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向下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Empty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發表 由 pinky 周四 五月 23, 2019 1:55 pm

撰文:孔祥威 2018-08-04 12:42 最後更新日期:2019-01-31 17:28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LjSiscLSk1G9lqogdSrazYyzyaT-7gXN3s9TXN7PU1w?v=w1280r16_9

基因改造食物(GM Food)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獲准推出市面以來,一直被部分環保團體及農民質疑是否可安全食用,消費者對其亦未有太大信心。

直到幾年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出現,加上美國和歐洲幾個國家放行,令外界相信基因編輯食物可以在技術和監管上成為未來農業的突破口。

惟上周歐洲法院裁定,基因編輯食物需要像基因改造食物般接受嚴密監管,對科研和業界帶來沉重打擊。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AIaE261RN6FeZOTsPUYm8GjopraPO70eWEJ7e1hCe3s?v=w1280
防變啡蘑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SU)植物病理學教授楊亦濃在2015年編輯白磨菇的基因,以阻止一種會讓它們自然褐化變啡(browning)的酵素作用,能讓白磨菇在收成及運輸時減少損傷,並增長存放期(Yang Lab圖片)

不會變啡的蘑菇、乳糜瀉患者也可吃的小麥、無反式脂肪的大豆油……直到年初,開發這些食品的科學家和農業公司,還以為它們很快就會出現於街市檔口或超級市場的貨架上。

基因編輯食物好處甚多?

科學家認為,這些以基因編輯技術(Gene Editing)改良而成的食物好處甚多。美國農業初創公司Pairwise商務經理碧卡(Haven Baker)指出,基因編輯技術可增加農作物的花青素(Anthocyanin),以改善顏色,還可改良口味、延長保存限期、增加收成,甚至延長可供應的季節。此外,基因編輯技術亦可增加農作物對疾病的抵抗力,因而減少使用影響生態的殺蟲劑和除草劑等。碧卡補充,基因編輯食物不只讓消費者吸收更多營養,還可以減少食物浪費,並讓農作物更能適應氣候轉變。

圖輯:部分研發中的基因編輯食物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2RQsrUsg8XgktD2ZgGVMU9M6pRR3TcB29cSRpPXEkaQ
健康大豆油:美國初創Calyxt去年編輯大豆兩種基因,製成食用油時無需氫化(hydrogenation)過程,防止產生反式脂肪(Calyxt圖片)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WFeBO9x2D5xvZvSO5MoNuExiPySW1sMv617Ubete1G0
乳糜瀉患者可吃的小麥:麥類所含麩質(gluten)為麵包麵團發酵所需元素,但可能造成乳糜瀉(coeliac disease)患者不良免疫反應如肚瀉、嘔吐。西班牙可持續農業研究院(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的團隊,去年編輯小麥基因,保留製作麵包所需麩質,同時剔了除引致過敏麩質(示意圖;視覺中國)

聯合國預期,全球人口將由2015年的73億,到2030年和2050年分別增至85億和97億,按科學家所言,基因編輯食物似乎是確保糧食安全的一個可行方案。但這種方法製造的食物,與現時的基因改造食物有何分別?

基因改造食物自1990年代推出市場以來便爭議不絕,全因改造過程中,會在物種加入來自細菌、病毒或其他物種等「外來」基因,以獲得能抵抗除草劑和害蟲等特性。有科學家曾把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一種基因轉殖到棉花,育成出名為BXN的抗害蟲棉花品種。反對者質疑,這種加插外來基因的做法,長遠對物種本身、生態、人類健康等不一定安全。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YYCdKHYjZH4nGEL4ax1ENIXuEF77VkMiYJb6TGCW-kw
無花柄離區番茄 ("jointless" tomato):一般番茄在莖上有一隆起節點(花柄離區,joint),蕃茄成熟時就會在該處斷開墮地散播種子。美國植物學家聶文(Zachary Lippman)就以基因編輯出無節點蕃茄,既避免番茄墮地損失,也能較乾淨去除蕃茄椗以避免收割時插傷其他番茄,而且比較適合用機器收割以增加效率(Wikimedia Commons)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Ic3VJ1hFVEdFsPhSlrklXUFU4YIAFj56JnqbqyZ6m6s
抗藍耳病的豬:俗稱藍耳病(PPRS)的呼吸道疾病是最常見的豬隻疾病,無法根治,也無有效疫苗,容易導致幼豬死亡,每年在全球造成數以億計美元經濟損失。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一支團隊正試圖刪除豬隻一小段基因,以改造成可抵抗PPRS病毒(示意圖;視覺中國)

針對上述質疑,歐盟在2001年頒布了基因改造生物指令(GMO Directive),嚴密監管插入外來基因的基因改造食物。傳統上一些利用突變作用(Mutagenesis)的改造技術,例如食品輻照(Food Irradiation),因為只是誘發物種自身的基因改變,並沒有加插外來基因,因而不受此命令規管。

正因為此,當基因編輯技術出現後,隨即被科學家和業界視為可以避開這場爭議的方法。2012年,生物學家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夏本惕爾(Emmanuel Charpentier)發現細菌一種名為CRISPR的抵抗外敵機制,配合名為Cas9的蛋白,便可以像文字軟件般「搜尋、複製、貼上」,以編輯基因,而且比過往其他編輯技術如ZFN和TALEN都來得準確、方便和便宜。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E8Ob_csBbYoMefotBhTexUy0qGjW8qdu4mIJkuJiCZI
幅照是改變農作物基因的傳統方式之一,例如改變農作物顏色。圖為比一般西柚更紅的Star Ruby西柚。(Wikimedia Commons)

自然與否成爭拗點

由於CRISPR-Cas9只是剪開食物的基因,讓它在自行修復過程中造成基因改變,或刪除一些不想要的基因,未有使用外來基因,科學家更指,這種過程在大自然中也會自然發生,理應不屬基因改造食物的監管範圍。「我們所做的基本上與大自然無異,只是把過程變得比較有效率。」德國藥廠拜耳(Bayer)農業研究主管佩斯(Adrian Percy)說。英國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 Research)植物生物學家尼比亞(Johnathan Napier)則表示,傳統育種方式可能需要長達數十年,才得到想要的品種,相比起來,基因編輯可快10倍,甚至50倍。

不過,對一些反對者來說,即使沒有插入外來基因,但用作基因剪輯的Cas9蛋白是由細菌而來,因此也是「非自然的」。基因編輯發現者之一的杜德納創立了一間公司,售賣基因編輯技術予化學巨企陶氏杜邦(DowDuPont)。她反駁指,傳統方式種植者也會隨機和重複地讓植物雜交,改變他們的基因,所以現時人們食用的食物早已經過基因「操作」,反問為何這又不是非自然。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KTzhlF5gWZcePcr9lFZkwcacU62F24i5p_eZ26f3mds
人類早已「操控」大自然基因以獲得想要的農作物,例如Honeycrisp蘋果就是不同品種蘋果交配而成。(Wikimedia Commons)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KfCAl_Q6CGHolUMckHyZciKjxwSs5mQuI2zkUiNs5FI
素來反對基因改造食物的一些環保團體,視基因編輯食物為GMO 2.0。(視覺中國)

事實上,人類操作農作物的基因可追溯至一萬年前的農業革命,數百年前開始,更使用選擇性育種(Selective Breeding)、雜交(Cross Breeding)等方式改變農作物的基因,以篩選出想要的品種。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的番茄研究專家基利(Harry Klee)就說:「我想不出農產品貨架上有哪一種作物,不是由野外品種劇烈改造而成的。」到上世紀二十年代,科學家發現使用X光、化學物料等,可以更主動地在農作物中製造出基因突變。至七十年代,再發展出名為rDNA的基因改造技術,把其他物種基因轉殖(Transgenesis)到農作物。

多個國家的政府認同科學家的意見。美國農業部(USDA)今年3月發表聲明指,根本無法區別經基因編輯的農作物與傳統育種的農作物,因此,不會對基因編輯食物作任何監管。英國、瑞典、比利時、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等國也同樣對基因編輯技術「開綠燈」。

政府不監管,對商家來說自然是好消息。據農業諮詢機構Phillips McDougall的調查,傳統基改食物從開發到推出市面,平均需13年和花費1.36億美元。若可避開這些管制和種種檢測,基因編輯食物的成本將遠低於傳統基改食物,因此除陶氏杜邦、先正達(Syngenta AG)、拜耳等農業巨頭外,不少初創公司亦紛紛搶佔市場:Calyxt正販售能製成更健康食油的大豆;Cibus編輯了抗除草劑版本的芥花籽;Yield10試圖增加亞麻的奧米加3含量。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JIPbWmd6ZggFJ59JYTXnCT8BH0MmZIxPTtcSPk7XEj4
是次提起訴訟的法國農業組織Confédération Paysanne,去年曾於圖盧茲一間超級市場,在飼養過程有使用基因改造大豆為飼料的肉類上,貼上警告貼紙抗議。(視覺中國)

歐洲法院判決 衝擊新科技

以環保團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為首的反對者,則稱基因編輯食物為「科學怪食」(Frankenfood)或「GMO 2.0」,地球之友食物與農業資深推動者佩綺絲(Dana Perls)就質疑「靶外效應」的安全問題:「基因編輯技術將會造成有計劃以外的後果。」

歐盟本來一直未有對基因編輯食物有清晰指引,直到2015年法國農業組織農民聯盟(Confédération Paysanne)聯同另外八個團體,在地球之友幫助下,以「新興、容易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引致大量新的農業品種出現、對環境影響不明」為理由,要求法國政府一併規管新興與傳統方式的基因突變技術,以基因改造食物來標籤和規管,法國政府翌年把此案轉介到歐洲法庭。

事實上,對基因編輯食物的安全質疑並非毫無根據。《自然》(Nature)期刊兩周前刊登的研究便指,CRISPR-Cas9技術或會誘發出比預期過多的基因刪除和更複雜的基因重組,更可能「有致病後果」。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PlJbIxGncsI-X8E6IR48CllI804OWP7f1oJJYdaCSWE
木薯是非洲主食之一,惟在當地常受名為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CBSD)的病毒感染,影響農民經濟及溫飽。圖為西非科特迪瓦(前稱象牙海岸)一名女子在刨木薯皮。(視覺中國)

儘管如此,歐洲法院一名顧問在今年1月發布了長達15,000字的建議,陳明基因編輯與改造的科學原理差別,似乎暗示着基因編輯食物將不會受到歐盟2001年指令監管。豈料,上周三歐洲法院卻裁定「在GMO指令的意義下,以基因突變而成的生物都是GMO」,不過GMO指令不會規管「某些傳統基因突變技術」(即輻照),因為「已有長久的安全記錄」。換言之,基因編輯技術在歐洲要與基改食物一樣受到GMO指令的規管。

這個代表環保團體勝利的判決,令科學家和業界不是味兒。瑞典于默奥大學(Ümea University)植物學教授詹臣(Stefan Jansson)批評:「這證明了歐洲何等愚蠢。過去十年,我們很多人嘗試改變現狀,沒有多大成效。在這個議題上,人們願意聽從綠色和平等組織多過科學家。」愛荷華州立大學(ISU)的農藝與毒理學教授華特(Jeffrey D. Wolt)則形容,判決刻意區分基因編輯與舊有基因突變「十分無謂」,呼籲監管機構不應再糾纏於突變、CRISPR等差別:「真正關注的應是最終產品,否則當新科技到來,又要陷於同樣的問題。」

不少學者更對基因編輯技術的前景感到悲觀。尼比亞形容判決將「為這項革命性科技關上大門」。英國農業遺傳學家賀福特(Nigel Halford)則認為,即使技術仍會在實驗室進行研究,但商家未必願意繼續投放資金開發,因為他們看不到這些技術可以應用於商業之上。

雖然判決來自歐洲法院,但其影響可能超越歐洲。正在非洲肯亞和烏干達,嘗試以CRISPR解決在當地造成大規模木薯死亡的木薯啡紋疾病(Cassava Brown Streak Disease)研究員泰萊(Nigel Taylor)便擔心,判決或不利於非洲農民生計:「有需要保障非洲一些小規模農民的食物供給,他們需要更好的農作物。基因編輯本來是能力龐大的工具,如今卻遭受重挫。」數據顯示,歐盟是非洲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去年購入價值約160億美元的農產品和食品。換言之,非洲農民將無法輸送基因編輯食物至歐洲市場,或對他們打擊重大。
pinky
pinky

文章數 : 401
注冊日期 : 2011-09-11

回頂端 向下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Empty 【科技.未來】突破基因改造食物困局 溝通比科學理據更重要?

發表 由 pinky 周四 五月 23, 2019 2:00 pm

撰文:孔祥威 2018-08-04 12:42 最後更新日期:2019-01-31 17:27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DUyjwgPyaIQFP_K3-Y-r0auiKsNdKnAEj7-5Q4-_uUM?v=w1280r16_9

上周歐洲法院(ECJ)判定基因編輯(Gene-Edited)食物屬於基因改造生物(GMO),需要接受同等規管,引起一眾科學家的不滿。

從過往的基因改造,到今日的基因編輯,仍未能得到全面認同,到底是甚麼問題?

上周歐洲法院(ECJ)判定基因編輯(Gene-Edited)食物屬於基因改造生物(GMO),需要接受同等規管。(前文:《【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 歐盟不放行:基因編輯食物是GMO》)

判決後,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合成生物研究員華維薩斯(Kostas Vavitsas)在公共科學資料庫(PLOS)博客撰文,指今次不單純是科學上的爭議,更涉及社會層面。他批評農業公司和科學家經常把大眾對農業基因技術的憂慮,單純地視為不科學、製造恐慌,無助社會討論。

即使基改食物愈趨普遍,例如在美國超過九成的粟米和大豆都經基因改造,甚至世衞(WHO)也說上述食物對人體健康無影響,但要消費者完全信任,卻仍有一段距離。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16年發現,39%美國成年人認為基因改造作物及加工食物比傳統方式較不健康。據從事宣傳及認證非基因改造食物的非牟利組織「非基因改造計劃」(Non-GMO Project)統計,美國非基因改造食物的銷售額由2010年的3.49億美元,大幅升至去年255億美元,可見大眾對基因改造食物仍有一定戒心。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1

事實上,科學家和業界亦希望扭轉這個局面。國際種子協會(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曾為農業團體準備一份文件,講述農業科學家和業界該如何向公眾講述基因編輯技術。文件提議把基因編輯食物稱之為「植物育種方法」的一種,而非「技術或科技」,而且應着重提及成品的好處,而不是「應用技術的方式和方法」。

去年3月,陶氏杜邦負責育種大豆的員工艾特(Jessie Alt)與蔬菜種子公司HM.Clause分子遺傳學家賀夫特(Eric Hoeft)在美國佛州迪士尼樂園的Espot Center,向遊客進行名為「種子的魔法」的簡報,他們以「有趣」、「興奮」等字眼,形容自家後園的「工具」如何「發展」出更多樣的植物,沒有仔細提及基因編輯技術。艾特向《華爾街日報》憶述,有些遊客認為基因改造作物沒有問題,但也有些遊客不明白為什麼需要這些作物:「那些立場中間游離的比較容易溝通,也較容易改變他們的觀念。」

對此,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CSU)基因工程與社會中心總監卡絲瑪教授(Jennifer Kuzma)說,雖然她理解業界極力避免被貼上基因改造的標籤,但把基因編輯技術稱為育種的說法「似乎有點不誠實」:「那是利用生物技術改良的作物,這類說法才較正確,就算消費者將來發現它們不只是一般育種那麼簡單時,也不容易『反咬』他們。」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DXxCNbBe9A8zMPh1_CPEJWxPIupYKqhMcJgQq3CYEKs?v=w1280
環保組織Non-GMO Project將拒絕為任何基因編輯食物貼上其認證標籤。(視覺中國)

另一方面,環保組織將會持續對基因編輯食物開戰。非牟利組織非基改計劃(Non-GMO Project)現時在美、加大約認證了五萬件產品,他們將不會為任何基因編輯動植物貼上「非基因改造計劃認證」標籤。計劃行政總監韋絲姬(Megan Westgate)說:「對人們說,基因編輯就如傳統育種是不誠實的,以我們組織的信念,必須作出反擊。」

基因編輯食物開始熾熱之時,卻被歐洲法院澆了盆冷水,多少重蹈了當日基改食物的覆轍。失望的科學家和支持者,最需要的或許是冷靜想想:為什麼他們秉持的科學真理,多年來都無法完全說服大眾?
pinky
pinky

文章數 : 401
注冊日期 : 2011-09-11

回頂端 向下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Empty 日本厚勞省:預計基因編輯食品最早2019年夏天在日本上市

發表 由 pinky 周四 五月 23, 2019 2:13 pm

撰文:李福源 2019-03-20 07:40 最後更新日期:2019-03-20 07:40

【科技.未來】美國不規管歐洲不放行 基因編輯食物重燃基改爭議 UcVmgj6kWJvdXM2hpUaLYVhNhRBDymSPtTAfmrUwH5o?v=w1280r16_9

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個專家小組周一(18日)發表報告稱,基因編輯食品預計最早會於2019年夏天在日本市面銷售,而這些食品不需經過嚴格安全審查如毒性及致癌性等的測試,只需通知政府便可。

報告指,與基因改造食品不同,基因編輯食品只是通過基因編輯手段編輯物種本身的基因,沒有加入其他物種的基因,而且目前尚未發現基因編輯食品會引發癌症或者其他安全問題,因此不需接受嚴格審查。

當局表示,日本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發的基因編輯食品包括更多產的稻米和體型更大的真鯛等,而日本消費者廳將會研究此類食品的標籤法案。
pinky
pinky

文章數 : 401
注冊日期 : 2011-09-11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