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女打防癌針後患血癌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醫療康健
第1頁(共1頁)
13歲女打防癌針後患血癌
母指疫苗是元凶 醫生稱原因不明
天真活潑準備移民外國的 13歲女童,在領事館要求下,由去年 9月至今年 5月,先後注射了三劑子宮頸癌疫苗,以作預防。怎料距注射首劑疫苗一年後,女童突然證實患上血癌,女童母親質疑疫苗是罪魁禍首,有醫生則表示暫時未有醫學研究,證實子宮頸癌疫苗會引發血癌。
陳太(化名)向本報表示,女兒一向只有傷風感冒小毛病,家族沒有人患癌。去年因要辦移民手續,遵從領事館指示帶女兒到指定診所驗身,驗血、驗小便及照肺等結果全部正常。領事館要求其女兒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女兒於是在去年 9月注射首劑子宮頸癌疫苗, 12月注射第二劑,今年 5月注射第三劑,共花費 3,000多元。
免疫力極低不敢上學
陳太以為全家可順利移民之際, 9月底女兒突然雙眼出血,右眼更嚴重至眼球中央像有黑影遮蓋,視力嚴重受損。她立即帶女兒向私家醫生求診,獲轉送至瑪麗醫院跟進,當時醫生指可能是細菌入血或免疫系統出問題,為女兒抽血化驗。
不久傳來噩耗,醫生指女兒血液的白血球數目多得不尋常,腹部有腫瘤,多番檢查下證實她患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屬血癌的一種,估計她半年至一年前開始患病。
陳太說:「佢有病全家人都好傷心,唔知未來日子點過。」女兒現時靠服食標靶治療藥物保命,每月藥費數萬元,隨時會復發;因她免疫力很低,在現時豬流感及流感肆虐下不敢上學。
陳太對女兒突然患癌百思不得其解,懷疑因子宮頸癌疫苗令女兒免疫力下降,從而令骨髓內的基因出現變異,細胞變壞致患血癌。
疫苗不會抑制免疫系統
瑪麗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夏修賢表示,現時未有醫學證據證實任何疫苗與血癌有關,大部份血癌個案患病成因不明,只有小部份病人因先天染色體異常如患有唐氏綜合症,或有其他遺傳病而患血癌。部份病人因之前患其他癌症,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令細胞變異而患血癌。本港每年有 50至 60宗兒童患血癌個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子宮頸癌疫苗令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抗體,而有預防作用,但不會抑制免疫系統。
衞生署表示,早前接獲一宗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出現頭暈的報告,但屬正常副作用,暫時未有接獲注射疫苗嚴重不適報告。
陳太女兒患血癌經過
去年 9月:配合移民手續前往驗身,證實健康正常;其後注射首劑子宮頸癌疫苗
去年 12月:注射第二劑子宮頸癌疫苗
今年 5月:注射第三劑子宮頸癌疫苗
今年 9月:雙目眼底突然出血,右眼視力嚴重受損
今年
9月 30日:因患血癌入住瑪麗醫院,現已出院
資料來源:陳太
子宮頸癌疫苗可致嚴重過敏
【本報訊】本港不少婦女已注射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有藥劑師表示,疫苗屬於安全,但可能會有輕微副作用如針口紅腫及疼痛,個別病人會有未能預測的過敏反應,導致喉嚨腫脹及呼吸困難。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現時本港有兩種子宮頸癌疫苗獲衞生署註冊可供使用,疫苗屬安全,只有少數人有輕微副作用,如注射位置紅腫、發燒及頭痛,暫未聽聞有人注射後出現嚴重副作用;但個別病人可能會有過敏反應,出現針口紅腫、喉嚨腫脹及呼吸困難。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早前有報告分析其中一種子宮頸癌疫苗,指在當地使用 2,300萬劑疫苗中,有 1.2萬宗有副作用,其中有 772宗屬嚴重個案,包括 32人死亡,原因可能是對疫苗嚴重過敏,血管栓塞及神經受損等,相信過敏由疫苗的主要成份或防腐劑引起。輕微副作用最常見是暈眩,每 10萬劑疫苗中有 8.2宗,其次是注射位置紅腫。
英女生注射後腦受損
英國曾有一名 14歲少女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一小時,呼吸困難及臉色發青,最終死亡,但驗屍證實她死前有嚴重隱疾。
另一名 18歲英國女生注射疫苗數天後,左腦受損智力衰退。
天真活潑準備移民外國的 13歲女童,在領事館要求下,由去年 9月至今年 5月,先後注射了三劑子宮頸癌疫苗,以作預防。怎料距注射首劑疫苗一年後,女童突然證實患上血癌,女童母親質疑疫苗是罪魁禍首,有醫生則表示暫時未有醫學研究,證實子宮頸癌疫苗會引發血癌。
陳太(化名)向本報表示,女兒一向只有傷風感冒小毛病,家族沒有人患癌。去年因要辦移民手續,遵從領事館指示帶女兒到指定診所驗身,驗血、驗小便及照肺等結果全部正常。領事館要求其女兒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女兒於是在去年 9月注射首劑子宮頸癌疫苗, 12月注射第二劑,今年 5月注射第三劑,共花費 3,000多元。
免疫力極低不敢上學
陳太以為全家可順利移民之際, 9月底女兒突然雙眼出血,右眼更嚴重至眼球中央像有黑影遮蓋,視力嚴重受損。她立即帶女兒向私家醫生求診,獲轉送至瑪麗醫院跟進,當時醫生指可能是細菌入血或免疫系統出問題,為女兒抽血化驗。
不久傳來噩耗,醫生指女兒血液的白血球數目多得不尋常,腹部有腫瘤,多番檢查下證實她患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屬血癌的一種,估計她半年至一年前開始患病。
陳太說:「佢有病全家人都好傷心,唔知未來日子點過。」女兒現時靠服食標靶治療藥物保命,每月藥費數萬元,隨時會復發;因她免疫力很低,在現時豬流感及流感肆虐下不敢上學。
陳太對女兒突然患癌百思不得其解,懷疑因子宮頸癌疫苗令女兒免疫力下降,從而令骨髓內的基因出現變異,細胞變壞致患血癌。
疫苗不會抑制免疫系統
瑪麗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夏修賢表示,現時未有醫學證據證實任何疫苗與血癌有關,大部份血癌個案患病成因不明,只有小部份病人因先天染色體異常如患有唐氏綜合症,或有其他遺傳病而患血癌。部份病人因之前患其他癌症,曾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令細胞變異而患血癌。本港每年有 50至 60宗兒童患血癌個案。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子宮頸癌疫苗令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抗體,而有預防作用,但不會抑制免疫系統。
衞生署表示,早前接獲一宗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出現頭暈的報告,但屬正常副作用,暫時未有接獲注射疫苗嚴重不適報告。
陳太女兒患血癌經過
去年 9月:配合移民手續前往驗身,證實健康正常;其後注射首劑子宮頸癌疫苗
去年 12月:注射第二劑子宮頸癌疫苗
今年 5月:注射第三劑子宮頸癌疫苗
今年 9月:雙目眼底突然出血,右眼視力嚴重受損
今年
9月 30日:因患血癌入住瑪麗醫院,現已出院
資料來源:陳太
子宮頸癌疫苗可致嚴重過敏
【本報訊】本港不少婦女已注射預防子宮頸癌的疫苗,有藥劑師表示,疫苗屬於安全,但可能會有輕微副作用如針口紅腫及疼痛,個別病人會有未能預測的過敏反應,導致喉嚨腫脹及呼吸困難。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現時本港有兩種子宮頸癌疫苗獲衞生署註冊可供使用,疫苗屬安全,只有少數人有輕微副作用,如注射位置紅腫、發燒及頭痛,暫未聽聞有人注射後出現嚴重副作用;但個別病人可能會有過敏反應,出現針口紅腫、喉嚨腫脹及呼吸困難。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早前有報告分析其中一種子宮頸癌疫苗,指在當地使用 2,300萬劑疫苗中,有 1.2萬宗有副作用,其中有 772宗屬嚴重個案,包括 32人死亡,原因可能是對疫苗嚴重過敏,血管栓塞及神經受損等,相信過敏由疫苗的主要成份或防腐劑引起。輕微副作用最常見是暈眩,每 10萬劑疫苗中有 8.2宗,其次是注射位置紅腫。
英女生注射後腦受損
英國曾有一名 14歲少女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一小時,呼吸困難及臉色發青,最終死亡,但驗屍證實她死前有嚴重隱疾。
另一名 18歲英國女生注射疫苗數天後,左腦受損智力衰退。
Passer- 訪客
婦女有性經驗 定期柏氏抹片檢查
美國婦產科醫生協會最新指引稱,廿多歲的婦女只須每兩年進行柏氏抹片檢查一次,便能追蹤子宮頸癌的癌前病變,毋須年年驗身。不過,本港婦產科醫生則指柏氏抹片檢查準確度只有七成,每年進行檢查可大大減低患上子宮頸癌機會九成半。
年輕婦女較易感染
美國婦產科醫生協會日前發表最新指引,指婦女出現子宮頸癌癌前病變,在五至十年後才會演變成癌症。協會的研究發現,年輕婦女較易感染病毒,但她們大多可於一至兩年間自行消滅有關的病毒,因此廿多歲的婦女即使每兩年、而非每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她們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並無特別增加。
指引亦建議,婦女應在廿一歲、或在首次發生性行為後三年,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至於三十歲或以上的婦女,在連續三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呈陰性後,則可每隔三年再進行檢查。
不過,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盧永傑表示,柏氏抹片檢查的準確度一般只有七成,有三成情況可能出現「假陰性」,每年進行檢查,可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達九成半,「今年走漏眼嘅病毒可以下年捉番,唔會有大影響」。他表示,若每三年才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檢查費用可能相對較少,但保護程度卻因此降低至九成,雖然保護程度仍屬相當高的水平,但市民宜小心評估成本效益。
盧永傑稱,在本港,醫生一向建議婦女有性經驗後,或在廿五至六十四歲之間每年進行柏氏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均呈陰性,可每隔三年再進行檢查,確保可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情況,接受治療。
年輕婦女較易感染
美國婦產科醫生協會日前發表最新指引,指婦女出現子宮頸癌癌前病變,在五至十年後才會演變成癌症。協會的研究發現,年輕婦女較易感染病毒,但她們大多可於一至兩年間自行消滅有關的病毒,因此廿多歲的婦女即使每兩年、而非每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她們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並無特別增加。
指引亦建議,婦女應在廿一歲、或在首次發生性行為後三年,定期進行柏氏抹片檢查;至於三十歲或以上的婦女,在連續三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呈陰性後,則可每隔三年再進行檢查。
不過,本港婦產科專科醫生盧永傑表示,柏氏抹片檢查的準確度一般只有七成,有三成情況可能出現「假陰性」,每年進行檢查,可減低患上子宮頸癌的機會達九成半,「今年走漏眼嘅病毒可以下年捉番,唔會有大影響」。他表示,若每三年才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檢查費用可能相對較少,但保護程度卻因此降低至九成,雖然保護程度仍屬相當高的水平,但市民宜小心評估成本效益。
盧永傑稱,在本港,醫生一向建議婦女有性經驗後,或在廿五至六十四歲之間每年進行柏氏抹片檢查,若連續三年柏氏抹片檢查結果均呈陰性,可每隔三年再進行檢查,確保可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情況,接受治療。
AK-47- 訪客
打子宮頸癌針 3婦腹痛
本港現時有兩種子宮頸癌疫苗,香港大學測試其中一種二合一疫苗的安全性,有八成半婦女出現針口疼痛,有三名婦女注射後出現腹痛、腸易激、暈眩及頭痛的副作用,但均證實與疫苗無關。
港大測試與疫苗無關
港大婦產科學系○六年三月至○七年六月,招募二百九十四名婦女進行研究,其中一百四十八名注射二合一子宮頸癌疫苗,其餘注射安慰劑。研究發現,有八成半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及六成二注射安慰劑的婦女表示針口痛楚,注射子宮頸癌疫苗者痛楚平均持續四天,針口紅腫持續約三天。另外,三名婦女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出現腹痛、腸易激、暈眩及頭痛,但均與注射疫苗無關。
港大測試與疫苗無關
港大婦產科學系○六年三月至○七年六月,招募二百九十四名婦女進行研究,其中一百四十八名注射二合一子宮頸癌疫苗,其餘注射安慰劑。研究發現,有八成半注射子宮頸癌疫苗的婦女,及六成二注射安慰劑的婦女表示針口痛楚,注射子宮頸癌疫苗者痛楚平均持續四天,針口紅腫持續約三天。另外,三名婦女注射子宮頸癌疫苗後出現腹痛、腸易激、暈眩及頭痛,但均與注射疫苗無關。
Peter- 訪客
金槍不倒恐患白血病
本港每年約有一千二百宗血癌新症,當中約五十至六十宗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多為卅至四十歲的壯年人士。此種白血病的病徵極不明顯,但男患者有機會出現罕見的陰莖持續勃起徵狀,因勃起超過四小時,導致陰莖疼痛水腫,入急症室救治時才意外發現患白血病。專家指本港每年約有一至兩名男患者由此途徑發現白血病,必須盡快用藥診治,否則有可能破壞陰莖血管導致性無能。
梁憲孫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徵狀不明顯,不少患者亦是身體檢查才偶然發現。
香港血癌基金副會長梁憲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會導致脾臟發大,「最嚴重個脾可以脹大幾十倍」,患者可能因脾臟過大「頂住個胃」,而令胃口欠佳及體重減輕。但脾臟埋藏在肋骨內,發大亦不易察覺,故大部分病例是身體檢查時,驗血證實白血球過高才發現,「通常都係婚前檢查,見工前驗身先發現。」
港每年約有兩病人
不過,梁憲孫指本港每年有一至兩名男病人,因陰莖勃起後無法正常變軟,導致陰莖「谷血」造成疼痛和水腫,到急症室求診,驗血才發現白血球過高,令陰莖血液凝固,勃起後無法變軟,經驗血、驗骨髓及驗染色體等多項檢查,才驚覺患了白血病。
資料顯示,這種徵狀在醫學界稱為陰莖持續勃起症,分為缺血性和充血性兩種,可由腦神經或血管問題引起。除白血病外,地中海貧血及脊椎受創傷都可導致陰莖持續勃起症,患者在沒有性刺激下,血管膨脹及影響陰莖血流,令陰莖持續勃起四小時或以上。患者需盡快到急症室接受治療,否則可破壞陰莖血管,影響日後性能力。除着近年藥物發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再是可怕的不治之症。
梁憲孫指十年前無標靶藥之前,用化療藥為患者控制白血球,反應不好,三至四年後會惡化為急性白血病,通常患者壽命只餘一年;故病人需冒骨髓移植的一成多至兩成死亡風險,接受骨髓移植。自從第一代標靶藥在十年前面世後,七成病人的白血球得以控制,需骨髓移植的病人大為減少。第一代標靶藥對兩至三成病人有抗藥性,故本港一年前引入第二代標靶藥,令病情受控升至八至九成。不過醫管局病人無論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標靶藥均需自費,藥費每月約二萬至二萬五千元,有經濟困難者可向撒瑪利亞基金申請減免。
■記者于令華
梁憲孫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徵狀不明顯,不少患者亦是身體檢查才偶然發現。
香港血癌基金副會長梁憲孫指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會導致脾臟發大,「最嚴重個脾可以脹大幾十倍」,患者可能因脾臟過大「頂住個胃」,而令胃口欠佳及體重減輕。但脾臟埋藏在肋骨內,發大亦不易察覺,故大部分病例是身體檢查時,驗血證實白血球過高才發現,「通常都係婚前檢查,見工前驗身先發現。」
港每年約有兩病人
不過,梁憲孫指本港每年有一至兩名男病人,因陰莖勃起後無法正常變軟,導致陰莖「谷血」造成疼痛和水腫,到急症室求診,驗血才發現白血球過高,令陰莖血液凝固,勃起後無法變軟,經驗血、驗骨髓及驗染色體等多項檢查,才驚覺患了白血病。
資料顯示,這種徵狀在醫學界稱為陰莖持續勃起症,分為缺血性和充血性兩種,可由腦神經或血管問題引起。除白血病外,地中海貧血及脊椎受創傷都可導致陰莖持續勃起症,患者在沒有性刺激下,血管膨脹及影響陰莖血流,令陰莖持續勃起四小時或以上。患者需盡快到急症室接受治療,否則可破壞陰莖血管,影響日後性能力。除着近年藥物發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再是可怕的不治之症。
梁憲孫指十年前無標靶藥之前,用化療藥為患者控制白血球,反應不好,三至四年後會惡化為急性白血病,通常患者壽命只餘一年;故病人需冒骨髓移植的一成多至兩成死亡風險,接受骨髓移植。自從第一代標靶藥在十年前面世後,七成病人的白血球得以控制,需骨髓移植的病人大為減少。第一代標靶藥對兩至三成病人有抗藥性,故本港一年前引入第二代標靶藥,令病情受控升至八至九成。不過醫管局病人無論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標靶藥均需自費,藥費每月約二萬至二萬五千元,有經濟困難者可向撒瑪利亞基金申請減免。
■記者于令華
katebush- 訪客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醫療康健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