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認証
第1頁(共1頁)
產品認証
借助第三方認証機構的認証,幫助產品進入國外市場,是國內一些出口企業的普遍做法。比如:UL認証是中國家電、電氣等多類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標准“通行証”,而GS則是歐洲廣大客戶接受的安全標志……
當經濟危機來臨,價格自然成為很重要的採購指標,甚至有不少歐美買家把原來給日本、韓國廠家的訂單拿到低成本的中國大陸。而抓住這危機中少有的機會,就需要企業的真本領,畢竟歐美採購商普遍並不相信國內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于是,進行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認証成為很多企業的必然選擇。
雖然國內企業對質量和安全認証的好處都有所了解,“但仍有為數不少的企業把認証當成一種形式、工具,甚至是負擔,因為這些偏見和理念誤區,也使得企業無法真正理解認証,自然無法享受認証帶來的價值。”在參加巨流傳媒機構舉辦的“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出路與技術突破高峰論壇”期間,UL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賴倫輝通過本刊從認証專家的角度為中國企業出謀劃策。
門檻的責任
賴倫輝說:企業參加認証雖然要付出一筆不小的費用,但隨著消費市場的日趨成熟,各國都在制定各自的安全標准,以一定程度保護其國內制造企業利益。而中國制造的產品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面臨的質量壓力也隨之增大。如此以來,中國制造企業不但要在企業內部質量管理上下功夫,而且要重視產品的認証工作。
而且,由于認証機構對產品標准的理解全面、詳細,可以幫助有產品認証要求的企業理解標准、吃透標准並合理利用標准;另一方面,認証機構隨時關注著產品標准的更新信息,並有快速、准確的收集渠道。所以,通過加強與相關認証機構的信息和技術交流,可以保証企業的認証產品隨著標准走。
產品在某一地區銷售,一定要通過當地的標准認証,這是一個硬的強制性要求。但企業不是因為強制才去拿認証,而是要把產品質量和安全做好,同時教育消費者選擇安全可靠的產品。“產品質量和安全認証也是生產廠商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賴倫輝說。當消費者在安全方面認知較多時,也會要求產品達到一定的安全標准,讓全世界都安全起來,這是誰都願意看到的事實。
安全始于設計
另外,賴倫輝提醒中國企業,不要等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再拿去認証,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植入質量和安全理念,安全是始于設計的。而不是等到產品量產前才發現問題,這時已為時太晚!
中國制造如果想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標准,首先要在研發新品時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質量安全的因素,從設計開始到每一個生產環節都進行把關,這樣才能夠生產出合格的保安全高質量的產品。
在加入UL前就職于一家台灣制造企業的UL美華認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權坦言:在擔任制造經理期間,他最擔心的是產品召回和整改,這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召回和整改往往都是因為產品安全方面的原因。但制造經理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抓好生產的流程,卻把產品安全視為理所當然。
比如:最近被很多媒體報道的豐田凱美瑞剎車門事件,廣州豐田召回了26萬輛凱美瑞。按照每輛車大約2000元的成本來說,26萬輛凱美瑞召回將花費大約八個億人民幣,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可見,企業也必須把與安全質量相關的工程師重視起來,認真傾聽和重視他們的意思,而不是搞生產的很吃香,搞質保卻被放在了第二位。“安全是一種意識和理念,需要在整個公司內部貫穿這個理念。”林權說。
消除認証誤區
認証固然重要,但面對龐大的國際需求市場,企業也要把握好主攻方向,根據企業自身的產品結構及發展計劃,以產品選擇市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麼認証都做。企業的認証工作要立足于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做認証,以避免不必要的經費支出。
除此之外,要注意“產品一致性”。這是指批量生產的產品特性與認証測試時樣品特性的符合程度。但是,有時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產品和樣品不完全一致,留下了質量隱患,這是被進口地在市場上屢屢查封的又一主要原因。
另外,有些企業以為只要產品通過了認証,便獲得了進入相關市場的“市場准入証”。事實上,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比如:凡是進入歐盟市場的家電產品須通過GS/CE認証,但不是有了GS/CE証書便可在歐盟市場暢通無阻。不同的家電產品在歐盟各國也有不同特殊要求。如:北歐四國規定熱保護器的使用環境底溫為零下20攝氏度,而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則只要求零下10攝氏度。又如:室內加熱器的警告標記的使用,銷往美、加市場的室內加熱器,不需標識“嚴禁覆蓋”的字樣,但到了歐盟,如不帶發光體就必須加貼“嚴禁覆蓋”字樣,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各國有各國的標准,必須分別加以研究和認真對待。
充分“使用”認証
林權還提醒中國企業:制造企業可以有另外的思維,就是要擅用認証部門的資源和工程師。比如:UL有115年的經驗,可以讓UL的認証工程師為你所用。“我們可以幫助中國企業了解更多的規範,我們每天都在做測試、每天看各種樣品,我們的知識庫、我們的工程師都可以為他們所用。”林權說,“現在這個時代比的就是學的知識能夠再利用,這才是力量。企業有時候沒有把過去的經驗真正的傳承下來,沒有把經驗變成知識,很可惜。”
而認証企業往往都能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為企業培訓人才、幫助客戶設計實驗室等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理念、工具、流程等都是寶貴的財富。管理
責任編輯:孔 龍
當經濟危機來臨,價格自然成為很重要的採購指標,甚至有不少歐美買家把原來給日本、韓國廠家的訂單拿到低成本的中國大陸。而抓住這危機中少有的機會,就需要企業的真本領,畢竟歐美採購商普遍並不相信國內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于是,進行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認証成為很多企業的必然選擇。
雖然國內企業對質量和安全認証的好處都有所了解,“但仍有為數不少的企業把認証當成一種形式、工具,甚至是負擔,因為這些偏見和理念誤區,也使得企業無法真正理解認証,自然無法享受認証帶來的價值。”在參加巨流傳媒機構舉辦的“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出路與技術突破高峰論壇”期間,UL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賴倫輝通過本刊從認証專家的角度為中國企業出謀劃策。
門檻的責任
賴倫輝說:企業參加認証雖然要付出一筆不小的費用,但隨著消費市場的日趨成熟,各國都在制定各自的安全標准,以一定程度保護其國內制造企業利益。而中國制造的產品雖然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面臨的質量壓力也隨之增大。如此以來,中國制造企業不但要在企業內部質量管理上下功夫,而且要重視產品的認証工作。
而且,由于認証機構對產品標准的理解全面、詳細,可以幫助有產品認証要求的企業理解標准、吃透標准並合理利用標准;另一方面,認証機構隨時關注著產品標准的更新信息,並有快速、准確的收集渠道。所以,通過加強與相關認証機構的信息和技術交流,可以保証企業的認証產品隨著標准走。
產品在某一地區銷售,一定要通過當地的標准認証,這是一個硬的強制性要求。但企業不是因為強制才去拿認証,而是要把產品質量和安全做好,同時教育消費者選擇安全可靠的產品。“產品質量和安全認証也是生產廠商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賴倫輝說。當消費者在安全方面認知較多時,也會要求產品達到一定的安全標准,讓全世界都安全起來,這是誰都願意看到的事實。
安全始于設計
另外,賴倫輝提醒中國企業,不要等產品生產出來之後再拿去認証,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植入質量和安全理念,安全是始于設計的。而不是等到產品量產前才發現問題,這時已為時太晚!
中國制造如果想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標准,首先要在研發新品時在設計階段就考慮到質量安全的因素,從設計開始到每一個生產環節都進行把關,這樣才能夠生產出合格的保安全高質量的產品。
在加入UL前就職于一家台灣制造企業的UL美華認証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權坦言:在擔任制造經理期間,他最擔心的是產品召回和整改,這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召回和整改往往都是因為產品安全方面的原因。但制造經理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抓好生產的流程,卻把產品安全視為理所當然。
比如:最近被很多媒體報道的豐田凱美瑞剎車門事件,廣州豐田召回了26萬輛凱美瑞。按照每輛車大約2000元的成本來說,26萬輛凱美瑞召回將花費大約八個億人民幣,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損失。可見,企業也必須把與安全質量相關的工程師重視起來,認真傾聽和重視他們的意思,而不是搞生產的很吃香,搞質保卻被放在了第二位。“安全是一種意識和理念,需要在整個公司內部貫穿這個理念。”林權說。
消除認証誤區
認証固然重要,但面對龐大的國際需求市場,企業也要把握好主攻方向,根據企業自身的產品結構及發展計劃,以產品選擇市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麼認証都做。企業的認証工作要立足于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做認証,以避免不必要的經費支出。
除此之外,要注意“產品一致性”。這是指批量生產的產品特性與認証測試時樣品特性的符合程度。但是,有時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產品和樣品不完全一致,留下了質量隱患,這是被進口地在市場上屢屢查封的又一主要原因。
另外,有些企業以為只要產品通過了認証,便獲得了進入相關市場的“市場准入証”。事實上,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比如:凡是進入歐盟市場的家電產品須通過GS/CE認証,但不是有了GS/CE証書便可在歐盟市場暢通無阻。不同的家電產品在歐盟各國也有不同特殊要求。如:北歐四國規定熱保護器的使用環境底溫為零下20攝氏度,而德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則只要求零下10攝氏度。又如:室內加熱器的警告標記的使用,銷往美、加市場的室內加熱器,不需標識“嚴禁覆蓋”的字樣,但到了歐盟,如不帶發光體就必須加貼“嚴禁覆蓋”字樣,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各國有各國的標准,必須分別加以研究和認真對待。
充分“使用”認証
林權還提醒中國企業:制造企業可以有另外的思維,就是要擅用認証部門的資源和工程師。比如:UL有115年的經驗,可以讓UL的認証工程師為你所用。“我們可以幫助中國企業了解更多的規範,我們每天都在做測試、每天看各種樣品,我們的知識庫、我們的工程師都可以為他們所用。”林權說,“現在這個時代比的就是學的知識能夠再利用,這才是力量。企業有時候沒有把過去的經驗真正的傳承下來,沒有把經驗變成知識,很可惜。”
而認証企業往往都能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為企業培訓人才、幫助客戶設計實驗室等等。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理念、工具、流程等都是寶貴的財富。管理
責任編輯:孔 龍
peterwon- 訪客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