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乳癌 - 強攻腦部

3 posters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乳癌 - 強攻腦部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一 11月 09, 2009 6:28 pm

乳癌位列女性癌症殺手第三位,每年全港約有 2,500宗新症,其中 25%屬最惡的 HER2型乳癌。有臨床腫瘤科醫生指, HER2型乳癌的擴散速度很快,復發率也較其他類型的乳癌高, HER2型一旦復發,三至五成患者的癌細胞會擴散至腦部,屬侵略性極強的一種癌症。
記者:王智君、白琳

乳癌 - 強攻腦部 09ls2p1
HER2乳癌患者馮惠娟(左)與另一位乳癌患者正接受曲妥珠單抗標靶藥物治療,康復進度理想。張志華攝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清淟表示,本港的乳癌發病率較 10年前大幅增加約 50%,發病的高峯期為 40至 45歲,較西方女性提早約 10年,估計與本港女性越來越遲懷孕或有關。

蔡清淟指, 25%乳癌患者屬 HER2型,其病徵與其他乳癌類型相似,例如乳房有硬塊、乳頭滲血等,但 HER2型的擴散速度快,侵略性強,復發風險高,患者對傳統化療及荷爾蒙療法的反應較差,是各類乳癌中最惡的一型,患者的存活率一般只有 50%,一旦復發更有三至五成人會擴散至腦部。

標靶藥物或損心功能
現時化療配合曲妥珠單抗標靶治療是醫治早期 HER2型乳癌的較佳方法,蔡清淟表示可減低患者三至四成復發率,惟標靶藥物有可能損害病人心臟功能,不適合同時患心臟病及乳癌病人。

曲妥珠單抗標靶藥物在公立醫院屬自費藥物,一個為期一年共 18針劑藥的療程需約 27萬元。為減低病人的負擔,關注 HER2乳癌病人組織「 Circle of Breast Friends」與香港防癌會合作,今年初推出藥物資助計劃,成功申請的患者可免費注射 14針劑藥物,相等於約 20萬元藥費。

馮惠娟於去年底證實患 HER2型乳癌,當時乳頭滲血、兩邊乳房出現大小不一等症狀,切除腫瘤後她開始接受傳統的化療,但苦不堪言,「成日周身骨痛,啲日子好難過。」她後來轉用曲妥珠單抗標靶藥物,副作用大減,康復進度亦理想。

另外,瑪麗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鄺靄慧指,一般乳癌患者只知道術後首五年是復發指標,並不察覺第七年是另一復發高危期。她引述研究稱,乳癌術後首年及次年的復發率分別為 13.3%及 11.9%,其後逐年遞減,第六年卻不跌反升,第七年出現小高峯,復發率約 5.1%。

鄺靄慧建議患者術後持續監察病情,並考慮服食新一代抑制雌激素製造的藥物,「標榜食咗會靚嘅健康食品可能同女性荷爾蒙有關,都要小心。」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乳癌手術10年後仍可復發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二 11月 10, 2009 12:30 am

乳癌是女性的最大噩夢,切除乳房已對她們造成極大打擊,之後還要為乳癌復發而提心吊膽。有研究乳癌的專家指出,乳癌在手術後十年仍可復發,首兩年及第七年最高危。近七成乳癌由女性賀爾蒙雌激素誘發,患者術後需接受賀爾蒙治療減低復發風險,最新國際研究顯示,新一代芳香酵素抑制劑「來曲唑」比傳統藥物,能減低患者復發風險及提升整體存活率的幅度近兩成,國際專家已建議列為標準療程。

乳癌 - 強攻腦部 1109-00176-061b1
周慧敏近年積極宣傳關注乳癌訊息,呼籲女性定期驗身,以能及早發現乳癌。

乳腺外科專科醫生鄺靄慧表示,不少女性以為接受手術後五年,便過了復發高危期,其實乳癌在術後十年仍可復發。術後首兩年的風險最高,復發率達一成二至一成三,其後逐步下降,到第七年又有另一個高危期,復發率約百分之五。因此建議患者在手術後及早接受輔助性治療,包括賀爾蒙治療等;術後首兩年應每三個月覆診一次,第三至五年每半年一次,五年後則每年一次。鄺醫生強調,乳癌患者存活期較其他癌症長,減低復發風險為治療的首要目標,「避免四個乳癌患者復發,相等於減少一個患者死亡。」

第七年另一高危期
她指出,七至八成乳癌個案由雌激素引起,尤其是收經後婦女,卵巢停止製造雌激素,不過體內脂肪皮層仍產生「芳香酵素」,令雄激素轉化成雌激素。若腫瘤對雌激素受體呈陽性(ER+),賀爾蒙治療便成為抑制雌激素以防止復發的有效方法。

國際乳癌組織今年八月於《新英倫醫學期刊》發表一項為期十年的大型臨床研究,近五千名患有雌激素引起的早期乳癌,並已停經的婦女分成兩組,分別服用傳統賀爾蒙藥物「三苯氧胺」及「來曲唑」。結果發現,在術後首兩年,服用「來曲唑」比起傳統藥物,復發風險減少近兩成;到術後六年,「來曲唑」亦可將患者的整體存活期提升近兩成。此外,「來曲唑」亦較少引起栓塞性血栓疾病、婦科疾病及子宮內膜癌等副作用。共有四十三名國際乳癌專家參與的St. Gallen國際大會早前公布最新乳癌治療指引,建議將芳香酵素抑制劑列為早期乳癌的標準輔助性治療。

乳癌 - 強攻腦部 1109-00176-061b2
鄺靄慧指乳癌在術後十年仍有機會復發,患者應及早接受輔助性治療。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乳癌切腫瘤數年仍痛楚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四 11月 12, 2009 5:19 pm

丹麥一項研究發現約一半乳癌患者接受切除腫瘤及淋巴結手術後數年,患處仍會隱隱作痛,當中約一半人更屬中度或嚴重痛楚; 40歲以下患者要忍受持續痛楚的比率較年長患者高。常見症狀為傷口附近有針刺般痛楚,估計持續痛症與放射治療有關。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澳洲研發再生乳房

發表 由 peterwon 周四 11月 12, 2009 11:34 pm

澳洲奧布賴恩顯微手術研究所( Bernard O’ Brien Institute of Microsurgery)的科學家,為患乳癌而切除乳房的婦女,研發了一種再生乳房的手術,計劃在三至六個月內進行人體測試。

這手術是在切除乳房婦女的胸部皮膚下,植入一個乳房形狀的人造乳室,裡面有該婦女的脂肪組織樣本,駁上血管,希望令脂肪組織生長,在六至八個月內填滿人造乳室。

科學家並希望在 24個月內,開發生可生物分解的人造乳室,在乳房再生後自動分解。
avatar
peterwo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乳房再生挺起胸做人

發表 由 Min Chun 周五 11月 13, 2009 10:21 am

幹細胞潛能無限,澳洲科學家成功在豬隻身上注射脂肪幹細胞「隆胸」,令豬隻在六周內長出乳房。科學家相信技術若應用在人類身上,只需從人體抽取五毫升脂肪幹細胞植入乳房,四至六個月後亦能極速長出新的乳房,大小及形狀更可隨個人喜好設計。研究專家估計,新技術三年後可為乳癌病人重建「失落的乳房」,十年後更能發展至整形隆胸,為愛美女士打造「想幾大有幾大、要乜cup有乜cup」的完美乳房。

乳癌 - 強攻腦部 1113-00174-001b1

位於墨爾本的Bernard O'Brien顯微外科研究所成功進行全球首宗脂肪幹細胞乳房重生手術。該研究所主管Wayne Morrison教授解釋,這種名為Neopec的新技術,利用自身的脂肪幹細胞,植入曾切除部分乳房的胸部,脂肪幹細胞便會快速生長,填補手術時需切除部分乳房的缺失。新技術更有望應用於先天性畸形或後天創傷導致的身體,令損傷的身體部分增生至合適的功能。

植入胸殼自動溶解
新技術已率先在豬隻身上試驗成功。研究人員首先將一個可生物分解的人造「胸殼」,植入豬隻的乳房皮膚下,「胸殼」擔當臨時支架的用途,令稍後植入的脂肪幹細胞可以生長至理想的胸部大小和形狀。接着從豬隻身上抽取小量脂肪幹細胞,再從腋下抽取一條血管,接駁至脂肪幹細胞,再一併植入「胸殼」中。結果豬隻在手術後六周,便生長出與「胸殼」一模一樣大小的胸部,而「胸殼」會在身體內自動溶解。

乳癌 - 強攻腦部 1113-00174-001b2
澳洲實驗成功
研究員成功在豬身上以脂肪幹細胞重建乳房,預料三年後可造福乳癌病人。


乳癌 - 強攻腦部 1113-00174-001b3
豬隻長出乳房
專家將脂肪幹細胞植入豬隻身上,六周後已生長出新乳房。


度身訂造 「幾大都得」
新技術的好處是按乳癌或隆胸病人的臨床需要,而度身訂造「胸殼」的大小或形狀,估計只需從人體抽取五毫升的脂肪幹細胞,便足夠生長一個新乳房。主治醫生Philip Marzella指出,乳房生長過程在人類身上會較緩慢,因為人類在青春期後便停止發育,故特別研發一種稱為Myogel的凝膠,注射入「胸殼」之內,有效刺激脂肪生長,估計只需四至六個月便可重新生長出理想大小的乳房。

港乳癌新症勁升六成
本港乳癌個案節節上升,新症由九七年的一千六百零八宗,增加至○六年的二千五百八十四宗,升幅達六成。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應純原認為,利用脂肪幹細胞令乳房重生的技術令人鼓舞,但距離臨床應用尚有很遠距離,最重要是新技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點樣控制幹細胞嘅分化數量?點樣防止幹細胞分化為腫瘤細胞?全球無一個實驗室可以答到。」

乳癌 - 強攻腦部 1113-00174-001b5
avatar
Min Chu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每日七人患乳癌倡兩年造影檢查

發表 由 mmvk1 周三 12月 02, 2009 2:59 pm

乳癌是女性的最大噩夢,香港乳癌基金會指出,本港每日約有七名女性確診患乳癌,六成患者介乎四十至五十九歲,調查顯示本地患者年齡中位數為四十七歲,比美國、澳洲及新加坡等地更年輕,建議女性四十歲後除定期作自我檢查及醫生檢查,亦應每兩年接受一次造影檢查。然而,本地四十至五十九歲婦女中,不足一成有定期作造影檢查。

乳癌 - 強攻腦部 1202-00176-055b1
乳癌是本港最常見的女性癌症,專家建議40歲以上女性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造影檢查。

基金會推出免費檢查
乳房造影檢查費用介乎七百至千多元不等,有經濟困難的婦女難以負擔。基金會去年推出免費造影檢查計劃,截至今年十一月中已有約一千四百名婦女成功申請資助,約一千人已完成檢查,其中三人被發現患零至三期乳癌。其中確診有零期乳癌的曾女士表示,其姊及表妹均有乳癌,雖自知高危,但實在無法支付檢查費,幸透過計劃及早確診,可及時治療。計劃目標為二千人檢查,尚有餘額。四十至五十九歲領取綜援、低收入家庭及失業並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婦女可申請,詳情可致電25256033查詢。

此外,德國癌症援助協會於九六至○八年間調查來自九百多個家庭共二千多名患單側乳腺癌的婦女,發現她們在廿五年內另一側乳房也患癌的總風險為四成七,其中BRCA1基因攜帶者的風險為BRCA2基因攜帶者的一點六倍。另外,年輕時便患有單側乳癌的BRCA1基因攜帶者,另一側乳房出現癌變的風險亦明顯較高。專家指出,研究顯示遺傳性乳癌患者不一定要切除兩側乳房,需視乎年齡及帶有哪種基因。
avatar
mmvk1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照 X光增乳癌風險

發表 由 p-ma 周四 12月 03, 2009 1:03 pm

荷蘭一項研究分析 12,000名有較高風險患上乳癌的女性健康情況,當中約 8,500人在 20歲前因照肺部 X光或接受乳房造影檢查,曾接觸低劑量輻射,研究顯示檢查數目在五次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風險較從未接受過相關檢查的女性高 2.5倍,顯示小量輻射已可提高乳癌的風險,故建議 30歲以下的高危女性,可選擇磁力共振掃描等不釋出輻射的檢查。
p-ma
p-ma

文章數 : 956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單一檢查難找出乳癌

發表 由 Dino 周五 12月 04, 2009 10:32 pm

乳房 X光造影檢查是較準確的乳癌診斷技術,美國一項涉及 2,809名高危乳癌患者的研究指出, 111人於三年後確診患病,而連續三年每年同時使用乳房 X光造影技術及乳房超聲波造影檢查,則可找出八成二個案,但單一接受乳房 X光造影檢查只能測出五成三個案,少數個案則只能以磁力共振確診。研究員建議,高危人士可考慮同時接受兩種檢查。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長吸二手煙增患乳癌風險

發表 由 George H 周一 12月 07, 2009 4:35 pm

吸煙不但危害自身健康,還會禍及他人。美國一項大型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女性即使從不吸煙,但只要吸二手煙的時間愈長、數量愈多,罹患乳癌的風險愈大。專家建議女士們為健康着想,應避免在家中或工作環境內吸二手煙,杜絕患癌機會。

負責研究的北加州癌症中心,利用問卷調查了超過五萬七千名女教師,並追蹤她們的健康狀況長達十年,了解她們吸入二手煙的數量、環境及受訪者年齡,如何影響她們患癌的風險。調查期間總共有一千七百五十四名女性患上入侵性乳癌。

不育流產機會升
分析顯示,並非所有受訪婦女單純吸入二手煙便會增加患乳癌風險。專家指出,長期吸入二手煙的影響,對成年階段(即二十歲或以後)及停經後兩個組別的婦女,有特別明顯的關係。專家相信,與她們長年累月吸二手煙,令身體積聚太多有害物質有關,以致患乳癌風險比其他人高。

至於在各種癌症中,這批二手女煙民為何患乳癌風險較高,專家認為未來需展開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進一步分析兩者關係,以尋找更佳的防治方法,上述研究刊登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過往醫學界亦有研究發現,女性吸二手煙可增加不育或流產的機會,患肺癌風險亦比一般人高。

本港約八十萬人長期吸煙,佔十五歲以上人口百分之十四,每年有五千七百人因吸煙引致的疾病死亡,包括肺癌、心臟病及其他相關疾病。

乳癌是本港女性第三位癌症殺手,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六年本港有二千五百八十四宗乳癌新症,另有四百六十三人死亡。

世界衞生組織今年初曾警告,若各地對吸煙問題視若無睹,估計到二○三○年,全球每年的有關死亡人數超過八百萬人,而本世紀死於吸煙的人士增至十億人。
avatar
George 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薑黃黑胡椒可防乳癌

發表 由 B-52 周一 12月 14, 2009 11:02 pm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薑黃及黑胡椒有助預防乳癌,研究人員將由兩種食物提煉的精華素放入乳房組織內,發現幹細胞數量顯著減少,但正常細胞則不受影響,乳房組織也無受破壞。科學家相信幹細胞突然失控增生,是導致細胞病變,引發癌症的元凶,現時部份乳癌的高危患者會服食藥物預防但藥物帶有毒性,日後若能開發薑黃及黑胡椒合成的預防產品會更理想。
avatar
B-52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家族遺傳 男人也患乳癌

發表 由 Dino 周四 12月 17, 2009 6:02 pm

男士也有乳癌的風險,但情況並不普遍。本港每 10萬名男士中有 0.7人患乳癌(女性每 10萬人中有 74.2人);可幸是死亡率也低,每 10萬男士中只有 0.1人死於乳癌。 2007年新症有 22宗,較 1998年的 9宗卻增加兩倍多。男女患乳癌的發病過程和症狀相近,究其成因及高危因素,可能有以下幾點:

家族傾向或遺傳:約 20%的男性乳癌病人有直系親屬曾患乳癌。另外,乳癌基因 BRCA1和 BRCA2出現突變時,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 10倍,帶有 BRCA2基因突變的男士患乳癌的風險更較一般男士高 60倍。根據西方數字,帶有 BRCA1基因突變的人士,在 39歲前患乳癌的風險為 18%,帶有 BRCA2基因突變者則為 15%,到 40至 49歲時風險則增加至 59%。

年齡:風險隨年齡增加,發病年齡以 65歲以上為多。

體內雌激素過多:患有罕見 Klinefelter綜合症的男士,因體內有一個額外的 X染色體,雌激素分泌過剩,導致他們患乳癌的風險亦提高。

輻射:觀察到一些經歷原子彈爆炸的生還者,患乳癌的風險較一般人高。此外,曾接受胸部放射治療的病人風險亦稍高。

生活習慣:喜歡高脂飲食的男士,脂肪被身體吸收後,會轉化為近似女性荷爾蒙的物質,增加患乳癌的風險。另外,肥胖、缺乏運動和嗜酒亦可能是乳癌的誘因。

雖然男性患乳癌的風險相當低,也不應掉以輕心,若發現胸部或乳房有硬塊、皮膚或乳頭出現紅腫或有異常分泌持續不散,就要找醫生檢查,勿讓可以醫治的疾病變成絕症。

撰文:香港防癌會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過量飲酒 乳癌風險增

發表 由 mudu 周日 12月 27, 2009 4:31 pm

飲酒過量不僅傷肝,女士飲過量的酒也會增患乳癌的風險。日本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飲七大瓶啤酒的女性患乳癌風險是不飲酒女性的一點七五倍。負責研究的國立癌症中心預防研究部室長岩崎基表示,調查的結果驗證了歐美報告指出飲酒與患乳癌風險的因果關係,亦說明不過量飲酒也是預防乳癌的方法之一。

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於國內九個地方,包括岩手及秋田等地,為約五萬名年齡介乎四十至六十九歲的婦女,進行平均長達十三年的跟進調查。研究小組以乙醇量作為參考標準,發現每周飲七大瓶啤酒的人,所吸收的乙醇量約有一百五十克,相當於飲用一千二百六十毫升的日本酒、四百二十毫升的威士忌,及十四杯葡萄酒。調查結果發現,一周內攝取超過一百五十克乙醇量的人,患乳癌的風險是不飲酒者的一點七五倍。
avatar
mudu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大豆製品可減乳癌翻發

發表 由 B-52 周六 1月 02, 2010 2:54 pm

不少乳癌康復者礙於大豆含豐富植物雌激素而卻步,不過美國一項多達五千名乳癌患者參與的大型研究發現,乳癌康復者每日進食半杯豆腐或飲用一杯豆漿,攝取的大豆蛋白或大豆異黃酮分量,足以減低乳癌復發率及死亡率。即使同時使用抗癌藥的患者,進食大豆亦無相沖。專家建議乳癌康復者可適量攝取大豆,以達保護之效。

美國範德堡大學分析上海乳癌病友存活率研究的數據,該數據庫有五千零四十二名於○二年三月至○六年四月確診乳癌的患者資料,患者年齡介乎二十至七十五歲,在平均跟進期四年間,有四百四十四名患者因乳癌去世,另有五百三十四名患者乳癌復發或死於乳癌相關疾病。

11克大豆蛋白 足夠保護
研究分析患者的乳癌復發及死亡率,與平日進食大豆製品的關係,發現每日攝取十一克大豆蛋白或四十毫克大豆異黃酮者,乳癌復發率減低三成二,死亡率亦降低兩成九。食用最多大豆製品者四年間的死亡率為百分之七點四,而食用最少大豆者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十點三;前者的乳癌復發率只有百分之八,較後者的百分之十一點二顯著減低。

負責研究的內科醫生舒曉鷗指出,不少食品的成分包括豆粉和大豆蛋白,有些醫生擔心大豆含大量植物雌激素,會促進癌細胞增長,不建議乳癌病人食用。不過是次研究證實大豆對乳癌患者無害,即使使用抗癌藥物「他莫昔芬」,亦不會與大豆相沖。

舒曉鷗建議,乳癌康復者每日攝取十一克大豆蛋白或四十毫克大豆異黃酮,便有足夠保護力預防復發,比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建議的廿五克大豆蛋白或五十毫克大豆異黃酮為低。豆漿及豆腐均含有大量營養,每杯豆漿含有十克大豆蛋白或四十三毫克大豆異黃酮;半杯豆腐或一杯半毛豆,則含有約十克大豆蛋白。
avatar
B-52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女煙民患乳房瘺管高危 或須切乳腺 影響日後哺乳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四 1月 07, 2010 2:38 pm

年輕女士吸煙,易令乳房的乳腺管分泌物積聚,導致發炎及膿腫,繼而令乳頭凹陷,引發乳房瘺管。有外科醫生指,乳房瘺管是一條乳腺至皮膚的發炎管道,管道口會在乳頭周圍出現,一個乳腺管發炎可引致數條瘺管出現,為免復發,不少患者須切除乳腺管,對日後餵哺母乳有影響。
記者:張文傑

乳癌 - 強攻腦部 07ls2p1
外科專科醫生林子倩表示,乳房瘺管是因乳腺管分泌物積聚,導致發炎及膿腫,最後發炎管道在乳頭周圍出現。 區民傑攝

外科專科醫生林子倩表示,約 94%的乳房瘺管患者為吸煙人士,反映吸煙是引發乳房瘺管的高危因素。
她指,香煙的有害物質會損壞乳腺壁,令乳腺管分泌物變濃,並加速乳房內細菌孳長;當分泌物在乳腺管不正常積聚,細菌孳生便會引致發炎。病發時患者會感到乳頭及乳暈疼痛,乳頭開始慢慢凹入,若患者不戒煙及延誤治療,便會演變成膿瘡,甚至令乳暈紅腫一片。

患者多為年輕女性
「瘡內嘅膿一定要搵地方走,喺乳腺管被分泌物阻塞,最近就係乳暈附近嘅皮膚位置,因而形成乳房瘺管。」林子倩說,天生乳頭凹陷或維他命 A不足,也是引致乳房瘺管的風險因素,患者多為年輕女性,但醫學文獻曾記載,有男士及嬰兒患上此病。

林子倩表示每年也會接獲數名乳房瘺管患者求診,但很多人也到出現膿瘡時才求醫,曾有一名日吸約 20支煙的 32歲女士,發現乳暈邊長出膿瘡,以為是普通的皮膚瘡,拖延一年後,乳頭中心出現凹陷才求醫,當時膿液已不斷滲出,時常弄污胸圍;患處因要放膿及每日清洗傷口,患者的工作也受影響,「瘺管兩個窿有成 2、 3厘米」。患者最終要動手術切除一邊乳房的全部乳腺,「淨係切有病變嗰個乳腺,有七、八成機會復發。」

另一名 27歲女患者,每日約吸煙 30支,乳房內長出一至兩厘米的大膿瘡,長期不癒,兩年間四次復發,雖有服食抗生素及接受放膿治療,但不肯戒煙,至第五次復發出現多條乳房瘺管,才決心戒煙,但最終也需切除一邊乳房全部乳腺管,手術後一年也未有復發。

林子倩解釋被切除乳腺管的患者懷孕後身體仍能製造乳液,但因無管道引出乳液,會影響餵哺母乳。她提醒女士應盡早戒煙,如發現乳頭經常有帶異味的分泌物及有凹陷迹象,應及早求醫。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石榴汁可防乳癌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四 1月 07, 2010 3:08 pm

一杯鮮紅色的石榴汁特飲,不單止顏色艷麗,更有助預防乳癌,美國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石榴(圖)內含最少 10種天然物質,可以抑制引致乳癌的酵素 Aromatase,實驗室研究顯示石榴提取物能阻止乳癌細胞增長,但要開發成正式藥物還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女士平時飲一杯石榴汁相信有保健用途。

加州一個癌症研究中心的專家發現石榴是乳癌的天然剋星,以往的醫學研究發現 Aromatase可將身體的雄激素轉為雌激素,令雌激素水平上升,大大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而石榴卻可抑制 Aromatase,穩定身體的雌激素水平。雖然有潛質將石榴開發為癌症治療藥物,但仍需進行大量動物及人體的臨床研究才能證實療效。

究竟每日要吃多少石榴才能預防乳癌?研究人員強調現階段很難估計,尤其石榴成份不易在人體吸收,但平時吃一些石榴產品,相信對健康也有益處。

乳癌 - 強攻腦部 07ls2p3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抗抑鬱藥減乳癌藥效用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五 3月 12, 2010 12:06 am

乳癌病人或有情緒問題,若要同時使用乳癌藥及抗抑鬱藥必須小心,大型研究指若同時使用乳癌藥物「他莫昔芬」( Tamoxifen)及抗抑鬱藥「帕羅西汀」( Paroxetine),會減低乳癌藥的效用,增加婦女死於乳癌的風險最高達 91%。本港藥劑師提醒正服食這兩種藥的婦女,應盡快與醫生聯絡,轉用其他抗抑鬱藥。

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他莫昔芬是本港第一線抗乳癌藥,帕羅西汀在抗抑鬱藥的使用量中排第三位;很多乳癌病人會有情緒問題,加上他莫昔芬可引起女性潮熱,故醫生或向乳癌病人處方帕羅西汀。

死亡風險增九成
最近加拿大的研究分析 2,430名有食這兩種藥物的乳癌婦女,若有 25%時間同時服用該兩種藥,乳癌死亡的風險增加 24%;若同時食該兩種藥的時間越長,死亡風險增加九成。故此,他認為衞生署或醫管局應盡快跟進同時服食該兩種藥病人。

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癌症,加拿大研究發現,一種抗抑鬱藥與乳癌藥有相互作用,同服會大大削減抗癌藥抑制癌細胞的效果,令患者死於乳癌的機會增加兩成四至九成一。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呼籲,同服兩種藥的乳癌患者,應即與醫生聯絡,評估是否需轉服其他抗抑鬱藥。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項研究,分析九三至○五年共二千四百三十名年齡六十六歲或以上的乳癌婦女,同服抗乳癌藥「他莫昔芬」(Tamoxifen)與抗抑鬱藥的成效,發現服用抗抑鬱藥「帕羅西汀」(Paroxetine)的患者,乳癌死亡風險增加兩成四至九成一。

崔俊明指出,「他莫昔芬」為第一線乳癌藥,「帕羅西汀」則為本港第三位最常處方的抗抑鬱藥,部分更年期女性會獲處方此藥控制潮熱,萬一她們同時有乳癌,便可能同服兩種藥,呼籲她們向醫生了解風險。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降血壓藥阻乳癌擴散

發表 由 KateBush 周日 3月 28, 2010 4:17 pm

【記者陳超銓報道】歐洲一項涉及466名乳癌病人的研究發現,降血壓藥能夠有效阻止乳癌細胞的擴散,因這些藥物能夠有效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或可減低患癌風險。雖然真正的大規模臨床結果仍有待研究,但醫學界已證實低雌激素水平,可減低患乳癌及其他婦科癌症等風險。

  歐洲乳腺癌會議日前在西班牙巴塞隆那舉行,會議公布一組由英國及德國的研究員組成的專家組研究結果。專家組認為,醫治乳癌最好的時機應要癌細胞未轉移前,當癌細胞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並開始增長,成功治療的可能性就會大大下跌。當今醫學界仍未能清楚有甚麼東西激發癌細胞的轉移。而有實驗室研究表明,這些癌細胞的能力,增加的數量和擴散,與血液內的雌激素水平有關。

冀製成治乳癌標靶藥

  為了驗證此理論的抗癌能力,專家組將466 名乳腺癌患者分成兩組進行研究。第一組有高血壓,第二組沒有血壓問題。結果發現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的婦女,血液內的雌激素維持在低水平,癌細胞只留在乳房,轉移的機會比另一組大大降低,死亡率也因此能降低七成。專家組認為,初步研究結果令人鼓舞,如通過完善、安全和成本有效的藥物,醫學界能夠研究出更為有效的治療乳腺癌的標靶藥物。不過,專家們強調,這項研究的範圍相當小,還要繼續進行更多更廣的研究。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割乳房不能減癌復發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一 3月 29, 2010 6:49 pm

不少得悉自己擁有乳癌基因 BRCA1及 BRCA2的女士,若一邊乳房已病發,很多時會選擇將另一邊乳房同時切除,但荷蘭一項研究發現,切除健康乳房無助降低復發風險,更不會令患者的壽命延長,研究有 390名乳癌康復者參加,當中 138人連健康的一邊乳房也切除,經過長達五年的跟進期,結果發現兩組人的復發率及生存比率相若,顯示女士決定保留乳房並非錯誤選擇。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女士暴肥乳癌風險高兩倍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二 五月 18, 2010 3:36 pm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病之一,而發病率亦有上升趨勢,由八十年代的七百宗上升至○七年的二千七百宗,而患者的年齡亦漸趨年輕化。乳癌的成因雖仍未完全清楚,但醫學界已確定了一些患乳癌的高危因素。

第一就是性別,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出一百倍。第二是年齡,風險會隨年齡增加,約三分之二病患者是55歲以上。第三是家族遺傳,家族中若有成員患乳癌,其直系親屬如姊妹或母親患乳癌的風險便增加一倍。第四是經期,第一次月經出現在11歲之前,或更年期發生於54歲之後都會增加患病率。其他因素包括乳房組織密度高、沒有生育或遲生育、嗜飲酒、接受賀爾蒙補充治療、口服避孕藥及肥胖等。

最近有美國研究發現,成年體重增加亦同樣增加患乳癌的機會率。有七萬二千名介乎55至74歲的女士進行這項研究。研究發現,受訪者在二十至五十歲期間增加約三十磅體重,比那些沒有增加體重的女士患乳癌的機會率高兩倍。此外,若有些女士在三十年前已是過重,但她們三十年後仍能維持體重,比那些開始時體重標準但日後體重超標的女士患病率較低。

這顯示保持體重是對預防乳癌有一定的幫助。那麼大家不能輕視自己的體重上升問題。盡快培養一個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體重自然不會節節上升了。

林潤梅 香港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墮胎增乳癌風險三倍

發表 由 KateBush 周日 6月 27, 2010 4:02 pm

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的專家,最近公布了一項研究報告,指墮胎是引致乳癌的最高風險因素,可增加女性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達三倍。

賀爾蒙維持高水平

今次是全球第四份研究報告指墮胎與乳癌有關,曾得出同樣結果的國家包括內地、美國及土耳其。該項研究曾調查了三百名女性,發現餵哺母乳不但對嬰兒有益,亦可減低媽媽患癌機會,終止懷孕的婦女患乳癌風險會相應增加,並可高達三倍。

至於墮胎致乳癌的原因,過往曾有專家解釋,由於懷孕期間,身體會產生高水平的賀爾蒙「雌二醇」刺激乳房,直至誕下嬰兒為止,才會回復正常。婦女一旦終止懷孕,有關賀爾蒙便會維持在高水平,大大增加日後患乳癌機會。

但英國的癌症研究專家卻質疑斯里蘭卡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指該研究僅有三百人參與,擔心受訪人數過少,影響結果的準確性。牛津大學 ○四年有研究指,墮胎並不會增加患乳癌風險,故兩者關係在醫學界一直存在爭論。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在二○○七年乳腺癌為本港第五位癌症殺手,有二千七百二十三宗新症,同年有五百二十九人死於該癌症。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愛用清潔劑 女性得乳癌機率增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六 7月 24, 2010 1:21 am

許多家庭主婦對於用各種清潔用品、芳香噴霧把家裡保持得一塵不染、幽香陣陣十分自豪。但一個研究警告,這些空氣清新噴霧、浴廁清潔泡沫,可能會增加婦女得到乳癌的機率。

這是第一個針對家居清潔劑與英國常見疾病間的關係進行的研究。研究人員研究這些超過百萬人口使用的清潔產品,以及英國每年有45000個新確診病例的疾病,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詢問800個同年齡層的乳癌患者及健康女性,使用家居清潔品及殺蟲劑的頻率。這個刊登在《環境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說,他們發現有使用空氣清新噴霧習慣的人,多了20%得到乳癌的機率。如果每天使用,患病機率增加了30%。使用固體芳香劑的人,增加了50%的患病機率。

除霉劑也會增加得到乳癌的機率。但是烤箱或一些表面清潔劑,目前沒有發現關聯。

美國「寂靜的春天基金會」(Silent Spring Institute)在尋找女性健康與一些化學藥劑的關係。他們指出,一些化學,例如人工檀香味等清潔劑芳香添加物,會導致動物罹癌。

但是研究員也說,研究可能存在誤差,所以這些研究成果不應該被某些人拿來當作患病的求償依據。

超越癌症中心的Caitlin Palframan教授說:「這份研究並沒有確切證據。因為訪問婦女時,憑據的是她們的記憶。罹癌的婦女可能傾向把自己的疾患歸因到家用清潔劑。」

英國清潔產品工業聯盟的Philip Malpass說:「至少消費者可以放心,目前被證明會致癌的物質,都沒被摻入市售清潔劑中。」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微創電頻鉗驗乳癌快準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二 7月 27, 2010 8:34 pm

女人最痛非乳癌莫屬,不少婦女進行身體檢查時,都會接受乳房X光造影或乳房超聲波檢查,一旦發現異常影像,便需進一步進行入侵性檢驗,但無論抽取乳房細胞或活組織檢驗,均有百分之五至兩成個案未能肯定腫瘤屬良性或惡性,可能需全身麻醉割組織化驗。北區醫院引入微創電頻鉗儀器,在超聲波導航下將電頻鉗伸入乳房,直接鉗除腫塊,只需局部麻醉,手術後傷口只有約七毫米。

乳癌 - 強攻腦部 0727-00176-064b1
陳永昌示範操作微創電頻鉗,在超聲波的導航下,醫生可鉗除超聲波顯示的乳房陰影再作化驗。

僅需時10秒 抽出組織化驗
北區醫院外科部顧問醫生陳永昌指,醫生可控制電頻鉗的鉗嘴開合,最多可鉗除兩厘米大的乳房組織,鉗嘴會以電頻燒灼技術,一邊鉗組織一邊止血,「原理好似遊戲機中心嘅鉗公仔機咁,鉗住塊組織,再抽出體外」,整個過程需時僅十至廿秒。醫生接着會將組織送去化驗,如果屬良性便可以消除疑慮。

醫生會在乳房注射局部麻醉劑減輕痛楚,「醫生會盡量將約七毫米嘅傷口,開喺乳暈側邊,令手術後疤痕唔多覺眼。」該院○八年四月至今,進行逾六十宗微創電頻鉗乳房手術,除一名病人被診斷為乳腺管道癌外,其餘均為良性腫瘤。病人自我評估的痛楚指數平均僅二點四分(最痛為十分);對手術的滿意程度平均有八點六分(最滿意為十分)。

乳癌 - 強攻腦部 0727-00176-064b2
醫生若透過乳房X光造影或其他影像系統發現乳房有異常,便需進行抽細胞或活組織檢驗。

X光造影 超聲波檢查有不足
現時婦女多以乳房X光造影或乳房超聲波檢查有否異常,但陳永昌指兩者均有不足。若乳房X光造影的影像帶白色鈣化點,有七至八成機會屬良性,亦有可能是惡性;超聲波照出來的黑色陰影,亦未必能準確分辨屬惡性腫瘤抑或纖維瘤。曾有一名四十八歲婦女,觸摸到右邊乳房有異物,但乳房X光造影檢查診斷為良性,兩年後再照超聲波及磁力共振,卻發現該處有三個腫瘤,切除後化驗屬惡性,需接受化療。

若婦女抽取乳房細胞或活組織檢驗,分別有百分之五至兩成個案未能肯定腫瘤屬良性或惡性,可能需全身麻醉,以刺針定位手術割乳房組織化驗,會留下兩至三厘米疤痕。微創電頻鉗可有助婦女免除全身麻醉的手術之苦,疤痕亦較小,但屬醫管局自費項目,每次收費四千五百元。除北區醫院外,廣華及聯合醫院亦有提供。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完善篩檢與療法 歐洲乳癌死亡大幅降低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8月 12, 2010 8:44 pm

(路透)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13:14
(路透倫敦11日電)科學家今天說,過去20年,在英國和冰島帶動下,歐洲乳癌死亡率顯著降低,很大程度上全要歸功於更完善的篩檢與療法。

法國國際預防研究所的奧蒂耶(Philippe Autier)領導的研究人員,在1989年至2006年期間,審視歐洲30國婦女乳癌死亡率變化,發現死亡率平均降低1/5。

科學家指出,中歐地區國家乳癌死亡率保持穩定或有部份地區升高,尚需努力改善診斷與療法,「減少可避免的乳癌死亡率」。

科學家在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Journal)的研究報告中說,乳癌死亡率變化,從冰島降低45%到羅馬尼亞升高17%不等。

英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蘇格蘭乳癌死亡率降幅分別為35%、29%和30%,降幅名列全歐第2、3和第4高。
中央社(翻譯)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一站式治乳癌 縮減輪候時間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五 8月 27, 2010 2:39 am

乳癌可說是「女人最痛」,公立醫院每年平均接獲二千七百宗新症。為加快治療乳癌患者,醫管局新界西聯網推出一站式乳腺專科服務,縮短輪候時間。病人持轉介信預約,最快一至兩周內獲接見及兩個月內接受治療,平均留院日數亦只需約三天。

乳癌 - 強攻腦部 0826-00176-061b1
新界西乳腺專科診所提供個案跟進及心理輔導等服務,讓病者安心養病。 (唐宇軒攝)

六十天內展開療程
博愛醫院○八年九月設立新界西乳腺專科診所,由專科醫生制訂治療方案,專科護士以個案經理方式跟進病人情況及作心理輔導。外科副顧問醫生王志德表示,以往乳腺科屬外科之下,病人需在外科「大隊」中輪診,但拆成專科後,醫生可按病情分流,讓病人獲得適時診治。他指出,新症病人先經臨床檢查,若發現乳房有硬塊,可即日抽取活組織檢查是否惡性腫瘤。

王續稱,若不幸證實罹患乳癌,會盡快制訂治療方案,九成病人可在六十天內展開療程。他指,乳癌切除手術一般只需留院三日,但由於病人容易出現自我形象低落等情緒問題,醫生會安排她們術前參觀病房,了解流程,亦讓完成手術的病友分享康復心得,減低病者心理壓力。又提供一站式替病人安排義乳、職業治療及心理輔導等服務。今年十月診所將增加手術時段,希望每周能為八名病人施手術。

現年六十四歲的賴女士一向對乳癌認識不深,胞妹屢勸她接受婦科檢查亦當耳邊風。○八年六月,她突然發現右邊乳房出現小塊:「醫生話係乳癌時,我心諗『咁大整蠱?』一時之間好難接受。」她獲轉介到新界西乳腺專科診所後,隨即安排做手術。賴女士憶述,術前曾擔心需臥床較長時間,診所方面安排心理輔導令她安心養病,並有物理治療處理淋巴水腫等後遺症。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乳癌 - 強攻腦部 Empty 八成乳癌患者 無定期檢查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9月 16, 2010 4:44 pm

香港乳癌基金會發表香港乳癌實況第二號報告,分析二千三百多名乳癌患者資料,發現女性定期檢查乳房的意識偏低,近八成患者是自己意外地發現乳癌徵狀,其中九成是觸摸乳房發現無痛硬塊,腫瘤體積均較定期接受檢查者大,該會建議女性定期接受檢查,減低切除乳房機會及增加治療效果。

報告分析發現,缺乏運動、從未餵哺母乳、肥胖和壓力是乳癌四大高危因素,而且患者定期接受乳房檢查比率偏低,僅一成六有定期自我檢查,兩成六定期由醫生臨床檢查,但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或乳房超聲波檢查比率,分別佔一成一及不足一成,其中四十歲或以上的年長患者接受定期檢查比率偏低。

該會創會人張淑儀指出,近八成患者是無意中發現乳房有腫塊,直徑平均達兩厘米,即屬乳癌第二期,除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外,術後化療比率高達八成以上;但定期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乳房超聲波或定期自我檢查的患者,腫瘤直徑只有一點四厘米,屬乳癌第一期,術後化療比率只有四成二。

從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七年確診患上第二期乳癌,當時四十七歲。她昨坦言,不煙不酒,飲食清淡,常做瑜伽,但檢查乳房意識薄弱,每三至四年才接受一次檢查,沒想到一次瑜伽時摸到乳房有腫塊,立即求診。她說,確診一周便接受切除腫瘤手術,要經過半年多才完成八次化療和廿五次電療,化療時因焦慮而不開心,故康復後除定期檢查外,也鼓勵女同事注意乳房健康。

應每月自我檢查乳房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邱振中建議,女士每月自我檢查乳房,四十歲以下女士每三年接受醫生檢查;四十歲或以上則每兩年接受醫生檢查和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此外,勤運動和飲食健康,也可減低患乳癌機會。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3頁) 1, 2, 3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