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4 posters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發表 由 ryan.zho 周六 10月 31, 2009 10:51 am

心血管淤塞救命良方(清晨空腹服用最佳)

民國69年,前僑務委員長 --- 毛松年
先生親自赴美宣慰僑胞,三籓市有知名黃姓僑領,他患了心臟血管閉塞,原本在毛委員長抵美前一週施行外科心臟開刀手術,但恐怕一個星期內不能夠出院歡迎毛委員長,特商得醫生同意,准予延遲一個月才做手術。

在這期間,黃僑領找到一個中國古老的秘方,每天吃一劑「黑木耳豬肉湯」,持續吃了26劑,才入院準備接受外科手術,怎料再經醫師檢驗,才發覺心臟血管不再淤塞,鑑證了上次診療記錄,判若兩人,頓使美籍醫生大感意外,忙問黃僑領最近吃過些什麼?黃照實以告,醫生更感驚奇,告知心脈正常,已無淤塞,毋須動用外科手術准他出院,並託黃先生代配秘方的中藥材料,好傳給同病的人服用,展開大規模實驗,以檢驗這則驗例是否可靠。

當毛委員長從東岸各地回到三籓市,準備返台時,黃僑領欣然相送,使毛委員長感到好奇,也抄錄了他的食療秘方回台,也給三位曾患血管淤塞的朋友吃過,其中一位就是文化大學副校長俞筱鈞夫婿苗先生。

苗 先生夫婦,有一次在公開社交場合遇到毛委員長,毛委員長發覺苗 先生氣色不太好,胸部疼痛有心臟血管淤塞之慮,毛委員長告訴 苗先生此一秘方,二星期 後苗先生胸口疼痛的現象,已不再發生。

這帖食療秘方為白背黑木耳(乾的) 貳兩 ,煮前先泡水,瘦豬肉貳兩、紅棗5個、老薑2片,先行浸透木耳,以適量清水(6碗)慢火煮數小時(最少要2小時),得約2碗後空腹飲,殘渣可酌量食用,日飲一劑,25日為一療程

根據現代中醫中藥的分析,黑木耳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鈣質的成份,在中藥典中認為有益氣和血、補強心臟功效。在化驗室中證實,確實有消化血板的功效。

這劑單方實則是一劑食療單方,無任何副作用,即使與心臟病科醫師所開之藥物,先後服用也無礙。本人患心臟血管疾病年許,每日按時服藥,未見好轉也未惡化,自兩個多月前獲得此單方後,即與有同此病情之友人及鄰近患者,依此方所提示服用,經服飲一個療程(25天)後,胸悶、胸痛等現象均已不再,血壓已趨穩定,效果確實很好,同服此方之友人等,也一致肯定此方之奇效。

此劑單方因用豬肉配製,有教徒恐與教義相違不敢服用,特就教於**大師,大師囑以此方治病救命之方,不妨!不妨!該教徒至今已服用一療程,狹心症諸! 症狀已不上身,以前走三、五步,即感氣喘無力也已遠去,且小腿浮腫現象不再出現。

敬請大力轉寄 ,希望這個小小的單方,會帶給更多人健康的身體。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嚴控三高新品 防血管病變

發表 由 Passer 周日 12月 06, 2009 4:38 pm

(星島日報報道)高血糖、高膽固醇及高血壓(俗稱三高),乃心血管疾病誘因之一。專科醫生提醒,除藥物治療外,自行監控血壓,對病情控制十分重要。而有關監測新品日新月異,方便易用,有助患者自控及醫生評估健康狀況。

  文:Ann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男性患者較多

  據心臟專科醫生李沛然(上圖)指,隨年齡增長、城市人工作壓力大、少做運動,常外出用膳以致攝取過量脂肪、糖分及鹽分,再加上吸煙和飲酒,令患上「三高」人士愈來愈多,大大增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三高』可引致動脈粥狀硬化,當脂肪及膽固醇攝取過量,部分有機會聚積於血管內壁,久而久之形成脂肪斑瑰,令血管內壁愈變愈厚,血管通道收窄,易致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風等。」他續稱早期冠心病可毫無病徵,病發時卻可致命,發病年齡平均五十歲以上,男性居多,但近年三十至四十歲患者有上升趨勢。

  糖尿病者高危

  李醫生又提醒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會增加血管發炎機會,加速或提早血管出現硬化,糖尿病者八成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病者除用藥物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監控飲食,多做運動以減低心血管病風險。」

  壞膽固醇來襲

  膽固醇分為高密度的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的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三種,而低密度膽固醇過高乃導致心血管病一項重要因素,「高密度膽固醇含量高有利心血管健康,故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時,不能單看總膽固醇水平。另有研究指,三至四成心臟病人甚至沒有壞膽固醇高的問題,這反映了膽固醇高只是其中一個致病因素。醫生會替病人作出風險評估,再決定是否處方藥物,例如是否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中央肥胖,以及年齡、膽固醇超標程度等作考慮因素。」李醫生說。

  每天量血壓

  血壓高令血管壁壁受壓力增加,除易致血管受損及硬化,更增加出現心臟衰竭、中風、眼底出血及腎衰竭的機會。由於沒有明顯徵狀,患者必須定期量血壓,控制血壓維持於正常水平︰正常為上壓低於120mmHg,同時下壓低於80mmHg。而高血壓前期即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較正常人士高者,其上壓為120mmHg至140mmHg或下壓為80至90mmHg。高血壓人士,即上壓高於140mmHg或下壓高過90mmHg。

  應自行監察

  李醫生又稱,電子血壓計使用方便、準確度高,他建議病人每天使用,以自行監察血壓水平並把數字記低,覆診時給醫生跟進,「部分病人見到醫護人員時血壓會上升,稱為『白袍高血壓』,故平日在家量度數字可能更準確。已患有糖尿病、腎衰竭及心血管病人士,更需要較一般患者嚴格控制血壓,以減少併發症風險。」

  量血壓前,應至少有五至十分鐘休息,在平靜心情或舒適環境下進行,早晚各一次。之前避免進行刺激性活動,包括運動、喝茶、咖啡及洗澡,亦不應躺臥進行。

  高智能電子血壓計

  型號:HEM-7300

  特點:設計輕巧方便攜帶,設有鬧鈴提示裝置,提醒用家檢查時間,其超大熒幕更方便檢視。

  建議零售價:Omron / $800

  身體脂肪測量器

  型號:HBF-361

  特點:內臟脂肪過度積聚可致中央肥胖,影響心血管健康。此機設有探測皮下及內臟脂肪功能,用三種顏色辨識標準、略高及高等各級別。也可透過輸入身高、體重以及年齡等資料,知悉身體機能年齡。

  建議零售價:Omron /$1,400

  ■運動能增加高密度膽固醇水平,有利心血管健康。

  ■減少攝取鹽分、減肥及多做運動,乃防高血壓良方。
avatar
Pass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中年婦手術後血栓高危

發表 由 sidekick 周一 12月 07, 2009 1:12 pm

深層靜脈栓塞( DVT)是常見的手術後遺症,牛津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此項後遺症在女病人的發生率遠較預期嚴重,高危期更可延長至手術後三個月,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是出現血栓的最高危手術,其次是切除癌症腫瘤的手術。

不能活動是主因
研究追蹤近 24萬名完成手術的中年婦女,在長達六年的跟進期內,有 5,419人因深層靜脈栓塞需再次入院治療,當中 270人因血栓死亡;若與沒有接受手術的女性比較,手術後出現血栓的風險上升近 70倍,完成手術後六周內是出現血栓的最高危期,第三周更是發作的高峯期,但也有個案在手術後三個月內出現,甚至簡單的關節內視鏡檢查或活組織切片檢查,也可將血栓比率提升 10倍。

研究顯示每 45名接受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的婦女中,就有 1人出現深層靜脈栓塞,是所有手術中最高風險;其次是癌症手術,每 85名病人中就有 1人出事。手術後不能活動是導致血栓的元凶,因雙腿缺乏運動會增加凝血風險,故骨科手術後出現血栓的風險會高於其他手術。前線醫護要注意病人小腿突發性痛楚及腫脹等常見深層靜脈栓塞症狀,盡可能在手術後協助病人局部移動身體,增加血液流動,減低血栓風險。
avatar
sidekick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回復: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發表 由 George H 周四 12月 10, 2009 5:57 pm

大多數人對「心絞痛」症狀的認識是:胸悶、胸前劇痛、盜冷汗。

其實,心絞痛的症狀還有:手麻、肩胛骨(後肩膀)痛、下巴(或牙齦)痛、麻,而這些症狀都稱為反射性疼痛。

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肥胖者外,年齡(40歲以上)、停經後婦女、有家族史者,亦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護理師)

關於心臟病發作
除左胳膊痛苦以外.心臟病發作會有其他症狀:如下巴會劇痛,以及噁心和盜汗,然而這些症狀也許並不常常發生。注意:心臟病發作期間,可能不會有胸口的痛苦。多數人(大約60%)在他們的睡眠期間心臟病發作,因而沒有醒來。然而,胸口痛也許會讓您從您的熟睡中醒來。如果這樣,立刻咬碎二阿斯匹靈在您的嘴中並且與水吞下他們。

之後,給鄰居或居住非常近的家庭成員打電話 -說; 心臟病發作! 已吞了2顆阿斯匹靈。然後坐在前門附近的椅子或沙發上,並且等待人們的到來~絕不能再躺下來~
avatar
George 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冬至臨 慎防急性心肌梗塞突擊

發表 由 p-ma 周三 12月 23, 2009 12:56 am

(星島日報報道)有心臟科醫生指出,冬季氣溫下降會令突發性心臟病個案大增,其中三分一患者因來不及送院救治而送命,死亡率比一般慢性心臟病者更高。低溫、活動量突增及情緒激動亦易致病發,部分患者病發前並無徵狀。現時新研製的生物工程抗體心臟支架植入手術,為應付急性心肌梗塞的一新選擇。

  文:Ann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動脈粥樣硬化

  據心臟科專科梁偉宣醫生(上圖)稱:「突發性心臟病中較常見乃為急性心肌梗塞,與慢性心臟病一樣,病因由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引起,隨年齡增長,易致血管內壁發炎及脂肪積聚,加上高血糖、高膽固醇及高血壓等因素令血管質素變得更差,血管收窄及硬化有礙血液流通。由於血液負責運送氧分及糖分,當心臟及腦部血液供應量不足,便會引發冠心病及中風風險。」

  低溫是誘因

  當血管處於不穩定狀態如血管內壁發炎,不同外來因素均可增加脂肪表層的爆裂機會,流出的脂肪及血小板混合物可阻塞血管內膜,令血管完全栓塞,血液無法運送至心臟肌肉,形成急性心肌梗塞。「寒冷天氣易致血壓上升及血液凝固,長者身體調節機能較差,如本身已有血管栓塞,冬天更易誘發突發性心臟病。除穿著足夠禦寒衣物,長者應避免於寒風下出外及走斜路等。」此外,不習慣運動的長者不宜於寒冬期間及飽餐後做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心臟負荷;另風吹、上樓梯、拿重物,以及情緒激動等均易令腎上腺素上升,增加病發機會,長者要多加注意。

  無明顯徵狀

  心絞痛乃心臟病一個較明顯的徵狀,慢性心臟病患者心絞痛程度較輕,痛楚可出現於前胸、下巴及後頸等部位。有別於慢性心臟病,急性心臟病病發會出現心絞劇痛,而痛楚主要集中於前胸口,猶如被大石壓著胸口,出現氣促及呼吸困難徵狀,同時還會冒冷汗及血壓下降。「據臨床數據顯示,有一半突發性心臟病者病發前並無明顯徵狀,形成很多猝死個案。吸煙、少運動、家族膽固醇病史等高危因素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絕對不容忽視。」

  宜早上做運動

  梁醫生表示,保持進行適量運動令心血管更健康,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機會,早上空氣清新,人少車少是做運動的好時機。但若懷疑或已有心臟病或高血壓患者,應先求醫讓醫生作出正確診斷,否則胡亂運動隨時引起病發。天氣太寒冷時可留待中午或下午,待氣溫稍為回升才做運動。

  通波仔紓病情

  植入心臟支架(俗稱「通波仔」)有助紓緩由血管栓塞引致的血管收窄及心絞痛等徵狀,減低再次病發機會。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謝德新說:「通波仔有效紓緩血管收窄及改善穩定性心絞痛,此外,對於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於脂肪斑塊撕裂導致血管完全栓塞,更需要進行緊急通波仔手術。」

  新支架毋須長期服藥

  心臟支架種類可分為傳統的裸金屬支架、現較常用的藥物塗層支架,以及新研製的生物工程抗體支架,「由於血塊容易積聚於支架,故患者接受手術後須同時服食抗血小板藥物,以減低血栓風險。然而,新生皮層將支架覆蓋後亦有機會令血管再收窄。而藥物塗層支架就有助抑制新生皮層生長,可減低血管再狹窄風險,但由於康復過程較慢,故須服食至少一年抗血小板藥物,減低晚期血栓風險。」如因某些原因未能長期服食藥物,謝醫生建議病人可考慮使用生物工程抗體支架,植入支架後,抗體可迅速吸引血液內皮祖細胞,加速損傷瘉合,大大減低血栓風險,加快修補的過程,同時接受抗血小板藥物療程,只須一個月,可減少藥費支出及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謝醫生又指,生物工程抗體心臟支架尤其適合於短期內需要接受其他外科手術的病人,以及其他部位如腦部、胃部有出血問題病者及部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

  新舊支架比較

  比較項目

  塗層

  原理

  服食抗血小板藥時間

  藥物成本

  不適用

  藥物塗層支架

  藥物塗層

  支架釋放藥物出來,抑制皮層增生情況,使血管支架再狹窄的情況減低。

  至少一年

  $6,000

  患有出血性中風、胃出血、腦血管瘤、血小板偏低,或需要短期內動手術的人士。

  生物工程抗體支架

  抗體塗層

  支架可吸引血液裏面的細胞(內皮祖細胞),讓皮層盡快覆蓋整個支架,減低血栓的風險。

  一個月

  $500

  大部分的病人均適用。

  ■醫生建議於早上進行適量運動,有益心血管健康。

  ■吸煙是令年輕人患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進行冬泳前,長者應考慮自身身體狀況。

  ■進行心臟支架植入手術後一段時間,病人必須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肥胖毛病多 與糖尿病和腎臟癌關係遭低估

發表 由 p-ma 周三 12月 23, 2009 5:30 pm

(法新社)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13:50
(法新社巴黎23日電)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今天刊載的研究,心血管疾病與肥胖症的關聯可能比想像中密切,體重過輕相關的健康問題則可能過於誇大。

由英國及瑞典的醫師所寫的這篇文章,試圖微幅調整身體質量指數(BMI)這個測量肥胖與健康問題的著名工具。

BMI的算法是把個人體重(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公尺為單位)的平方,數值在25到30一般就算過重,超過30則屬於肥胖。

過去研究已發現BMI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部份癌症的死亡率十分相關。

相對來說,BMI數值低的瘦子,死於呼吸道疾病及肺癌的機率較高。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與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專家試著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待BMI標準。

他們計算50多年間瑞典逾百萬對母子及父子的BMI與死亡率。

結果發現兩者間存在顯著的模式,BMI與心血管疾病關係特別明顯,一般估計可能都「過於低估」兩者關聯,糖尿病與腎臟癌情況也一樣。

不過沒有證據指出,BMI過低,會增加呼吸道疾病或癌症死亡率。

報告指出,這項發現十分重要,因為這顯示,減重計劃能為健康帶來重大益處,不過「相反的推測可能有所誤導。」(譯者:中央社林仟懿)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15j3doc00e3efg-i0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品嘗香檳抗心腦疾病

發表 由 p-ma 周四 12月 31, 2009 2:49 pm

香檳為佳節不可或缺的節慶飲品,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香檳含有多酚類抗氧化物,有助擴張血管,對抗心腦疾病。英國瑞丁大學研究多種香檳的成分,發現無論是價格便宜抑或昂貴的香檳,均含有多酚類抗氧化物。香檳由多種紅葡萄和白葡萄釀製而成,這些抗氧化物可能來自釀酒的紅葡萄。

多酚類抗氧化物可在不少日常食品中找到,包括茶葉、橄欖油、洋葱、韭菜、西蘭花及藍莓。除香檳之外,紅酒一向被認為對心腦血管有益,專家建議健康人士每日飲兩杯紅酒對健康有益。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抗血栓塞藥防心臟病

發表 由 B-52 周六 1月 02, 2010 2:57 pm

根據研究顯示,曾經心臟病發的人,再度病發的機會較一般人高5-7倍。嚴重的血管栓塞可引致身體機能喪失,甚至死亡。所以如能阻止血栓形成,就能有效預防心臟病復發或出現中風。醫生一般會處方抗血栓塞藥給曾心臟病發患者,以防止血管再次栓塞。最常見藥物大致可分成兩類:

1.阿士匹靈及Clopidogrel等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是用於動脈性的血管栓塞。

2.華法林,抗凝血藥(俗稱薄血丸),主要是用於深層靜脈性的血管栓塞。

阿士匹靈副作用低
像阿士匹靈這類抗血小板藥,每天80至300mg,副作用很少,只需跟飯餐同服便可。而華法林主要作用是對抗維他命K的凝血機制,維他命K的吸收便成為藥效的主因。大部分綠色植物如蔬菜、奇異果、綠茶等都含有維他命K,接受華法林治療者,一定要有穩定的生果及蔬菜攝取量,過多維他命K會減少華法林藥效,引致血管容易栓塞;過少則容易造成出血現象。病者需定期抽血驗查,把血凝指數(INR)維持在理想的2-3之間。

另外,因華法林與很多藥物有相互作用,如與中藥當歸、人參、銀杏等有相輔或相沖現象,病人進補或有疑問時,應諮詢中醫師或藥劑師意見。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avatar
B-52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高血壓可致心房顫動

發表 由 AK-47 周日 1月 03, 2010 1:22 pm

(星島)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05:30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心房顫動是本港三大心血管病之一,一般來說,年紀大、糖尿病患者均為高危一族,近年醫學研究指出,高血壓是引致心房顫動的成因之一。若病人能有效控制高血壓,將能同時減低患上心房顫動機會,降低死亡風險。

  心房顫動也稱為房顫,是心律不整一種。人的心臟可簡單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為心房下為心室,血液在人體內運行時,會先經心房再流向心室,再由心室直接泵至大動脈,為身體各個器官供應所需血液,隨年紀漸長,或心房擴張,會導致心房內的心跳系統不協調,繼而造成心房肌肉與肌肉間各自不協調的收縮,醫學上稱之為心房顫動。

  高血壓會加速人體心房纖維化或心肌肥大等反應,容易產生心房顫動,導致血液流到心室比較遲緩,有機會引致心臟衰竭。心房顫動時的脈衝每分鐘達三至四百次,傳至心室時引起心室跳動過快(例如每分鐘超過一百次),病人可能出現心悸、疲倦、頭暈、氣促、胸部不舒服等病徵。

  心房顫動另一後遺症,是有部分血液未能順利流往心室,被滯留於心房內慢慢凝結成血塊,這些凝結的血塊有可能隨血液流到身體其他器官之內再造成阻塞,最終或可引致腦中風、腎衰竭、腳部失血至截肢等嚴重問題,故不能忽視。

  治療心房顫動,除透過微創導管手術,電擊心臟以控制心律;亦可透過藥物預防血管栓塞,減低中風等併發症的風險。傳統上,病人可服食薄血藥去預防或減低因血管栓塞而引起的中風機會,但薄血藥有一定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出血機會,藥力亦受病人飲食習慣或同時服用其他藥物影響。

  高血壓是引致心房顫動元兇之一,患者可透過服用治療高血壓藥物,有效控制血壓,達致減輕心肌肥大及心房纖維化,可減低患上心房顫動的機會 。

梁偉宣 心臟科專科醫生
avatar
AK-47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隱形殺手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日 1月 10, 2010 12:19 pm

心臟病症狀不明顯,患者看似健康,卻可能突然死亡。心臟科專科醫生指,粥樣斑塊積聚在心臟血管內,可引致血管收窄,導致心臟病,但患者可以毫無症狀,直至血管收窄逾七成,才會出現胸口痛等症狀,嚴重者更可突然死亡。

多數患者不自知
即使血管收窄,血流減少,但心肌仍未受影響,大部份冠心病患者也不知患病,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指,心臟血管一般收窄逾七成便屬血管病變,可引起心口痛等,但也有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外表與正常人無異,一旦血管閉塞,令心肌缺血,便有生命危險。

藥物、搭橋及通波仔手術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何鴻光指,五年前若有病人多條血管收窄,便會進行搭橋手術,隨着滲藥支架面世,現時病人出現主動脈栓塞,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會進行通波仔,而經驗較淺醫生或會轉介病人進行搭橋手術。

何鴻光指,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衡量手術風險後才決定合適的治療,「每個病人嘅治療都會唔同,唔同醫生負責,治療都可以唔同。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睇電視愈耐 心血管風險愈高

發表 由 Gigi 周三 1月 13, 2010 12:42 pm

看電視是最適合一家大小的消閒活動,但長時間坐着看電視,身體缺少活動,會有致命風險。澳洲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花四小時看電視,死於心血管的風險,較每日看電視少於兩小時的人高八成;即每多看一小時電視,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增加兩成。這種死亡威脅與吸煙、高膽固醇和肥胖等致命風險同樣被人忽視。

避免長時間坐着
澳洲研究人員利用六年監察八千八百名成年人的生活習慣,發現長時間看電視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又發現每日看電視四小時以上的人士,死於癌症等疾病的風險,較每日看電視不足兩小時的人高四成六;即每多看電視一小時,死於該類疾病風險高一成一。

專家指出,不少人每日的活動只是將身體從一張椅移到另一張椅上,人們看電視的習慣都是長時間坐在椅上,故長時間坐在電腦屏幕前或辦公桌工作的人,同樣會因缺乏運動,增加心血管病死亡的風險。專家認為,要減低這些死亡風險,經常做運動和避免長時間坐着,就是最好的方法。
avatar
Gigi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嗜肥高脂血管老化35年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3月 04, 2010 3:17 pm

港人生活壓力沉重加上不良飲食,數以十萬人患上糖尿病及高血壓。有研究發現,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年齡,比其真實年齡平均大十年以上,有年僅三十七歲的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年齡竟達七十二歲!患者血管老化變硬,已響起心血管疾病的警號。醫生建議患者改善飲食習慣,尤其減少進食粥、老火湯及甜食,以降低血管年齡。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304-00176-060b2
血管年齡偏高的人士,應減少飲用果汁等太甜的飲品。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血管硬化程度會隨年齡上升,但不少港人因為吸煙、不良飲食等問題,令血管加速老化及變硬,血管年齡隨之上升。他於去年第二季利用儀器檢查四十二名糖尿患者及七十九名非糖尿病人的血管年齡。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304-00176-060b3
粥的營養易被人體吸收,血糖容易一下子升高。

結果發現,糖尿患者的血管年齡平均達六十六歲,比真實年齡大十一年,非患者的血管年齡只比真實年齡大六歲。研究發現,僅有少於三成患者的血管年齡與真實年齡相符,比非患者少兩成。此外,逾五成患者的血管年齡比真實年齡大十年以上,比非患者多兩成半。

平均較真實年齡大10歲
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年齡亦有老化的現象,在對比八十四名高血壓患者及三十五名非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年齡後,唐俊業發現,患者的血管年齡平均達六十五歲,比真實年齡大十歲,而非患者的血管年齡只比真實年齡大三歲。約三成患者的血管年齡與真實年齡相符,比非患者少近四成。四成半患者的血管年齡比真實年齡大十年以上,比非患者多三成。

三十七歲的Henry偏愛肥膩、高脂食物,但身體並無不適。他於去年一次身體檢查發現膽固醇及血壓偏高,繼而接受血管年齡檢測,竟發現血管年齡高達七十二歲,與真實年齡相差近一倍!他服用血管藥及心跳藥控制病情,加上改善飲食,九個月後其血管年齡降回四十二歲。

甜食令血糖升高無好處
唐俊業建議血管年齡偏高的患者減少進食粥、老火湯及果汁等太甜的食物飲品,「老火湯、粥等經歷多個小時的烹調,材料煮爛晒,營養易被人體吸收,進食後體內的血糖會一下子升高,對血管無好處。」他又指增加運動量及戒煙亦可幫助降低血管年齡。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勃起障礙心血管病先兆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二 3月 23, 2010 10:20 am

不舉教男士沮喪萬分,不僅造成心靈重擔,更是心血管疾病先兆。糖尿病、高血壓等會令血管硬化,阻塞陰莖動脈導致無法充血變硬。中文大學跟進六百多名不舉男士後發現,逾三分之一人被診斷出未知的血脂異常,而血糖異常及有糖尿病的亦有三成。有泌尿科外科醫生指,不舉男士應接受心血管病及其他健康檢查,及早治療以重振雄風。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323-00176-057b1
男士遇有不舉問題,應接受心血管病及其他健康檢查

中大外科學系教授吳志輝表示,陰莖正常勃起需血管及神經配合,當性刺激出現後,自主神經系統會令血管平滑肌放鬆,血液流入陰莖後海綿體便充血膨脹。高血脂、高血壓及中央肥胖等均會增加血管阻塞風險,因陰莖動脈直徑只得一至二毫米,故最先受阻,長遠便輪到心血管、頸動脈阻塞,可致心肌梗塞及中風等。

最長不舉達30年
他稱,俗稱不舉的勃起功能障礙,是指陰莖持續或反覆不能勃起或硬度不足,無法滿足性行為,並維持至少三個月,過往研究指本港有近六成四十至八十歲男性患陽痿。

中大回顧六百三十多名於威爾斯親王醫院男士健康中心求診的不舉患者資料,最年輕十九歲,最年老八十一歲;出現不舉時間平均為三年九個月,最長的更報稱患不舉三十年。分析發現,各有三成半及三成人本身已知有高血壓及糖尿病。但再翻閱驗血紀錄後,兩成半人新確診空腹血糖異常、百分之二新確診糖尿及三成半人新確診血脂異常。

遲醫或影響康復
吳志輝建議不舉患者接受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健康檢查,並以綜合性方案同時治療不舉及其他疾病。他指六至七成不舉患者可靠藥物治療康復,治療心血管疾病亦有助重振雄風,但若陰莖動脈已嚴重阻塞,血管無法再擴張,則未必能回復十足功能。

三十五歲的陳先生(化名)任職內地玩具廠,穿梭中港兩地,與太太結婚約五年,身形肥胖的他近年無法勃起,太太心生不滿,懷疑他於內地另結新歡。求診時醫生發現他血糖、血脂及血壓均超標,建議他接受不舉及心血管病治療、戒煙及多做運動。一至兩年後,其血糖及體重回復正常水平,身形變得健碩,性能力亦恢復正常,信心大增,與太太重拾甜蜜生活。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心情差胃酸倒流險生癌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四 3月 25, 2010 2:46 pm

香港人生活緊張,情緒病患者隨時患胃酸倒流。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王永亨表示,情緒病患者心情轉差,致使腦部的血清素分泌失調,而血液裏的血清素含量亦可能影響腸胃功能,引起胃酸倒流等腸胃病,令情緒進一步變差,造成惡性循環。他呼籲情緒病患者,應接受腸胃科檢查。

趨年輕化 食消夜高危
王指出,本港約有四十萬人患胃酸倒流,保險、零售業等工作壓力大行業屬高危一族,患者平均五十歲,但有年輕化趨勢,曾經有十八、九歲重二百磅、有煙酒習慣的胃酸倒流病人。他表示,胃酸倒流症狀愈趨頻密,病人同時患上情緒病的機會率亦提升,經常吃消夜、吃得太急太飽容易令下食道括約肌異常放鬆,導致胃酸倒流。

三十歲金融公司要員陳先生,自四、五年前開始,因工作壓力大,經常失眠、脫髮及胃口欠佳,間中心口痛、胃痛及頭痛,近日公司重整架構,他憂心遭解僱,病情更為嚴重,經臨床心理學家評估後轉介腸胃科,始知患上情緒病及長期胃酸倒流,一直無治療,已患輕微巴洛氏食道症,即食道癌癌前病變,現時靠藥物治療。

他建議市民應減少吃消夜,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油炸食物等,及睡前三小時不要進食。治療胃酸倒流以藥物如胃酸泵抑制劑為主,嚴重患者要接受手術如腹腔鏡胃底摺疊術,即把胃底組織摺疊,以收緊下食道。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325-00176-047b1
王永亨稱吃得太急易令下食道括約肌(圖中指示位置)異常放鬆,導致胃酸倒流。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甩牙太多 易冠心病亡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四 4月 15, 2010 1:07 am

牙齒脫落可能是健康警號。瑞典的牙周病學專家進行一項長期的大型研究發現指,只剩少於十隻牙齒的人,死於冠心病風險,較同齡同性別但有超過廿五隻牙的人高七倍。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414-00176-056b1
瑞典研究發現,牙齒多少可反映心血管病死亡風險。

該項針對七千六百七十四名男女的研究長達十二年,大部分都患牙周病,期間有六百廿九人死,當中二百九十九人死於心血管病。專家解釋口腔及牙齒附近感染,影響身體循環系統和引致輕微慢性發炎,這是已知心臟病發和心血管病風險,而人們餘下的牙齒數量反映他們出現慢性發炎程度。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預防腦中風清血藥

發表 由 hkinca38 周日 五月 16, 2010 2:06 am

◎本藥方可治療久年頸部筋會緊、酸、痛、腳、臉部、手、手指頭會麻等功效很好,有服見效。

◎可治療與預防(腦中風、清血、血管栓塞、半身不遂):適用症:專治膽固醇,中性脂肪(血濁病)高血壓,中風斷腦根,行動不便者,重者二至三天服一帖,輕者七天服一帖,保健者每月服一帖,藥頭及渣混合,分早晚空心服用,絕對有效。

◎藥草請用高級藥材,方能發揮藥效。

藥方:川歸尾二錢,赤芍錢半,桃仁錢半,西藏紅花錢半,川芎錢半,川地龍錢半,黃耆(正晉)四錢,准七兩錢,川木瓜錢半,六汗(續斷)錢半,鉤藤三錢,川天麻錢半,川七兩錢半,牛七兩錢,肉蓯蓉兩錢,丹参三錢,鎖陽兩錢。

用法:清水五碗煎乙碗,渣四碗乙碗,可用瓦斯火煎,藥頭及渣混合分作二碗服用。

有糖尿病(黃耆正晉)改用(北耆)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他汀類藥物長服傷肝腎

發表 由 KateBush 周日 五月 23, 2010 12:54 pm

不少高血脂患者要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以減低中風及心臟病風險。一項逾二百萬人參與的英國大型研究發現,全球最普遍的降膽固醇藥「他汀類」藥物,副作用遠超預期,長期服用可令肝功能受損、急性腎衰竭、白內障及肌肉病變,最嚴重者肝受損風險激增八倍。研究已刊於權威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指本港有數以十萬高血脂病人服用他汀類藥物,建議病人服用前及服用半年後均要檢驗肝功能。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523-00176-061b1
長者宜定期量血壓、驗膽固醇及血糖,以評估患心血管病風險。

英國諾丁漢大學分析當地逾二百萬名三十至八十四歲,在○二至○八年間,服用他汀類藥物治療高膽固醇或預防心血管病的病人病歷,當中近廿三萬人為新服用他汀類的病人。研究發現,服用他汀類的男病人及女病人,患肌肉病變的機會分別高六倍及三倍,若病人為男性黑人,風險更飆升八倍。服用他汀類的劑量愈高,對肝及腎功能的損害愈大。

數據指出,對高危患心血管疾病的女性而言,每一萬人服用他汀類藥物,便可減少二百七十一宗心臟病及八宗食道癌;但同時會增加七十四宗肝功能受損、廿三宗腎衰竭、三百零七宗白內障,及三十九宗肌肉病變。肌肉病變輕則引起肌肉痛,嚴重可致罕見的橫紋肌溶解症,此症可導致腎衰竭死亡。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本港約有十種他汀類藥物,當中有單方和複方,且有數以十萬人須長期服用,屬最普遍的降膽固醇及預防心血管病藥物。他汀類藥物進入人體後,需要肝來新陳代謝及腎來排出體外,亦會影響肌肉酵素,已知副作用包括肌肉痛和傷肝。他建議病人服用前先檢驗肝功能,證實肝功能無問題才服用,半年後亦要再驗肝一次,無問題才繼續,之後每隔一年驗肝一次。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523-00176-061b2
要控制膽固醇需控制飲食,遠離高脂食物。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腎病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率高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7月 12, 2010 5:33 pm

腎病位列本港第七位疾病殺手,現時每十人就有一人患上慢性腎病,有腎科醫生警告,嚴重腎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較一般人高 3.4倍,近年不少腎病患者同時罹患心血管疾病,故建議患者透過控制膽固醇水平,避免心血管疾病惡化。

服降膽固醇藥減風險
本港去年有近 1,500人死於腎病,現時約有 5,000至 6,000人出現腎功能衰竭,需接受洗腎治療。腎病科專科醫生譚國權指,不少嚴重腎病患者也是死於心血管疾病。他指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嚴重腎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一般人高 3.4倍。研究發現服食降低膽固醇水平的阿托伐他汀藥物,可減低血管疾病風險近一成。

譚國權建議腎病患者應從日常生活習慣入手,包括戒煙、每日做 30分鐘運動、少吃油膩煎炸食物,避免膽固醇超標;又建議市民每日飲用 8杯水,並盡量避免強忍小便,以免影響腎功能。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中餐外賣一餐如喝一酒杯豬油

發表 由 Jack 周六 8月 07, 2010 7:45 pm

英國人買外賣時,首選中餐,但當地一項調查發現,一頓豐富中餐,熱量可達 2,823卡路里,脂肪高達 132.5克,相當於喝下一酒杯份量的豬油。

減肥產品公司 Lipobind訪問了 10,000名英國人買外賣的習慣,結果顯示 32%人愛吃中餐,其次是印度菜( 26%)。在中餐菜單中,脆皮鴨、雞球、春卷配上蝦片,是英國人最愛,但專家指,若同時叫這四款食品,就等同喝下一個酒杯的豬油。調查又顯示, 20%受訪者買中餐或印度菜時,會多叫一份薯片,這樣也多吃了 250卡路里。

營養師斯特拉格爾,如果一星期吃兩次外賣又不經常做運動,會增加患糖尿病和冠心病機會。
英國《太陽報》
avatar
Jack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計較易怒易致心血管疾病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三 8月 18, 2010 2:38 am

(法新社)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18:50
(法新社華盛頓17日電) 美國研究報告今天指出,老愛跟人起衝突的人,尤其是好勝心強與侵略性格的人,是心臟病與中風的高風險族群。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on Aging, NIA)研究員,對地中海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島4個村莊5614名居民進行調查。

研究發現,那些在個性測驗中把自己定義為侵略性格的人,比自認和藹可親或樂於助人的人來說,比較可能讓頸動脈血管壁增厚。

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高血壓專欄。作者指出,心臟病與中風的危險因子就是頸動脈血管壁增厚。

這份追蹤3年的研究顯示,在高敵意或低隨和性得分較高的人,尤其是那些善於操弄、容易動怒的人,他們的頸動脈血管壁會持續增厚,且這種情況也預示心血管壁增厚。

在這些調查的人中,最有敵意的前10%有較厚動脈血管壁的機率比其他人高40%。。

該份研究主要作者蘇汀(Angelina Sutin)博士說:「好勝心強與更會爭取自己利益的人,會有較厚的動脈血管壁,而這正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蘇汀也說:「個性和靄的人比較願意相信別人、直率,也更會關心別人。相對的,敵意分數比較高的人比較不信任人與多疑,極端的例子甚至會憤世嫉俗、善於操弄、以自我為中心、自大且容易動怒。」

這份研究由NIA出資在薩丁尼亞島進行,調查民眾年齡14歲至94歲,平均年齡42歲,58%為女性。
(譯者:中央社李建緯)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調查指本港50歲以下心肌梗塞患者大增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8月 21, 2010 4:53 pm

(商台)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11:24
一項調查發現,本港有心肌梗塞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瑪嘉烈醫院心臟復康服務聯席總監陳藝賢,指零九以來,入住瑪嘉烈醫院的心肌梗塞患者,有一成七人是五十歲以下,比九五至九六年的同類調查,增加一倍。而近七成患者缺乏運動,六成半人屬中央肥胖,而中央肥胖患心肌梗塞的機會,較其他人高近一倍。糖尿病、高血壓及吸煙,亦會增加患心肌梗塞的風險。 心臟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去年有六千四百人死於心臟病,佔總死亡人數的一成半。由心臟病人組織聯合發起的心臟健康列車,今日進行健心日,希望藉打功夫、體操及舞蹈示範,呼籲市民勤做運動,保持心臟健康。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藍領常捱飯盒 易罹心臟病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8月 27, 2010 3:17 pm

【記者戴碧怡報道】打工仔少運動又常吃高脂快餐,容易成為心血管病「高危一族」。有心臟病專科醫生接獲的求診病人中,包括職業司機、保安等藍領人士,有校巴司機竟誤以為心絞痛屬正常。職業司機工會代表慨嘆,司機為生活所逼要「捱飯盒」,心臟病是最常患的危疾之一。醫生建議市民多運動及留意飲食,港人至愛的叉雞飯只能最多每周嘗一次。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827-00176-062b1
高德謙指打工仔甚少運動又常吃高脂快餐,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高德謙指出,香港去年有六千四百人死於心臟病,較○一年大幅增加一千七百宗。除先天因素外,不少港人喜愛「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令膽固醇及血壓指數增高。高德謙的臨床經驗所得,藍領一族如司機、保安及建築工人等因工作繁忙,多吃高脂快餐又少時間運動,較常患心臟病,亦經常忽視心臟病:「心口痛成十分鐘都以為冇事,繼續開工,呼吸唔到先發現心臟急性衰竭。」

司機心絞痛誤以為正常
五十二歲的校巴司機黎先生,每日駕兩至三程長途車,因工作忙常要吃快餐。去年四月,他在駕車途中心絞痛,喘不過氣,以為氣管敏感不作理會。數天後再發作始求醫,確診心臟病,需接受「通波仔」手術。

的士小巴權益關注大聯盟發言人黎銘洪亦指,不少「行家」要捱多肉少菜的飯盒,兼常屈在車廂內甚少運動,最常見患糖尿、心臟病或生腎石等。大聯盟每月例會亦提醒司機注意飲食以及早求診,但部分司機為生活,沒耐性看醫生。

高德謙指出,心臟病患者「通波仔」後,仍然要「成世」服降血壓及膽固醇藥。他建議市民經常運動,少食快餐多吃菜:「成碟肉嘅叉雞飯,少吃為妙!」

本港今年十月將舉行「世界心臟日」,大會以「食得精明」為主題,推廣健康飲食防心血管病。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急性心臟病攞命無徵狀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8月 30, 2010 2:36 pm

心臟病殺人於無形,事前可毫無徵兆。有正值壯年的物流公司經理逛商場時突然急性心肌梗塞,幸商場保安及時以除顫器施救才拾回一命,惟甦醒後一度失憶。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調查發現,今年首七個月因急性心臟病留醫深切治療部的病人中,近八成事前全無病徵,心臟科醫生指冠心病已成為「百變殺手」,年輕力壯及全無病徵者也可「中招」,提醒市民定期驗身。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830-00176-067b1
醫生建議市民定期驗身,監測血壓等心臟病高危因素。

四十七歲任職物流公司的許先生並非煙民,但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去年初起服用降血壓藥,一直沒有心絞痛等徵狀,惟今年初逛商場時突然心臟病發,全身乏力、冒冷汗及暈眩,幸保安員即時以商場內的心臟除顫器施救。許太指丈夫送院期間心臟一度停頓,送院後證實急性心肌梗塞,右邊冠狀動脈閉塞,需即時「通波仔」,事後在深切治療部留醫約一星期。因曾腦部缺氧,許先生甦醒後首兩周神志模糊,認不出妻子及子女,兩個月後才完全康復,現已重投工作,但對病發過程全無印象。許太說丈夫過往經常出外應酬,生活顛倒,現時飲食轉為清淡,並每日散步保持運動量。

引發持續牙骹肩痛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陳志堅指,該院今年首七個月接獲一百零七名因急性心肌梗塞入深切治療部的病人,其中七成六之前毫無徵狀;三成二人不知本身有高血壓、高血糖或高膽固醇等高危因素。該院深切治療部過去一年接獲一百八十多宗病例中,十六人屬五十歲以下,四人更是四十歲以下,並非心臟病趨年輕化。他指高血壓及高膽固醇未必會引起不適,市民應定期驗身及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包括戒煙、適量運動及健康飲食等。

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主席譚劍明指,本港去年共有六千四百多人死於心臟病,佔整體死亡人口一成半,以冠心病最常見。該症因膽固醇於血管內積聚並形成阻塞,可致突發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他直言該症如「百變殺手」,病發前沒明顯徵狀,亦可演變出一些看似與心臟無關的小毛病,例如持續牙骹痛及左肩疼痛等,皆可能是慢性冠心病徵兆。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0830-00176-067b3
吸煙是導致心臟病的高危因素,心臟科專科醫生建議吸煙者及早戒煙。

心臟病徵狀
急性

劇烈心絞痛、如被大石壓着胸口

心悸

心律不齊

冒冷汗

頭暈

氣促及呼吸困難

慢性

體力下降、上斜坡或樓梯時易氣喘

牙骹痛

左肩膊疼痛

資料來源:公立醫院心臟醫生協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六成人不知膽固醇水平 防心血管病 20歲起宜5年一驗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9月 01, 2010 10:41 am

「打麻將時突然感到心痛,冒冷汗,好像有塊大石壓上心口。」今年60歲的陳先生在16年前已證實患上心臟病,當時他僅44歲,以前一日三餐「無肉不歡」,與梅菜扣肉、火腩和牛雜為「伴」的他,感到不適之時才驚覺膽固醇超標。中大亞太研究所一項調查顯示,逾六成香港人像陳先生一樣,不清楚自己膽固醇水平。有心臟科專科醫生建議應定期測試膽固醇,控制飲食和做適量運動。

戒吃內臟 壞膽固醇變回合理

陳先生入院後接受了兩次通波仔和一次搭橋手術,16年來靠藥物、食療、物理治療和行山等運動,控制膽固醇和血壓水平。陳先生從此不敢再吃動物內臟,其最近壞膽固醇水平亦降回合理水平。

香港肥胖醫學會、香港專科醫生學會、「膽固醇監控」專家小組和病人互助組織「關心您的心」聯合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今年5月由中大和關心您的心以電話成功訪問503名市民,以及302名為心臟病患者。調查顯示,62.3%市民和70.5%心臟病患者不知自己的膽固醇水平;只有7.8%和6.4%市民知悉一般成年人和高危人士壞膽固醇理想水平,當中以心臟病患者比例較高,分別有18.8%和26.6%。據美國 膽固醇教育計劃,一般成年人和高危人士壞膽固醇理想水平為3.3mmol/L及1.8mmol/L(見表)。

每日應吸收少於200毫克

「膽固醇監控」專家小組成員,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解釋,大部分人拿取身體檢查報告時,只希望知道是否合格而未有深究其水平。專科醫生學會盧國榮表示,部分人做身體檢查,「只為得到通行證,繼續不健康生活如吸煙」。

梁達智表示,心血管病幾乎沒有徵兆,而透過血液測試可量度膽固醇水平,故建議年滿20歲或以上健康成年人應定期驗身測試膽固醇水平,而曾患心血管疾病高危人士更應每半年至1年檢查一次,以了解其風險因素是否需作跟進。

他亦建議每日膽固醇吸收量應少於200毫克(相等於兩條100克香腸),並要每日做30分鐘帶氧運動。

「關心您的心」與其他3個醫學團體將於9月至11月舉辦3場公眾講座,除講解有關膽固醇知識,市民更可免費測試膽固醇水平。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167qs8c004pmks-i0
患心臟病、膽固醇超標的陳先生回憶16年前病發情景﹕「打麻將時突然感到心痛,冒冷汗,好像有塊大石壓上心口。」他入院後接受兩次通波仔和一次搭橋手術,靠藥物、飲食和運動控制膽固醇和血壓水平。(林景輝攝)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心血管淤塞, 冠心病... Empty 好膽固醇助除壞膽固醇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三 9月 01, 2010 10:41 am

膽固醇是由肝臟產生的脂肪,可用作製造膽汁、荷爾蒙和維他命D,人體膽固醇有四分之一來自飲食、其餘由肝臟分泌。膽固醇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及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

人體需要膽固醇維持機能,但過高膽固醇則對身體有害。好膽固醇有助清除壞膽固醇,相反壞膽固醇會令膽固醇積聚於動脈壁,使動脈收窄,好膽固醇水平下降或壞膽固醇水平上升會增加心臟病風險,引發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病。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