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助學行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風土人情
第1頁(共2頁)
茶馬古道助學行
苗圃行動發起茶馬古道助學行,由雲南思茅起步行至中緬邊境鎮康縣南傘鎮,全程 52天步行逾 800公里,助雲南山區貧困小朋友一圓讀書夢。步行籌款由 9月 22日至 11月 13日,途經五個縣市,包括瀾滄、孟連、西盟、滄源至南傘鎮,為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除原茶馬古道外,路線主要以平路為主。路線分四段進行,每段行程約七至八天,參加者可選擇路線參與,活動目標 800萬元。黃耀興攝
Lulu- 訪客
組義工隊遠赴內地 造福學生孤兒 退休洋警官變阿Sir教英語
本港一班主要由退休外籍警官組成的義工隊,遠赴內地一些學校,教授學生和孤兒學習「優閒英語」,透過生動和互動教授方式,改善孩子英語的聽、講能力,期盼他們從小能學好英語,裝備自己,適應世界。
記者:蔡淑儀
本港一班前外籍高官,希望退休後生活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決定變身另類「阿Sir」,北上義務教導一班小學生和孤兒學英文;他們包括曾位職警隊總警司及高級警司的警官,以及一名地政總署拍賣官等數人,各人全都在港工作和居住逾三十年,早已視香港為家。
輕鬆學習事半功倍
發起北上教英語行動發起人、退休前位職高級警司林占士稱,內地學生英文基礎不差,閱讀和書寫能力也強,惟獨聽和講英語能力卻略為遜色,相信與他們鮮有接觸外國人有關。「他們的英文老師都是中國人,課堂所聽都是中國人說的英語,我們此行就是希望讓他們多接觸外國人,親耳聽聽英國人、美國 人和其他國家『鬼佬』所說的英語,口音究竟有何分別?」
林占士稱,他們已兩次北上教英語,分別於去年十二月初和上月,先後到廣西南寧市的明天學校,教導該校五百多名學生和孤兒。教學「課程」卻非根據教科書來授課,上課地點亦不止局限於課室,而是有時在操場、有時在花園,都是透過講故事、唱歌,甚至閒聊日常生活的瑣事等方式,讓孩子可以在無壓力、輕鬆環境下學習英語,效果更事半功倍。
面對外國人學生雀躍
陌生的「鬼佬」忽然殺入校園,林占士說內地孩子非但不抗拒和害怕,反之他們可能少機會接觸外國人,面對難得學習機會,孩子們都十分珍惜和雀躍,踴躍發問和主動學習的態度,令他們感動,更肯定類似探訪活動,日後一定會繼續進行。
義工隊成員之一、退休前位職總警司的賈允能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增強內地學生說英語能力和自信,至於他們等一班「鬼佬」老師,助人之餘自己一樣獲益良多,「我們退休前做警察,所接觸大多數是不愉快的事情和罪案,今次到南寧跟小朋友相處、教他們講英文、做朋友,看到他們天真無邪笑臉,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他們開心、我更開心,十分有意義。」
另一名義工隊成員、退休前位職總警司的馬信,此行結束後更順道往深圳,購買了幾本印有簡體字解釋的英文書,作為日後的教材,「我十分掛念該班小朋友,很期待再跟他們見面。」
記者:蔡淑儀
本港一班前外籍高官,希望退休後生活過得更充實和有意義,決定變身另類「阿Sir」,北上義務教導一班小學生和孤兒學英文;他們包括曾位職警隊總警司及高級警司的警官,以及一名地政總署拍賣官等數人,各人全都在港工作和居住逾三十年,早已視香港為家。
輕鬆學習事半功倍
發起北上教英語行動發起人、退休前位職高級警司林占士稱,內地學生英文基礎不差,閱讀和書寫能力也強,惟獨聽和講英語能力卻略為遜色,相信與他們鮮有接觸外國人有關。「他們的英文老師都是中國人,課堂所聽都是中國人說的英語,我們此行就是希望讓他們多接觸外國人,親耳聽聽英國人、美國 人和其他國家『鬼佬』所說的英語,口音究竟有何分別?」
林占士稱,他們已兩次北上教英語,分別於去年十二月初和上月,先後到廣西南寧市的明天學校,教導該校五百多名學生和孤兒。教學「課程」卻非根據教科書來授課,上課地點亦不止局限於課室,而是有時在操場、有時在花園,都是透過講故事、唱歌,甚至閒聊日常生活的瑣事等方式,讓孩子可以在無壓力、輕鬆環境下學習英語,效果更事半功倍。
面對外國人學生雀躍
陌生的「鬼佬」忽然殺入校園,林占士說內地孩子非但不抗拒和害怕,反之他們可能少機會接觸外國人,面對難得學習機會,孩子們都十分珍惜和雀躍,踴躍發問和主動學習的態度,令他們感動,更肯定類似探訪活動,日後一定會繼續進行。
義工隊成員之一、退休前位職總警司的賈允能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增強內地學生說英語能力和自信,至於他們等一班「鬼佬」老師,助人之餘自己一樣獲益良多,「我們退休前做警察,所接觸大多數是不愉快的事情和罪案,今次到南寧跟小朋友相處、教他們講英文、做朋友,看到他們天真無邪笑臉,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他們開心、我更開心,十分有意義。」
另一名義工隊成員、退休前位職總警司的馬信,此行結束後更順道往深圳,購買了幾本印有簡體字解釋的英文書,作為日後的教材,「我十分掛念該班小朋友,很期待再跟他們見面。」
Shell- 訪客
窮縣破壞山林騙扶貧金
為套取國家扶貧資金,再有巧立名目爭取扶貧款項資金醜聞遭曝光。日前「國定貧困縣」之一的湖南新化縣,為取得油茶林項目資金,不惜將區內屬國家4A級景區的山林燒毁。
被燒毁的國家4A級景區山林是紫鵲界梯田,地處該縣車水鎮,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交融糅合的歷史遺存;2005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自然文化遺產;2006年,還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項目重複開發 資金不知去向
但如今,達200多畝森林被燒得一片狼藉、面目全非,隨處可見碗口粗烏黑樹樁。新化縣林業局官員解釋,該地規劃為扶貧開發經濟林項目,將以種植金銀花為主,套種油茶林,計劃投資約30萬元(人民幣.下同),縣林業局和景區管理處及景區所在鄉鎮各投入10萬元。
其實在新化縣1994年被列為國家貧困縣後,如此項目屢見不鮮。曾有媒體報道,距離紫鵲界梯田不足10公里的爐觀鎮石新村的3A級景區山頭,先後經歷4個扶貧項目反覆開發,茶樹林變成當前荒山,但項目資金至今不知去向。
雖然經歷了多年的國家扶貧,但新化縣仍舊未脫「貧困」外衣。資料顯示,該縣尚有近10萬仍舊處於赤貧人口邊緣,該縣人均GDP不抵全國平均的四分之一,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全國平均的一半,縣鄉負債高達13.62億元,每年財政開支的三分之二靠上級補助。
其實,「國家貧困縣」皆可無償獲得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和諸多優惠政策。但由於財政扶貧資金一直是各政府部門掌握、立項、實施、驗收。加上缺乏來自扶貧對象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缺乏獨立的機構評價扶貧績效,一些資金容易被浪費,甚至或被擠佔和挪用。
與此同時,扶貧資金來源和使用不透明,項目立項需領導「批條子」,層層審批中,各類扶貧款常被層層剋扣命運。這種由行政決策主導的國家式扶貧,也應走到改革的邊緣了。
明報駐京記者劉洪慶
被燒毁的國家4A級景區山林是紫鵲界梯田,地處該縣車水鎮,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南方稻作文化與苗瑤山地漁獵文化交融糅合的歷史遺存;2005年1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自然文化遺產;2006年,還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項目重複開發 資金不知去向
但如今,達200多畝森林被燒得一片狼藉、面目全非,隨處可見碗口粗烏黑樹樁。新化縣林業局官員解釋,該地規劃為扶貧開發經濟林項目,將以種植金銀花為主,套種油茶林,計劃投資約30萬元(人民幣.下同),縣林業局和景區管理處及景區所在鄉鎮各投入10萬元。
其實在新化縣1994年被列為國家貧困縣後,如此項目屢見不鮮。曾有媒體報道,距離紫鵲界梯田不足10公里的爐觀鎮石新村的3A級景區山頭,先後經歷4個扶貧項目反覆開發,茶樹林變成當前荒山,但項目資金至今不知去向。
雖然經歷了多年的國家扶貧,但新化縣仍舊未脫「貧困」外衣。資料顯示,該縣尚有近10萬仍舊處於赤貧人口邊緣,該縣人均GDP不抵全國平均的四分之一,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全國平均的一半,縣鄉負債高達13.62億元,每年財政開支的三分之二靠上級補助。
其實,「國家貧困縣」皆可無償獲得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和諸多優惠政策。但由於財政扶貧資金一直是各政府部門掌握、立項、實施、驗收。加上缺乏來自扶貧對象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缺乏獨立的機構評價扶貧績效,一些資金容易被浪費,甚至或被擠佔和挪用。
與此同時,扶貧資金來源和使用不透明,項目立項需領導「批條子」,層層審批中,各類扶貧款常被層層剋扣命運。這種由行政決策主導的國家式扶貧,也應走到改革的邊緣了。
明報駐京記者劉洪慶
Kingston- 訪客
台南人民、自然、生態探索之旅
主辦﹕香港小童群益會成長發展中心
內容﹕旅程由程詩灝(Ken sir)及其團隊帶領成行,集中探索台灣 南部地區,5天旅程中,會了解該地區自然生態、人民與地理之間有趣互動關係,是一堂寶貴的通識課。完成整個旅程之特定事工可獲頒發「香港小童群益會」外地交流體驗證書及「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外地交流體驗證書等。
對象﹕小四至中三學生
日期﹕8月4日至8日,另有旅程導向會,日期為7月10日晚上7:00至8:00
費用﹕會員$9000,非會員$10,000
地址﹕灣仔駱克道3號3樓
查詢﹕ 2529 3322 2529 3322
網址﹕http://hke.bgca.org.hk
內容﹕旅程由程詩灝(Ken sir)及其團隊帶領成行,集中探索台灣 南部地區,5天旅程中,會了解該地區自然生態、人民與地理之間有趣互動關係,是一堂寶貴的通識課。完成整個旅程之特定事工可獲頒發「香港小童群益會」外地交流體驗證書及「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外地交流體驗證書等。
對象﹕小四至中三學生
日期﹕8月4日至8日,另有旅程導向會,日期為7月10日晚上7:00至8:00
費用﹕會員$9000,非會員$10,000
地址﹕灣仔駱克道3號3樓
查詢﹕ 2529 3322 2529 3322
網址﹕http://hke.bgca.org.hk
Kingston- 訪客
親子黃埔軍校2天體驗營
主辦﹕弘志培訓發展中心
內容﹕在兩天的軍事歷奇體驗營中,透過百米障礙、乘坐坦克車、步兵槍裝拆、手榴彈解說、參觀軍事設施、10發定靶汽槍射擊、親子歷加奇團隊工作坊等,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提升親子關係及溝通技巧,以及共同體驗團隊精神。
對象﹕5歲或以上,親子
日期﹕7月17日,7月31日或8月14日
費用﹕成人$550,小童$480(費用包導師、餐費、營費、迷彩T恤、保險及交通)
查詢﹕ 3105 3061 3105 3061
地址﹕葵涌 葵昌路18至24號美順工業大廈14樓C座15室
網址﹕http://www.stdc.hk
內容﹕在兩天的軍事歷奇體驗營中,透過百米障礙、乘坐坦克車、步兵槍裝拆、手榴彈解說、參觀軍事設施、10發定靶汽槍射擊、親子歷加奇團隊工作坊等,讓家長和小朋友可以提升親子關係及溝通技巧,以及共同體驗團隊精神。
對象﹕5歲或以上,親子
日期﹕7月17日,7月31日或8月14日
費用﹕成人$550,小童$480(費用包導師、餐費、營費、迷彩T恤、保險及交通)
查詢﹕ 3105 3061 3105 3061
地址﹕葵涌 葵昌路18至24號美順工業大廈14樓C座15室
網址﹕http://www.stdc.hk
Kingston- 訪客
踩單車遊青海兼做善事
為今次助學行免費提供全隊單車及頭盔嘅鎮洋兄弟單車公司出錢出力,董事李達成 Jason親自出征踩單車籌款。 Jason教路,建議參加者家就要開始操 fit自己,最好每星期踩車兩次,每次最少踩一個鐘,之後逐漸增加。
絲路青海團 8月 14日至 20日,團費 8,300元,加捐款 5,000元或以上;絲路河西走廊團 9月 11日至 18日,團費 8,800元,加捐款 5,000元或以上。另設二人一隊企業組名額,團費不變,要捐款 3萬元或以上。兩團名額各 80人,詳情瀏覽網址http://www.sacycling.org.hk
絲路青海團 8月 14日至 20日,團費 8,300元,加捐款 5,000元或以上;絲路河西走廊團 9月 11日至 18日,團費 8,800元,加捐款 5,000元或以上。另設二人一隊企業組名額,團費不變,要捐款 3萬元或以上。兩團名額各 80人,詳情瀏覽網址http://www.sacycling.org.hk
Sick- 訪客
茶馬古道行盼籌千萬
苗圃行動的「苗圃茶馬古道2010」助學行,現正接受報名,參加是次步行籌款,不但可踏足這條貫穿雲南、四川與西藏的古代貿易通道,而且可實地考察由苗圃行動興建的山區學校。助學行將於9月22日起步,全程共53天,有意參加者可選擇23天、7至8天等不同長度的行程。參加者除須繳付旅費,亦須繳交一定的基本捐款。茶馬古道籌委會主席廖國球說,07年的助學行有900人參加,今次路程較短,預計會有約400人參加,希望籌得700至1000萬。
報名詳情﹕http://www.teahorse.org.hk
報名詳情﹕http://www.teahorse.org.hk
Miu Miu- 訪客
樂施會員工玉樹車禍亡
造成逾 2,000人死亡的青海大地震,本港義工黃福榮也在玉樹縣為救人而犧牲,距今五個多月,昨又發生香港志願組織員工意外身亡。香港樂施會兩名內地員工,昨日前往青海省玉樹州考察地震災區情況,途中遇上嚴重車禍,造成一死一傷。樂施會表示沉痛,總裁施日莊及中國部總監廖洪濤昨晚已啟程到蘭州了解情況,以及處理善後工作。 記者:王家文
在車禍中不幸身亡的樂施會內地員工牟逸超,是樂施會中國部蘭州辦公室員工,任職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助理項目幹事。據該會網站資料顯示,牟逸超今年曾前往甘肅平涼市火連灣村考察,協助山區農民建屋及開水源,對扶貧工作充滿熱誠;另一名項目幹事張鴻則受輕傷,現時仍在當地醫院留醫。
兩高層急赴處理善後
這宗奪命車禍發生於昨早約 11時,同車還有樂施會在內地的合作夥伴「玉樹州牧人發展委員會」的一名員工。一行三人原定前往玉樹州稱多縣,與當地政府交流玉樹災後重建事宜,惟車輛駛經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附近 0214國道時,遇上嚴重交通意外。據悉,當時車輛疑閃避動物而翻車,牟逸超當場死亡,張鴻和另一名合作夥伴員工,則受傷送院治理。
樂施會昨發表聲明,對有內地員工在車禍中遇難深表沉痛。中國部副總監李念先表示,當地交通警察正調查意外原因,故肇事經過、車輛類型,誰是司機等問題,需了解詳情後再公佈。該會已通知牟逸超的家屬,並安排蘭州辦公室其他員工前往青海省西寧市,陪伴其家人及安排善後。總裁施日莊及中國部總監廖洪濤昨晚亦趕赴蘭州協助處理善後工作,為死者家屬及傷者提供協助。
黃福榮地震救人犧牲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今年 4月發生七級大地震,造成超過 2,000人死亡,逾 1.2萬人受傷,近 200人失蹤。前往當地做義工的港人黃福榮,亦在地震中救人犧牲。據了解,當地重建計劃仍在進行中,加上開始踏入冬季,當地居民近月亦急需禦寒衣物,以對抗嚴寒,故內地的志願組織對玉樹災區的救援及考察工作,至今從未停止。
話你知
內地設多個辦事處救災扶貧
總部設於香港的樂施會,成立於 1976年,現時在柬埔寨、印尼等 10個地區設立辦事處,主力進行滅貧工作。 1987年首次踏足內地,並於 1992年在昆明成立首個內地辦事處,其後再於北京、成都、蘭州和貴陽開設辦公室。直至到 2004年,正式成立中國部。
目前樂施會有一半項目在內地發展,重點位於雲南、廣西、甘肅、河南和陝西等偏遠山區,展開扶貧、農村發展和預防愛滋病等工作。
近年樂施會亦參與內地救災工作,包括今年 4月發生的青海地震,以及 2008年湖南等地發生的雪災和四川地震等。
年前被指為非法組織
自 2006年起,樂施會開始培訓內地社工系大學生,惟今年 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突然向全國高校發出《防止香港樂施會招聘大學志願者》的緊急通知,批評內地樂施會是非法組織,且與維權組織合作,進行洗腦式活動,警惕學生不要參與。
在車禍中不幸身亡的樂施會內地員工牟逸超,是樂施會中國部蘭州辦公室員工,任職農村發展與災害管理助理項目幹事。據該會網站資料顯示,牟逸超今年曾前往甘肅平涼市火連灣村考察,協助山區農民建屋及開水源,對扶貧工作充滿熱誠;另一名項目幹事張鴻則受輕傷,現時仍在當地醫院留醫。
兩高層急赴處理善後
這宗奪命車禍發生於昨早約 11時,同車還有樂施會在內地的合作夥伴「玉樹州牧人發展委員會」的一名員工。一行三人原定前往玉樹州稱多縣,與當地政府交流玉樹災後重建事宜,惟車輛駛經玉樹州稱多縣珍秦鎮附近 0214國道時,遇上嚴重交通意外。據悉,當時車輛疑閃避動物而翻車,牟逸超當場死亡,張鴻和另一名合作夥伴員工,則受傷送院治理。
樂施會昨發表聲明,對有內地員工在車禍中遇難深表沉痛。中國部副總監李念先表示,當地交通警察正調查意外原因,故肇事經過、車輛類型,誰是司機等問題,需了解詳情後再公佈。該會已通知牟逸超的家屬,並安排蘭州辦公室其他員工前往青海省西寧市,陪伴其家人及安排善後。總裁施日莊及中國部總監廖洪濤昨晚亦趕赴蘭州協助處理善後工作,為死者家屬及傷者提供協助。
黃福榮地震救人犧牲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今年 4月發生七級大地震,造成超過 2,000人死亡,逾 1.2萬人受傷,近 200人失蹤。前往當地做義工的港人黃福榮,亦在地震中救人犧牲。據了解,當地重建計劃仍在進行中,加上開始踏入冬季,當地居民近月亦急需禦寒衣物,以對抗嚴寒,故內地的志願組織對玉樹災區的救援及考察工作,至今從未停止。
話你知
內地設多個辦事處救災扶貧
總部設於香港的樂施會,成立於 1976年,現時在柬埔寨、印尼等 10個地區設立辦事處,主力進行滅貧工作。 1987年首次踏足內地,並於 1992年在昆明成立首個內地辦事處,其後再於北京、成都、蘭州和貴陽開設辦公室。直至到 2004年,正式成立中國部。
目前樂施會有一半項目在內地發展,重點位於雲南、廣西、甘肅、河南和陝西等偏遠山區,展開扶貧、農村發展和預防愛滋病等工作。
近年樂施會亦參與內地救災工作,包括今年 4月發生的青海地震,以及 2008年湖南等地發生的雪災和四川地震等。
年前被指為非法組織
自 2006年起,樂施會開始培訓內地社工系大學生,惟今年 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突然向全國高校發出《防止香港樂施會招聘大學志願者》的緊急通知,批評內地樂施會是非法組織,且與維權組織合作,進行洗腦式活動,警惕學生不要參與。
Jack- 訪客
最大慈善機構醜聞 前主席涉收佣受查
全球最大慈善機構之一Feed the Children的前主席瓊斯(Larry Jones)被指向供應商收受回佣,他現已被自己一手創辦的機構解僱,當局亦已展開調查。
瓊斯七九年時到訪海地見到飢餓小童後,與家人創立慈善機構Feed the Children,機構現每年接受逾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元)善款。瓊斯亦經常上電視宣傳籌款,令外界印象深刻。
認辦公室裝竊聽器
去年十一月,機構把他解僱,指他在多名高層的辦公室內安裝竊聽器,更指他曾向慈善供應商收受數以萬計美元的回佣,目的是為自己的大屋清還一百萬美元(約七百八十萬港元)貸款。
瓊斯早前已承認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但否認有收受回佣,並指董事會成員解僱他是為了攫取更多個人權力。
瓊斯七九年時到訪海地見到飢餓小童後,與家人創立慈善機構Feed the Children,機構現每年接受逾十億美元(約七十八億港元)善款。瓊斯亦經常上電視宣傳籌款,令外界印象深刻。
認辦公室裝竊聽器
去年十一月,機構把他解僱,指他在多名高層的辦公室內安裝竊聽器,更指他曾向慈善供應商收受數以萬計美元的回佣,目的是為自己的大屋清還一百萬美元(約七百八十萬港元)貸款。
瓊斯早前已承認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但否認有收受回佣,並指董事會成員解僱他是為了攫取更多個人權力。
ultra- 訪客
全情救災 忘掉安全
縱然青海玉樹現時風雪紛飛,但曾敏傑的善心慈愛,足以溫暖人心燃點希望。曾太馬菁冒着風雪重返意外地點,細數丈夫多年來行善點滴,憶起丈夫醉心籌劃救災送暖的一切一切,反而忽略自身安全,曾太無怨無悔,因丈夫已完成使命,玉樹孩子的滿足微笑,成為丈夫最好的禮物。
曾敏傑與同行義工的行善事迹感動全城,內地多個媒體近日作出大篇幅報道,中央電視台昨更播出有關曾敏傑的新聞特輯,攝製隊陪同曾太重返意外現場,曾太娓娓道出Andy(曾敏傑洋名)的善心一早植根心中,「我們都是有孩子的人,所以一想到孩子,他就待不住了」,一知道災區孩子受寒風煎熬的情況,Andy即時着手籌備送暖行動。
「不要說上學了,就是生存都是很艱難的事情,幾十個孩子甚至上百個孩子,根本就沒時間等」,Andy與太太由募捐、購買物資,包括鞋的款式、厚度,都親自處理,滿腦子都在構思送暖的事,偏偏忽略了安全問題,「就是我們把安全的事情沒有想得更多。」
「做了想做的事 沒有遺憾」
丈夫與義工踏上前往玉樹的遙遠路途,誰也沒料到會一去不返,從此陰陽相隔,曾太帶着丈夫的遺照,走到出事現場那陡峭山坡,望着那輛滾到山腳的越野車,想像丈夫出事時的情景,終於按捺不住悲從中來,任由淚水徐徐落下,曾太哽咽說:「這地方非常美,他做了想做的事,沒有甚麼遺憾。」她已代丈夫把物資送到孩子手上,相信Andy在天上,不會再有遺憾。
愛心滿溢的曾敏傑,愛與孩子玩成一片。(家‧盒子提供圖片)
曾敏傑(左一)探望玉樹的兒童,為他們帶來溫暖。
港人義工黃福榮今年四月,於玉樹地震拯救兒童時不幸遭壓死。
曾敏傑與同行義工的行善事迹感動全城,內地多個媒體近日作出大篇幅報道,中央電視台昨更播出有關曾敏傑的新聞特輯,攝製隊陪同曾太重返意外現場,曾太娓娓道出Andy(曾敏傑洋名)的善心一早植根心中,「我們都是有孩子的人,所以一想到孩子,他就待不住了」,一知道災區孩子受寒風煎熬的情況,Andy即時着手籌備送暖行動。
「不要說上學了,就是生存都是很艱難的事情,幾十個孩子甚至上百個孩子,根本就沒時間等」,Andy與太太由募捐、購買物資,包括鞋的款式、厚度,都親自處理,滿腦子都在構思送暖的事,偏偏忽略了安全問題,「就是我們把安全的事情沒有想得更多。」
「做了想做的事 沒有遺憾」
丈夫與義工踏上前往玉樹的遙遠路途,誰也沒料到會一去不返,從此陰陽相隔,曾太帶着丈夫的遺照,走到出事現場那陡峭山坡,望着那輛滾到山腳的越野車,想像丈夫出事時的情景,終於按捺不住悲從中來,任由淚水徐徐落下,曾太哽咽說:「這地方非常美,他做了想做的事,沒有甚麼遺憾。」她已代丈夫把物資送到孩子手上,相信Andy在天上,不會再有遺憾。
愛心滿溢的曾敏傑,愛與孩子玩成一片。(家‧盒子提供圖片)
曾敏傑(左一)探望玉樹的兒童,為他們帶來溫暖。
港人義工黃福榮今年四月,於玉樹地震拯救兒童時不幸遭壓死。
Kingston- 訪客
曾敏傑遺孀:不能光有愛心 「安全第一才能做更多事」
【明報專訊】把生命奉獻給玉樹災區的香港義工曾敏傑(Andy),遺孀馬菁昨返回北京家中,準備告訴兒女「父親是多麼了不起」,又準備以曾敏傑和同事楊浩的名義成立基金,延續丈夫的兒童慈善事業。馬菁的下屬擔心她把痛苦埋藏,寧願獨自在辦公室流淚。不過,堅強的馬菁昨理智地指出,丈夫的意外得到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要將志願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光有愛心。」
馬菁昨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丈夫曾敏傑的母親也到了北京,但「我的父母還不知道,6歲兒子、4歲女兒都還不清楚,今天回家時,孩子們都應該已經睡覺了……這需要比較充裕的時間和孩子們交流,但一定會將事實和真相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將來孩子一定知道他們的父親是對的,為他感到驕傲。」
採訪時堅強 辦公室流淚
馬菁感謝各界的幫助,「大家都問有什麼要幫助,只要可以把公益事業做下去,我都會接受」。「家•盒子」的工作人員私下對記者表示,馬菁表現堅強,但採訪結束後,回到辦公室卻獨個兒流淚。不過,主動尋求心理輔導的馬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有時間,我可以自己慢慢去解決。」她又希望繼承丈夫的慈善事業,「希望能以Andy和楊浩(遇難同事)的名義成立基金,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
中聯辦駐京辦事處主任秦新民昨晚親到「家•盒子」公司,為馬菁送來慰問信和慰問金,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前主任廖暉、現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均對家屬表示慰問。
擬成立基金幫更多孩子
曾敏傑遇到車禍時,正驅車趕往囊謙縣救助山區的兒童。馬菁冷靜地說,丈夫的意外對所有有志當義工的人士都是一個重要的教訓,「光有愛心,光有行動,其實是一定不夠的,要做更多細節,要保護好自己,要將志願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囊謙縣副縣長龍珠昨向本報表示,通往該縣的柏油路明年才能打通,如今只能走土路,「不安全,寬4.5米,兩輛車不能同時過。山高,拐彎多,必須找熟悉路况的司機帶路。」龍珠說,玉樹已進入冬天,氣溫將極度寒冷,下雪時,汽車要在輪胎裝上鐵鍊,「如果香港志願者還想來,最好在冬天以後,天氣愈冷,氧氣含量愈低,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
特首:善人善行 令人景仰
曾敏傑的遺體昨已運抵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特首曾蔭權昨宣布,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和駐京辦主任曹萬泰將代表特區政府往八寶山出席本星期六追悼會。曾蔭權表示難過,已致函其遺孀致以深切慰問,希望她和子女振作保重,他又讚揚曾敏傑「善人善行,令人景仰……香港人不會忘記曾先生這位傑出義工」。
政務司長唐英年則指曾敏傑感動大多數中國人,又對「再一次有香港同胞在內地做善舉時身亡」表示深切哀悼,對其家人亦表示深切慰問,他承諾駐京辦會協助其家人處理後事。
中聯辦昨向曾敏傑遺孀發弔唁信和慰問金,讚揚他生前「幫助多名腦癱瘓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劉洪慶攝)
馬菁昨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丈夫曾敏傑的母親也到了北京,但「我的父母還不知道,6歲兒子、4歲女兒都還不清楚,今天回家時,孩子們都應該已經睡覺了……這需要比較充裕的時間和孩子們交流,但一定會將事實和真相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父親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將來孩子一定知道他們的父親是對的,為他感到驕傲。」
採訪時堅強 辦公室流淚
馬菁感謝各界的幫助,「大家都問有什麼要幫助,只要可以把公益事業做下去,我都會接受」。「家•盒子」的工作人員私下對記者表示,馬菁表現堅強,但採訪結束後,回到辦公室卻獨個兒流淚。不過,主動尋求心理輔導的馬菁對自己充滿信心,「只要有時間,我可以自己慢慢去解決。」她又希望繼承丈夫的慈善事業,「希望能以Andy和楊浩(遇難同事)的名義成立基金,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
中聯辦駐京辦事處主任秦新民昨晚親到「家•盒子」公司,為馬菁送來慰問信和慰問金,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前主任廖暉、現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彭清華均對家屬表示慰問。
擬成立基金幫更多孩子
曾敏傑遇到車禍時,正驅車趕往囊謙縣救助山區的兒童。馬菁冷靜地說,丈夫的意外對所有有志當義工的人士都是一個重要的教訓,「光有愛心,光有行動,其實是一定不夠的,要做更多細節,要保護好自己,要將志願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囊謙縣副縣長龍珠昨向本報表示,通往該縣的柏油路明年才能打通,如今只能走土路,「不安全,寬4.5米,兩輛車不能同時過。山高,拐彎多,必須找熟悉路况的司機帶路。」龍珠說,玉樹已進入冬天,氣溫將極度寒冷,下雪時,汽車要在輪胎裝上鐵鍊,「如果香港志願者還想來,最好在冬天以後,天氣愈冷,氧氣含量愈低,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
特首:善人善行 令人景仰
曾敏傑的遺體昨已運抵北京八寶山烈士公墓,特首曾蔭權昨宣布,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和駐京辦主任曹萬泰將代表特區政府往八寶山出席本星期六追悼會。曾蔭權表示難過,已致函其遺孀致以深切慰問,希望她和子女振作保重,他又讚揚曾敏傑「善人善行,令人景仰……香港人不會忘記曾先生這位傑出義工」。
政務司長唐英年則指曾敏傑感動大多數中國人,又對「再一次有香港同胞在內地做善舉時身亡」表示深切哀悼,對其家人亦表示深切慰問,他承諾駐京辦會協助其家人處理後事。
中聯辦昨向曾敏傑遺孀發弔唁信和慰問金,讚揚他生前「幫助多名腦癱瘓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劉洪慶攝)
Gianni- 訪客
本港首個中學生南極考察團
(明報)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16:25
香港首次有學生出發到南極考察,更是亞洲首個南極中學生考察團。
該中學生考察團,在極地探險家李樂詩的協助下,破天荒在中國駐南極研究站長城站留宿,跟極地科學家貼身交流。
今次考察團,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也會隨團出發,擔任學術顧問,安排學生收集當地水質、地質和氣候數據作分析匯報。學生通過相關評核後,相等於完成1個屬3學分的本科課程,並獲香港大學承認。
怎樣才有機會成為南極考察團一員呢?這次招募的極地保育大使,全是中四至中六學生,他們要先提交計劃書,說明如何在校內實行及推廣環保活動。
今年4月接受報名後,主辦團體仁愛堂和野外動向共收到超過300份計劃書,從中挑選107人接受訓練,包括參觀回收場和參加節能講座,還要攀山涉水,進行連串的野外歷奇訓練,建立個人自信和團體合作精神。
107人在開學後的3周內,要在校內落實執行原訂的環保計劃,如何發動同學參與是重點之一,並將成果撰寫成報告、拍成短片,呈交給評審團。最終入圍的17人,每人可獲全數13至14萬元的旅費和裝備贊助,一分錢也不用支付。
考察團11月25日出發,12月12日回港。他們要先乘飛機到巴黎,再轉機到阿根廷最南部的烏斯維亞,再乘坐考察船,花56小時橫渡出名驚濤駭浪的德雷克海峽,第5天才到達南極半島,進行為期10日的考察。
「我一直對南極都很無知,不知道南極原來有這麼多生物和美麗的冰川。」讀中五的極地保育大使潘莉翎,期望今次南極之行能拓闊眼界,親身感受南極受全球暖化 影響,如冰川融化、動物找不到食物而瀕臨絕種等情況。
第一次前往極地,更是離家出門時間最長的一次,潘莉翎坦言「有口的驚」,但她不擔心會「暈船浪」。她說:「到時隔離左右都一齊嘔,也沒有所謂。別人能克服的問題,為何自己克服不了?!」
面對長途旅程和極端天氣,考察團成員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考驗。隨團有多位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包括醫生及從事教育工作19年的林克忠,貼身照顧學生。林克忠為參與這次南極考察,毅然辭去副校長職位,皆因今次旅程「非去不可」。
林克忠曾多次率領學生到外地遊學,今次到南極,坦言對自己是項挑戰。「今次有幸與同學一起體驗,我已定下目標,回港後一定與學界分享經驗,並期望帶同考察團學生,到不同院校分享。」
(政府新聞網)
香港首次有學生出發到南極考察,更是亞洲首個南極中學生考察團。
該中學生考察團,在極地探險家李樂詩的協助下,破天荒在中國駐南極研究站長城站留宿,跟極地科學家貼身交流。
今次考察團,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陳龍生也會隨團出發,擔任學術顧問,安排學生收集當地水質、地質和氣候數據作分析匯報。學生通過相關評核後,相等於完成1個屬3學分的本科課程,並獲香港大學承認。
怎樣才有機會成為南極考察團一員呢?這次招募的極地保育大使,全是中四至中六學生,他們要先提交計劃書,說明如何在校內實行及推廣環保活動。
今年4月接受報名後,主辦團體仁愛堂和野外動向共收到超過300份計劃書,從中挑選107人接受訓練,包括參觀回收場和參加節能講座,還要攀山涉水,進行連串的野外歷奇訓練,建立個人自信和團體合作精神。
107人在開學後的3周內,要在校內落實執行原訂的環保計劃,如何發動同學參與是重點之一,並將成果撰寫成報告、拍成短片,呈交給評審團。最終入圍的17人,每人可獲全數13至14萬元的旅費和裝備贊助,一分錢也不用支付。
考察團11月25日出發,12月12日回港。他們要先乘飛機到巴黎,再轉機到阿根廷最南部的烏斯維亞,再乘坐考察船,花56小時橫渡出名驚濤駭浪的德雷克海峽,第5天才到達南極半島,進行為期10日的考察。
「我一直對南極都很無知,不知道南極原來有這麼多生物和美麗的冰川。」讀中五的極地保育大使潘莉翎,期望今次南極之行能拓闊眼界,親身感受南極受全球暖化 影響,如冰川融化、動物找不到食物而瀕臨絕種等情況。
第一次前往極地,更是離家出門時間最長的一次,潘莉翎坦言「有口的驚」,但她不擔心會「暈船浪」。她說:「到時隔離左右都一齊嘔,也沒有所謂。別人能克服的問題,為何自己克服不了?!」
面對長途旅程和極端天氣,考察團成員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考驗。隨團有多位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包括醫生及從事教育工作19年的林克忠,貼身照顧學生。林克忠為參與這次南極考察,毅然辭去副校長職位,皆因今次旅程「非去不可」。
林克忠曾多次率領學生到外地遊學,今次到南極,坦言對自己是項挑戰。「今次有幸與同學一起體驗,我已定下目標,回港後一定與學界分享經驗,並期望帶同考察團學生,到不同院校分享。」
(政府新聞網)
Golf- 訪客
苗圃行動善款變行政費
由影帝任達華擔任助學大使的苗圃行動「單車助學行」,被投訴挪用善款作行政費。去年舉辦的單車助學行,原定將其中 50萬元用作行政費,餘款全數助學;惟籌得 220萬元後,籌委會即修訂為只用 100萬元善款助學,餘款 120萬元全部撥作行政費。事件在苗圃內部引起重大爭議,有資深義工憤而停止捐款,又質疑有誤導捐款者之嫌。 記者:黃偉駿
根據苗圃資深義工向本報提供的會議紀錄,去年 8至 9月舉辦的「單車助學行」,籌委會在活動舉行前,在內部定出將籌得善款的 50萬元撥作行政經費,餘額全部用作慈善用途。最終兩個分別前往青海省與絲綢之路的單車團,有 160名參加者,合共籌得約 220萬元。
有誤導捐款者之嫌
不過,在去年 12月 13日的籌委會會議上,主席董美嬅突然改口,建議將善款其中 100萬元用作在內地建校,餘款 120萬元全部撥入苗圃的行政經費。會議紀錄曝光後,在苗圃內部引起極大爭議,多名資深義工對籌委會的擅自決定感到不滿。有義工向本報表示,有關做法不但有違苗圃籌款助學的宗旨,也有誤導捐款者之嫌,「我哋當初同人講,都係話其中 50萬做行政費,其他做助學,所以先咁積極募捐,希望扣減行政費後剩番多啲善款」。
由於群情洶湧,苗圃行動秘書處日前提出折衷方案,扣減了 50萬港元行政費與 100萬人民幣(折合約 120萬港元)建校金額後,餘額約 50萬元按 1: 2的比例攤分,約 16萬多元撥作行政費,約 33萬元撥作助學分配,但仍有義工不滿,認為偏離最初籌款目標。
董美嬅反駁指有人刻意抹黑,強調所有善款絕對沒有落入任何一位義工的口袋。她表示,苗圃過往的步行籌款活動,善款全部用作助學,行政費只靠贊助或其他渠道募捐得來,是「好天搵埋落雨柴」,十分緊絀。她稱去年以舉辦單車活動專門籌募行政經費,「我初頭想全部做行政費,但後來有人反對,咪改為 50萬」。她稱今年稍後舉辦的單車助學行所得善款,將全數用作行政費。
苗圃發言人回應稱,在「單車助學行 2010」對外的宣傳海報及網頁上,只列明籌款會用於運作及助學,沒有列出兩者比例。她稱苗圃一向重視參加者意見,現時善款的最終分配仍在議決階段,未有定案。
根據苗圃資深義工向本報提供的會議紀錄,去年 8至 9月舉辦的「單車助學行」,籌委會在活動舉行前,在內部定出將籌得善款的 50萬元撥作行政經費,餘額全部用作慈善用途。最終兩個分別前往青海省與絲綢之路的單車團,有 160名參加者,合共籌得約 220萬元。
有誤導捐款者之嫌
不過,在去年 12月 13日的籌委會會議上,主席董美嬅突然改口,建議將善款其中 100萬元用作在內地建校,餘款 120萬元全部撥入苗圃的行政經費。會議紀錄曝光後,在苗圃內部引起極大爭議,多名資深義工對籌委會的擅自決定感到不滿。有義工向本報表示,有關做法不但有違苗圃籌款助學的宗旨,也有誤導捐款者之嫌,「我哋當初同人講,都係話其中 50萬做行政費,其他做助學,所以先咁積極募捐,希望扣減行政費後剩番多啲善款」。
由於群情洶湧,苗圃行動秘書處日前提出折衷方案,扣減了 50萬港元行政費與 100萬人民幣(折合約 120萬港元)建校金額後,餘額約 50萬元按 1: 2的比例攤分,約 16萬多元撥作行政費,約 33萬元撥作助學分配,但仍有義工不滿,認為偏離最初籌款目標。
董美嬅反駁指有人刻意抹黑,強調所有善款絕對沒有落入任何一位義工的口袋。她表示,苗圃過往的步行籌款活動,善款全部用作助學,行政費只靠贊助或其他渠道募捐得來,是「好天搵埋落雨柴」,十分緊絀。她稱去年以舉辦單車活動專門籌募行政經費,「我初頭想全部做行政費,但後來有人反對,咪改為 50萬」。她稱今年稍後舉辦的單車助學行所得善款,將全數用作行政費。
苗圃發言人回應稱,在「單車助學行 2010」對外的宣傳海報及網頁上,只列明籌款會用於運作及助學,沒有列出兩者比例。她稱苗圃一向重視參加者意見,現時善款的最終分配仍在議決階段,未有定案。
New User- 訪客
助內地興建逾千學校
創立於 1992年的苗圃行動,宗旨是在內地貧困地區辦學, 18年來在內地捐助興建的學校超過 1,000間。有苗圃成員表示,自從 08年四川大地震後,興建學校的規模比以往大 10倍,導致工作量及行政經費大增,「以前起一間學校只係上去兩、三次,家起碼要十幾次」。
09至 10年度籌得半億
根據苗圃行動 09至 10年度的財政報告,共籌得 5,250萬元善款(連同利息),但捐助在內地教育的開支,便高達 5,700萬元,連同全年約 454萬元行政開支,該年度錄得 911萬元財政赤字。
以本港為基地的苗圃行動,現時在內地甘肅與雲南設有辦事處。有苗圃成員表示,該會行政開支一向緊絀,主要靠名譽理事的個人贊助及其他募捐而來,但自從四川大地震後,行政工作與開支均大增,所以沒有增聘人手,令到日常營作非常緊張,需要透過部份籌款活動籌募行政開支。
09至 10年度籌得半億
根據苗圃行動 09至 10年度的財政報告,共籌得 5,250萬元善款(連同利息),但捐助在內地教育的開支,便高達 5,700萬元,連同全年約 454萬元行政開支,該年度錄得 911萬元財政赤字。
以本港為基地的苗圃行動,現時在內地甘肅與雲南設有辦事處。有苗圃成員表示,該會行政開支一向緊絀,主要靠名譽理事的個人贊助及其他募捐而來,但自從四川大地震後,行政工作與開支均大增,所以沒有增聘人手,令到日常營作非常緊張,需要透過部份籌款活動籌募行政開支。
New User- 訪客
多背一公斤 送愛到農村 6000背囊客響應 港人佔三分一
【明報專訊】內地IT界年輕才俊余志海(Andrew)熱愛旅遊,足迹踏遍偏遠山區,親自領略農村艱苦。他於2004年發起「多背一公斤」運動,鼓勵遊客多背一公斤物資留給窮人,又設立網頁整理農村需要等情報,方便背囊客參與。去年,他感動了逾6000名自助遊旅客響應,以螞蟻搬家方式,將愛心物資一點一滴背進窮鄉僻壤。
古人背挎一簫一劍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今人背著背囊遊山玩水造福窮人。余志海原屬是IT公司白領一族,每天對電腦過著刻板生活;但下班後他熱愛環遊四方,每年都會到農村地區體驗人生。
他憶述說,有次旅行曾聽過一名「旅友」分享的故事﹕旅友曾在一個雪山農村遇上兩名義教的女教師,她們生活艱難,卻不忘鼓勵他人,臨走時還拜託該旅友帶幾句話給另一條山村的老師,這就是「你並不孤單」和「堅持就是勝利」,鼓勵老師們在資源短缺的環境下堅毅不屈。
設網站供旅客互通情報
余志海說﹕「聽了這個故事很感動。總是覺得,單感動還不夠,應該替他們做些事。」他靈機一動,04年在網誌提出,日後每趟行程將多預留一公斤物資給窮人,「一般背囊行李約30至50公斤,用1公斤來背文具、書籍、藥物,把這些物資送給當地的窮人」。意念一提出來,立即獲得其他旅客讚好,由於反應熱烈,Andrew索性設立「1kg多背一公斤」網站,讓背囊客分享經驗,互通情報,「例如曾經到某山區的旅客,在網上列出這條村缺乏10本字典,下一個打算前往當地的旅客得知,便把物資背帶去」。
就是這一點點創意,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30多歲的余志海,2006年辭去IT工作,籌辦舉行「1kg多背一公斤」活動的公司,替旅客計劃行程,公司收入依賴慈善捐款。網站在2009年起漸上軌道,去年公開在網站表示會響應活動的高達6000人,當中估計有三分之一是香港人。
不幹IT組公司全情投入
他說:「以前上班覺得很不自由,做的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返工只為掙錢,看不到自己對世界有何意義。」現在收入比以前少一半,他卻開心了,笑言「收穫遠大於我所犧牲的﹗」
香港及內地舉目皆是嬌生慣養的「王子」、「公主」,余志海感嘆,都市生活的「寶貝子女」受家長過度保護,缺乏造夢和改善社會的勇氣,他認為家長應多鼓勵子女去體驗生活,「看過不同的人生,才知如何為自己抉擇找到最令自己開心的路」。
體驗生活 找自己開心的路
他表示,在農村地區遇上的小孩,總是笑得很開心純真,沒有都市人的重擔,「城市的單一的價值觀,教導孩子要做公務員,懂掙錢,供車供樓,只顧自己利益,一輩子在別人價值觀下生活。無車無樓,是不是一定得不到快樂?」
他希望背囊客到窮鄉僻壤遊山玩水之餘,可觸發對人生的思考,盡了遊興,亦可義助他人。
明報記者 曾愛盈
在廣州內地大都市生活的余志海,偏愛背起背囊遊歷農村,有一天,他受農村義工的精神感動,發動背囊客「多背一公斤」,把文具、藥物等物資帶給窮鄉僻壤,遊玩之餘更可改善當地民生。(李紹昌攝)
古人背挎一簫一劍行走江湖行俠仗義,今人背著背囊遊山玩水造福窮人。余志海原屬是IT公司白領一族,每天對電腦過著刻板生活;但下班後他熱愛環遊四方,每年都會到農村地區體驗人生。
他憶述說,有次旅行曾聽過一名「旅友」分享的故事﹕旅友曾在一個雪山農村遇上兩名義教的女教師,她們生活艱難,卻不忘鼓勵他人,臨走時還拜託該旅友帶幾句話給另一條山村的老師,這就是「你並不孤單」和「堅持就是勝利」,鼓勵老師們在資源短缺的環境下堅毅不屈。
設網站供旅客互通情報
余志海說﹕「聽了這個故事很感動。總是覺得,單感動還不夠,應該替他們做些事。」他靈機一動,04年在網誌提出,日後每趟行程將多預留一公斤物資給窮人,「一般背囊行李約30至50公斤,用1公斤來背文具、書籍、藥物,把這些物資送給當地的窮人」。意念一提出來,立即獲得其他旅客讚好,由於反應熱烈,Andrew索性設立「1kg多背一公斤」網站,讓背囊客分享經驗,互通情報,「例如曾經到某山區的旅客,在網上列出這條村缺乏10本字典,下一個打算前往當地的旅客得知,便把物資背帶去」。
就是這一點點創意,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30多歲的余志海,2006年辭去IT工作,籌辦舉行「1kg多背一公斤」活動的公司,替旅客計劃行程,公司收入依賴慈善捐款。網站在2009年起漸上軌道,去年公開在網站表示會響應活動的高達6000人,當中估計有三分之一是香港人。
不幹IT組公司全情投入
他說:「以前上班覺得很不自由,做的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返工只為掙錢,看不到自己對世界有何意義。」現在收入比以前少一半,他卻開心了,笑言「收穫遠大於我所犧牲的﹗」
香港及內地舉目皆是嬌生慣養的「王子」、「公主」,余志海感嘆,都市生活的「寶貝子女」受家長過度保護,缺乏造夢和改善社會的勇氣,他認為家長應多鼓勵子女去體驗生活,「看過不同的人生,才知如何為自己抉擇找到最令自己開心的路」。
體驗生活 找自己開心的路
他表示,在農村地區遇上的小孩,總是笑得很開心純真,沒有都市人的重擔,「城市的單一的價值觀,教導孩子要做公務員,懂掙錢,供車供樓,只顧自己利益,一輩子在別人價值觀下生活。無車無樓,是不是一定得不到快樂?」
他希望背囊客到窮鄉僻壤遊山玩水之餘,可觸發對人生的思考,盡了遊興,亦可義助他人。
明報記者 曾愛盈
在廣州內地大都市生活的余志海,偏愛背起背囊遊歷農村,有一天,他受農村義工的精神感動,發動背囊客「多背一公斤」,把文具、藥物等物資帶給窮鄉僻壤,遊玩之餘更可改善當地民生。(李紹昌攝)
New User- 訪客
朋友般融入 勿以慈善家自居
「外界總是把農村小孩描劃成很可憐、很令人同情;但你親身去看,會發現完全不一樣。絕不建議參加者抱著高高在上的心態,以為自己帶著物資去打救窮人」。「多背一公斤」活動發起人余志海(Andrew)建議,參加者捐助學校前應先聯絡對方以示禮貌,到埗後以朋友的角度融入當地,不可以「大慈善家」自居。
交學校分配 以示尊重
余志海說,參加者把物資交給學校,應由學校分配,切忌「像富豪駕到」般在村內自行豪派現金或物資,「這樣很不尊重他們﹗」
他說,在農村遇到的小孩子全都活潑可愛,「他們喜歡在河邊玩,滿山跑,大聲唱歌,很真很開心,與大家心目中又窮又營養不良的形象不同」。他建議,參加者像朋友那樣與當地人打成一片,「外人以為帶些物資便對他們很大改變,其實不然,他們最開心是有外人特意進來了解他們,和小孩一起玩和說故事,讓他們真切感到溫暖和關懷,物資還是其次」。
心意最重要 物資其次
進入「多背一公斤」網站(www.1kg.org)討論區,會見到很多自稱為「1KGers」的熱心背囊客交換情報,貼出「提議幫助鳳凰縣臘爾山鎮拉仁小學」、「為甘孜州爐霍縣泥巴鄉的貧苦牧民募捐衣物」的呼籲;也有獲得物資的義工貼上感謝回應。但Andrew說,一點點物資對很多地方來說是微不足道,並非驚天動地的大改變,「其實最大改變的,是旅客自己的眼界和心態」。
交學校分配 以示尊重
余志海說,參加者把物資交給學校,應由學校分配,切忌「像富豪駕到」般在村內自行豪派現金或物資,「這樣很不尊重他們﹗」
他說,在農村遇到的小孩子全都活潑可愛,「他們喜歡在河邊玩,滿山跑,大聲唱歌,很真很開心,與大家心目中又窮又營養不良的形象不同」。他建議,參加者像朋友那樣與當地人打成一片,「外人以為帶些物資便對他們很大改變,其實不然,他們最開心是有外人特意進來了解他們,和小孩一起玩和說故事,讓他們真切感到溫暖和關懷,物資還是其次」。
心意最重要 物資其次
進入「多背一公斤」網站(www.1kg.org)討論區,會見到很多自稱為「1KGers」的熱心背囊客交換情報,貼出「提議幫助鳳凰縣臘爾山鎮拉仁小學」、「為甘孜州爐霍縣泥巴鄉的貧苦牧民募捐衣物」的呼籲;也有獲得物資的義工貼上感謝回應。但Andrew說,一點點物資對很多地方來說是微不足道,並非驚天動地的大改變,「其實最大改變的,是旅客自己的眼界和心態」。
New User- 訪客
苗圃善款多撥行政費惹爭議
(明報)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11:05
苗圃行動去年籌款所得較目標多70萬元,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引起爭議,苗圃行動強調不存在欺騙。
苗圃行動去年8至9月「單車助學行」籌款活動,原定將50萬善款撥作機構行政費,另外100萬元助學。由於捐款達到220萬,較預期多70萬,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的款項增至120萬,結果引起爭議。
苗圃主席蔡兆明回應指,提出建議的只是活動籌委會,未交董事局審批,如有需要,會向捐款人查詢他們期望的善款用途。他又指出,苗圃的原則是,未定用途善款會用來助學,強調捐款不會違反原則。
苗圃行動今早舉行第18屆行路上廣州活動,參與的200多人由尖沙嘴星光大道出發,目標是籌250萬元,為內地山區兒童助學。
其中一名參加者是坐輪椅的全身癱瘓人士,他說,很同情內地失學兒童,自己可以參與籌款活動十分幸運;另一名78歲老翁,經已連續17年參加。他說,身邊很多人都捐款支持,自己亦愈行愈健康。
苗圃行動去年籌款所得較目標多70萬元,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引起爭議,苗圃行動強調不存在欺騙。
苗圃行動去年8至9月「單車助學行」籌款活動,原定將50萬善款撥作機構行政費,另外100萬元助學。由於捐款達到220萬,較預期多70萬,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的款項增至120萬,結果引起爭議。
苗圃主席蔡兆明回應指,提出建議的只是活動籌委會,未交董事局審批,如有需要,會向捐款人查詢他們期望的善款用途。他又指出,苗圃的原則是,未定用途善款會用來助學,強調捐款不會違反原則。
苗圃行動今早舉行第18屆行路上廣州活動,參與的200多人由尖沙嘴星光大道出發,目標是籌250萬元,為內地山區兒童助學。
其中一名參加者是坐輪椅的全身癱瘓人士,他說,很同情內地失學兒童,自己可以參與籌款活動十分幸運;另一名78歲老翁,經已連續17年參加。他說,身邊很多人都捐款支持,自己亦愈行愈健康。
fully- 訪客
苗圃:善款撥行政費非欺騙
(明報)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11:15
苗圃行動去年籌款所得較目標多70萬元,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引起爭議,苗圃行動強調不存在欺騙。
苗圃行動去年8至9月「單車助學行」籌款活動,原定將50萬善款撥作機構行政費,另外100萬元助學。由於捐款達到220萬,較預期多70萬,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的款項增至120萬,結果引起爭議。
苗圃主席蔡兆明回應指,提出建議的只是活動籌委會,未交董事局審批,如有需要,會向捐款人查詢他們期望的善款用途,他強調不存在欺騙。他又指出,苗圃的原則是,未定用途善款會用來助學。
苗圃行動今早舉行第18屆行路上廣州活動,參與的200多人由尖沙嘴 星光大道出發,目標是籌250萬元,為內地山區兒童助學。
其中一名參加者是坐輪椅的全身癱瘓人士,他說,很同情內地失學兒童,自己可以參與籌款活動十分幸運;另一名78歲老翁,經已連續17年參加。他說,身邊很多人都捐款支持,自己亦愈行愈健康。
苗圃行動去年籌款所得較目標多70萬元,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引起爭議,苗圃行動強調不存在欺騙。
苗圃行動去年8至9月「單車助學行」籌款活動,原定將50萬善款撥作機構行政費,另外100萬元助學。由於捐款達到220萬,較預期多70萬,有籌委建議撥作行政費的款項增至120萬,結果引起爭議。
苗圃主席蔡兆明回應指,提出建議的只是活動籌委會,未交董事局審批,如有需要,會向捐款人查詢他們期望的善款用途,他強調不存在欺騙。他又指出,苗圃的原則是,未定用途善款會用來助學。
苗圃行動今早舉行第18屆行路上廣州活動,參與的200多人由尖沙嘴 星光大道出發,目標是籌250萬元,為內地山區兒童助學。
其中一名參加者是坐輪椅的全身癱瘓人士,他說,很同情內地失學兒童,自己可以參與籌款活動十分幸運;另一名78歲老翁,經已連續17年參加。他說,身邊很多人都捐款支持,自己亦愈行愈健康。
fully- 訪客
監管慈善團體年中詢公眾
以慈善為名的街頭籌款活動愈來愈多,但政府卻缺乏有系統監管,法律改革委員會轄下的慈善組織小組已完成檢討報告,擬於年中推出諮詢文件,建議政府效法英國等地,成立法定機構來監管慈善團體的成立及運作,規定慈善團體定期公開財務狀況,防止有人趁機斂財。
仿英成立法定機構
目前全港有逾六千六百多個按《稅務條例》第八十八條營運的慈善團體,當中不足一百八十間有詳細披露架構組織、財務狀況及善款去向等重要資訊;而規管慈善籌款活動則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及社會福利署等,分別處理街頭慈善活動及申領獎券活動牌照的申請。
據了解,小組建議本港以英國的《慈善法》為藍本,成立慈善事務公署,負責審批申請團體可否成為註冊的慈善機構,規定定期公開財務狀況,公署更有權審查有關團體,當發現有團體違規或有失當行為時,署方可採取相應的改善及懲處措施。
樂施會香港部總監蕭美娟對政府擬加強監管慈善團體表示歡迎,直言現時慈善業務良莠不齊,當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亦要平衡團體的實際運作需要,以免令行政費用上升。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贊成設懲處機制,及加強監管慈善團體高級管理層薪酬水平,確保善款用得其所。
仿英成立法定機構
目前全港有逾六千六百多個按《稅務條例》第八十八條營運的慈善團體,當中不足一百八十間有詳細披露架構組織、財務狀況及善款去向等重要資訊;而規管慈善籌款活動則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包括食物環境衞生署、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及社會福利署等,分別處理街頭慈善活動及申領獎券活動牌照的申請。
據了解,小組建議本港以英國的《慈善法》為藍本,成立慈善事務公署,負責審批申請團體可否成為註冊的慈善機構,規定定期公開財務狀況,公署更有權審查有關團體,當發現有團體違規或有失當行為時,署方可採取相應的改善及懲處措施。
樂施會香港部總監蕭美娟對政府擬加強監管慈善團體表示歡迎,直言現時慈善業務良莠不齊,當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亦要平衡團體的實際運作需要,以免令行政費用上升。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贊成設懲處機制,及加強監管慈善團體高級管理層薪酬水平,確保善款用得其所。
Daniel- 訪客
演藝畢業生 光影助弱勢社群
(星島日報報道)於本地十一所高等院校設立的「恒生銀行社會服務獎學金」,每年均頒發給多位積極參加社會服務的本地學生,其中曾獲獎學金的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畢業生陳啟廣,過去曾三次自資到雲南山區,為少數民族漸失的文化拍下紀錄片,為弱勢社群發聲,並義務為當地學生拍班照。
畢業於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的陳啟廣,○七年獲二萬元社會服務獎學金,隨學院赴雲南山區考察,得知當地彝族文化逐漸消失,遂以攝錄機記錄彝族人的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問題。今年二十九歲的陳啟廣,目標是做導演,希望利用影像從事教育工作。
為了入讀演藝學院實踐夢想,他放棄了理工大學和教育院校的取錄,並惹來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回憶說,由於當時父親不想他入讀演藝,決定使出斷米飯招數,逼他就範,他唯有拿着三千元積蓄離家出走,氣得父親聯同媽媽到內地生活。
其後,父親見他在演藝成績優異,畢業後又能維持生計,近年關係已修好,現在他正與優質教育基金接洽,望能為學校拍攝介紹影片。
○八年獎學金得主蔡俊威,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畢業生,一直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包括加入香港懲教處更生義工團,在英國交流時參加失明人士協會義工服務,又進行露宿者研究,體驗露宿者生活,他同樣希望日後能以影片為弱勢社群發聲。
八大院校、演藝學院、樹仁大學和公開大學的本地學生,一年內參加社會服務達一百小時,便可申請「恒生銀行社會服務獎學金」。
畢業於演藝學院電影電視系的陳啟廣,○七年獲二萬元社會服務獎學金,隨學院赴雲南山區考察,得知當地彝族文化逐漸消失,遂以攝錄機記錄彝族人的生活,讓更多人關注問題。今年二十九歲的陳啟廣,目標是做導演,希望利用影像從事教育工作。
為了入讀演藝學院實踐夢想,他放棄了理工大學和教育院校的取錄,並惹來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回憶說,由於當時父親不想他入讀演藝,決定使出斷米飯招數,逼他就範,他唯有拿着三千元積蓄離家出走,氣得父親聯同媽媽到內地生活。
其後,父親見他在演藝成績優異,畢業後又能維持生計,近年關係已修好,現在他正與優質教育基金接洽,望能為學校拍攝介紹影片。
○八年獎學金得主蔡俊威,是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畢業生,一直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包括加入香港懲教處更生義工團,在英國交流時參加失明人士協會義工服務,又進行露宿者研究,體驗露宿者生活,他同樣希望日後能以影片為弱勢社群發聲。
八大院校、演藝學院、樹仁大學和公開大學的本地學生,一年內參加社會服務達一百小時,便可申請「恒生銀行社會服務獎學金」。
Tim- 訪客
青年義工計劃疑洗腦
政府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香港青年服務團」,資助本港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民政事務局昨公布第一期計劃,招募十五名青年往韶關教學,期間需「上山下鄉」體驗探訪,為期半年,每月有三千元人民幣生活津貼,完成後再加五千港元獎金。民政局副秘書長雷潔玉表示,希望年輕人透過義工活動鍛煉意志,增加對國家認識及提升認同感,否認進行「洗腦」。
政府資助十五名青年往韶關教學,期間需「上山下鄉」體驗探訪。
民政局將招募十五名十八至廿九歲、能操普通話及讀寫中文的年輕義工,完成訓練後於今年九月至明年二月,往韶關的中、小學輔助教學活動,期間會向當地學生進行家訪、探訪農村、參觀內地政府機構及企業等,並需提交服務周記及小組報告。當局會為義工提供生活津貼、旅費及購買保險,安排輔導員協助他們適應當地生活,預計每名義工支出為三、四萬元。該計劃本月卅一日截止報名。
政府資助十五名青年往韶關教學,期間需「上山下鄉」體驗探訪。
民政局將招募十五名十八至廿九歲、能操普通話及讀寫中文的年輕義工,完成訓練後於今年九月至明年二月,往韶關的中、小學輔助教學活動,期間會向當地學生進行家訪、探訪農村、參觀內地政府機構及企業等,並需提交服務周記及小組報告。當局會為義工提供生活津貼、旅費及購買保險,安排輔導員協助他們適應當地生活,預計每名義工支出為三、四萬元。該計劃本月卅一日截止報名。
Gianni- 訪客
廣東貧困兒童逾二百萬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廣東省,父母出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的營養問題同樣不可忽視。據《廣東省困境兒童調研總報告》,全省目前共有留守兒童95.08萬人,貧困家庭兒童126.06萬人。
據該報告,62.8%的留守兒童家庭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10.7%的留守兒童最大的煩惱是家裏沒錢,這本不應該是兒童應當關注和煩惱的事情。生活的壓力過早地壓在留守兒童的心上,多數留守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
13歲的女孩沈蓮花就是留守兒童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橫坑小學的四年級學生。由於個子矮小,骨瘦如柴,她看上去像是才七八歲。
女孩骨瘦如柴撐起整個家
和所有的留守兒童一樣,沈蓮花的父母多年前就開始外出打工,留下她和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大弟弟10歲,上一年級。8歲的妹妹還沒上學,在家裏照顧着4歲的小弟弟。
因為奶奶年邁,排行老大的沈蓮花成了家裏支柱,小小年紀便要撐起整個家。每天,起床最早的人是她。天還沒亮,她就要獨自把一家人的早飯和午飯都準備好,把自己和弟弟的午餐裝進飯盒。
她的家距離學校大約有5公里的路程,待她打理好家裏的一切,趕到學校時,往往第一節課都已經開始了。
她從來沒有想過吃冷飯有甚麼不好,肚子餓了,冷飯也要吃啊。她的語氣淡淡的,沒有半點怨言。
據該報告,62.8%的留守兒童家庭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10.7%的留守兒童最大的煩惱是家裏沒錢,這本不應該是兒童應當關注和煩惱的事情。生活的壓力過早地壓在留守兒童的心上,多數留守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
13歲的女孩沈蓮花就是留守兒童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她是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橫坑小學的四年級學生。由於個子矮小,骨瘦如柴,她看上去像是才七八歲。
女孩骨瘦如柴撐起整個家
和所有的留守兒童一樣,沈蓮花的父母多年前就開始外出打工,留下她和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大弟弟10歲,上一年級。8歲的妹妹還沒上學,在家裏照顧着4歲的小弟弟。
因為奶奶年邁,排行老大的沈蓮花成了家裏支柱,小小年紀便要撐起整個家。每天,起床最早的人是她。天還沒亮,她就要獨自把一家人的早飯和午飯都準備好,把自己和弟弟的午餐裝進飯盒。
她的家距離學校大約有5公里的路程,待她打理好家裏的一切,趕到學校時,往往第一節課都已經開始了。
她從來沒有想過吃冷飯有甚麼不好,肚子餓了,冷飯也要吃啊。她的語氣淡淡的,沒有半點怨言。
Laughing- 訪客
營養貧困 落後地區缺錢 學生餐餐土豆 全國年損失1.6萬億
「營養貧困」在中國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引發的關注一直持續,西部貧困兒童有760萬,無肉無蛋無菜的飲食造成的營養不良,使人均身高降低3∼4公分,智商降低10∼15分,最終勞動力損失2%~9%。美國學者根據中國2001年的工資水準、碘缺乏率、貧血率、生長遲緩率,以及因患病所損失的勞動能力、工作年限,計算出了2001年因營養不良所造成的生產力損失(以人民幣計算)合計3621億元。照此計算,2010年因營養不良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6088億元。
本報中國新聞中心供稿
統計資料並不能完全呈現營養不良導致的智力發育障礙、勞動能力喪失、免疫力下降以及各種疾病,以及對這些貧困地區孩子人生成長造成的影響。近年來,公益組織和調研機構不斷涉足貧困兒童營養問題,他們通過實地調研和公益活動,使堪憂的邊遠地區貧困兒童的營養現狀愈來愈為外人所知。他們對中央和地方政府呼籲增加投資的舉動,也促動了政府通過相關的政策,實施學生營養干預計劃,讓所有農村貧困生享有營養餐。
近期,貴州印江營養菜湯補貼惠及2萬餘寄宿學生、湖北宣導推行學生「一天一瓶牛奶、一天一個雞蛋、一餐一碗湯」的基本膳食、雲南臨滄市21.1萬名學生享受到了「加一個雞蛋」的早餐,這些舉措無疑是非常積極的,但這些舉措是否能持續,對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的措施是否能擴大至所有貧困的中國孩子,以及全面啟動營養補貼存在的巨大的資金缺口,仍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在青海省樂都縣馬廠鄉中心學校,李蓮秀扒拉着飯盆裏的土豆(馬鈴薯)片,「學校(吃的)不夠,我們都要帶土豆和油的。」
在馬廠鄉,家家戶戶都種了土豆和油菜,今年開學時,李蓮秀和父母扛了100斤土豆、4斤清油(用油菜籽榨出來的)到學校報到。
因為小孩住校,很多家長都把最好的土豆挑出來,盡量讓他們能吃得好一點,差一點的土豆留在家 。
每天早上7:00這間學校的寄宿生開始吃早飯。每周只有兩天的早餐裏有雞蛋供應,而且雞蛋限一人一個,其他幾天是番茄雞蛋湯。
籲提供學童營養餐
樂都縣的寄宿學生每天可以在學校食堂吃上三頓飯,但是每天一日三餐的菜譜幾乎都是一樣的,午餐炒土豆、晚餐煮麵條加土豆。副校長南積虎說,學校別說食堂,連個像樣的廚房都沒有,飯都沒法煮,只能煮麵條和稀飯。「我們西部山區啊,很多學校都撤併了,寄宿的學生多了一倍,但財政上對貧困學生的補助金,還是按原先的數量配置,等於是兩個人吃一個人的飯,哪夠學生吃啊,只好讓他們自己帶一點,這樣也只能做到吃飽,做不到吃好。」
因為每天吃到的食物熱量低,很多學生都有飢餓感。一個月裏,寄宿生的供餐費用如果偶有寬裕,食堂會提供香蕉、蘋果等水果。
由於樂都縣的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很多家庭不是天天能吃到雞蛋。很多學生會把一周限量供應的兩個雞蛋留給家裡人、自己不吃。而且集體供餐只提供給寄宿學生,走讀學生要自帶午餐,都是乾饃饃,很多學生要「一吃九年」。
在中國西部12個省有2600萬農村中小學生。專家預計,如果把這2600萬義務教育寄宿生全部納入補貼範圍,大約需要187億元;如果按人均每天補貼4元計算,全國則需投入260億元。但在2010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對貧困寄宿生的補助僅有100億元。
全國需補貼260億元
在貴州羅甸縣班仁鄉中心小學,由於學校沒有宿舍和食堂,這裏的孩子每個學期花90到100塊錢租住在學校附近農戶的簡易房裡,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除了背着書包去學校以外,還要帶着幾件必備的家當——爐灶和鍋碗瓢盆,因為在學校,包括一年級的孩子在內,每天都必須自己生火做飯。鄉中心學校全校的在校學生有670名,有500多名孩子每天都會在自己租住房子的周圍和一些空曠的場地架起爐灶,生火做飯。
班仁鄉中心小學露天廚房經媒體報道後,引起當地政府關注,副省長劉曉凱親自督導學校食堂的建設,據報道今年4月班仁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吃上了熱蒸食堂飯。
多年來經過媒體的報道,相關扶貧機構、社會組織的工作,中國西部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扶貧基金會也曾在一些地區推行營養餐實驗,2007年3月26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廣西教育廳合作的營養餐項目開餐。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三隻羊小學和澄江鄉古山小學,成為營養餐的試驗樣本。基金會為學校建起食堂,還專門為學生列出食譜:早餐包括米粉、豆漿和饅頭,午餐和中餐則包括牛肉、雞肉和水果在內的多種食品。當時的飯菜非常好吃,我每頓至少吃2碗飯,媽媽說我在學校長胖了。至今,三隻羊小學六年級的藍成龍對營養餐仍記憶猶新。
營養餐實行10個月後,測試結果表明:試點學校9歲組和12歲組學生分別長高4.5和5.6厘米,比對照學校同組學生多長高0.9和1.6厘米;試點學校學生肺活量增長,大幅高於對照學校。之前在三隻羊小學,每逢早操和列隊時,每學期都會發生10多次學生暈倒的現象,在營養餐實驗開始後,這一現象便再未發生。
黃豆蒸飯去而復返
2年後,隨着實驗的結束三隻羊小學和古山小學又回到了黃豆蒸飯的午餐。都安縣教育局副局長潘桂宏說,兩年實驗中,基金會投入達800多萬元,如果營養餐在全縣鋪開,所需的資金將是難以想像的。當地政府雖然關心學生的營養問題,但資金成為最大的問題。2008年,當地出台《廣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管理暫行辦法》,為貧困寄宿生提供營養補貼,這些年補貼標準也從小學生每年250元、500元,提高至750元,初中生每年375元提高至1000元。但由於家庭貧困,這些錢家長也並沒有用在增加孩子的營養上面。
潘桂宏認為,要想將補助切實落實到學生吃飯上,每個寄宿制小學必須修建食堂。現在都安縣247所小學未建有學生食堂,各個學校只能開設簡易伙房,按照每所學校350名學生在食堂就餐,需建400平方米的食堂,按目前建築行情,每平方米為1100元,每座食堂需44萬元,247座食堂資金超過1億元,這對於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是難以承受的。
本報中國新聞中心供稿
統計資料並不能完全呈現營養不良導致的智力發育障礙、勞動能力喪失、免疫力下降以及各種疾病,以及對這些貧困地區孩子人生成長造成的影響。近年來,公益組織和調研機構不斷涉足貧困兒童營養問題,他們通過實地調研和公益活動,使堪憂的邊遠地區貧困兒童的營養現狀愈來愈為外人所知。他們對中央和地方政府呼籲增加投資的舉動,也促動了政府通過相關的政策,實施學生營養干預計劃,讓所有農村貧困生享有營養餐。
近期,貴州印江營養菜湯補貼惠及2萬餘寄宿學生、湖北宣導推行學生「一天一瓶牛奶、一天一個雞蛋、一餐一碗湯」的基本膳食、雲南臨滄市21.1萬名學生享受到了「加一個雞蛋」的早餐,這些舉措無疑是非常積極的,但這些舉措是否能持續,對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的措施是否能擴大至所有貧困的中國孩子,以及全面啟動營養補貼存在的巨大的資金缺口,仍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在青海省樂都縣馬廠鄉中心學校,李蓮秀扒拉着飯盆裏的土豆(馬鈴薯)片,「學校(吃的)不夠,我們都要帶土豆和油的。」
在馬廠鄉,家家戶戶都種了土豆和油菜,今年開學時,李蓮秀和父母扛了100斤土豆、4斤清油(用油菜籽榨出來的)到學校報到。
因為小孩住校,很多家長都把最好的土豆挑出來,盡量讓他們能吃得好一點,差一點的土豆留在家 。
每天早上7:00這間學校的寄宿生開始吃早飯。每周只有兩天的早餐裏有雞蛋供應,而且雞蛋限一人一個,其他幾天是番茄雞蛋湯。
籲提供學童營養餐
樂都縣的寄宿學生每天可以在學校食堂吃上三頓飯,但是每天一日三餐的菜譜幾乎都是一樣的,午餐炒土豆、晚餐煮麵條加土豆。副校長南積虎說,學校別說食堂,連個像樣的廚房都沒有,飯都沒法煮,只能煮麵條和稀飯。「我們西部山區啊,很多學校都撤併了,寄宿的學生多了一倍,但財政上對貧困學生的補助金,還是按原先的數量配置,等於是兩個人吃一個人的飯,哪夠學生吃啊,只好讓他們自己帶一點,這樣也只能做到吃飽,做不到吃好。」
因為每天吃到的食物熱量低,很多學生都有飢餓感。一個月裏,寄宿生的供餐費用如果偶有寬裕,食堂會提供香蕉、蘋果等水果。
由於樂都縣的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很多家庭不是天天能吃到雞蛋。很多學生會把一周限量供應的兩個雞蛋留給家裡人、自己不吃。而且集體供餐只提供給寄宿學生,走讀學生要自帶午餐,都是乾饃饃,很多學生要「一吃九年」。
在中國西部12個省有2600萬農村中小學生。專家預計,如果把這2600萬義務教育寄宿生全部納入補貼範圍,大約需要187億元;如果按人均每天補貼4元計算,全國則需投入260億元。但在2010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對貧困寄宿生的補助僅有100億元。
全國需補貼260億元
在貴州羅甸縣班仁鄉中心小學,由於學校沒有宿舍和食堂,這裏的孩子每個學期花90到100塊錢租住在學校附近農戶的簡易房裡,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除了背着書包去學校以外,還要帶着幾件必備的家當——爐灶和鍋碗瓢盆,因為在學校,包括一年級的孩子在內,每天都必須自己生火做飯。鄉中心學校全校的在校學生有670名,有500多名孩子每天都會在自己租住房子的周圍和一些空曠的場地架起爐灶,生火做飯。
班仁鄉中心小學露天廚房經媒體報道後,引起當地政府關注,副省長劉曉凱親自督導學校食堂的建設,據報道今年4月班仁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吃上了熱蒸食堂飯。
多年來經過媒體的報道,相關扶貧機構、社會組織的工作,中國西部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問題受到廣泛關注,中國扶貧基金會也曾在一些地區推行營養餐實驗,2007年3月26日,中國扶貧基金會與廣西教育廳合作的營養餐項目開餐。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隆福鄉三隻羊小學和澄江鄉古山小學,成為營養餐的試驗樣本。基金會為學校建起食堂,還專門為學生列出食譜:早餐包括米粉、豆漿和饅頭,午餐和中餐則包括牛肉、雞肉和水果在內的多種食品。當時的飯菜非常好吃,我每頓至少吃2碗飯,媽媽說我在學校長胖了。至今,三隻羊小學六年級的藍成龍對營養餐仍記憶猶新。
營養餐實行10個月後,測試結果表明:試點學校9歲組和12歲組學生分別長高4.5和5.6厘米,比對照學校同組學生多長高0.9和1.6厘米;試點學校學生肺活量增長,大幅高於對照學校。之前在三隻羊小學,每逢早操和列隊時,每學期都會發生10多次學生暈倒的現象,在營養餐實驗開始後,這一現象便再未發生。
黃豆蒸飯去而復返
2年後,隨着實驗的結束三隻羊小學和古山小學又回到了黃豆蒸飯的午餐。都安縣教育局副局長潘桂宏說,兩年實驗中,基金會投入達800多萬元,如果營養餐在全縣鋪開,所需的資金將是難以想像的。當地政府雖然關心學生的營養問題,但資金成為最大的問題。2008年,當地出台《廣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管理暫行辦法》,為貧困寄宿生提供營養補貼,這些年補貼標準也從小學生每年250元、500元,提高至750元,初中生每年375元提高至1000元。但由於家庭貧困,這些錢家長也並沒有用在增加孩子的營養上面。
潘桂宏認為,要想將補助切實落實到學生吃飯上,每個寄宿制小學必須修建食堂。現在都安縣247所小學未建有學生食堂,各個學校只能開設簡易伙房,按照每所學校350名學生在食堂就餐,需建400平方米的食堂,按目前建築行情,每平方米為1100元,每座食堂需44萬元,247座食堂資金超過1億元,這對於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是難以承受的。
Laughing- 訪客
扶貧基金推出月月捐款
該行動是中國扶貧基金會推出的一項通過每月定額捐款持續為貧困地區兒童每天營養加餐的公益行動。除國家法定假日及寒暑假外,基金會在學校上課期間(周一至周五)每天向學生提供營養加餐:一盒學生奶,麵包1個或一個雞蛋等食品。加餐學校經中國扶貧基金會將通過項目點考察選定。
免費午餐計劃是由全國數十家主流媒體聯合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發起的公募計劃。該計劃致力於幫助因家庭貧困而沒有錢享受營養午餐的學生,同時通過社會捐助的力量,對一些貧困山區學校簡陋的廚房條件予以改善。
免費午餐計劃
該計劃自2011年4月啟動以來,全國有20多所學校已經享有免費午餐,首年1000萬元的募捐目標已完成。免費午餐計劃已制定相關大眾監督體制,其中包括學校提交申請表,志願者考察評估,預算測定,簽訂食品安全協定等一系列環節。
助建幸福廚房
南方公益聯盟由南方日報、美的集團、廣東移動等15家企業機構成員牽頭,發起的幸福廚房公益行動計劃在今年內逐步擴展至全國範圍,首站選擇免費資助清遠市陽山縣陽城鎮河坪村幸福小學建設首間幸福廚房。廣東省內有切實需要幫扶的學校、機構,都可申請。每間幸福廚房的啟動資金在3萬元左右。
免費午餐計劃是由全國數十家主流媒體聯合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發起的公募計劃。該計劃致力於幫助因家庭貧困而沒有錢享受營養午餐的學生,同時通過社會捐助的力量,對一些貧困山區學校簡陋的廚房條件予以改善。
免費午餐計劃
該計劃自2011年4月啟動以來,全國有20多所學校已經享有免費午餐,首年1000萬元的募捐目標已完成。免費午餐計劃已制定相關大眾監督體制,其中包括學校提交申請表,志願者考察評估,預算測定,簽訂食品安全協定等一系列環節。
助建幸福廚房
南方公益聯盟由南方日報、美的集團、廣東移動等15家企業機構成員牽頭,發起的幸福廚房公益行動計劃在今年內逐步擴展至全國範圍,首站選擇免費資助清遠市陽山縣陽城鎮河坪村幸福小學建設首間幸福廚房。廣東省內有切實需要幫扶的學校、機構,都可申請。每間幸福廚房的啟動資金在3萬元左右。
Laughing- 訪客
INCA's forum :: 純聊天, 八卦, 資訊交流 :: 風土人情
第1頁(共2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
您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周一 8月 05, 2019 1:22 pm 由 Dino
» 【特寫】踢拖抗暴 — 當催淚彈蔓延至長者社區.黃大仙黑夜
周一 8月 05, 2019 12:01 pm 由 Dino
» 【8.4 將軍澳遊行】寶琳站黑衣人潮湧現 有商場謝絕警方內進
周一 8月 05, 2019 12:54 am 由 Dino
» 【8.4 港島示威 ‧ 不斷更新】警石塘咀放催淚彈 示威者轉戰銅鑼灣 快閃封紅隧
周日 8月 04, 2019 11:17 pm 由 Dino
» 【8-3 旺角遊行】歷幾許衝突士多照開舖 老闆:佔旺時無破壞有幫襯
周日 8月 04, 2019 10:35 pm 由 Dino
» 香港青年對英殖時期的「懷念」從何而來?
周日 8月 04, 2019 5:26 pm 由 Dino
» 【暴動罪審訊】譴責暴動罪檢控 民權觀察促政府回應訴求 (12:49)
周日 8月 04, 2019 5:20 pm 由 Dino
» 【CBD】大麻萃取物產品層出不窮 是神奇草藥抑或要有更多監管
周日 8月 04, 2019 4:56 pm 由 p-ma
» 點解八月五號要罷工?
周日 8月 04, 2019 2:51 pm 由 D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