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馬爾罕(Samarkand)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旅遊資訊好幫手
第1頁(共1頁)
撒馬爾罕(Samarkand)
來到中亞國家烏茲別克,絕不能錯過撒馬爾罕(Samarkand),她是昔日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整個城市遍佈宏偉的伊斯蘭建築。如果你喜歡建築或人像攝影,在這裏一定會有很多收穫。不過,這些建築驟眼看都很相似,究竟怎樣分辨?記住以下這4個M吧!
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是撒馬爾罕的地標,建於公元15至17世紀。
1. 伊斯蘭學校 Madrasa
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是撒馬爾罕的地標,建於公元15至17世紀,廣場上三座宏偉的神學院建築群,過去是培育穆斯林神職人員的學府,並教授天文、數學、哲學及藝術等。Madrasa神學院來自阿拉伯語「madrasah」,意指課堂。神學院通常有兩層,第一層是課室、第二層是睡房。在中世紀建成的神學院或陵墓,馬賽克牆上都有三四種阿拉伯書法作裝飾,例如「阿拉」、「穆罕默德」,或代表永恆的卍標誌。
神學院一般有兩層,上層是睡房,下層是教室。
2. 陵墓 Mausoleum
自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地區發展後,先後受到羅馬、埃及、波斯等建築風格影響,發展出不同的建築風格。而中亞就是帖木兒式建築,例如鼎鼎大名的帝王帖木兒的陵墓(Gur-e-Amir),外有色彩鮮豔的寶藍圓頂,內裏採用金碧輝煌的磚牆,還有一個偌大的入口。
帝王帖木兒的陵墓(Gur-e-Amir)本是為其孫兒興建,氣派宏偉。
這個陵墓其實是帖木兒為最愛的孫兒Muhammad Sultan興建的,他本應會成為統治者,但比他爺爺更早逝。帖木兒於是開始興建這座宏偉的建築,之後帖木兒自己以及帖木兒家族的成員也埋葬於此。
在清真寺的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壁龕(Mihrab)朝向沙地阿拉伯麥加。
3. 清真寺 Mosque
清真寺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一般包含圓頂、宣禮塔及壁龕,寺內不會有雕像、畫像及供品,會眾由宗教領袖伊瑪目帶領禱告。
宣禮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築,用作召喚信眾禮拜。
在清真寺的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壁龕(Mihrab)朝向沙地阿拉伯麥加,在壁龕中間可以見到阿拉伯的銘文。清真寺另一個標誌就是這種台階敏拜爾(Minbar),伊瑪目會在上面向信徒們講解古蘭經的內容。
走進世遺城市撒馬爾罕,美麗的建築三天三夜也走不完。
4. 宣禮塔 Minaret
宣禮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築,用作召喚信眾禮拜,從前用火把照明或由宣禮員喚拜,現代則多用擴音器。
烏茲別克人都很友善,穿著色彩繽紛。
它亦是統治者的權力象徵,帖木兒說:「如果你不相信我的權力,就看看我的建築。」因此不少撒馬爾罕的陵墓、神學院及清真寺都建有宣禮塔,它們通常在頂部有一個圓頂(Cupola)。
從塔什干可乘火車前往撒馬爾罕,車程兩個多小時。
Travel Memo
機票:香港乘大韓航空往烏茲別克塔什干,來回連稅及附加費約為$5,836,查詢: www.expedia. com.hk
簽證:持BNO免簽證;持特區護照須申請電子簽證
滙率:1港元兌1,071烏茲別克索姆(UZS)
攝影器材:GoPro Hero 6,查詢:Microworks
鳴謝:Expedia、Microworks
記者:洪慧冰
攝影:潘志恆
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是撒馬爾罕的地標,建於公元15至17世紀。
1. 伊斯蘭學校 Madrasa
雷吉斯坦廣場(Registan)是撒馬爾罕的地標,建於公元15至17世紀,廣場上三座宏偉的神學院建築群,過去是培育穆斯林神職人員的學府,並教授天文、數學、哲學及藝術等。Madrasa神學院來自阿拉伯語「madrasah」,意指課堂。神學院通常有兩層,第一層是課室、第二層是睡房。在中世紀建成的神學院或陵墓,馬賽克牆上都有三四種阿拉伯書法作裝飾,例如「阿拉」、「穆罕默德」,或代表永恆的卍標誌。
神學院一般有兩層,上層是睡房,下層是教室。
2. 陵墓 Mausoleum
自伊斯蘭教向阿拉伯半島以外地區發展後,先後受到羅馬、埃及、波斯等建築風格影響,發展出不同的建築風格。而中亞就是帖木兒式建築,例如鼎鼎大名的帝王帖木兒的陵墓(Gur-e-Amir),外有色彩鮮豔的寶藍圓頂,內裏採用金碧輝煌的磚牆,還有一個偌大的入口。
帝王帖木兒的陵墓(Gur-e-Amir)本是為其孫兒興建,氣派宏偉。
這個陵墓其實是帖木兒為最愛的孫兒Muhammad Sultan興建的,他本應會成為統治者,但比他爺爺更早逝。帖木兒於是開始興建這座宏偉的建築,之後帖木兒自己以及帖木兒家族的成員也埋葬於此。
在清真寺的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壁龕(Mihrab)朝向沙地阿拉伯麥加。
3. 清真寺 Mosque
清真寺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一般包含圓頂、宣禮塔及壁龕,寺內不會有雕像、畫像及供品,會眾由宗教領袖伊瑪目帶領禱告。
宣禮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築,用作召喚信眾禮拜。
在清真寺的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壁龕(Mihrab)朝向沙地阿拉伯麥加,在壁龕中間可以見到阿拉伯的銘文。清真寺另一個標誌就是這種台階敏拜爾(Minbar),伊瑪目會在上面向信徒們講解古蘭經的內容。
走進世遺城市撒馬爾罕,美麗的建築三天三夜也走不完。
4. 宣禮塔 Minaret
宣禮塔是清真寺常有的建築,用作召喚信眾禮拜,從前用火把照明或由宣禮員喚拜,現代則多用擴音器。
烏茲別克人都很友善,穿著色彩繽紛。
它亦是統治者的權力象徵,帖木兒說:「如果你不相信我的權力,就看看我的建築。」因此不少撒馬爾罕的陵墓、神學院及清真寺都建有宣禮塔,它們通常在頂部有一個圓頂(Cupola)。
從塔什干可乘火車前往撒馬爾罕,車程兩個多小時。
Travel Memo
機票:香港乘大韓航空往烏茲別克塔什干,來回連稅及附加費約為$5,836,查詢: www.expedia. com.hk
簽證:持BNO免簽證;持特區護照須申請電子簽證
滙率:1港元兌1,071烏茲別克索姆(UZS)
攝影器材:GoPro Hero 6,查詢:Microworks
鳴謝:Expedia、Microworks
記者:洪慧冰
攝影:潘志恆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烏茲別克地鐵一站一故事
要認識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從地鐵站入手。烏茲別克是中亞五國最早興建地鐵系統的國家,站內精緻的浮雕、閃爍的吊燈,華麗程度媲美莫斯科地鐵站。這次我們走進首都塔什干,走訪地鐵站背後的故事。
塔什干的地鐵極其華麗,猶如藝術館。
塔什干在六十年代經歷大地震,建設地鐵站就是之後重點發展的大型基建項目,於1977年建成,現已發展至3條線、29個站。塔什干的地鐵站給人一種神秘感,它在蘇聯時期為核爆避難所,保留了很多軍事機密,多年來受到嚴格監管,因此之前是全面禁止拍攝,直至2018年6月才解禁。
站內壁畫各有特色,每個站都由不同的藝術家設計。
走進每個地鐵站,猶如一個極具中亞特色的大型博物館,既有古老的伊斯蘭文化、記錄輝煌的帖木兒帝國,也有近代前蘇聯的紅星壁畫,貫徹「藝術為政治服務」的社會主義主張。據說每個地鐵站都由當地藝術家設計,在這樣的地鐵站上下車確是賞心悅目。而我最欣賞的是以太空人為主題的Kosmonavtlar站,牆壁採用由藍到黑的漸變色調,營造外太空神秘感,並繪上不同年代的太空人畫像,包括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
地鐵站內不難見到前蘇聯的標誌,貫徹「藝術為政治服務」的主張。
站內攝影解禁 推廣旅遊業
烏茲別克人Lyra告訴我,地鐵是現今塔什干最舒適的交通工具。塔什干氣候乾燥,氣溫高,加上市內路面常有沙塵,乘搭沒冷氣設備的巴士的確不太舒服。「而地鐵有冷氣,冬暖夏涼,可以去到塔什干所有重要的地方,很方便。」與Lyra同行的Yuriy則說,自政府在2016年換屆後,在外交內政均採取開放態度,地鐵站攝影解禁正是為了推廣旅遊業。不過,地鐵站入口仍有警察檢查行裝,採訪期間月台亦時有軍警巡邏,查問我們拍攝的內容。
地鐵站在蘇聯時期作為核爆避難所,保留不少軍事機密。
Lyra與Yuriy一致認為,人民友誼站(Friendship of Peoples)最能代表烏茲別克,是連繫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概念。他們把我帶到地鐵站上的人民友誼廣場,上面豎立了一個雕像,紀念二戰時一個烏茲別克家庭,兩夫婦收養了14個不同種族的孩子。
Kosmonavtlar站繪上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畫像。
Lyra解釋,二戰期間烏茲別克未受戰火波及,因而不少人都來到避難,當時烏茲別克被稱為「麵包之城」。「不少家庭收養逃難而來的孩子,小孩來自不同國家族裔的——烏茲別克、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等。」Yuriy補充:「從那時起建立了新的烏茲別克身份認同,就是多民族國家及多民族社區,到現在仍保留着,我們有近130個民族。」
Kosmonavtlar站繪上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畫像。
塔什干每個地鐵站都有獨特的故事,有機會來不妨逐一了解。
塔什干的地鐵極其華麗,猶如藝術館。
塔什干在六十年代經歷大地震,建設地鐵站就是之後重點發展的大型基建項目,於1977年建成,現已發展至3條線、29個站。塔什干的地鐵站給人一種神秘感,它在蘇聯時期為核爆避難所,保留了很多軍事機密,多年來受到嚴格監管,因此之前是全面禁止拍攝,直至2018年6月才解禁。
站內壁畫各有特色,每個站都由不同的藝術家設計。
走進每個地鐵站,猶如一個極具中亞特色的大型博物館,既有古老的伊斯蘭文化、記錄輝煌的帖木兒帝國,也有近代前蘇聯的紅星壁畫,貫徹「藝術為政治服務」的社會主義主張。據說每個地鐵站都由當地藝術家設計,在這樣的地鐵站上下車確是賞心悅目。而我最欣賞的是以太空人為主題的Kosmonavtlar站,牆壁採用由藍到黑的漸變色調,營造外太空神秘感,並繪上不同年代的太空人畫像,包括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
地鐵站內不難見到前蘇聯的標誌,貫徹「藝術為政治服務」的主張。
站內攝影解禁 推廣旅遊業
烏茲別克人Lyra告訴我,地鐵是現今塔什干最舒適的交通工具。塔什干氣候乾燥,氣溫高,加上市內路面常有沙塵,乘搭沒冷氣設備的巴士的確不太舒服。「而地鐵有冷氣,冬暖夏涼,可以去到塔什干所有重要的地方,很方便。」與Lyra同行的Yuriy則說,自政府在2016年換屆後,在外交內政均採取開放態度,地鐵站攝影解禁正是為了推廣旅遊業。不過,地鐵站入口仍有警察檢查行裝,採訪期間月台亦時有軍警巡邏,查問我們拍攝的內容。
地鐵站在蘇聯時期作為核爆避難所,保留不少軍事機密。
Lyra與Yuriy一致認為,人民友誼站(Friendship of Peoples)最能代表烏茲別克,是連繫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概念。他們把我帶到地鐵站上的人民友誼廣場,上面豎立了一個雕像,紀念二戰時一個烏茲別克家庭,兩夫婦收養了14個不同種族的孩子。
Kosmonavtlar站繪上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畫像。
Lyra解釋,二戰期間烏茲別克未受戰火波及,因而不少人都來到避難,當時烏茲別克被稱為「麵包之城」。「不少家庭收養逃難而來的孩子,小孩來自不同國家族裔的——烏茲別克、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等。」Yuriy補充:「從那時起建立了新的烏茲別克身份認同,就是多民族國家及多民族社區,到現在仍保留着,我們有近130個民族。」
Kosmonavtlar站繪上全球第一個女太空人Valentina Tereshkova畫像。
塔什干每個地鐵站都有獨特的故事,有機會來不妨逐一了解。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流放中亞的朝鮮族
記得第一次到中亞國家烏茲別克,導遊告訴我朝鮮族在國內為數不少,可惜當時未有機會親身接觸他們。直至兩年後有幸再次到訪古城撒馬爾罕,終於可以訪尋他們的足迹,了解這段流落異鄉的血淚史。
韓式沙律Morkovcha,做法是將紅蘿蔔切絲,加蒜、醋及紅椒粉攪拌。
中亞五國有近50萬朝鮮族(Koryo-saram)人口,而烏茲別克是當中最多朝鮮族人口的國家,全國3,200多萬人口中,朝鮮族佔0.7%,有近20萬。韓國與中亞,兩個相距甚遠的地域,是如何扯上關係呢?
在俄羅斯遠東居住的朝鮮族自1937年起被強制流放到中亞。
由於事前聯絡不上當地朝鮮族機構,惟有跟隨導遊,嘗試登門拜訪。我們來到撒馬爾罕一間韓國診所,診所由南韓人斥資興建,職員與醫生則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朝鮮族。朝鮮族醫生Pak告訴我,她的祖父來自韓國,後來移居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直至1930年代史太林把他們遷徙到中亞。
撒馬爾罕有一間由南韓人斥資興建的診所,醫生與職員多是土生土長的朝鮮族人。
難買大白菜 韓式沙律當泡菜
19世紀末,這群朝鮮族因饑荒而從韓國逃亡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他們在遠東落地生根,從事耕作和養魚,仍然保有自己的語言、衣着和文化。到了1937年,蘇聯認為有日本間諜透過朝鮮族滲透俄羅斯,史太林遂將17萬朝鮮人強行發配至中亞。被流放的大多是米農和漁夫,很難適應中亞乾旱的氣候,兩年間4萬人捱不住過世,後來他們嘗試灌溉及種米,才漸漸回復到原本的生活水平。在中亞落地生根後,蘇聯漸漸禁止學校以韓語作第二語言教學,朝鮮族也不能公開說韓語,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漸漸變得俄化。
烏茲別克有近130個民族,在蘇聯時期輸入不同民族。
Pak在烏茲別克出生、讀書,說的是俄語及烏茲別克語,已經不懂得說韓語,「但我們仍然會保留一些傳統,例如是吃泡菜。」
講到朝鮮族,烏茲別克人都會想起中亞獨有的韓式沙律Morkovcha。做法是將紅蘿蔔切絲,加蒜、醋及紅椒粉攪拌,感覺像泡菜的替代品,因為在中亞不易買到醃製泡菜用的大白菜。
我跟隨導遊來到當地人的巴扎(bazaar),即售賣各種蔬果雜貨的市集,不消五分鐘就找到賣韓式沙律的朝鮮族阿姨。「我的祖父母來自俄羅斯遠東,自1937年就在撒馬爾罕了,而我就在1970年在這裏出生。」問到韓式沙律在中亞的起源,她笑笑搖頭:「我不知道何時開始有這種沙律,但我祖母、媽媽都會弄,一代傳一代,我在這裏已經賣了20年!」採訪期間,客人一個接一個,酸辣紅蘿蔔配粉絲,可以一解平日以烤肉為主食的油膩感,難怪在中亞如此受歡迎。至於正宗的韓國菜,阿姨說她會在大時大節,例如生日或新年準備給一家大小。「當然也會有泡菜,我最喜歡就是泡菜了。」
阿姨說,她這代的朝鮮族在烏茲別克出生成長,都不太會說韓語,「自祖父母去世,家裏就沒人說韓語了。」不過,南韓有組織在中亞地區推動韓國文化,亦有朝鮮族選擇學韓語,到南韓工作。「我丈夫都是在烏茲別克出生的朝鮮族,他現在於南韓工作,之後我會拿南韓簽證去旅行,但還是會回來烏茲別克,因為這裏才是我的家。」
韓式沙律Morkovcha,做法是將紅蘿蔔切絲,加蒜、醋及紅椒粉攪拌。
中亞五國有近50萬朝鮮族(Koryo-saram)人口,而烏茲別克是當中最多朝鮮族人口的國家,全國3,200多萬人口中,朝鮮族佔0.7%,有近20萬。韓國與中亞,兩個相距甚遠的地域,是如何扯上關係呢?
在俄羅斯遠東居住的朝鮮族自1937年起被強制流放到中亞。
由於事前聯絡不上當地朝鮮族機構,惟有跟隨導遊,嘗試登門拜訪。我們來到撒馬爾罕一間韓國診所,診所由南韓人斥資興建,職員與醫生則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朝鮮族。朝鮮族醫生Pak告訴我,她的祖父來自韓國,後來移居到俄羅斯遠東地區,直至1930年代史太林把他們遷徙到中亞。
撒馬爾罕有一間由南韓人斥資興建的診所,醫生與職員多是土生土長的朝鮮族人。
難買大白菜 韓式沙律當泡菜
19世紀末,這群朝鮮族因饑荒而從韓國逃亡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他們在遠東落地生根,從事耕作和養魚,仍然保有自己的語言、衣着和文化。到了1937年,蘇聯認為有日本間諜透過朝鮮族滲透俄羅斯,史太林遂將17萬朝鮮人強行發配至中亞。被流放的大多是米農和漁夫,很難適應中亞乾旱的氣候,兩年間4萬人捱不住過世,後來他們嘗試灌溉及種米,才漸漸回復到原本的生活水平。在中亞落地生根後,蘇聯漸漸禁止學校以韓語作第二語言教學,朝鮮族也不能公開說韓語,他們的語言和生活習慣漸漸變得俄化。
烏茲別克有近130個民族,在蘇聯時期輸入不同民族。
Pak在烏茲別克出生、讀書,說的是俄語及烏茲別克語,已經不懂得說韓語,「但我們仍然會保留一些傳統,例如是吃泡菜。」
講到朝鮮族,烏茲別克人都會想起中亞獨有的韓式沙律Morkovcha。做法是將紅蘿蔔切絲,加蒜、醋及紅椒粉攪拌,感覺像泡菜的替代品,因為在中亞不易買到醃製泡菜用的大白菜。
我跟隨導遊來到當地人的巴扎(bazaar),即售賣各種蔬果雜貨的市集,不消五分鐘就找到賣韓式沙律的朝鮮族阿姨。「我的祖父母來自俄羅斯遠東,自1937年就在撒馬爾罕了,而我就在1970年在這裏出生。」問到韓式沙律在中亞的起源,她笑笑搖頭:「我不知道何時開始有這種沙律,但我祖母、媽媽都會弄,一代傳一代,我在這裏已經賣了20年!」採訪期間,客人一個接一個,酸辣紅蘿蔔配粉絲,可以一解平日以烤肉為主食的油膩感,難怪在中亞如此受歡迎。至於正宗的韓國菜,阿姨說她會在大時大節,例如生日或新年準備給一家大小。「當然也會有泡菜,我最喜歡就是泡菜了。」
阿姨說,她這代的朝鮮族在烏茲別克出生成長,都不太會說韓語,「自祖父母去世,家裏就沒人說韓語了。」不過,南韓有組織在中亞地區推動韓國文化,亦有朝鮮族選擇學韓語,到南韓工作。「我丈夫都是在烏茲別克出生的朝鮮族,他現在於南韓工作,之後我會拿南韓簽證去旅行,但還是會回來烏茲別克,因為這裏才是我的家。」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旅遊資訊好幫手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