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2 posters

向下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Empty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六 1月 23, 2010 3:00 pm

【明報專訊】「真的很謝謝你,保護我們家族的血脈,等了60年多年,終於找到你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民黨政府駐婆羅洲領事卓還來遭日軍殺害,卓妻趙世平及一子一女都被關進俘虜營,趙世平因營養不良,無法哺育當時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卓以強,被日軍徵召到婆羅洲的台籍戰俘監視員柯景星,偷偷將自己配給的雞蛋、牛奶塞給趙,「一顆蛋,保住了卓家血脈」,讓卓家人感恩在心。

日籍戰俘營台兵贈蛋保領事遺孤

1949年國府遷台,趙世平照柯留下的台灣日本戶籍資料尋找恩人,但卻找不到,原以為恩人可能不在人世,但作家龍應台新書《大江大海1949》引用國史館的調查資料,敘述了柯景星救過「領事夫人」往事;得知救命恩人還在世,現年已96歲高齡、定居美國 但全身癱瘓的趙世平,興奮地請丈夫的侄女卓以定前天赴台灣彰化與90歲的柯景星會面。

卓以定的父親是卓還來的弟弟,「父親去年病逝,臨終前念念不忘的就是要找到救命恩人」,她看到柯景興時激動地說,「我終於見到救伯父一家的恩人,也了卻了父親的遺願」。

明報駐台記者彭孝維專電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Empty 白先勇:只坐經濟艙

發表 由 p-ma 周六 4月 03, 2010 2:20 am

白先勇72歲了,這個年紀本該在美國享受著伯克萊大學榮休教授的幸福生活,然而,一貫低調幾十年的他卻在這幾年頻頻亮相,一會兒美國,一會兒香港,一會兒歐洲,一會兒台灣,內地更是幾乎跑遍了。有趣的是,這一切的一切竟然都是為了昆曲,一個與其作家身份毫不相干的東西。

  從2004年掛帥蘇州昆劇院青春版《牡丹亭》至今,白先勇作為“昆曲義工”已經走過了整整六個年頭。本著“尊重古典但不因循古典,利用現代但不濫用現代”的原則,青春版《牡丹亭》不僅走進了國內各大城市的一流劇場,也走進了幾乎全國所有一流高校,更使中國昆曲的足跡踏上了美洲、歐洲的土地……這一切,在白先勇之前,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且不論其他,光兩大主演沈豐英、俞玖林就在這幾年連續獲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還雙雙躍身國家一級演員,風光無限。甚至連溫家寶總理也親自買票看了他們的演出,並欣然題詞祝賀:“奼紫嫣紅牡丹開,良辰美景新秀來。”如今,總理這張娟秀文雅的墨寶已高掛在蘇州昆劇院的辦公室內,顯得格外醒目。主演待遇尚且如此,更別說青春版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之巨大。可以說,正是由於白先勇不遺餘力的推動,使得昆曲幾乎成為這些年來社會流行的一種“品位文化”。

  風光背後畢竟是艱辛的,六年,整整2190天,白先勇幾乎都耗在了龐大的製作與營運上。從劇本刪改到排練製作,從演出洽談到謀求贊助,還有開不完的發佈會,說不完的講座課,一切都是為了昆曲的觀眾能多一些,再多一些。不可否認,青春版的巨大成功,完全依靠的是白先勇強大的個人影響力。整整180多場演下來,至今為止投資已將近2000萬。這一大筆巨額費用,不少都來自台灣、香港、澳門、美國等地的企業家,是因仰慕白先勇其人,又為其積極傳播昆曲的精神所感動,本著一份文化使命感而自願無條件投資的。“我並不缺錢,一輩子也從沒問人家要過錢,但老了,為了昆曲,我竟然到處托缽化緣,甚至連自己的稿費都拿了出來。”每每說及此處,白先勇總會呵呵一笑,眼神卻是無比堅定。

  有趣的是,面對巨額資金,聲稱“不會管賬”的白先勇一分都沒拿進自己的腰包,除去所需開銷外,幾乎全部用在了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的身上。“他們不容易,生活那麼辛苦,報酬又很低。我希望能給他們較好的物質條件,這樣他們就能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做好昆曲這番事業。”白先勇是完美主義者,因而對沈豐英、俞玖林、呂佳等這批優秀的青年演員有著別樣的期待與嚴格的要求。為了他們可以成才,素來習慣晚睡晚起的他可以堅持每天8點第一個到排練廳坐鎮,“因為我來了,他們就不敢偷懶。”一向精於美食的他也可以為了保證排練,每天在劇場和劇組一起啃幾毛錢一個的大包子……可同時,古稀之年的白先勇又像慈父慈母般疼愛、寵愛著這群三十不到、“粉捏般的玉人”。每逢外出演出,自己坐經濟艙,卻一定要給男女主演坐頭等艙。每到一地,還一定要給兩人安排最豪華舒適的套房,以保證良好的休息,那樣演出時才能有最佳狀態……只要是有關青春版《牡丹亭》的,事無鉅細,統統親力親為。

  然而,畢竟是年過七十的老者了,長年累月的奔波勞碌,最終不僅耽擱了白先勇的寫作計劃,更對他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心臟搭橋、腹部開刀……兩次大手術有驚無險,貫穿著青春版《牡丹亭》的製作全過程,可他依舊不後悔,理由只有一個:“昆曲太重要了。我不能讓來看戲的觀眾失望。”當然,心生退意早已有之,卻因為一場美麗的“青春夢”,因為對昆曲的一個“情”字,因為不想看到青春版華麗的開場卻無法收尾,因此白先勇依然在昆曲的道路上前行著,終難割捨。如今,白先勇又投身到新版《玉簪記》的製作運營中去了,請來了華文漪、岳美緹兩位頂級藝術家指導,又將王童、董陽孜、奚淞等一大批台灣最一流的藝術家聚集在一起,將昆曲與古琴相結合,琴曲書畫,交織成全新的昆劇美學格局。

  今年3月,在白先勇的大力推動與可口可樂公司的贊助下,北京大學終於開設了“昆劇欣賞”課,旨在培養昆劇藝術的欣賞者與研究者……“有些人說我借昆曲出名。說到底,我是個作家,我老早就是成名的人了。昆曲的成就與我個人名譽毫無增減。”白先勇曾經皺著眉頭,對我無奈地說了以下這番話:“青春版是我做了送給昆劇界的禮物,它不是我白先勇個人的作品。我希望通過青春版成功的案例,給全國昆劇界一些啟迪和借鑒。新世紀的昆劇,其美學追求究竟是怎樣的方向?如果全國昆劇局面都好了,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呢。到時候,我就真的能退休了。”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Bai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Xin_50304060911252341874748
前排左起:白先勇七弟先敬、六弟先刚;中排左起:白先勇、母亲马佩璋、父亲白崇禧、四哥先忠;后排左起:三姊先明、二姊先慧、大姊先智、大哥先道、二哥先德、三哥先诚。重庆市档案馆供图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Empty 章詒和朗誦作品如唱戲

發表 由 Ryan.Zho 周日 7月 25, 2010 2:40 pm

我手寫我心,作家朗誦會便是最佳示範。九位中台名作家,昨於書展朗讀自己的作品,都文如其人,像熱愛戲曲的章詒和,讀起來高低有致,別有韻味。台灣作家劉克襄「踢拖」(穿着拖鞋)以閩南語,用詩篇歌頌最愛的大自然,感動聽眾。還有努力求真的馮驥才、敢言的賀衞方等,都為書展添上陣陣書卷味。

「以前啲人睇書係讀出聲嘅。」朗誦會主持梁文道稱,舊文章不分段落更沒標點,不念出來很難看懂。作家輪流上場,章詒和選讀新作《四手聯彈》內的〈他們更耐人尋味〉,她聲音放得軟軟的,帶領台下走進縱情文人世界,一會兒是愛美的梅蘭芳,皮鞋頭髮都要光亮,一會兒是張伯駒散淡不羈,卻精於詩詞唱戲。台下聽眾如張先生聽罷說:「或因章女士愛戲曲,念起來高低有致。」

劉克襄「踢拖」上台,他說:「今早到八仙嶺行山,腳弄濕了。」他以閩南語念《巡山》中兩篇詩,將花東縱谷及北台灣丘陵都像帶進會場,聽眾感動:「諗唔到閩南語讀詩,咁驚艷!」

馮驥才選讀《散花》的〈羌去何處〉,感嘆於汶川大地震中心的羌族遇險,讓相傳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鄉葬身湖底。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Unaei7f1o7staelmexun_thumb
名作家作品朗誦會上,熱愛戲曲的章詒和讀起來高低有致,別有韻味。 李家皓攝

《張愛玲私語錄》推出
賀衞方以《長城之用》質疑古長城聲稱為防衞而建,但建築過程卻犧牲無數生靈,此詩與賀的敢言風格一致。他在另一講座也嘆國內法制未夠獨立,反而香港司法人員的求真精神值得學習。他又質疑共產黨法律地位:「她未有註冊,本身已不在法例之內。」其他朗誦作家有唐諾、陳玉慧、周光蓁、藍博洲及葛亮。

此外,張愛玲的《張愛玲私語錄》也於書展中率先推出,輯錄她與美國好友、遺物保管人宋淇及鄺文美兩夫婦,由 1955年起 40年間的一些書信。主編宋以朗昨在分享會稱, 76年出版的《張愛玲私語錄》只有 44條語錄,新版增至 301條,是其母在 50年代與張愛玲在美國新聞處共事期間,宋母摘錄張的說話。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Bqs6zvmfbq3b2cicv8jz_thumb
劉克襄穿着拖鞋以閩南語念現代詩。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大江大海》助領事遺孀尋獲恩人 Empty 龍應台北大演講遭封殺

發表 由 hoya 周三 8月 04, 2010 2:45 am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前日現身北京大學演講,以犀利之詞譏諷中共的「大國崛起」不應只是「軍事耀武揚威,經濟財大氣粗,政治唯我獨尊」,指這種崛起「最終將帶給人民災難」;她還呼籲對人權和言論自由要「寸土必爭」。此為她首次獲准在內地公開演講,但演講內容遭內地當局封殺。

龍應台是應廣州《南方週末》之邀往北大接受「中國夢踐行者」致敬杯頒獎並發表演講的,這次的演講題目為《溫柔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她一開始就以反詰之詞說:「這真的是北大嗎?有 1,000顆導彈對準我(指台灣),我還要來談中國夢?」隨即引起台下一陣哄笑。

她稱,自己對中國是有夢,就是希望「大國崛起」,但是根源於文明,而非來自軍事強大或經濟富強,「如果所謂大國崛起只是軍事耀武揚威,經濟財大氣粗,政治唯我獨尊,那寧願它不崛起。這種崛起最終只會帶給人民災難。」

龍應台指,看待一個國家是否文明,要看它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異見人士與弱勢族群,看怎麼包容不同意見;「當然,也包括(中國大陸) 13億人,怎麼對待(台灣) 2,300萬人」。她說:「權力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權利、言論自由一定要寸土必爭,絕不退讓。」

「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這是台灣人的夢,也是兩岸人民基本的價值觀。如果兩岸在文明價值觀沒有共識,血濃於水又算甚麼?」龍應台直指:「今天站在這裏說話,深怕帶來甚麼後果,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講我們想說的話,我們下一代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據悉,當日龍應台的演講到場者眾,北大百週年紀念講堂座無虛席,其間全場掌聲不斷。但內地媒體昨對此全無報道,甚至北大網站也找不到有關消息,顯示當局對龍的演講之緊張。 58歲的龍應台發表過大量文學和政論作品,近年創作的《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更在大陸引起轟動,一紙風行。
avatar
hoy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