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超級抗藥惡菌

1頁(共2頁) 1, 2  下一步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攞命惡菌攻佔公院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3月 11, 2010 12:25 pm

極速人傳人冇藥醫 床枕簾椅盡變陷阱
醫院衞生環境欠佳,令可入血殺人的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急速擴散。香港大學研究發現,單是瑪麗醫院出現鮑氏不動桿菌抗藥性的比率,由 05年 1.7%急升至 09年 33%;另有 3間醫院的抗藥性比率更嚴重,最高達 46%,病人近乎無藥可醫。專家表示,醫院管理局必須以科學方法監測清潔水平,確保殺滅惡菌。
記者:陳沛冰

超級抗藥惡菌 11la4p2a
何栢良表示近年病人及醫護人員洗手意識加強不少,但惡菌依然增強醫院傳播,相信與環境清潔不足有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是近年醫院內常見的惡菌,當帶菌病人接觸周圍環境,如病床、枕頭、椅子和床簾等,若沒有徹底清潔消毒,其他病人接觸有關物件後便受感染。

惡菌入肺入血皆致命
惡菌最常見會造成傷口感染,入肺會引致肺炎,患者可能出現呼吸衰竭,令肺組織嚴重受損致命;若入血則會引致敗血症死亡。

港大於 05年 1月至 06年 12月研究港島西聯網 5間醫院,從病人的痰、血液、尿液及傷口分離到 948個鮑氏不動桿菌樣本;當中 8%即 76個,對 4種或以上抗生素有抗藥性;其中 16個樣本(佔整體 1.7%)同時對一種最強力抗生素亞胺培南有抗藥性,令惡菌近乎無藥可醫。

當病人有大傷口或插喉時,在醫院蘊藏的惡菌便伺機入侵人體。研究發現,入住腦神經外科病房病人感染風險,較其他病人高 20倍;有傷口逾兩周增加感染風險 17倍,使用胃喉等喉管會增加感染最多近 8倍。

以往抗藥性惡菌集中在一、兩個病房爆發,但今次導致 25個病房共 48名病人感染,最嚴重是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及腦神經外科病房,分別有 5宗個案。經基因指模分析,發現惡菌出現 ST22及 ST26兩個爆發型品種,可快速人傳人;惡菌帶有 OXA23及 OXA51兩種新興超廣譜酶抗藥基因,令惡菌對亞胺培南呈抗藥性。

超級抗藥惡菌 11la4p1
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

建議採英國標準監測
何栢良表示,過去數年抗藥惡菌問題越來越嚴重, 08至 09年 4間不同聯網的大醫院,對亞胺培南呈抗藥性的樣本急增至 33%(瑪麗醫院)及 46%(其他醫院),對其他常用抗生素抗藥性最高達 60%。

他指,近年病人及醫護人員洗手意識加強不少,但惡菌依然增強醫院傳播,相信與環境清潔不足有關,他建議醫院管理局參考英國做法,以科學化方法作監測衞生標準。

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研究結果
- 05至 06年研究-
• 8%惡菌對 4種或以上抗生素有抗藥性
• 1.7%惡菌對最強力抗生素亞胺培南具抗藥性
•增加腦神經外科病房感染風險 20倍
•增加慢性傷口如患糖尿腳或肉瘡逾兩周風險 17.3倍
•增加緊急手術風險 4.5倍
•增加使用喉管如胃喉或尿喉風險 3.7至 7.9倍

- 08至 09年研究-
• 33%至 46%惡菌對亞胺培南呈抗藥性
• 7%至 60%對其他抗生素呈抗藥性
資料來源: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

防不勝防
惡菌頑強「斷糧」一年也生存
醫院是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的溫床。有專家警告,很多表面看似清潔的地方,其實可能滿佈惡菌,「枕頭唔換,淨係換枕頭套、床褥唔換,淨係換床單,細菌一樣會留喺度,當下一個病人瞓上去,就會受感染」。

部份清潔沒定時進行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曾有研究指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冇水飲、冇嘢食」,亦可生存一年;床簾、排板、椅子、病床扶手、床頭櫃及枕頭都可能是播毒媒介。該系正進行另一項研究,在病房環境「生擒」細菌樣本評估清潔程度,建議醫管局將控制惡菌作為管理層的工作指標,並仿效英國,引入微生物監測清潔成效。

有病房支援服務助理表示,洗手間及病人用膳的枱,每日清潔兩次;床單每日更換一次,因床褥有一層塑膠物料包裹,污物不會沾污床褥,故較少消毒。但因人手不足及工作量大,部份清潔工作未必能定時進行,「排板同床頭櫃,得閒就抹,唔得閒就唔抹」。

瑪麗醫院發言人表示,病床、枕頭、排板、椅子、扶手、床頭櫃、洗手間及浴室會每日清潔一次,亦有既定清潔標準;病人出院後院方會再清潔有關物品。床簾約每周清潔一次,如受污染會立即更換。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中藥粉末發現致命毛霉菌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3月 12, 2010 11:07 pm

(明報)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22:10
港大微生物學系公布,在中藥粉末中發現新型毛霉菌,接受重型化療或抵抗力弱的病人感染後足以致命。

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表示,瑪麗醫院 在1名準備接受骨髓移植的50歲男性病人糞便樣本中,發現3種毛霉菌,分別是「香港型橫梗霉菌」、「黃麴霉菌」以及「黑麴霉菌」,同時也在該病人服用的抗癌中藥「龍葵」粉末中找到這些毛霉菌。

他說,目前懷疑是病人服食「龍葵」粉時,只用溫水沖服,並未能殺死細菌而受到感染。

瑪麗醫院稍後追蹤發現,先前1名接受肝臟移植的男性病人,也在感染「香港型橫梗霉菌」後死亡。

何柏良表示,這種毛霉菌存在於大自然環境中,會攻擊病人血管,導致病人腸道潰爛出血,蔓延到腦部則會致命。

港大已建議香港衛生署為市售中藥進行微生物監測,並呼籲病人服用中藥時一定要先煮滾。

(中央社)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飲中藥沖劑染奪命新霉菌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3月 13, 2010 12:07 pm

香港大學在三名瑪麗醫院病人身上,發現可致命的新品種毛霉菌,隨時令病人腸穿肚爛,甚至上腦死亡。最新一名血病病人進行骨髓移植前,院方兩度在其糞便樣本驗出「香港型橫梗霉菌」,追查發現病人飲用的龍葵中藥粉沖劑同樣帶菌,疑因而中招。另一名在內地換肝病人感染該菌後死亡,另一換腎病人感染後要棄腎保命。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提醒免疫力低人士,包括準備做移植或化療的病人,要徹底煲滾中藥殺菌,以防受感染,又促請衞生署引入中藥的微生物檢驗,監察中成藥品質。

超級抗藥惡菌 0313-00176-009b1
龍葵並非貴價藥材,用作抗癌。 (胡耀威攝)

該名五十三歲患嚴重血病的男病人,原定本月骨髓移植,院方於手術前作霉菌化驗,去年底及今年初兩度發現病人帶有「香港型橫梗霉菌」,第二次化驗再找到黃曲霉菌及黑曲霉菌。追查下驗出病人過去一年、每日用暖水沖服兩次的龍葵藥粉含上述三種霉菌。據病人表示,向中醫師求診後獲處方藥粉,用作抗癌。病人暫無任何病徵,停服藥粉後無再發現霉菌。港大正為霉菌進行基因研究,確定感染源頭。

三人染香港型橫梗霉菌
連同早前兩名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瑪麗醫院至今發現三人感染香港型橫梗霉菌。其中一名男病人於內地換肝後發燒,返港到瑪麗求醫,出現鼻子變黑及鼻組織壞死徵狀,搶救後不治。另一病人換腎後感染霉菌,最終要放棄腎臟。兩人感染原因未明。

何栢良稱,免疫力弱的病人,一旦感染毛霉菌再進行移植或化療,體內白血球數目跌至零,毫無抵抗力,毛霉菌會入侵血管及器官,引致腸穿肚爛等可致命的感染。香港型橫梗霉菌可令病人皮膚變黑、腸道潰爛,甚至上腦奪命。他說,兩分鐘高溫烹煮已可殺死霉菌,提醒體弱病人服中藥前須徹底煲滾。

涉及的龍葵藥粉含菌原因不明,何栢良估計或與製作、包裝或儲存出問題有關,並批評當局一直對中藥欠缺規管,「本港無檢測中藥,究竟有無霉菌?市民一無所知!」

超級抗藥惡菌 0313-00176-009b3
香港型橫梗霉菌可令病人皮膚及腸道受感染,甚至上腦致命。

超級抗藥惡菌 0313-00176-009b4
患嚴重血病的男病人,懷疑用暖水開「龍葵」粉劑後,感染三種毛霉菌。

促盡快建藥物安全中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認為,事件可說是去年痛風藥發現毛霉菌的「中藥翻版」,「連中藥都出事,政府應盡快成立藥物安全中心,定期抽驗中藥同巡查中藥店。」

衞生署回應,本月初接獲港大通報並展開調查,因毛霉菌存在於一般環境,未能確定病人感染毛霉菌的來源。署方建議病人按中醫師指示儲存及使用藥物,儲存於乾爽、陰涼及清潔的環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顆粒藥粉易發霉服前要煲滾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3月 13, 2010 12:10 pm

服用方便的中藥顆粒和藥粉,近年深受市民歡迎,但若藥粉或顆粒在製煉或儲存過程出現問題,有機會孳生霉菌,抵抗力低的病人服用後隨時「攞命」。中醫師李甯漢指出,製藥及儲存過程須確保沒有孳生細菌,「若抽乾水分時未抽得盡,或者顆粒放得太耐,都可能會受潮,形成發霉。」

超級抗藥惡菌 0313-00176-011b2
龍葵屬粗生植物,有清熱解毒功效。

李甯漢說,傳統中醫師替病人望聞問切後,便會寫藥方,供病人執藥後再煲藥飲用,所有細菌在高溫煲滾後殺得一乾二淨。但近年不少中醫館改良服用方法,先將藥材煲滾,再用機器抽走水分,使之變成藥粉或再製成顆粒,供病人沖服。

龍葵性質寒涼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出,龍葵是治療腫瘤的中藥,主治肝癌、血癌或食道癌,通常要配合其他中醫一併煎服,帶有小毒,中醫師需小心使用。癌症患者身體虛弱,若抵抗力差,服用要更小心,需由中醫師評估再處方。李甯漢指,龍葵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之效,性質較寒涼,在香港郊野亦可找到。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藥房主管梁家豪建議,市民儲存中藥粉或顆粒時,應保持環境乾燥,避免因過於潮濕而發霉。若放於雪櫃儲存,取出後應即時煎服。他指,若中藥由不合規格的廠房生產,有機會在運送、製作,甚至包裝過程中受污染,提醒市民服用任何中藥,都應徹底煲滾後才飲用。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歐化廠毛霉菌藥殺八人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3月 13, 2010 12:11 pm

病人受毛霉菌入侵致死已非首次。歐化藥廠生產的痛風藥「別嘌醇」去年被香港大學驗出受毛霉菌污染,含菌量超標一百倍,最少八名癌症病人服藥後感染毛霉菌死亡。之後觸發連串藥物事故,揭發衞生署對西藥監管千瘡百孔,促使港府及醫管局分別檢討藥物制度。醫管局去年九月開始要求藥物生產商提供微生物測試合格報告,暫未發現有藥物含菌。

瑪麗醫院去年二月在癌症病人腸道發現感染毛霉菌,起初懷疑毛霉菌來自便利店售賣的食物或木筷子,但終於去年三月驗出「真兇」為病人服食的「別嘌醇」,毛霉菌含量嚴重超標。

衞生署與微生物學和藥劑專家到供應商歐化藥業在大埔的廠房展開調查,結果發現藥廠將別嘌醇藥物的半製成品儲存五日至十四日不等,令毛霉菌大量孳生。當局其後引用《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控告歐化,四項控罪成立,合共罰款廿萬元。

醫局補鑊 七招堵漏洞
醫管局為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去年九月起採取七項改善藥物安全措施,包括要求藥廠投標時提交微生物檢驗證明書、加強內部藥物抽查,以及考慮對大量病人使用的藥物,引入多於一個供應商等。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惡菌襲擊險殺洗腎病人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五月 13, 2010 4:34 pm

本港約有三千名腎病患者需接受洗肚治療,是感染惡菌的高危一族。瑪麗醫院接獲一名末期腎衰竭病人,因抵抗力弱及營養不良,罕有地感染一種名為「蜂房哈夫尼菌」( Hafnia Alvei),導致嚴重腹膜炎險死,是全球首宗紀錄於文獻的病例。有腎科專家指,此細菌普遍存在於人體腸道內,當免疫力下降就有機會感染,嚴重可入血致命。
記者:陳沛冰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腎臟內科副教授鄧智偉表示,該名 73歲女病人患有末期腎衰竭及糖尿病,需要接受洗腎,而她在家進行俗稱「洗肚」的腹膜透析治療 4至 5年。她因發燒及肚痛到瑪麗醫院求診,院方發現她的洗肚水混濁,在洗肚水培植到蜂房哈夫尼菌。感染該菌令她出現嚴重腹膜炎及腸塞,已有一段時間不能如常進食,導致營養不良。

蜂房哈夫尼菌入腹腔
該病人進行腹腔注射抗生素及靜脈注射營養素,留醫 10日後康復出院,返家後需繼續注射抗生素治療。有關個案詳情已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是全球首宗洗腎病人感染蜂房哈夫尼菌引致腹膜炎的個案,以往曾有愛滋病及肝病患者感染此菌。

本港三千腎病者洗肚
鄧智偉稱,蜂房哈夫尼菌屬腸桿菌類,普遍存於人體腸道,健康人士會帶菌但不發病。當身體抵抗力減弱,細菌便會由腸道入腹腔致腹膜炎。他相信今次病人是因免疫力下降,致腸道細菌進入腹腔。

蜂房哈夫尼菌也存在於周圍環境及空氣,若病人洗肚時沒做足消毒程序,如沒有消毒雙手或輸入洗肚水的導管口發炎,細菌就有機可乘。蜂房哈夫尼菌除可引致腹膜炎,也可入血導致敗血症,嚴重可致命。若腹膜炎嚴重,病人或不能再洗肚,要改為洗血。該菌對一線抗生素治療反應不理想,需使用二線抗生素。

本港約有三千名腎病患者需洗肚,患者平均每 32個月便出現一次腹膜炎。鄧智偉表示若患糖尿病、柏金遜症、曾中風及導管口發炎,出現腹膜炎風險較高。腹膜炎的常見致病源包括金黃葡萄球菌、鏈球菌及大腸桿菌,若洗肚過程沒做足消毒程序,霉菌亦有機會進入體內。他指,經常便秘容易引致結腸憩室病,也會增加蜂房哈夫尼菌由腸道進入腹腔的風險。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超級抗藥惡菌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8月 12, 2010 3:51 pm

醫學界發現全新的抗藥惡菌基因,正極速由南亞國家入侵歐美等地,引起全球恐慌。英國及印度一項聯合研究發現,兩地共接獲逾百宗帶有新抗藥基因的細菌感染個案,懷疑歐美國家人士到印度或巴基斯坦接受整容手術後,染上極難根治的惡菌,專家擔心新一輪的抗藥惡菌戰爭即將爆發。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警告,不少細菌已瀕臨無藥可醫的階段,提醒市民使用外地醫療服務前,應了解當地抗藥惡菌的擴散情況及受感染風險。

超級抗藥惡菌 0812-00176-082b1
專家在印度發現全新的抗藥惡菌基因,並迅速散播至歐美國家。

英國卡的夫大學的專家,去年率先在常見的腸道細菌,包括克雷白氏肺菌及大腸桿菌內發現該名為「NDM-1」的新抗藥基因,感染者為入住印度醫院的瑞典病人。在印度,此基因對被視為最後防線、醫治腸道細菌的「碳氫黴烯類」抗生素開始無效,隨即引起醫學界的憂慮。

該校最近與印度的馬德拉斯大學作進一步研究,發現印度兩地,包括哈里亞納邦有廿六宗有關感染個案,真奈有四十四宗個案。英國則有三十七宗同類感染個案,當中部分人曾到印、巴整容,懷疑因而中招。專家指,不少歐美人士擔心印度感染抗藥惡菌後帶返本土,令抗藥基因散播全球。上述調查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刺針》。

長期病患者高危
何栢良指出,隨着醫療旅遊發展迅速,不少市民選擇往外地醫院接受身體檢查或做手術,包括整容手術。他警告,若住院時間長、病人有長期疾病,感染當地抗藥惡菌的風險便會提高,「人體感染咗抗藥惡菌後,惡菌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佢嘅抗藥基因亦會走入身體其他細菌內,一旦病發,其他細菌亦會對藥物有抗藥性,屆時就一發不可收拾」。

他指,本港暫未出現此抗藥基因個案,難以估計會否殺入本港,強調不同國家都有各自肆虐的抗藥惡菌,一般出外旅遊,不會增加遊客感染惡菌的風險,但市民應注意個人及飲食衞生,慎防染病,若到外地使用醫療服務,需諮詢有關醫生意見,了解當地抗藥惡菌的散播情況。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專家先在一名到印度就醫瑞典人身上發現超級惡菌NDM-1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8月 12, 2010 6:21 pm

(商台)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12:45
英美相繼發現一隻相信來自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新超級病菌NDM-1,本港亦密切監控情況。專家去年首先在一個曾經去印度就醫的瑞典人身上發現NDM-1,之後歐美多國陸續發現病例,英國最少五十宗,美國有三宗,澳洲、加拿大、荷蘭同瑞典亦有。專家警告,越來越多人去收費較低的印度等接受治療及整容,令這種幾乎對所有藥物出現抗藥性的惡菌,可能很快散播全球。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柏良表示,NDM-1有可能傳入本港及擴散,會密切監控。衛生署副署長譚麗芬亦說,已經聯絡當地部門跟進,由於病菌可能經手術感染,已經囑咐醫護人員留意,及小心處方抗生素。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本港66歲男子驗出感染超級細菌已痊癒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五 8月 13, 2010 12:06 am

(商台)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21:52
英美相繼發現一隻相信來自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新超級病菌NDM-1。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表示,一名六十六歲男子,去年十月,在普通科門診求醫時,他的尿液樣本內,驗出一株含有NDM-1的大腸桿菌,不過病人服用治療尿道感染的口服抗生素後,並無出現耐藥性,已經痊癒。

防護中心指,一直有監察細菌耐藥性的模式;NDM-1是一種酶,可以使某組別的抗生素失去功效,從而令含有這種酶的細菌,變成廣泛耐藥性,中心正與世衛組織和有關衛生機構,跟進事件,亦會聯繫醫院實驗室,加強監測細菌。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末日細菌襲港 入血攞命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8月 13, 2010 11:22 am

無藥可醫的末日細菌正橫掃全球,並已靜悄悄侵入本港。繼英美等七個國家,有人由南亞傳入帶有超級抗藥基因 NDM-1的惡菌後,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昨證實,早在去年 10月,一名曾向普通科門診求診的印度男子,已感染帶有該抗藥基因的大腸桿菌,惟衞生防護中心相隔 10個月才公佈事件。有微生物學家表示,該惡菌入血更可奪命。
記者:陳沛冰、梁洵瑜

超級抗藥惡菌 D3o3sq73du4usnrn0kyi_thumb
本港發現首宗帶有抗藥基因 NDM-1的大腸桿菌,該基因可依附在任何病菌內成為威脅全球的惡菌。

該種源自南亞國家的抗藥基因名為 New Delhi metallo-s-lactamase-1( NDM-1),即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 1。該基因一旦依附在細菌上,會令細菌出現嚴重抗藥性,甚至最後防線的碳氫黴烯類及滭內胺抗生素也無藥效,變成無藥可醫。

全球首宗個案,是前年在一名瑞典病人身上發現,該病人曾在印度新德里的醫院接受治療。這種末日細菌起源於印度及巴基斯坦,令不少當地病人出現尿道炎、肺炎及入血的感染。

超級抗藥惡菌 Ik8ufdskuagmahg2rph3_thumb
帶有超級抗藥基因 NDM-1的末日細菌源自印度;圖為新德里。

至今傳入最少七個國家
末日細菌至今傳入最少七個國家,其中美國有 3宗,英國有 50宗、加拿大有 2宗,荷蘭及瑞典亦有出現,當中不少病人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入院治療,如進行整容及器官移植手術。

但國際權威《刺針》醫學雜誌刊登的研究顯示,部份人在印巴時其實沒有入院,卻沒有交代是否在社區感染;病人主要感染抗藥性大腸桿菌及克雷伯氏肺炎菌。

港府相隔 10個月才公佈
原來,早於去年 10月末日細菌已侵襲本港。衞生防護中心昨表示,一名 66歲印度男子去年 10月在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求診,其尿液樣本顯示帶有含 NDM-1的大腸桿菌。但該男子服食常用於治療尿道炎的抗生素後已康復。但該中心未能解釋為何病人早於去年求診,但相隔 10個月才公佈結果,亦未有交代病人家屬有否病徵等資料。

防護中心表示,正與世界衞生組織跟進事件,會與醫院實驗室聯絡,制訂加強監測惡菌的安排。中心已去信本港醫生,通知他們最新情況,但沒要求他們若發現惡菌個案需呈報。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末日細菌相信已殺入社區,可能於過去 10個月已靜悄悄在本港擴散,並已傳入零星個案。該菌傳播速度非常快,因大部份人只是帶菌而沒有病發,在沒有藥可治療下,惡菌不斷在社區傳播。抗藥基因 NDM-1可依附在不同細菌上,現時最常見是大腸桿菌家族,可引致病人出現尿道炎;手術後感染惡菌更可引致血中毒或敗血症而致命;若依附在其他細菌身上,無藥可醫的惡菌便會越來越多。

病人病徵主要視乎感染細菌的種類,如感染帶有 NDM-1的大腸桿菌可引致尿道炎,病人會尿頻及尿急等。抗藥大腸桿菌可透過口糞傳播,如病人如廁後沒有洗手再煮食,其他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後就會受感染。

主要透過醫療旅遊傳播
何栢良表示,政府應該趁末日細菌仍然未落地生根,重新評估形勢以及制訂預防措施。該菌主要透過醫療旅遊傳播,瑪麗醫院去年起實施監察機制,若病人曾經在海外入住醫院,瑪麗會為病人測試是否帶有抗藥惡菌,如社區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或抗萬古霉素大腸桿菌,並會安排帶菌病人接受隔離。今日起瑪麗會加入監察病人有否帶有 NDM-1的抗藥惡菌。何栢良認為,措施應在所有的公立醫院推行,所需資源不太多,主要視乎管理層是否重視預防抗藥惡菌。

1〉66歲印度男子去年 10月到普通科門診求醫
2〉醫生為他化驗尿液,發現他感染大腸桿菌
3〉防護中心昨公佈該男子感染的大腸桿菌,帶有超級抗藥基因 NDM-1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外遊應避免進入醫療機構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8月 13, 2010 11:24 am

源自印度的末日細菌,極速散播到歐美及本港,由於抗藥基因主要入侵尿道炎或手術後的病人,故此類病人及醫護應提高警覺。醫學界提醒市民,即使到印度旅遊,也可能在社區惹上惡菌,故必須注意個人衞生,避免進入當地的醫療機構。

衞生署副署長譚麗芬表示,由於病菌可經手術感染,已提醒醫護人員要留意,並要小心處方抗生素,市民也應經常洗手預防感染。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解釋,大腸桿菌帶有此抗藥基因,患者的尿液及糞便均能散播惡菌,市民到惡菌活躍的印度,也有機會透過口糞途徑感染,「你可能喺當地飲咗啲水之後肚屙肚痛,就可能係感染咗有呢隻惡菌嘅大腸桿菌」,故到當地旅遊必須注意個人衞生,食水必須要煮沸。

不同種類惡菌橫行各地
至於有部份志願機構安排義工到當地醫院服務,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建議他們佩戴口罩、手套及保護帽等全套防護裝備,並要經常洗手。

事實上,近年北美以至內地也有不同種類的惡菌橫行,外遊時必須提高警覺,如美國早已被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MRSA)及抗萬古霉素的腸球菌( VRE)攻陷;紐約地區則流行一種在醫院內爆發的大腸桿菌 KTC,它們對緊急關頭才使用的碳氫黴烯類抗生素亦有抗藥性。

港人經常往來的內地,則流行抗超廣譜霉大腸桿菌 CTX-M,就連可以殺掉大多數細菌的廣譜類抗生素也無療效;印度及英國亦正爆發末日細菌。市民到這些地區後,如有不適曾入醫院,應告訴醫生及早檢查是否感染惡菌。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比利時首見超級細菌死亡病例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六 8月 14, 2010 2:30 am

(法新社)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22:05
(法新社布魯塞爾13日電) 一名醫生今天說,一名比利時男子死於源自南亞、能抵抗藥物的「超級細菌」,這是超級細菌第一個通報死亡病例。

布魯塞爾AZ VUB醫院的微生物專家皮拉德(DenisPierard)告訴比利時媒體,這名患者是在巴基斯坦醫院就醫時,感染到這種細菌。他自6月起便在AZ VUB醫院接受治療。

皮拉德醫生說:「他在巴基斯坦旅行時遇到車禍。他因為大腿嚴重受傷而住院,之後便返回比利時,但當時他已經感染了。」

他說,他們給他強效的抗生素,但終究不治。

超級細菌是一種叫做新德里金屬內(酉先)胺(酉每)(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NDM-1)的細菌基因,去年在一名入住印度醫院的瑞典患者身上首次被發現。

英國醫療期刊「刺胳針傳染病期刊」(The Lancet)上週指出,37名曾到南亞接受醫學治療的英國人身上,被發現帶有ATM-1基因的細菌,澳洲也通報了3起病例。(譯者:中央社張曉雯)

超級抗藥惡菌 166al8d01oie8s-i0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末日細菌」命名 激嬲印度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六 8月 14, 2010 2:53 am

就進一步在全球各地蔓延的末日細菌 NDM-1( New 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1),以印度首都新德里被命名,印度當局譴責西方學者,擔心此舉會對當地醫療旅遊業造成負面影響。

超級抗藥惡菌 18375_600x400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本港嚴防末日細菌擴散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8月 14, 2010 2:17 pm

帶有超級抗藥基因的末日細菌襲港,為加強監察,衞生防護中心正要求公立醫院翻查以往出現嚴重抗藥性的細菌樣本,將有懷疑的樣本交予該中心覆驗。該中心至今發現的一宗惡菌個案,受感染的印度裔男子居於葵青區,病發前曾返回印度,相信於當地感染。

感染男子住葵青區
國際關注帶有超級抗藥基因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 1( NDM-1)的惡菌後,衞生防護中心延至前日才公佈,早於去年 10月一名 66歲印度男子感染帶有該抗菌基因的大腸桿菌。他居於葵青區,每年都返鄉。去年 3月底至 4月初他往印度,同年 10月因泌尿系統症狀到牛頭角普通科門診求醫,獲處方抗生素後症狀消退,家人沒有病徵。

超級抗藥基因令細菌對最後防線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呈抗藥性, 07年至今該中心發現 44株細菌對該抗生素呈抗藥性,當中一株屬 NDM-1。該中心未能交代何時發現有關個案,但辯稱當時未有關於 NDM-1的文獻發表,難以公佈單一個案。中心已要求各公立醫院翻查懷疑屬 NDM-1的樣本,交予該中心覆驗,以掌握惡菌肆虐本港的情況。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柏良表示,瑪麗醫院昨日開始覆驗懷疑屬 NDM-1的樣本,至今未有發現,但相信會找到零星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專家小組稍後時間會開會,討論是否實施監察機制,檢查曾在海外入住醫院的病人,是否帶有惡菌。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慎用抗生素 防惡菌「進化」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8月 21, 2010 4:33 pm

最近,一種帶有「NDM-1」抗藥基因的新型細菌正在全球蔓延,或已經在社區散播。這種病菌幾乎對所有抗生素呈抗藥性,市民一旦受到感染,可能沒有抗生素可供治療。

現時香港病菌呈抗藥性的情況嚴重,市民和醫護人員都有責任防止這個情況惡化。細菌出現抗藥性的原因有很多,如醫生不合理地處方抗生素或市民不當地服用抗生素,身體內一些比較強的病菌便會存活下來,並繁殖出擁有更強抗藥性的後代,令感染更難治療。

其實,很多常見的病症,如感冒和喉嚨痛等,都是由病毒而非細菌所引起,並不需要服用抗生素去治療。

為教導市民如何防止細菌產生抗藥性,醫院藥劑師學會有以下建議:

1)如醫生處方抗生素給你,可要求一次過處方整個療程。

2)病人要求醫生在抗生素的標籤上列明藥物的學名,增加治療的透明度。

3)病人如果因為感冒或喉嚨痛等獲處方抗生素,必須詢問醫生處方的原因。

4)病人必須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絕對不可因為病情好轉而停服。

5)不應該服用其他人的抗生素或者是自己以前剩下的抗生素。

6)注意個人衞生,勤洗手,外出用餐時要使用公筷。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社區抗藥惡菌激增三成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二 8月 24, 2010 4:12 pm

可入血殺人的社區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 CA-MRSA),在本港越趨普遍。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去年證實感染 CA-MRSA的個案達 368宗,較前年的 282宗增三成,患者由不足一個月大至 88歲,當中 4人死亡,緊密接觸者中也有 16%帶菌。

16%緊密接觸者也帶菌
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去年須呈報疾病的數據,豬流感、水痘及肺癆在本港最常見,惡菌 CA-MRSA去年同樣活躍,有 368宗證實感染個案,較前年增加 30%,患者中有三人同時染流感,有一人則感染心內膜炎,四人最終病逝。

感染惡菌的病人以華人為主佔 57%,白人及菲律賓人則分別佔 11%及 18%;醫療人員替無症狀的緊密接觸者檢查,發現 16%人也是帶菌者, 9成人要接受除菌治療。今年首半年 CA-MRSA個案也有 194宗,較去年同期的 170宗上升。

除 CA-MRSA外,去年退伍軍人症個案由前年的 13宗增近 2倍至 37宗,病人最常見症狀包括肺炎、發燒及咳嗽,衞生防護中心估計病例增加與越來越多人接受檢查有關。

另外,去年有 15宗百日咳感染個案,有 93%病人要住院,當中有兩宗屬家庭傳播,五人中招;至於去年的六宗豬鏈球菌感染個案中,全部患者都因接觸生豬肉感染,一人要接受深切治療,四人最終聽力受損。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抗藥性惡菌定義待統一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8月 30, 2010 2:11 pm

本港抗藥性惡菌嚴重,但衞生防護中心未能全面掌握公立醫院數據。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會與醫院管理局商討就不同抗藥性細菌制訂統一的定義,及研究建立特定資料庫收集數據,未來數月能掌握公院初步數據。

曾浩輝表示,抗藥性惡菌是未來 10多年重要公共衞生問題,早前公佈 10大惡菌不包括公立醫院數據,是因國際上對部份抗藥性細菌沒有統一的定義。如近年以幾何級數上升的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 MRAB),「乜嘢菌先屬於 MRAB?」本港大學專家與防護中心對哪些細菌應界定為 MRAB有不同詮釋,故難以綜合防護中心與公立醫院數據分析。本港專家對抗藥性綠膿假單胞菌( MRAB)亦沒清晰定義。

不同惡菌不同防控
公立醫院及防護中心以各自的資料庫收集惡菌的數據,未來數月中心會循兩方面加強與醫管局合作,包括制訂不同抗藥性細菌的定義包括 MRAB及 MRPA,及研究建立特定資料庫收集數據。

曾浩輝表示,會針對不同惡菌採取不同防控策略,新發現的 NDM-1及 IMP-4主要在醫院出現,故要避免由醫院傳播到社區,住院病人必須接受抗生素清除惡菌後才可出院。中心會增加該兩種惡菌的化驗數目五成至一倍。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英15初生嬰染抗藥惡菌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三 9月 01, 2010 12:34 am

英國一間醫院在初生嬰兒身上發現抗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其中感染細菌的三名嬰兒死亡。專家警告這種超級細菌可能會對全球人類構成威脅。

三染菌嬰兒死亡
《每日電訊報》報道,倫敦大學學院醫院過去六周,共證實有十五名初生嬰兒感染多種不同細菌,其中十三人身上的細菌對抗生素呈抗藥性。九人皮膚細菌感染,其餘四人血液受到感染。當中一名嬰兒因感染細菌死亡,另兩名感染細菌後死亡的嬰兒,則相信細菌感染並非致命主因。

涉及今次感染事件的細菌屬革蘭氏陰性菌(gram negatives),大腸桿菌是這類菌的其中一種。細菌專家早前警告革蘭氏陰性菌愈來愈有抗藥性。

醫院本月初召開緊急會議,將警戒級別提升,對初生嬰兒病房進行徹底消毒,並已轉換治療用的抗生素。院方表示早產嬰兒特別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四招十式監察抗藥惡菌 擬引入兩種強力抗生素作後盾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9月 01, 2010 10:47 am

本港抗藥惡菌問題嚴峻,醫院管理局數據顯示,去年分離到約 4,000宗對「重炮」抗生素碳青霉烯呈抗藥性的細菌樣本。衞生防護中心成立專家小組商討對策,提出四招十式加強監察惡菌,包括引入兩種強力抗生素作最後防線,及在醫院推行新消毒方法,減低細菌的抗藥性。 
記者:陳沛冰

超級抗藥惡菌 19745_600x400
曾艾壯醫生指,醫護會在有病人感染抗藥惡菌的病房,使用儀器探測致病菌的數目。張志華攝

醫管局數據顯示,去年分離到 3,144個抗碳青霉烯鮑氏不動桿菌(CRAB)樣本;抗碳青霉烯綠膿假單胞菌及大腸桿菌分別有 941個及 51個,超廣譜大腸桿菌則有 25,985個。該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表示,近年持續上升的 CRAB,及新發現的抗藥基因 NDM-1均要重點監察。

成員包括公、私營醫院和大學微生物學者的細菌耐藥性防護項目專家小組昨開會,主席何栢良建議引入四招十式,四招包括細菌偵測、感染控制、小心使用抗生素及聯繫市民及醫護人員對抗惡菌。

十式包括引入兩種已在外國使用的針劑抗生素多粘菌素及磷黴素,作為治療嚴重感染病人的「最後再最後防線」(見表)。多粘菌素去年在港註冊,公立醫院現有小量存貨;磷黴素則未有引入時間表。該兩種藥均有副作用,長期病患及腎功能衰退病人服後或會影響中樞神經。

超級抗藥惡菌 19746_600x400
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引入多粘菌素,作為治療嚴重感染病人的最後防線。

會向醫生發出用藥指引
何栢良表示,為免惡菌對該兩種抗生素呈抗藥性,會向醫生發出用藥指引。醫生必須使用常規抗生素無效,向病人解釋副作用及用藥安排才可處方。若該兩種抗生素也無效,病人或會無藥醫。由於老人院居住環境擠逼,院舍出現抗藥惡菌有上升趨勢,小組建議加強監察老人院舍的惡菌,詳情仍需商討。

對於以往各醫院通報惡菌有各自做法,曾艾壯指醫管局與防護中心已就呈報達成共識,該局正建立新電子平台向中心通報,小組並建議把抗藥惡菌作為公立醫院的表現指標;公院將引入新消毒方法,如用新試劑測試病房內的惡菌數目,及為曾在海外入院的病人進行測試,若病人帶有惡菌則要隔離。

10式對付抗藥惡菌
•引入多粘菌素及磷黴素兩種強力抗生素
•在醫院引入新消毒方法
•將控制抗藥惡菌作為醫院表現指標
•加強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的化驗數目
•將監察擴大至老人院
•若病人曾在海外或內地醫院治療,入院前要檢測是否帶惡菌
•更新抗生素使用指引
•向服食抗生素的市民派發提示卡
•利用 facebook等多媒體平台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宣傳教育
•加強監察醫生處方抗生素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專家小組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兩抗生素成打惡菌最後武器 副作用多 無藥可醫才使用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9月 01, 2010 11:14 am

惡菌產生頑強抗藥性,令公立醫院現有的抗生素「束手無策」。衛生防護中心 專家小組開會後提出以「四招十式」防止細菌肆虐(見表),包括引入兩種舊款抗生素「多粘菌素」和「磷黴素」。由於兩藥物或損害長期病患者的中樞神經及腎功能,有專家無奈稱,引入此兩款抗生素絕非本港的好消息,強調所有醫護只有在病人「無藥可醫」時才使用它們。

專家小組主席何栢良形容,現時公立醫院面對抗藥性細菌的問題,令人相當擔心。他說:「一旦惡菌入血,對於病危的病人可謂爭分奪秒,所以不在數小時內替他們注射有效的抗生素,病人分分鐘因此死亡或有嚴重後果。」專家小組唯有把一些惡菌未有機會產生抗藥性的抗生素引入本港,希望能有效將之擊倒。

40年前出產 可損中樞神經腎功能

他補充,兩款針劑抗生素均在30、40年前出產,「多粘菌素」在國際社會沒有相關的臨床數據,故醫學界未能百分百確定會否產生嚴重副作用。「多粘菌素」在09年9月在本港註冊,醫管局在「無計可施」的情况下開始試用,過去一年曾替100人注射。

「磷黴素」可能對長期病患者或肝腎功能衰退的人,產生較多副作用,例如損害其中樞神經和腎功能等,故何栢良強調,醫護人員必須在病人嘗試其他治療而「無藥可醫」時,才可轉用此兩款抗生素,使用時亦須嚴格監察每名個案。

推「四招十式」防抗藥菌公院擴散

專家小組將會與藥劑師及其他專家制定有關抗生素的使用指引,然後廣發給醫護人員。何栢良說:「千萬不要以為引入兩種藥是香港的『救星』,其實有人要用到這兩種藥,絕對不是好消息。」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指出,「四招十式」等措施是希望減少抗藥性惡菌在公立醫院擴散,但重申醫院在控制金黃葡萄球菌方面有成效,其他抗藥細菌的控制亦平穩。他又強調,當局沒有隱瞞抗藥細菌的資料,所有感染數字以及因感染惡菌而死亡的數據,都蒐集在數據庫內,有需要會深入分析。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東京醫院46病人染超級菌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9月 04, 2010 5:32 pm

(明報)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09:50
日本東京一家醫院有46名病人在醫院內,感染幾乎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超級細菌MRAB,9人因染菌喪生。

位於東京都板橋區的帝京大學醫院稱,該院約46名病人感染抗藥力極強的「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MRAB),當中27人已死亡,其中9人可能是死於感染。

該醫院自今年4月起,在多棟住院樓發現了感染者,當中以血液病和腎病的住院樓為主。經追溯調查發現,最早於去年10月,就有病人感染該細菌身亡。截至9月1日,感染者共計46人。

至今,相信有9名男女病人可能因院內感染該菌而死亡,年齡在53至89歲之間,死亡時間從去年10月至今年8月不等。

據稱,他們因患白血病或腎功能衰竭而免疫力低下。

除上述9人外,27名已死的感染者中,還有6人尚未清楚是否死於感染、另12人似乎並非死於感染。

院長森田茂穗表示:「一直專心於患者的治療。現在看來應當更早一點向官方機關報告、公開消息。」
(共同社)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中國發布超級細菌診療指南

發表 由 hkinca38 周日 10月 10, 2010 1:10 am

(明報)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16:35
中國衛生部高度關注全球各地「超級細菌」感染病例,並發布「超級細菌」感染診療指南。

中國衛生部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單位,共同組織專家發佈「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診療指南(試行版)」,並專門召開視訊培訓會議,指導醫療機構應對可能出現的感染患者。 

中新社引述這項指南報道,這類細菌對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碳青霉烯類藥物廣泛耐藥。這些細菌主要引起尿道、血流、傷口、肺部和導管相關感染等。

根據患者感染情況及細菌本身特點,專家認為,NDM1細菌可能主要透過密切接觸感染。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監護室、長期使用抗菌藥物、插管、機械通氣等患者。

至於感染後患者臨床表現與敏感細菌沒有差別,但對一般抗菌治療無效。

(中新社)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末日惡菌襲港來勢兇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12月 31, 2010 2:00 pm

本港出現第二宗「末日惡菌」NDM-1抗藥大腸桿菌個案,一名五十四歲印度籍婦人來港後不適,入住瑪嘉烈醫院後驗出肛門採樣樣本帶有惡菌。該名婦人來港前曾在印度因硬腦膜下血腫,留院約三個月,據悉她曾於印度接受開腦手術。目前她仍在瑪嘉烈留醫,情況穩定。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警告,一旦NDM-1抗藥大腸桿菌導致病人入侵性感染,可選擇的抗生素極少,「差唔多走投無路」,本港難以預防零星旅遊傳入個案,最重要是隔離每宗帶菌個案,嚴防NDM-1在醫院爆發。

超級抗藥惡菌 1231-00176-064b1
NDM-1抗藥大腸桿菌最先發現於印度,後來傳播至全球。

衞生防護中心確認最新一宗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即含有NDM-1抗藥基因的大腸桿菌。患者為五十四歲印度籍女子,她並非香港居民,今年五月因硬腦膜下血腫在印度入院治療約三個月,其後本月十五日來港,居於東涌區,十七日因呼吸困難入住瑪嘉烈醫院。她的肛門採樣樣本驗出NDM-1大腸桿菌,入住的病房沒有爆發感染,家居接觸者亦無病徵,現時於傳染病中心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防護中心認為,患者無明顯感染徵狀,相信有關細菌是寄居於患者體內,中心仍在進行調查,暫無發現擴散迹象。本港首宗NDM-1個案為六十六歲印度籍男子,去年十月因泌尿系統徵狀,到牛頭角普通科門診求醫,尿液樣本驗出NDM-1大腸桿菌,服用抗生素後痊愈。NDM-1最先發現於一名來自印度的瑞典病人,他於○八年前往印度新德里,及後全球多國陸續發現NDM-1個案。

超級抗藥惡菌 1231-00176-064b3
顯微鏡下的NDM-1大腸桿菌。

抗生素選擇少 「幾走投無路」
NDM-1大腸桿菌對碳氫黴烯類抗生素及青黴素失效,導致嚴重感染,難以治理。何栢良指,現時公立醫院針對NDM-1帶菌病人,須單人病房隔離,但毋須特別治療,直至病人出院為止。至於入侵性感染NDM-1的病人,可選擇的抗生素極少,「差唔多走投無路」,故須嚴防每宗個案在醫院散播。

兩宗NDM-1大腸桿菌個案
年齡 性別 病發經過

66歲 男 印度籍男病人與家人居於葵青區,每年往返印度,09年3月底至4月初前往印度,同年10月因泌尿系統徵狀到牛頭角普通科門診求醫,尿液樣本驗出NDM-1大腸桿菌,服用抗生素後痊愈。

54歲 女 印度籍女病人今年5月因硬腦膜下血腫在印度入院治療約3個月,12月15日來港並居於東涌區,17日因呼吸困難入住瑪嘉烈醫院,肛門採樣樣本驗出NDM-1大腸桿菌,現時留院,情況穩定。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曾外地住院病人 需驗惡菌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12月 31, 2010 2:01 pm

惡菌肆虐問題嚴峻,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透露,上月一名公立醫院病人感染大腸桿菌類抗藥惡菌,無藥可醫,連最終極的兩種抗生素都無效,病人最終死於嚴重細菌感染併發器官衰竭。為堵截每宗超級惡菌個案在公立醫院蔓延,公立醫院約於一個月前實施新政策,曾於外地入院的病人,都需抽取樣本化驗有否帶菌,以及早隔離。衞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將於下周五(一月七日)開會,跟進惡菌監控計劃落實情況。

衞生防護中心細菌耐藥性衞生防護項目專家小組,去年九月制訂四大防控方案及十項具體建議,包括引入兩種抗生素針劑多黏菌素及磷黴素對付惡菌。

上月出現無藥可醫個案
何栢良透露,上月公立醫院一名病人感染大腸桿菌類抗藥惡菌後,連上述兩種抗生素都無效,最終無藥可醫致死。

公立醫院在香港大學的推動下,大約一個月前開始新措施,所有入院病人,如果曾經在外地入院或接受手術,都會收集傷口、鼻腔及肛門樣本,以化驗有否帶有NDM-1抗藥大腸桿菌、抗萬古黴素腸球菌、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等惡菌。何栢良指出,NDM-1的帶菌者可帶菌六個月至一年,但未必有病徵,必須化驗才能掌握帶菌的情況。

為跟進公立醫院及衞生防護中心對專家小組制訂的四招十式的執行情況,醫管局及防護中心下周五將舉行聯合工作小組會議。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超級抗藥惡菌 Empty 抗藥惡菌襲八歲童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11月 10, 2011 11:55 am

家長須慎防子女受抗藥惡菌侵襲,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一名上月底被診斷患肺炎的八歲男童,證實患入侵性社區型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目前正在明愛醫院留醫,情況穩定。中心呼籲市民勿濫用抗生素,應按醫生處方時間及分量服用,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亦須注意個人衞生,常用梘液洗手。

超級抗藥惡菌 1110-00176-072b1
市民應注意個人衞生,免惡菌入侵。

遭惡菌侵襲的男童居於深水埗,由上月廿八日起出現發燒及咳嗽,並於兩日後入住明愛醫院,被診斷患肺炎。院方其後於男童的痰液樣本驗出社區型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是衞生防護中心今年接獲的第八宗入侵性個案。男童最近沒外遊,其家居接觸者均無相關病徵。

老翁染退伍軍人症
另外,一名居於東區安老院舍的七十九歲老翁,本月二日出現發燒及咳嗽等,翌日入住律敦治醫院,其尿液樣本化驗結果證實感染退伍軍人症。病人現時情況穩定,最近沒外遊,調查仍在進行。這是衞生防護中心今年接獲第十三宗退伍軍人症個案,去年及前年則分別有二十宗及三十七宗。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2頁) 1, 2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