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六歲仍「黐脷筋」應早求醫

向下

六歲仍「黐脷筋」應早求醫 Empty 六歲仍「黐脷筋」應早求醫

發表 由 MoonLake 周五 2月 15, 2013 12:58 pm

言語治療師常要處理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個案,同時亦會為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聽障人士提供治療,協助他們由零開始學習說話。瑪麗醫院言語治療師方思行指,該院去年有十三名成人及兒童接受手術,植入刺激聽覺神經的儀器,術後須佩戴接收聲音的外置配件,言語治療師要根據個別病人需要,制訂合適的康復計劃。

方思行八年前於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畢業,他最難忘是協助一名在聽障家庭長大、兩歲時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女童。

父母聽障影響說話能力
女童的父母均為聽障人士,她從小習慣讀唇,術後雖能聽到輕微聲音,但在家難有機會學習說話,他便以遊戲及活動形式提供密集式治療,先由單詞開始訓練她分辨不同聲音的能力,又以不隔音的布板遮掩嘴巴,避免女童繼續依賴讀唇。經過近七年的治療後,現時九歲的女童已入讀主流學校,並能應付日常生活基本對話。

他續稱,聽力正常的幼童一般在八至九個月時會懂得牙牙學語,發出如「爸」、「媽」等類似說話的聲音,約一歲起便正式進入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開始逐漸學習利用不同詞彙,串連成簡單句子表達自己。

直至約五至六歲,語言發展理應成熟;若兒童此時仍表達含糊、只能發出單音字或出現「黐脷筋」情況,家長應考慮向言語治療師求助,盡早接受語言訓練,便可減短治療時間。
avatar
MoonLake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