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業掘寶記
第1頁(共1頁)
殯葬業掘寶記
本報記者張華 實習生李維娜 發自重慶
在超過400平方米、裝修豪華的一間靈堂裡,空調、沙發、桌球台、會客室等一應俱全,正中央偌大的鋼琴最為扎眼,當音樂聲起,死亡的氣息一下子淡了很多,人們一邊對死者追思,一邊相互寒暄著……
這是3月25日,重慶江南殯儀館「重慶廳」裡的一幕。重慶市一位重要人物的父親幾天前去世了,葬禮就在這裡舉行。「重慶廳」是江南殯儀館規格最高的廳堂之一,3天2夜的租用費用為1.58萬元。
葬禮要搞3天2夜———這是重慶獨特的喪葬風俗。3天當中,所有親朋好友的食宿一般都有統一安排,大都住在附近的酒店,殯儀館有食堂,而各種小吃、麻將和撲克就擺置在靈堂內,供客人們隨時享用。靈堂裡會播放哀樂,但死者親屬一般都會邀請樂隊表演,唱歌、跳舞,或是請僧人來為死者超度,好讓逝者一路走好。
江南殯儀館的大門上同時掛的另一塊招牌是「中國生命集團」,這是一家神秘的台資企業———作為「中國殯葬第一股」,中國生命(08296。HK)去年9月9日在香港一掛牌即受到資金熱捧,首日漲幅達44.44%,然後4天翻了4倍,堪稱瘋狂,而一串帶「4」的數字的巧合更顯詭異。
今年3月底,中國生命發佈的年報顯示,2009財年的營業額為4750萬元,毛利為72%,其中中國大陸業務所佔公司業務比重超過七成。
在高利潤的背後,中國生命集團董事長劉添財認為自己也提供了價值———「我們這些殯葬從業者,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儀式讓生者更理解人生的價值、親情的可貴。」
54歲的劉添財是位台商。他曾在台灣試水房地產業,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在台灣經營墓園。2007年進入重慶後,他不但將台灣的殯儀服務業(重慶安福堂、天福堂即為其旗下殯儀服務公司)克隆到了大陸,更是闖入了「禁區」———托管了包括火化業務的重慶江南殯儀館。江南殯儀館是重慶市屬的兩家殯儀館之一。
這個結果連劉也沒想到。在台灣,儘管殯儀服務業完全由民間資本主導,但火化這一環節,仍是由台灣政府來經營的。而在劉過去的印象中,中國大陸的殯葬業應該是一個幾乎完全封閉、高度壟斷的行業。
在劉托管江南殯儀館之後,這家殯儀館憑藉著提供包括追思、餐飲、住宿、運送、冷藏遺體、化妝、火化、骨灰寄存和殮葬等「一條龍服務」,在2009年一年的營收就達到2000萬元。
十個月鎖定重慶
劉添財進入重慶是2006年。彼時,劉添財在台灣執掌的「寶山生命公司」在業界已頗為知名(中國生命集團是於2005年2月在開曼群島註冊的空殼公司),並將業務開拓到了馬來西亞等國。
寶山生命在台灣的業務主要是墓園和殯儀策劃與服務。雖然盤子鋪得不小,總的營業額大約為2000萬元人民幣。劉添財覬覦中國大陸這一超級市場,但遲遲找不到切入口。
直到2005年,劉添財等寶山生命高管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參觀,偶遇當時在長沙任職、後任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張宏昌。該校是中國大陸為數不多專門設置殯葬專業的院校之一。
兩人先在接待宴上相談甚歡,不久後又有了一次單獨的會談。劉添財發現,自己原先對大陸殯葬業「禁入」的看法其實是作繭自縛。在張宏昌的指點下,劉添財選擇了浙江和重慶為首先要攻佔的區域,後來從民俗等方面又做權衡,最終選擇重慶為突破口。
那時重慶的殯葬業,火化和墓園業務為政府經營,殯儀服務業則是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平分秋色。不過這裡的「民間資本」形態,主要是在重慶大街小巷搭棚而生的個體經營者,價格靈活,但欠規範。直到今天,重慶個別區街還能看到類似的「風景線」。
彼時另有一家大型企業已在重慶(主要是沙坪壩區)樹立了江湖地位———民政部直屬的中福實業總公司投資逾億元建造、以經營墓園為主的上海福壽園,其重慶分公司於2002年在重慶沙坪壩區建造「安樂堂」,提供除火化外的殯儀服務。2004年初沙坪壩區政協提交的工作報告中,安樂堂作為該區耗時僅一年多就建成的「第一個集中、衛生的治喪場所」被重點提到。
張克勤是安樂堂的總經理。「到今年5月份我到重慶就整整8年了。」他一口上海腔,端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很自豪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現在有26個悼念廳,總面積超過5000平米呢。不久前,有香港上市公司和我們的母公司頻繁接觸。」張的辦公室外,樓上樓下,是多家葬禮,人聲鼎沸,親友們的搓麻將聲,嗑瓜子聲,服務人員倒茶聲,不同樂隊的演奏聲等混成一團;劉添財2006年來到重慶後,並沒有急著下手,而是對重慶各區的殯葬現狀、大小殯儀館、大小殯儀服務公司開始了漫長的考察,總共耗費了超過十個月的時間。
彼時在馬來西亞分公司任職的王順郎,也被劉添財叫了回來,加入到了「重慶偵察小分隊」當中。馬來西亞是個宗教國家,王順郎當年從台灣過去後突破了藩籬,於是他被劉視為打開中國大陸市場大門的最佳人選。 爭議中的殯儀館改制
劉添財2007年中首先托管的殯儀服務公司是重慶九龍坡區的天福堂,首先托管的殯儀館是重慶江南殯儀館。所謂托管,即地皮和房產的產權歸屬不變,自己只是承包,且在合同期內每年提取一筆固定比例的管理費用給原所有人或主管單位。
在超過400平方米、裝修豪華的一間靈堂裡,空調、沙發、桌球台、會客室等一應俱全,正中央偌大的鋼琴最為扎眼,當音樂聲起,死亡的氣息一下子淡了很多,人們一邊對死者追思,一邊相互寒暄著……
這是3月25日,重慶江南殯儀館「重慶廳」裡的一幕。重慶市一位重要人物的父親幾天前去世了,葬禮就在這裡舉行。「重慶廳」是江南殯儀館規格最高的廳堂之一,3天2夜的租用費用為1.58萬元。
葬禮要搞3天2夜———這是重慶獨特的喪葬風俗。3天當中,所有親朋好友的食宿一般都有統一安排,大都住在附近的酒店,殯儀館有食堂,而各種小吃、麻將和撲克就擺置在靈堂內,供客人們隨時享用。靈堂裡會播放哀樂,但死者親屬一般都會邀請樂隊表演,唱歌、跳舞,或是請僧人來為死者超度,好讓逝者一路走好。
江南殯儀館的大門上同時掛的另一塊招牌是「中國生命集團」,這是一家神秘的台資企業———作為「中國殯葬第一股」,中國生命(08296。HK)去年9月9日在香港一掛牌即受到資金熱捧,首日漲幅達44.44%,然後4天翻了4倍,堪稱瘋狂,而一串帶「4」的數字的巧合更顯詭異。
今年3月底,中國生命發佈的年報顯示,2009財年的營業額為4750萬元,毛利為72%,其中中國大陸業務所佔公司業務比重超過七成。
在高利潤的背後,中國生命集團董事長劉添財認為自己也提供了價值———「我們這些殯葬從業者,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儀式讓生者更理解人生的價值、親情的可貴。」
54歲的劉添財是位台商。他曾在台灣試水房地產業,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在台灣經營墓園。2007年進入重慶後,他不但將台灣的殯儀服務業(重慶安福堂、天福堂即為其旗下殯儀服務公司)克隆到了大陸,更是闖入了「禁區」———托管了包括火化業務的重慶江南殯儀館。江南殯儀館是重慶市屬的兩家殯儀館之一。
這個結果連劉也沒想到。在台灣,儘管殯儀服務業完全由民間資本主導,但火化這一環節,仍是由台灣政府來經營的。而在劉過去的印象中,中國大陸的殯葬業應該是一個幾乎完全封閉、高度壟斷的行業。
在劉托管江南殯儀館之後,這家殯儀館憑藉著提供包括追思、餐飲、住宿、運送、冷藏遺體、化妝、火化、骨灰寄存和殮葬等「一條龍服務」,在2009年一年的營收就達到2000萬元。
十個月鎖定重慶
劉添財進入重慶是2006年。彼時,劉添財在台灣執掌的「寶山生命公司」在業界已頗為知名(中國生命集團是於2005年2月在開曼群島註冊的空殼公司),並將業務開拓到了馬來西亞等國。
寶山生命在台灣的業務主要是墓園和殯儀策劃與服務。雖然盤子鋪得不小,總的營業額大約為2000萬元人民幣。劉添財覬覦中國大陸這一超級市場,但遲遲找不到切入口。
直到2005年,劉添財等寶山生命高管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參觀,偶遇當時在長沙任職、後任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張宏昌。該校是中國大陸為數不多專門設置殯葬專業的院校之一。
兩人先在接待宴上相談甚歡,不久後又有了一次單獨的會談。劉添財發現,自己原先對大陸殯葬業「禁入」的看法其實是作繭自縛。在張宏昌的指點下,劉添財選擇了浙江和重慶為首先要攻佔的區域,後來從民俗等方面又做權衡,最終選擇重慶為突破口。
那時重慶的殯葬業,火化和墓園業務為政府經營,殯儀服務業則是民間資本與國有資本平分秋色。不過這裡的「民間資本」形態,主要是在重慶大街小巷搭棚而生的個體經營者,價格靈活,但欠規範。直到今天,重慶個別區街還能看到類似的「風景線」。
彼時另有一家大型企業已在重慶(主要是沙坪壩區)樹立了江湖地位———民政部直屬的中福實業總公司投資逾億元建造、以經營墓園為主的上海福壽園,其重慶分公司於2002年在重慶沙坪壩區建造「安樂堂」,提供除火化外的殯儀服務。2004年初沙坪壩區政協提交的工作報告中,安樂堂作為該區耗時僅一年多就建成的「第一個集中、衛生的治喪場所」被重點提到。
張克勤是安樂堂的總經理。「到今年5月份我到重慶就整整8年了。」他一口上海腔,端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很自豪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現在有26個悼念廳,總面積超過5000平米呢。不久前,有香港上市公司和我們的母公司頻繁接觸。」張的辦公室外,樓上樓下,是多家葬禮,人聲鼎沸,親友們的搓麻將聲,嗑瓜子聲,服務人員倒茶聲,不同樂隊的演奏聲等混成一團;劉添財2006年來到重慶後,並沒有急著下手,而是對重慶各區的殯葬現狀、大小殯儀館、大小殯儀服務公司開始了漫長的考察,總共耗費了超過十個月的時間。
彼時在馬來西亞分公司任職的王順郎,也被劉添財叫了回來,加入到了「重慶偵察小分隊」當中。馬來西亞是個宗教國家,王順郎當年從台灣過去後突破了藩籬,於是他被劉視為打開中國大陸市場大門的最佳人選。 爭議中的殯儀館改制
劉添財2007年中首先托管的殯儀服務公司是重慶九龍坡區的天福堂,首先托管的殯儀館是重慶江南殯儀館。所謂托管,即地皮和房產的產權歸屬不變,自己只是承包,且在合同期內每年提取一筆固定比例的管理費用給原所有人或主管單位。
Tim- 訪客
回復: 殯葬業掘寶記
托管殯儀服務公司難度並不大,因為在重慶,這一塊市場本來就是對民資開放的,與被托管方談妥合作細節後,提交所在區的民政局備案即可。
難點在於托管殯儀館,「最大的障礙是當你要打破殯儀館原先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編製時,必須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和懷疑。」王順郎說。
不出所料,江南殯儀館所在的重慶南岸區民政局裡分為了兩派,一派支援,一派反對,兩股聲音針鋒相對。
令劉感到幸運的是,南岸區民政局局長鄧從國從一開始就支援改制———主管單位的一把手投贊成票,其實已是一個風向標。而劉添財更明白,籌碼必須足夠高、足夠誘人,經過近一個月的數輪談判後,他承諾的條件是:殯儀館原員工願意受聘的,全部吸收,改與中國生命集團簽約,待遇從優;願意留任的幹部則可領到「雙工資」,原事業編製的工資不變,另從中國生命集團拿一份企業工資;而不願留任的幹部,則成為殯儀館的監督者———「江南殯儀館管委會」,實際上等於提前退休了。
對南岸區民政局來說,既解決了先前殯儀館經營不善的問題,每年又能坐享一筆不菲的「管理費」。而且減少了所轄區域殯儀個體戶隨處搭棚的現象,並讓外界貼上了「殯葬業改制排頭兵」的標籤,等於一箭多雕。
南岸區民政局裡的支援聲最終變成了多數派,劉添財卻不敢長舒一口氣。因為儘管江南殯儀館的編制屬南岸區民政局主管,但必須和重慶市民政局通氣,而市民政局裡對此事的反對者佔大頭。「劉添財當時來局裡跑了好多趟,詳盡匯報自己的思路。」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維智(隸屬重慶市民政局)向南方週末記者稱。又是一番長磨短磨之後,劉添財最終遂願。當然,由於是外資屬性,和工商部門過招也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劉添財進入重慶的步驟可謂「前松後緊」,前半場如不少業界同行形容的一樣,「在街上轉悠,似乎像個沒事人一樣」,而後半場是緊鑼密鼓。
中國生命托管江南殯儀館後,一邊改善設施,一邊細化相關的服務品種和檔次,「我們的價格這幾年在不斷提升,而非像一般服務行業一樣『促銷酬賓』。」王順郎指著江南殯儀館牆壁上的經物價局核准的《殯葬服務收費價目表》稱。顯然,登堂入室的劉添財,在行政許可的大帽子下,盡可能地將台灣殯葬業的經驗複製了過來。「若無重慶業務,中國生命是無法在香港上市的。」去年9月中國生命掛牌後,回到重慶的小型慶功會上,劉添財如此感慨。短短兩年時間,從無到有,到成為主要業務市場,大陸在劉添財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他現在是台灣、香港、大陸三地跑,不時還要飛往加拿大———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台灣服兵役,妻女在加拿大。
「你在廣東殯葬行業有人脈嗎?」
中國生命上市募集資金超過8000萬元人民幣。之後,其擴張步伐明顯加快。先是於去年11月托管重慶忠縣殯儀館,然後是今年2月拿下江北區的安福堂。
安福堂顯得很是破舊,大門右側石壁上的公司名稱中,「安」已不見,只留下「福堂」二字。雖然也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悼念廳,但都很簡陋,記者聯繫採訪當日的值班經理,電話一通後,被告知「正在喝酒」無法回來。「我們馬上要對安福堂翻修了。」中國生命集團重慶事業部總經理王順郎說。
但他同時又流露出對殯葬業從業人員素質普通不高的擔憂。「你看公司這些張貼畫,都是我親自完成的。」王順郎順手指著江南殯儀館接待大廳裡「禮遇生命最終的價值,圓滿您對生命的最終期許」等宣傳語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王順郎1990年代初在台灣經營一間廣告公司,恰逢劉添財開發完一塊墓地後要宣傳,便找到了王順郎,兩人合作後不久,在劉的鼓動下,王即加盟到劉旗下。由於中國大陸殯葬專業人士匱乏,廣告業人才一般又不願接單,更不願轉投這一行業,「所以我現在雖是公司高層,也必須親力親為。」值得玩味的是,從中國生命的財報看,中國生命集團並不像外界盛傳的一樣個個拿高薪。財報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生命集團有近270名僱員,而這一年中,包括董事酬金在內,其員工成本近640萬元,人均年薪只有2.4萬元。而重慶市統計局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重慶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近3.1萬元。
也就是說,向來處在人們眼中「暴利行業」的中國生命集團員工,比重慶市城鎮職工的平均工資還要低兩成。
一邊是人才匱乏,一邊又在壓縮成本,這似乎是個悖論。一位員工看著公司報表上70%的毛利率這一數字憤憤不平地說,劉添財「只顧為自己添財」。作為中國生命第一大股東的劉添財,持股比例約為49%,以4月1日收盤價計,所持有股份市值為3.8億元人民幣。
而劉對這些聲音並不在乎,他在某些方面又非常捨得,譬如他上交的「管理費」———江南殯儀館2009年度2000萬元的營收當中,營運費用為120萬元,而管理費高達680萬元。又如並不在中國生命任職的劉添財的好友楊永生、於文萍夫妻,共擁有超過7%的股份,招股書披露的原因是劉認為他們「在中國擁有廣泛的人際網路,可向本集團引介更多業務機會」。
難點在於托管殯儀館,「最大的障礙是當你要打破殯儀館原先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編製時,必須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和懷疑。」王順郎說。
不出所料,江南殯儀館所在的重慶南岸區民政局裡分為了兩派,一派支援,一派反對,兩股聲音針鋒相對。
令劉感到幸運的是,南岸區民政局局長鄧從國從一開始就支援改制———主管單位的一把手投贊成票,其實已是一個風向標。而劉添財更明白,籌碼必須足夠高、足夠誘人,經過近一個月的數輪談判後,他承諾的條件是:殯儀館原員工願意受聘的,全部吸收,改與中國生命集團簽約,待遇從優;願意留任的幹部則可領到「雙工資」,原事業編製的工資不變,另從中國生命集團拿一份企業工資;而不願留任的幹部,則成為殯儀館的監督者———「江南殯儀館管委會」,實際上等於提前退休了。
對南岸區民政局來說,既解決了先前殯儀館經營不善的問題,每年又能坐享一筆不菲的「管理費」。而且減少了所轄區域殯儀個體戶隨處搭棚的現象,並讓外界貼上了「殯葬業改制排頭兵」的標籤,等於一箭多雕。
南岸區民政局裡的支援聲最終變成了多數派,劉添財卻不敢長舒一口氣。因為儘管江南殯儀館的編制屬南岸區民政局主管,但必須和重慶市民政局通氣,而市民政局裡對此事的反對者佔大頭。「劉添財當時來局裡跑了好多趟,詳盡匯報自己的思路。」重慶市殯葬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維智(隸屬重慶市民政局)向南方週末記者稱。又是一番長磨短磨之後,劉添財最終遂願。當然,由於是外資屬性,和工商部門過招也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劉添財進入重慶的步驟可謂「前松後緊」,前半場如不少業界同行形容的一樣,「在街上轉悠,似乎像個沒事人一樣」,而後半場是緊鑼密鼓。
中國生命托管江南殯儀館後,一邊改善設施,一邊細化相關的服務品種和檔次,「我們的價格這幾年在不斷提升,而非像一般服務行業一樣『促銷酬賓』。」王順郎指著江南殯儀館牆壁上的經物價局核准的《殯葬服務收費價目表》稱。顯然,登堂入室的劉添財,在行政許可的大帽子下,盡可能地將台灣殯葬業的經驗複製了過來。「若無重慶業務,中國生命是無法在香港上市的。」去年9月中國生命掛牌後,回到重慶的小型慶功會上,劉添財如此感慨。短短兩年時間,從無到有,到成為主要業務市場,大陸在劉添財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他現在是台灣、香港、大陸三地跑,不時還要飛往加拿大———他有一兒一女,兒子在台灣服兵役,妻女在加拿大。
「你在廣東殯葬行業有人脈嗎?」
中國生命上市募集資金超過8000萬元人民幣。之後,其擴張步伐明顯加快。先是於去年11月托管重慶忠縣殯儀館,然後是今年2月拿下江北區的安福堂。
安福堂顯得很是破舊,大門右側石壁上的公司名稱中,「安」已不見,只留下「福堂」二字。雖然也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悼念廳,但都很簡陋,記者聯繫採訪當日的值班經理,電話一通後,被告知「正在喝酒」無法回來。「我們馬上要對安福堂翻修了。」中國生命集團重慶事業部總經理王順郎說。
但他同時又流露出對殯葬業從業人員素質普通不高的擔憂。「你看公司這些張貼畫,都是我親自完成的。」王順郎順手指著江南殯儀館接待大廳裡「禮遇生命最終的價值,圓滿您對生命的最終期許」等宣傳語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王順郎1990年代初在台灣經營一間廣告公司,恰逢劉添財開發完一塊墓地後要宣傳,便找到了王順郎,兩人合作後不久,在劉的鼓動下,王即加盟到劉旗下。由於中國大陸殯葬專業人士匱乏,廣告業人才一般又不願接單,更不願轉投這一行業,「所以我現在雖是公司高層,也必須親力親為。」值得玩味的是,從中國生命的財報看,中國生命集團並不像外界盛傳的一樣個個拿高薪。財報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生命集團有近270名僱員,而這一年中,包括董事酬金在內,其員工成本近640萬元,人均年薪只有2.4萬元。而重慶市統計局今年2月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重慶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為近3.1萬元。
也就是說,向來處在人們眼中「暴利行業」的中國生命集團員工,比重慶市城鎮職工的平均工資還要低兩成。
一邊是人才匱乏,一邊又在壓縮成本,這似乎是個悖論。一位員工看著公司報表上70%的毛利率這一數字憤憤不平地說,劉添財「只顧為自己添財」。作為中國生命第一大股東的劉添財,持股比例約為49%,以4月1日收盤價計,所持有股份市值為3.8億元人民幣。
而劉對這些聲音並不在乎,他在某些方面又非常捨得,譬如他上交的「管理費」———江南殯儀館2009年度2000萬元的營收當中,營運費用為120萬元,而管理費高達680萬元。又如並不在中國生命任職的劉添財的好友楊永生、於文萍夫妻,共擁有超過7%的股份,招股書披露的原因是劉認為他們「在中國擁有廣泛的人際網路,可向本集團引介更多業務機會」。
Tim- 訪客
回復: 殯葬業掘寶記
不過,時至今日,劉添財的生命集團雖然在重慶殯葬業市場獲益豐厚,但其發展前景仍面臨著多方面的制約。
例如,殯儀館的火化業務原本應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一旦變成具有一定壟斷性的生意,商人的逐利衝動與該項服務的公共性就會發生衝突。根據中國生命的招股書,江南殯儀館被托管的第二年,火化的平均收費提高了6.9%,隨後四個月的平均收費又下調了1.4%,招股書稱「這反映受到中國價格監控的輕微影響」。
另一方面,劉添財必須加大馬力開拓重慶之外的新市場,否則,中國生命的成長性便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質疑。「你在廣東殯葬行業有人脈嗎?有的話咱們可以考慮合作。」在採訪結束時,王順郎仍不忘向南方週末記者問了一句。
例如,殯儀館的火化業務原本應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一旦變成具有一定壟斷性的生意,商人的逐利衝動與該項服務的公共性就會發生衝突。根據中國生命的招股書,江南殯儀館被托管的第二年,火化的平均收費提高了6.9%,隨後四個月的平均收費又下調了1.4%,招股書稱「這反映受到中國價格監控的輕微影響」。
另一方面,劉添財必須加大馬力開拓重慶之外的新市場,否則,中國生命的成長性便會受到資本市場的質疑。「你在廣東殯葬行業有人脈嗎?有的話咱們可以考慮合作。」在採訪結束時,王順郎仍不忘向南方週末記者問了一句。
Tim- 訪客
殯葬業的生財之道
-記者觀察
對於中國殯葬行業的掘金者來說,這是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最近10年,中國大陸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平均死亡人數為850萬人,以人均喪葬費用3000元計,這一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高達255億元。
□本報記者張華
“馬雲,你對自己的葬禮滿意嗎?”
“還行,這個項目挺有意思,很獨特,但是這個項目的路會很長。這應該是一個慈善事業,因為它面對的是生與死,挑戰的是傳統觀念。”
這是當年央視《贏在中國》第二賽季晉級過程中的一番對話,一位選手陳述完自己項目“殯儀服務連鎖企業”後,主持人問嘉賓馬雲的看法,馬雲如此回答。
馬雲錯了。彼時他並不知道,就在他在演播廳侃侃而談時,一位名叫劉添財的台灣人正開始在中國大陸殯葬業“尋寶”,最後他成功了,並且時間只有短短兩年,就於2009年9月他將“中國殯葬第一股”帶上了香港資本市場,主營業務正是殯儀服務。
今年3月,電子及貿易行業的香港上市公司金科數碼宣佈,與上海福壽園的母公司中福實業簽訂備忘錄,擬在內地合作開發殯儀服務。之前,金科曾宣佈以20億元收購上海一殯儀項目55%的股權。這似乎預示著中福實業正在推進自己的借殼之路。
中國生命、中福實業,加上主業為墓園的勤美達國際和中民安園。資本市場的“殯葬板塊”初現雛形。
發現中國殯葬市場潛力之大的,遠不止這些公司。去年11月,日本心網株式會社社長到上海造訪福壽園集團,兩個月之後,福壽園集團高管又到日本回訪,“我們現場觀摩了地道的『入殮師』。在那裡,所有的死者是那麼有尊嚴。”福壽園重慶分公司負責人張克勤很是感慨。
心網株式會社希望借道上海福壽園進入中國大陸。這是家老牌殯葬企業,歷史超過80年。殯葬業“百年老店”的夢想並不遙遠,足見日本殯葬業之發達。給張克勤印象深刻的另一處細節是,日本一些禮儀服務公司,業務涵蓋葬禮和婚禮,大多數時候,提供葬禮和婚禮禮儀服務的,是同一組人員。而在中國大陸,這顯然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會為人所詬病。
有趣的是,日本影片《入殮師》獲2009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後,帶動了原本就熱鬧非凡的殯葬業新一輪投資熱潮。據彭博社報道,包括鐵道公司、飯店、農業協會以及零售企業等都想分一杯羹。世界500強、日本最大零售企業永旺株式會社已和四百多家殯葬業者簽約,提供不同檔次的服務,永旺超市服務台不時派送印有“安心的葬禮”的宣傳頁。
不僅是日本。美國殯葬業也是完全市場化的產業(美國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開設殯葬專業),其行業龍頭叫SCI(ServiceCorporationInternational),它在1969年就登陸資本市場。它秉承的是麥當勞式的連鎖經營,通過瘋狂並購,到1999年時,成為全球最大的殯葬企業,在美、英、法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0%。
對於中國殯葬行業的掘金者來說,這是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最近10年,中國大陸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平均死亡人數為850萬人,以人均喪葬費用3000元計,這一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高達255億元。
甚至連網際網路從業者也關注到了這個市場。一家伺服器位於北京、名為“網同”的紀念網站近些年風生水起,自稱是“世界上第一家規模化經營在線紀念的網路公司”,據稱其與國內許多公墓建立了合作關係,客戶過萬,除去每年極少的網頁維護費用外,年收入超過百萬元,毛利率超過90%,令中國生命等實體公司都望塵莫及。
一位正在中國生命旗下江南殯儀館實習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殯儀專業大三的學生告訴我,重慶殯葬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超乎想像,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在各家殯儀公司都在發展“壽前服務”或稱“臨終關懷”這一塊業務,即改善患者余壽的品質。“由於這一業務是殯儀服務的前一站,”他狡黠一笑,“一些養老院現在專門搜尋一些家庭條件優越、行將就木的老人,人一去世,一套方案隨即出爐———到哪家殯儀服務公司或殯儀館,如何辦葬禮等,這其實等於通過卡住我們產業鏈的一處上游,來和我們搶食市場。”
對於中國殯葬行業的掘金者來說,這是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最近10年,中國大陸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平均死亡人數為850萬人,以人均喪葬費用3000元計,這一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高達255億元。
□本報記者張華
“馬雲,你對自己的葬禮滿意嗎?”
“還行,這個項目挺有意思,很獨特,但是這個項目的路會很長。這應該是一個慈善事業,因為它面對的是生與死,挑戰的是傳統觀念。”
這是當年央視《贏在中國》第二賽季晉級過程中的一番對話,一位選手陳述完自己項目“殯儀服務連鎖企業”後,主持人問嘉賓馬雲的看法,馬雲如此回答。
馬雲錯了。彼時他並不知道,就在他在演播廳侃侃而談時,一位名叫劉添財的台灣人正開始在中國大陸殯葬業“尋寶”,最後他成功了,並且時間只有短短兩年,就於2009年9月他將“中國殯葬第一股”帶上了香港資本市場,主營業務正是殯儀服務。
今年3月,電子及貿易行業的香港上市公司金科數碼宣佈,與上海福壽園的母公司中福實業簽訂備忘錄,擬在內地合作開發殯儀服務。之前,金科曾宣佈以20億元收購上海一殯儀項目55%的股權。這似乎預示著中福實業正在推進自己的借殼之路。
中國生命、中福實業,加上主業為墓園的勤美達國際和中民安園。資本市場的“殯葬板塊”初現雛形。
發現中國殯葬市場潛力之大的,遠不止這些公司。去年11月,日本心網株式會社社長到上海造訪福壽園集團,兩個月之後,福壽園集團高管又到日本回訪,“我們現場觀摩了地道的『入殮師』。在那裡,所有的死者是那麼有尊嚴。”福壽園重慶分公司負責人張克勤很是感慨。
心網株式會社希望借道上海福壽園進入中國大陸。這是家老牌殯葬企業,歷史超過80年。殯葬業“百年老店”的夢想並不遙遠,足見日本殯葬業之發達。給張克勤印象深刻的另一處細節是,日本一些禮儀服務公司,業務涵蓋葬禮和婚禮,大多數時候,提供葬禮和婚禮禮儀服務的,是同一組人員。而在中國大陸,這顯然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會為人所詬病。
有趣的是,日本影片《入殮師》獲2009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後,帶動了原本就熱鬧非凡的殯葬業新一輪投資熱潮。據彭博社報道,包括鐵道公司、飯店、農業協會以及零售企業等都想分一杯羹。世界500強、日本最大零售企業永旺株式會社已和四百多家殯葬業者簽約,提供不同檔次的服務,永旺超市服務台不時派送印有“安心的葬禮”的宣傳頁。
不僅是日本。美國殯葬業也是完全市場化的產業(美國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開設殯葬專業),其行業龍頭叫SCI(ServiceCorporationInternational),它在1969年就登陸資本市場。它秉承的是麥當勞式的連鎖經營,通過瘋狂並購,到1999年時,成為全球最大的殯葬企業,在美、英、法和澳大利亞等國的市場份額均超過10%。
對於中國殯葬行業的掘金者來說,這是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最近10年,中國大陸死亡人數逐年上升,平均死亡人數為850萬人,以人均喪葬費用3000元計,這一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就高達255億元。
甚至連網際網路從業者也關注到了這個市場。一家伺服器位於北京、名為“網同”的紀念網站近些年風生水起,自稱是“世界上第一家規模化經營在線紀念的網路公司”,據稱其與國內許多公墓建立了合作關係,客戶過萬,除去每年極少的網頁維護費用外,年收入超過百萬元,毛利率超過90%,令中國生命等實體公司都望塵莫及。
一位正在中國生命旗下江南殯儀館實習的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殯儀專業大三的學生告訴我,重慶殯葬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超乎想像,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在各家殯儀公司都在發展“壽前服務”或稱“臨終關懷”這一塊業務,即改善患者余壽的品質。“由於這一業務是殯儀服務的前一站,”他狡黠一笑,“一些養老院現在專門搜尋一些家庭條件優越、行將就木的老人,人一去世,一套方案隨即出爐———到哪家殯儀服務公司或殯儀館,如何辦葬禮等,這其實等於通過卡住我們產業鏈的一處上游,來和我們搶食市場。”
Tim- 訪客
殯儀館辦文憑課程提升質素
老實, 長沙的殯儀業, 課程有多能? 長沙?
死亡是人生終站,若身後事所託非人實令人氣憤。有殯儀業人士指港府對殯儀業監管不足,致服務良莠不齊,建議當局設發牌制及開辦相關課程培訓新人。有殯儀館帶頭,跟內地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將派員工到內地進修殯儀文憑課程提升質素,殯儀館亦提供三個月實習機會予修讀課程學員。該院校亦將招收本港學生,為有興趣人士提供入行途徑。
九龍殯儀館將借出場地,供內地學院殯儀系學生實習。
九龍殯儀館董事總經理程廣寧稱,本港現時有七間殯儀館,每間各聘約五十至一百名員工,人手需求大。隨近年社會開放,不少人投身該行業,故現不缺人手,但服務卻很參差。消費者委員會過去曾收有關殯儀服務投訴,最離譜是打齋的「喃嘸佬」連死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亦寫錯。
倡設立發牌制度
但現時本港無教育機構辦專業殯儀課程,程指一些由長生店自行舉辦的課程不夠專業,故九龍殯儀館與內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簽約,合作培訓該業新血,學院的殯儀系三年制文憑課程,將於本月十三至十五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思源博覽」中招收本港學生。
文憑課程着重培養殯儀技術與管理的專業人才,課程內容包括殯葬衞生學、管理學和文化學、禮儀師的專業涵養和技能,及悲傷輔導等學理技巧等。程廣寧承認,三年的課程對港人可能太長,九龍殯儀館正與學院研究能否將課程分拆及縮短,入學條件及學費等詳情稍後會公布。
程廣寧強調殯儀業界屬專業技能,政府需加強監管,故他亦建議在業界設立發牌制度。該館亦正擬開辦本地專業殯儀課程的可行性,將向政府提交建議。
死亡是人生終站,若身後事所託非人實令人氣憤。有殯儀業人士指港府對殯儀業監管不足,致服務良莠不齊,建議當局設發牌制及開辦相關課程培訓新人。有殯儀館帶頭,跟內地院校簽訂合作協議,將派員工到內地進修殯儀文憑課程提升質素,殯儀館亦提供三個月實習機會予修讀課程學員。該院校亦將招收本港學生,為有興趣人士提供入行途徑。
九龍殯儀館將借出場地,供內地學院殯儀系學生實習。
九龍殯儀館董事總經理程廣寧稱,本港現時有七間殯儀館,每間各聘約五十至一百名員工,人手需求大。隨近年社會開放,不少人投身該行業,故現不缺人手,但服務卻很參差。消費者委員會過去曾收有關殯儀服務投訴,最離譜是打齋的「喃嘸佬」連死者的姓名和出生日期亦寫錯。
倡設立發牌制度
但現時本港無教育機構辦專業殯儀課程,程指一些由長生店自行舉辦的課程不夠專業,故九龍殯儀館與內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簽約,合作培訓該業新血,學院的殯儀系三年制文憑課程,將於本月十三至十五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思源博覽」中招收本港學生。
文憑課程着重培養殯儀技術與管理的專業人才,課程內容包括殯葬衞生學、管理學和文化學、禮儀師的專業涵養和技能,及悲傷輔導等學理技巧等。程廣寧承認,三年的課程對港人可能太長,九龍殯儀館正與學院研究能否將課程分拆及縮短,入學條件及學費等詳情稍後會公布。
程廣寧強調殯儀業界屬專業技能,政府需加強監管,故他亦建議在業界設立發牌制度。該館亦正擬開辦本地專業殯儀課程的可行性,將向政府提交建議。
Ryan.Zho- 訪客
第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