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銀行拒為巴籍港人開戶
第1頁(共1頁)
本港銀行拒為巴籍港人開戶
(明報)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16:35
本港銀行拒絕為巴基斯坦籍香港永久居民,開設戶口,恒生銀行表示,這是金管局政策。
有線電視新聞台報道,2名巴籍女學生,因升讀副學士,需開設銀行戶口,繳交學費及雜費。2人到恒生銀行觀塘分行,要求開設戶口,但銀行負責人表示,她們的身分證及文件沒有問題,但因為他們的國籍是巴基斯坦籍,根據金管局的政策,他們不能開設戶口,而有關政策是於上月生效。負責人稱,即使其他銀行如中銀及匯豐,亦不能為她們開設戶口。
2人再到東亞銀行,要求開設戶口,職員解釋她們的國籍比較敏感,開設戶口較麻煩,但她們亦可以不填國籍資料。
其中1名女學生表示,雖然巴基斯坦現時有很多問題,但不應將她們標籤為恐怖分子,拒絕為他們開設銀行戶口。
報道指出,曾協助他們的組織表示,近日收到10多宗尼泊爾及巴基斯坦國籍人士投訴,銀行拒絕為他們開設戶口。
本港銀行拒絕為巴基斯坦籍香港永久居民,開設戶口,恒生銀行表示,這是金管局政策。
有線電視新聞台報道,2名巴籍女學生,因升讀副學士,需開設銀行戶口,繳交學費及雜費。2人到恒生銀行觀塘分行,要求開設戶口,但銀行負責人表示,她們的身分證及文件沒有問題,但因為他們的國籍是巴基斯坦籍,根據金管局的政策,他們不能開設戶口,而有關政策是於上月生效。負責人稱,即使其他銀行如中銀及匯豐,亦不能為她們開設戶口。
2人再到東亞銀行,要求開設戶口,職員解釋她們的國籍比較敏感,開設戶口較麻煩,但她們亦可以不填國籍資料。
其中1名女學生表示,雖然巴基斯坦現時有很多問題,但不應將她們標籤為恐怖分子,拒絕為他們開設銀行戶口。
報道指出,曾協助他們的組織表示,近日收到10多宗尼泊爾及巴基斯坦國籍人士投訴,銀行拒絕為他們開設戶口。
mudu- 訪客
巴籍港人投訴開戶遭拒
為打擊恐怖分子洗黑錢,銀行需加強記錄客戶資料,但有銀行職員誤將巴基斯坦當作恐怖分子國家,拒絕巴籍港人開戶口。有巴籍少女指有職員甚至教她偽報為中國籍才可開戶口,她批評《種族歧視條例》去年七月雖已通過,但平等機會委員會推廣不力,未能保障少數族裔權益。
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最近共接獲十五宗巴籍港人投訴到銀行開戶口被拒絕的個案,當中十三人是土生土長的港人,她會就事件去信立法會、平機會、銀行公會及金管局。
稱巴基斯坦籍已受限制
兩名本身是香港永久居民的巴籍少女,日前到恒生銀行觀塘分行試開戶口,有職員得悉兩人是巴籍後,竟稱該國籍已受限制而拒開戶,又指是金管局上月新政策。兩人其後到東亞銀行觀塘分行申請開戶,職員則教兩人不用填國籍,又指因政治敏感,開戶口較麻煩。
恒生、東亞、中國銀行(香港)等多間銀行否認禁止巴籍人士開戶口,其中恒生就拒絕兩巴女開戶一事解釋,指職員未有充分了解有關指引,已向他們重申指引重點。金管局亦澄清,無任何監管要求銀行不要為某國籍包括巴籍人士開戶口。
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最近共接獲十五宗巴籍港人投訴到銀行開戶口被拒絕的個案,當中十三人是土生土長的港人,她會就事件去信立法會、平機會、銀行公會及金管局。
稱巴基斯坦籍已受限制
兩名本身是香港永久居民的巴籍少女,日前到恒生銀行觀塘分行試開戶口,有職員得悉兩人是巴籍後,竟稱該國籍已受限制而拒開戶,又指是金管局上月新政策。兩人其後到東亞銀行觀塘分行申請開戶,職員則教兩人不用填國籍,又指因政治敏感,開戶口較麻煩。
恒生、東亞、中國銀行(香港)等多間銀行否認禁止巴籍人士開戶口,其中恒生就拒絕兩巴女開戶一事解釋,指職員未有充分了解有關指引,已向他們重申指引重點。金管局亦澄清,無任何監管要求銀行不要為某國籍包括巴籍人士開戶口。
ryan.zho- 訪客
平機會:法例不管國籍 巴籍港人被拒開戶
【明報專訊】就巴籍港人到銀行開新戶口時,遭銀行職員以「巴基斯坦是恐怖分子國家」為由拒絕的事件,平機會透過信件回應,《種族歧視條例》只規範「種族」的歧視,但不管「國籍」問題,相關銀行亦指沒有就種族作限制。融樂會策劃主任丁惟彬不滿答覆,至今他們已收到近60個相關投訴,認為平機會應主動跟進。
丁惟彬說,平機會有職員曾就有巴籍港人到銀行開戶被拒一事聯絡他們,解釋如果沒有當事人投訴,難以調查。於是融樂會正游說相關個案事主投訴,當事人也積極考慮中。他指出,很多少數族裔對平機會及《種族歧視條例》理解不多,平機會應加強宣傳。他批評,就算沒有個案投訴,平機會應主動維護少數族裔的利益,主動調查案件,不應因為沒有投訴個案就不處理。
丁惟彬說,平機會有職員曾就有巴籍港人到銀行開戶被拒一事聯絡他們,解釋如果沒有當事人投訴,難以調查。於是融樂會正游說相關個案事主投訴,當事人也積極考慮中。他指出,很多少數族裔對平機會及《種族歧視條例》理解不多,平機會應加強宣傳。他批評,就算沒有個案投訴,平機會應主動維護少數族裔的利益,主動調查案件,不應因為沒有投訴個案就不處理。
Seven- 訪客
摩羅不涉貶意街名保留
中上環的摩羅廟街、摩羅上街及摩羅下街一帶,不但是本港售賣古董的集中地,更是別具本土特色的街道,一直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尋寶。不過,有印度及巴基斯坦人認為港人以「摩羅差」形容他們,有侮辱成分,多名中西區議員聯署要求地政總署盡快更改帶有種族歧視成分的街道名稱,達致種族融和。中西區區議會今日將討論有區議員聯署要求更改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摩羅上街及摩羅下街等街名。有份聯署的中西區區議員鄭麗琼指,不少印度及巴基斯坦人不滿港人以「摩羅差」來稱呼他們,感到有侮辱成分及貶意。她認為香港既為國際金融中心,人口包括不同國籍人士,應改變帶有種族歧視的街道名稱。
摩羅街是古物集散地。(麥潤田攝)
平機會稱應正視
摩羅上街是本港知名的古物集市,不少旅遊刊物有介紹,本港旅遊發展局更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
摩羅上街是不少遊客尋寶的好地方,但有印度人認為街名有歧視成分,區議員要求改名。
地政總署指出,香港開埠初期港人對印度人統稱為「摩羅」,並無特別含意,由於當年有關街道多印度人聚居,街道因此得名。該署強調街道命名須從歷史角度考量,「摩羅」一詞記錄了百多年前印度人在港生活的歷史,若更改街道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殺文化意義特徵,該署認為並無必要。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指並無收過少數族裔就有關街道名稱的投訴,但發言人認為若有少數族裔對本港街道名稱有異議,政府應正視。自《種族歧視條例》去年七月生效後,平機會收到五十一宗涉及種族歧視投訴,當中廿七宗正進行調查,十五宗已中止調查,其他個案則已和解。
團體促政府諮詢
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摩羅一詞本無貶意,但不少港人以「摩羅差」來取笑印度人等,更戲稱「摩羅差街」,令不少印巴人士不滿。該會曾收到五、六宗投訴。她明白有關街道反映歷史發展,甚至不少南亞族裔人亦認為毋須改變,她建議政府諮詢少數族裔意見,才作最後定斷。
記者譚美芳
摩羅街是古物集散地。(麥潤田攝)
平機會稱應正視
摩羅上街是本港知名的古物集市,不少旅遊刊物有介紹,本港旅遊發展局更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
摩羅上街是不少遊客尋寶的好地方,但有印度人認為街名有歧視成分,區議員要求改名。
地政總署指出,香港開埠初期港人對印度人統稱為「摩羅」,並無特別含意,由於當年有關街道多印度人聚居,街道因此得名。該署強調街道命名須從歷史角度考量,「摩羅」一詞記錄了百多年前印度人在港生活的歷史,若更改街道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殺文化意義特徵,該署認為並無必要。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指並無收過少數族裔就有關街道名稱的投訴,但發言人認為若有少數族裔對本港街道名稱有異議,政府應正視。自《種族歧視條例》去年七月生效後,平機會收到五十一宗涉及種族歧視投訴,當中廿七宗正進行調查,十五宗已中止調查,其他個案則已和解。
團體促政府諮詢
香港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摩羅一詞本無貶意,但不少港人以「摩羅差」來取笑印度人等,更戲稱「摩羅差街」,令不少印巴人士不滿。該會曾收到五、六宗投訴。她明白有關街道反映歷史發展,甚至不少南亞族裔人亦認為毋須改變,她建議政府諮詢少數族裔意見,才作最後定斷。
記者譚美芳
Tango- 訪客
商戶遊客齊反對改名
有人提議將冠以「摩羅」的街名要改名,商戶和遊客都異口同聲反對,指有關街道世界聞名,怕改了名,遊客不懂前來,又指街名為歷史一部分。
遊客慕名到摩羅街選購古物。
喬寶寶:最緊要互相尊重
八十多歲的施先生在摩羅上街擺檔近五十年,他認為街道以摩羅命名無問題,因以前這一帶有很多印度人居住,亦因以前有很多人在該街賣老鼠貨,故亦名「貓街」。另一商戶陳先生亦為「摩羅」之名平反,「摩羅」其實無侮辱性,而是西班牙話,解作外族人。
印度裔藝人喬寶寶說,好明白要求將有關街道改名的南亞裔人士感受,但他個人認為有關街名為歷史一部分,故無需要改,「人同人相處最重要係互相尊重。」
地政總署也稱,有關「摩羅」一詞,有說源自「Morramen」,即中東來華的斯蘭商旅,也有說是源自葡萄牙語「Mouro」,本指中世紀時攻佔歐洲西南部的北非人,後作北非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的統稱。
早期華人習慣稱印度人為「摩羅」,而印度人做禮拜的地方亦被稱為「摩羅廟」;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考證,「摩羅廟」是中環些利街清真寺的俗稱;摩羅廟街和摩羅廟交加街正是按這個俗稱命名。摩羅上街和摩羅下街則是早年印度人聚居之處及印度兵軍營。
遊客慕名到摩羅街選購古物。
喬寶寶:最緊要互相尊重
八十多歲的施先生在摩羅上街擺檔近五十年,他認為街道以摩羅命名無問題,因以前這一帶有很多印度人居住,亦因以前有很多人在該街賣老鼠貨,故亦名「貓街」。另一商戶陳先生亦為「摩羅」之名平反,「摩羅」其實無侮辱性,而是西班牙話,解作外族人。
印度裔藝人喬寶寶說,好明白要求將有關街道改名的南亞裔人士感受,但他個人認為有關街名為歷史一部分,故無需要改,「人同人相處最重要係互相尊重。」
地政總署也稱,有關「摩羅」一詞,有說源自「Morramen」,即中東來華的斯蘭商旅,也有說是源自葡萄牙語「Mouro」,本指中世紀時攻佔歐洲西南部的北非人,後作北非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的統稱。
早期華人習慣稱印度人為「摩羅」,而印度人做禮拜的地方亦被稱為「摩羅廟」;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考證,「摩羅廟」是中環些利街清真寺的俗稱;摩羅廟街和摩羅廟交加街正是按這個俗稱命名。摩羅上街和摩羅下街則是早年印度人聚居之處及印度兵軍營。
Tango- 訪客
名人留足印 太子及般含道有段古
不少本港街名具有特色,反映了香港歷史,如最早被發現的港島區,便有不少街名以前港督名字命名,如砵甸乍街、麥當勞道及般咸道等,亦有以當年大事命名,如九龍太子道原名宜華徑,但因當年英國太子訪港途經該處,遂改名為太子道,該名太子其後成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
摩羅下街百多年前有不少印度人聚居,因而得名。
本港第一條街道是荷李活道及皇后大道中,當年荷李活道種滿冬青樹(Hollywood)而得名;皇后大道中則因當時英國由維多利亞女王統治,因此命名。
二○○○年起地署統一命名
昔日不少街名以前港督及英國名將命名,其中三人一度擁兩條街道命名,如般咸道及文咸街均是以前港督般咸命名,亦是現存唯一擁兩條街道命名的前港督。前港督麥當勞及羅便臣原亦分別在港、九有兩街取名,但因易混淆,後位於九龍的街名需改名,麥當勞的一條改名廣東道,羅便臣的一條改為彌敦道。
本港街名有悠長歷史,留下許多線索和印記,以中環雪廠街為例,十九世紀中葉香港從美輸入冰塊,該街因設儲冰倉而命名為雪廠街。
早年市區及新界街道由不同部門處理,二○○○年起統一由地政總署負責,通常會先考慮中文名,後才訂出英文名,並按中文名音譯。
摩羅下街百多年前有不少印度人聚居,因而得名。
本港第一條街道是荷李活道及皇后大道中,當年荷李活道種滿冬青樹(Hollywood)而得名;皇后大道中則因當時英國由維多利亞女王統治,因此命名。
二○○○年起地署統一命名
昔日不少街名以前港督及英國名將命名,其中三人一度擁兩條街道命名,如般咸道及文咸街均是以前港督般咸命名,亦是現存唯一擁兩條街道命名的前港督。前港督麥當勞及羅便臣原亦分別在港、九有兩街取名,但因易混淆,後位於九龍的街名需改名,麥當勞的一條改名廣東道,羅便臣的一條改為彌敦道。
本港街名有悠長歷史,留下許多線索和印記,以中環雪廠街為例,十九世紀中葉香港從美輸入冰塊,該街因設儲冰倉而命名為雪廠街。
早年市區及新界街道由不同部門處理,二○○○年起統一由地政總署負責,通常會先考慮中文名,後才訂出英文名,並按中文名音譯。
Tango- 訪客
南亞人投訴租房開戶難
【明報專訊】《種族歧視條例》實施一年多,截至今年3月底,平等機會委員會共收到39宗有關種族歧視投訴,大部分與服務提供及教育有關。平機會主席林煥光指六成投訴者為南亞裔人,內容包括難以租房及到銀行開戶口被拒等。
林煥光透露,有南亞裔人投訴租屋時遇困難,有地產經紀更明言業主不想租給他們。為此,平機會與地產經紀協會合辦講座,重申《種族歧視條例》的內容及指引。另外,早前有南亞裔人投訴到銀行開戶口被拒,林煥光稱平機會跟進後,再沒收到同類投訴。
至於《性別歧視條例》的投訴模式及個案與往年相若,當中懷孕歧視仍佔多數,09/10年度共處理227宗,其次是性騷擾,有113宗。《殘疾歧視條例》投訴則有463宗與僱傭範疇有關,多涉病假和工傷。總括而言,平機會去年共調查1114宗投訴,當中八成涉及僱傭問題,林煥光認為這反映僱主不清楚自身責任,為加強市民的平機意識,平機會計劃與非政府機構建立伙伴關係,每周派員了解市民求助情况。
林煥光透露,有南亞裔人投訴租屋時遇困難,有地產經紀更明言業主不想租給他們。為此,平機會與地產經紀協會合辦講座,重申《種族歧視條例》的內容及指引。另外,早前有南亞裔人投訴到銀行開戶口被拒,林煥光稱平機會跟進後,再沒收到同類投訴。
至於《性別歧視條例》的投訴模式及個案與往年相若,當中懷孕歧視仍佔多數,09/10年度共處理227宗,其次是性騷擾,有113宗。《殘疾歧視條例》投訴則有463宗與僱傭範疇有關,多涉病假和工傷。總括而言,平機會去年共調查1114宗投訴,當中八成涉及僱傭問題,林煥光認為這反映僱主不清楚自身責任,為加強市民的平機意識,平機會計劃與非政府機構建立伙伴關係,每周派員了解市民求助情况。
Tango- 訪客
少數族裔在港 非華語生難入主流校
隨着少數族裔在港落地生根,愈來愈多非華語學生入讀主流學校。教育局特別挑選廿八間指定學校,提供津貼及支援,以累積教導非華語學童的經驗。不過實況竟是,有意加入的學校申請無門,多次被教育局以不同原因否決申請;有手執數十萬元津貼的指定學校,卻把少數族裔學生拒諸門外。關注少數族裔的團體批評局方的政策製造失敗者,社會最終會為此付出代價。
港府於○六至○七學年開始邀請合適的學校成為指定學校,當時已被指以「人治」的方式批出津貼和支援。
文:張美琪、林璐菁 圖:崔祖佑
指定學校受教育局資助,目的是要累積教導非華語學童中文的經驗,支援非華語學童。現時共有廿八所指定學校,包括十九所小學及九所中學,按校內非華語學生數目發放津貼,人數少於三十的可獲三十萬元,而人數多於九十的則可取得上限六十萬元。教育局表示,指定學校不可以未能提供支援為由,拒絕取錄少數族裔的學生,局方亦強調每年都會檢視指定學校的運作情況。
於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讀小四的學生,寫中文字端正秀麗,更改了中文名「小玲」。
熱心學校申請遭刁難
但是有指定學校卻勸退非華語學童家長,「無㗎,我哋無特設呢啲主要講英文嘅班,你可以打去教育局搵幫手啦!」記者致電其中一間受政府資助的指定中學,佯裝為一位剛來港的南亞裔學童找學位,學校在未有會見學生的情況下,已將學生拒諸門外。「我哋依家嘅南亞裔學生全部係讀完小六,派位派嚟㗎啦,我唔想嘥你哋啲時間。」
據了解,有學校視非華語學生為對抗縮班殺校危機的靈丹妙藥,看似有教無類地收取非華語學童,卻在解除殺校危機後,便置非華語學童的學習於不顧,務求這些學生「早走早着」。
另方面,卻有學校多年來申請成為指定學校失敗而望門興嘆。位於青衣,於○六年成立、九成逾四百名學生為非華語學童的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校長陳鉅培表示,該校在過去五年四次向局方申請為指定學校,惟每次均被局方以不同理由拒絕。
「教局次次講都不同」
「成為指定學校嘅準則,喺唔同時間、唔同教育局嘅人講都有所不同。」早於○六年,陳校長已和當時教育局的助理秘書長,口頭上表示有興趣成為指定學校,不過局方指學校當時只開設一年級,架構未完整,不符合資格。之後一年,陳校長再接再厲,卻得到「我哋都唔記得咗你哋有收少數族裔喎,下年啦!」的回覆。
收到局方開綠燈的暗示,陳於○八年去信教育局,詎料又是一次失望的回覆,原因是同區已經有指定學校。「不過就我所知,灣仔區都有三間指定學校,觀塘區更有四間。」經此一役,學校和教育局有更緊密的聯絡,豈料陳校長的希望再一次於去年落空。「佢嘅解釋係當時只得兩個新嘅quota(配額),我從來唔知原來有quota啦,以前又無提過。」
教育局表示會考慮學校是否已收取一定數目的非華語學生、學校照顧非華語學生的經驗和能力、學校是否願意與教育局共同發展支援非華語學生的教材和與其他取錄非華語學生的學校分享經驗等因素,亦會考慮「指定學校」的分布,務求這些學校能照顧各區非華語學生的需求。
應公開準則監察成效
陳校長認為該校的規模絕對符合以上的考慮條件,教育局亦在學校的評核報告指,辦學團體為「歷史悠久」,肯定學校照顧非華語學生的經驗充足。若學校能成功申請,按學生的人數,已符合領取最高津貼額的資格。
陳坦言,申請成為指定學校,目的並非為了該數十萬元的資助,而是在計劃中可得到大專院校的到校支援才最重要。
「現時政策完全係靠學校自律同承擔,問題係教育局無指定學校嘅準則又無監察成效嘅制度!」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認為,教育局必須公開指定學校的審批程序,亦要評估校方的工作是否令非華語學童有所增值。「公帑就算浪費得起,對小朋友而言都係唔公道,當佢哋入去一間無心嘅學校,只係得個學位,咩嘢都學唔到嘅話,係產生緊失敗者,社會最終都要負上呢個社會代價㗎。」
港府於○六至○七學年開始邀請合適的學校成為指定學校,當時已被指以「人治」的方式批出津貼和支援。
文:張美琪、林璐菁 圖:崔祖佑
指定學校受教育局資助,目的是要累積教導非華語學童中文的經驗,支援非華語學童。現時共有廿八所指定學校,包括十九所小學及九所中學,按校內非華語學生數目發放津貼,人數少於三十的可獲三十萬元,而人數多於九十的則可取得上限六十萬元。教育局表示,指定學校不可以未能提供支援為由,拒絕取錄少數族裔的學生,局方亦強調每年都會檢視指定學校的運作情況。
於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讀小四的學生,寫中文字端正秀麗,更改了中文名「小玲」。
熱心學校申請遭刁難
但是有指定學校卻勸退非華語學童家長,「無㗎,我哋無特設呢啲主要講英文嘅班,你可以打去教育局搵幫手啦!」記者致電其中一間受政府資助的指定中學,佯裝為一位剛來港的南亞裔學童找學位,學校在未有會見學生的情況下,已將學生拒諸門外。「我哋依家嘅南亞裔學生全部係讀完小六,派位派嚟㗎啦,我唔想嘥你哋啲時間。」
據了解,有學校視非華語學生為對抗縮班殺校危機的靈丹妙藥,看似有教無類地收取非華語學童,卻在解除殺校危機後,便置非華語學童的學習於不顧,務求這些學生「早走早着」。
另方面,卻有學校多年來申請成為指定學校失敗而望門興嘆。位於青衣,於○六年成立、九成逾四百名學生為非華語學童的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校長陳鉅培表示,該校在過去五年四次向局方申請為指定學校,惟每次均被局方以不同理由拒絕。
「教局次次講都不同」
「成為指定學校嘅準則,喺唔同時間、唔同教育局嘅人講都有所不同。」早於○六年,陳校長已和當時教育局的助理秘書長,口頭上表示有興趣成為指定學校,不過局方指學校當時只開設一年級,架構未完整,不符合資格。之後一年,陳校長再接再厲,卻得到「我哋都唔記得咗你哋有收少數族裔喎,下年啦!」的回覆。
收到局方開綠燈的暗示,陳於○八年去信教育局,詎料又是一次失望的回覆,原因是同區已經有指定學校。「不過就我所知,灣仔區都有三間指定學校,觀塘區更有四間。」經此一役,學校和教育局有更緊密的聯絡,豈料陳校長的希望再一次於去年落空。「佢嘅解釋係當時只得兩個新嘅quota(配額),我從來唔知原來有quota啦,以前又無提過。」
教育局表示會考慮學校是否已收取一定數目的非華語學生、學校照顧非華語學生的經驗和能力、學校是否願意與教育局共同發展支援非華語學生的教材和與其他取錄非華語學生的學校分享經驗等因素,亦會考慮「指定學校」的分布,務求這些學校能照顧各區非華語學生的需求。
應公開準則監察成效
陳校長認為該校的規模絕對符合以上的考慮條件,教育局亦在學校的評核報告指,辦學團體為「歷史悠久」,肯定學校照顧非華語學生的經驗充足。若學校能成功申請,按學生的人數,已符合領取最高津貼額的資格。
陳坦言,申請成為指定學校,目的並非為了該數十萬元的資助,而是在計劃中可得到大專院校的到校支援才最重要。
「現時政策完全係靠學校自律同承擔,問題係教育局無指定學校嘅準則又無監察成效嘅制度!」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認為,教育局必須公開指定學校的審批程序,亦要評估校方的工作是否令非華語學童有所增值。「公帑就算浪費得起,對小朋友而言都係唔公道,當佢哋入去一間無心嘅學校,只係得個學位,咩嘢都學唔到嘅話,係產生緊失敗者,社會最終都要負上呢個社會代價㗎。」
Yellow- 訪客
少數族裔多抗拒學中文
學校鍥而不捨申請成為指定學校,其中一個誘因是可獲大專院校提供到校支援,其中港大於○八年九月開始為期三年的支援計劃,為指定學校舉辦工作坊及研討會,與老師分享教學經驗,更會派專家視察上課情況並評估課堂成效,之後再為老師及學生提供度身訂造的建議。
李潔芳認為少數族裔的學生因心理障礙,影響學習中文的信心。
學好中文發展佳
「佢哋成日覺得中文好難,好易就放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李潔芳表示,現時可完全掌握中文讀寫技巧的南亞裔人士屬少數,形成少數族裔學生抗拒學習中文的心理障礙,加上有別於本地家長會對子女學業有所要求,在缺乏家人的鼓勵下,亦令少數族裔學生失去學習動機。「曾經有學生選擇唔升中二,因為佢媽媽認為佢哋只可從事一啲低收入嘅工作,讀書嚟都無用。」
另外,學生的中文程度差異大,亦令老師難以配合不同學生的程度製作教材及施教,致出現課程太淺或太難的情況。李潔芳強調,其實少數族裔學生既懂得他們的母語,英語水平又比本地學生為高,如能好好學習中文,將有更佳的發展,出路又何止保安或地盤工作呢!
李潔芳認為少數族裔的學生因心理障礙,影響學習中文的信心。
學好中文發展佳
「佢哋成日覺得中文好難,好易就放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李潔芳表示,現時可完全掌握中文讀寫技巧的南亞裔人士屬少數,形成少數族裔學生抗拒學習中文的心理障礙,加上有別於本地家長會對子女學業有所要求,在缺乏家人的鼓勵下,亦令少數族裔學生失去學習動機。「曾經有學生選擇唔升中二,因為佢媽媽認為佢哋只可從事一啲低收入嘅工作,讀書嚟都無用。」
另外,學生的中文程度差異大,亦令老師難以配合不同學生的程度製作教材及施教,致出現課程太淺或太難的情況。李潔芳強調,其實少數族裔學生既懂得他們的母語,英語水平又比本地學生為高,如能好好學習中文,將有更佳的發展,出路又何止保安或地盤工作呢!
Yellow- 訪客
設指定學校 政策逼出來
港府於二○○六至二○○七學年開始邀請合適的學校成為指定學校,源於政府要配合《種族歧視條例》內的豁免條文,不得不加強對少數族裔人士提供更多的支援措施。
多年來申請為指定學校被拒,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需自行和學者聯絡,由老師開發一套合適的中文教材。
配合種族歧視條例
早於討論《種族歧視條例》時,草案內有關教育的條文,過分保障教育局及教育機構,例如教育局或學校沒有為少數族裔提供額外支援時,並不構成種族歧視;少數族裔人士亦不可因教學語言或假期安排的問題,以《種族歧視條例》挑戰學校。已惹來關注少數族裔人士權益的團體不滿,並要求修訂條例內容。為免反對聲音過大,令草案內有利教育局的條文被刪,教育局決定以指定學校的政策作為「甜頭」。
「指定學校係逼出嚟㗎,唔係政府好甘願嘅情況之下做嘅。」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批評,教育局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在非華語學童的利益出發,令指定學校的政策千瘡百孔,政府有必要檢討條例並修正。
曾有團體發起遊行,要求港府協助非華語學童。
多年來申請為指定學校被拒,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需自行和學者聯絡,由老師開發一套合適的中文教材。
配合種族歧視條例
早於討論《種族歧視條例》時,草案內有關教育的條文,過分保障教育局及教育機構,例如教育局或學校沒有為少數族裔提供額外支援時,並不構成種族歧視;少數族裔人士亦不可因教學語言或假期安排的問題,以《種族歧視條例》挑戰學校。已惹來關注少數族裔人士權益的團體不滿,並要求修訂條例內容。為免反對聲音過大,令草案內有利教育局的條文被刪,教育局決定以指定學校的政策作為「甜頭」。
「指定學校係逼出嚟㗎,唔係政府好甘願嘅情況之下做嘅。」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批評,教育局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在非華語學童的利益出發,令指定學校的政策千瘡百孔,政府有必要檢討條例並修正。
曾有團體發起遊行,要求港府協助非華語學童。
Yellow- 訪客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