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內銀三招抗網上金融

2 posters

向下

內銀三招抗網上金融 Empty 內銀三招抗網上金融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三 2月 19, 2014 12:28 am

【深圳直擊】
互聯網金融影響內地銀行市場,傳統內銀均謀反擊,既調高產品回報,又加上保本條款,以「非保本價」推出理財產品,個別銀行產品收益率直逼6厘,加上定存利率上浮10%,並推出類似餘額寶的手機理財,實行三招保住大餅。有支行經理直認,「網上產品吸錢厲害,銀行必須變革。」

內地1月份人民幣存款大幅減少9,402億元,創六年來的最高跌幅,縱使阿里巴巴、騰訊(700)等互聯網金融龍頭對吸存數字三緘其口,但內地學者估算,互聯網金融規模已超越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為「水緊」的內地銀行再次敲響警鐘。無論春節,抑或元宵節,網上金融產品皆適時而出,吸引的不只是眼球,還有真金白銀的存款,預料今年競爭將越加激烈。

高息產品亦設「保本」
本報記者前往深圳多家內銀支行,發現內銀紛紛推出對策,當中以中小銀行較靈活及進取,中信銀行(998)現時推出的產品,均標誌「保本」為主,理財經理李小姐指,過往標榜有「保本」成份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僅為4厘左右。但於元宵當日,卻急急以半年利率達5.8厘的新產品吸引客戶︰「網上產品(對業務)有影響,餘額寶標榜『保本』,我哋都要跟……存款利率(定存)上調10%,差唔多全深圳都係咁做。」

去年內銀推出的高回報保本產品,即使有較高回報,亦只是超短期,例如去年12月農行(1288)推出的保本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雖達6.2厘,但為期只有31日。此輪內銀高回報、為期較長的保本理財產品潮流,可謂衝着「雙馬」而來。

除了靠「江湖地位」以外,五大內銀之一的交通銀行(3328),亦「抄橋」應對餘額寶,力推「手機理財」,梁姓的客戶經理指,若開通「手機理財」,可獲免年費一年,並能透過手機認購該行的理財產品︰「同支付寶差唔多,一個手機搞掂晒,但可以選擇嘅產品就多好多,保本同進取嘅都有。」但坦言大型內銀回應競爭有難處,她指,由於要跟隨總行政策,故利率不能上調太高,「始終同網上產品有距離。」另外,交行亦提供定存利率上浮10%,一年期年收益率2.85厘。

內銀三招抗網上金融 B0401a

定存息普遍上浮10%
益民區建設銀行(939)支行楊姓的理財經理直言︰「的確俾網上產品吸走好多(存款)﹗」她指,過往三萬元以下的小額存戶,都轉用網上產品,銀行現時主力吸納大額存戶,定存利率上浮10%;至於保本理財產品回報亦達5.3厘:「話畀啲客聽,阿里巴巴都係集合一大筆錢,再存喺我哋銀行度。」該經理亦力推一款30萬元以上的保本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達到5.3厘︰「係唔夠餘額寶高,但我哋係四大銀行,錢放喺我哋度會穩陣啲。」

由於理財產品五花八門,要做到有一定吸引力,銀行必須推出有吸引力的產品吸客吸資金,往往造成銷售誤導。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內地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選擇及考慮,多只留意由誰作包銷,例如工行(1398)及阿里巴巴等大型品牌,投資者便會蜂擁認購,卻往往不理解當中的投資項目。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內銀三招抗網上金融 Empty 互網金融探險

發表 由 p-ma 周五 2月 28, 2014 2:07 am

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易憲容在東方產經「名家筆陣」專欄表示:從去年阿里巴巴的餘額寶橫空出世以來,引爆中國互聯網金融爆發式增長,各家類餘額寶產品推陳出新,市場風起雲湧,對傳統金融業,如銀行、券商、基金及保險等造成全面衝擊,所顯示的風險及問題,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焦點。

當新生事物出現,爭論不可避免,理論界和政府有責任讓大眾了解事物真相,正確認識互聯網金融。

以互聯網技術及智能手機主導的互聯網金融,改變了經濟的時空界限、傳統市場的交易成本和資訊不對稱,也改變投資者進入市場的方式,具有小額、快捷、便利、交易成本低及資訊較為公開透明等特徵,不僅向傳統金融提出挑戰,也給金融市場注入無限活力。

互聯網金融能迅速發展,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資金,在於幾方面優勢:

一是利用快速發展的網絡技術及智能手機,改變生活方式、經濟模式和思維觀念,與金融相結合時,創出全新嘗試。

二是互聯網發展形成規模龐大的使用者群體,通過網絡世界把分散的個體、小市場聚集成大市場。

三是中國傳統金融市場落後與缺陷,早已不適應實體經濟發展,急需徹底改革,立即喚起投資者熱烈響應,迅速聚集到互聯網金融市場,引發爆發式增長。

不過,任何金融產品都是對信用的風險定價,得由組織、企業、個人或政府擔保,若信用擔保不對稱,將使風險愈積愈高。

無論互聯網金融產品如何虛擬化,核心仍是金融而非互聯網技術,改變的是金融方式而非其本身,因此互聯網金融交易同樣是對信用的風險定價。金融具有的資訊不對稱、交易成本、監管及風險等因素,不會由於互聯網金融出現而消失,反而更複雜。

互聯網金融能在短期內讓幾千億元人民幣資金湧入,民眾關注的是投資收益率,特別是與銀行的存款利率相比(餘額寶收益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出14倍),加上進入門檻低、便利和交易成本低,就更能吸引投資者。

若我們確定,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是一種金融產品,那麼就要確定信用由誰擔保,發行產品的各大網站有能力做這種信用擔保嗎?當然,這些募集到的資金要通過託管銀行,但金額如此之高,任何一個環節都可存在巨大風險,互聯網企業是無法進行信用擔保的,目前仍有政府隱性擔保。

互聯網金融產品承諾的高收益究竟從何而來?可從幾方面看:

一是這些資金主要通過基金進入貨幣市場,從事固定收益投資。若「錢荒」頻繁,7%以上的收益率不會有多少問題。若市場發生制度改變,高收益的承諾就無從談起。

二是這些資金正通過迂迴方式流入房地產市場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在房地產順週期時風險不高,當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風險將暴露出來。

三是不少互聯網金融產品正利用海量資金瞬間聚集的傳銷方式,由後來者支付先來者的收益,當資金源源不斷流入,風險會被掩蓋起來;若資金流斷裂,風險便會暴露,可見承諾的高收益不可靠。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與問題很多,行業定位、存款託管、內控等都存在風險,問題是如何在市場發展與有效監管之間保持平衡。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