除了雙非童之外,還有單非學童,以及北上移居深圳的港童,大多選擇入讀北區學校,此令北區學額不夠分,部分住在北區的學童只能被派至他區,造成家長不滿。臨時臨急出現的「返回機制」,雖助部分學生返回原區就讀,但也並非長遠之計。

若港府肯資助內地的港式課程,兼且可享有與留在本港同等的免學費待遇,相信無論對雙非或單非有一定吸引力,因他們每日跨境上學,動輒花上數小時,新法可免舟車勞頓。若可減少北區學額需求,北區家長應該沒有異議。

擴展福利至內地 勢掀爭議
不過,此舉即使可息民怨,但可能衍生其他問題:
首先,港府北上買位,會否令本港的教育界不滿?現時北區學額緊張,北區學校有機會加開班數、增加學額,以應付新增的雙非童需求,學校既可增加資源增聘教師,教師就業機會亦增加。若港府轉而將資源投放於深圳,本港教學界會否接受?

其二,現時雙非學童因戶籍問題,不能入讀深圳公立學校,在內地升學便要自付昂貴學費讀私校,或即使不願意也要在港升學,在兩難情況下,有不少雙非孕婦對當初來港產子的決定感後悔,此亦有助減少部分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意願。

若他們日後可有多一個選擇,既可來港讀書,又可讓他們在深圳受資助入學,則變相在內地亦可延伸享用本港福利,會否反而製造了更大誘因令他們來港產子?
本港現時僅以行政措施阻止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包括在關口加強檢查等,並未徹底解決在港出生的雙非嬰兒擁居港權的問題,在如此情況下,擴展福利是否明智?

將本港的福利資源,延伸至在內地享用,也會引起社會不少爭議,尤其是涉及利益資源分配,更加容易挑動一班重視本土利益者的神經。

助解燃眉之急 惟易放難收
雖然無論雙非童又或單非童,他們來港讀書,這筆教育成本也總要承擔,但深圳港人子弟學校每年學費約一萬至數萬元人民幣,另外,現時也有一批留在深圳就讀的港童,他們一向自付學費在內地升學,換言之,他們也將可機會被資助之列。

當局究竟預計可資助多少內地學校的學位,最終可能涉及多少公帑,也有待研究公布,而作為短期措施,雖有助解燃眉之急,但背後有不少政策影響要考慮,福利會否「易放難收」,日後縱想撤回資助,只怕阻力不小。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日前報道,雙非童僅佔跨境童10%,質疑雙非童搶資源的說法,隨即惹起本港網民爭論,可見雙非學童的議題愈見敏感。搶資源的爭議加劇中港爭拗,但他們名副其實擁港人身份,港府要化解當中矛盾,更需要長遠規劃,解決雙非童造成的資源分配問題,否則只會再度加深兩地矛盾。

年收14萬 國際班質素參差 HKET20130710OP01ATL
avatar
Jigsaw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