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A's forum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中風 - 中風

4 posters

1頁(共4頁) 1, 2, 3, 4  下一步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 - 中風

發表 由 George H 周二 9月 29, 2009 4:30 pm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本港估計有超過六萬名患者,當中約三萬人更是 60歲以上,患者由於中風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七倍,故需長期服食薄血藥減低凝血風險;但現時常用的藥物卻有令患者大出血風險。一項有四間公立醫院近百名本港病人參與的大型國際研究發現,一種新薄血藥既可預防中風,也可將嚴重出血風險降低兩成。
記者:張文傑

中風 - 中風 29ls2p1
劉柱柏指出,服 Dabigatran Etexilate的心房顫動患者不需定期驗血,生活質素得以改善。黃賢創攝

參與該項國際研究的香港心臟學院前院長劉柱柏表示,心房顫動的患者因不能將上心房內的血液正常泵出,滯留的血液會凝固成血塊,當血塊流至腦部便會引發中風,患者一般要服食薄血藥物減低血液凝固的風險,而常用藥物華法林( Warfarin)卻有導致患者出血的副作用,估計每 100名服食者中,就有兩人出現嚴重出血。

血栓塞風險降 34%
劉柱柏又指,華法林很容易與中藥杞子及菠菜等維他命 K含量高的食物相冲,服用此藥的患者更需頻密驗血以調整劑量,否則無法預防中風,有研究顯示只有六成服用華法林的患者可獲理想療效。

由於醫學界已使用華法林超過 50年,為尋找更有效的薄血藥,劉柱柏指早前來自全球 44個國家、共 18,113名非心瓣心房顫動患者參與一項國際研究,其中約 100名患者是來自瑪麗、威爾斯親王、瑪嘉烈及聯合四間公立醫院。

研究將患者分成三組,分別為服用華法林、服食 110毫克或 150毫克新一代薄血藥 Dabigatran Etexilate,研究跟進兩年後,上月公佈結果,與服食華法林的患者比較,早晚服用 150毫克 Dabigatran的患者,中風機率及血栓塞風險降低 34%,出血風險則無增加;服用 110毫克的患者的中風及血栓塞發病率與華法林組相若,但能減少出血風險達 20%。

略提高腸出血風險
劉柱柏補充說,由於 Dabigatran帶有酸性,會略為提高患者腸出血風險,售價也較昂貴,藥費每日約需 50元,華法林只需 1元。 Dabigatran早已用於治療靜脈栓塞或肺栓塞,但用於治療心房顫動則需在港再註冊。
avatar
George 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眼睛生蛇 中風高四倍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二 10月 13, 2009 5:53 pm

水痘屬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一般病情輕微,但康復後病毒仍殘留在體內,待人體抵抗力減弱時侵襲身體,導致患者「生蛇」,有最新調查顯示「生蛇」患者的中風機會較一般人高超過三成,部分在眼睛周圍「生蛇」的患者,中風比率更高出超過四倍。

水痘由帶狀疱疹病毒引致,小童患水痘後痊愈,病毒仍會潛藏體內多年,待患者身體較弱或至年老時發作,導致患者出現俗稱「生蛇」的病況。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項研究顯示,帶狀疱疹患者中風風險較一般人高。該調查比對了七千七百六十名於九七至○一年接受治療的「生蛇」患者,及超過二萬三千名沒有同類病例人士,結果發現「生蛇」患者中風比率較一般人高出百分之三十一,其中於眼部周圍皮膚及眼睛「生蛇」的患者,中風風險更高出超過四倍。

研究發現,帶狀疱疹病毒會攻擊腦內血管,令血管壁受到破壞或發炎,導致血管變得狹窄、阻塞及容易破裂而出現中風。

水痘有疫苗可預防,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今年截至八月呈報的水痘個案有四千八百九十二宗,較去年同期六千零九十一宗少近兩成,而去年全年的呈報個案則有八千九百二十七宗,較○七年少超過一半。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回復: 中風 - 中風

發表 由 hkinca38 周二 10月 13, 2009 5:54 pm

中風 - 中風 1013-00176-057b1
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由水痘病毒引起。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新藥治心房顫動防中風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四 10月 29, 2009 1:35 am

心房顫動是本港三大心血管疾病之一,約有七萬人因患上此病而長期受心臟亂跳困擾,患者的中風機率更較一般人高五倍。一項本港兩間公立醫院參與的全球研究顯示,一款能控制心臟亂跳的新藥,有效減低患者中風等風險。

料本港明年推出
該項名為 ATHENA的國際研究,全球有 4,628名心房顫動病人參加,當中包括 38名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患者。其中一名研究員、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律主管馮永康醫生指,過去 20年針對心房顫動的治療一直沒有突破, ATHENA跟進了病人健康狀況 30個月,發現服食新藥「決奈達隆」( Dronedarone)的病人組,較安慰劑組別的患者中風機率減低 34%,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則減 29%,服食了新藥的患者總住院日數也下降 35%。決奈達隆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 FDA)批准註冊使用,本港估計要明年才完成註冊推出市面。一直受心房顫動困擾的梁女士,曾三次中風,經常進出醫院,現時每次也要服食 13種藥物,她希望能有新藥可改善病情。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偏頭痛可能是中風先兆

發表 由 hkinca38 周四 10月 29, 2009 11:53 pm

偏頭痛發作與中風有一定關連,美國的科學家綜合九項研究數據發現,與中風有最大關連的偏頭痛症狀是發作期間,患者同時對光線或氣味敏感,很大機會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因患者的血流量會大幅下降。

研究又發現年輕女性、煙民或服食含雌激素避孕丸的女士,若出現相關的偏頭痛症狀要特別小心,因中風的機率更高。美國估計有兩成人患有偏頭痛,當中超過七成是女性。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維他命 B6可防中風

發表 由 p-ma 周五 10月 30, 2009 10:40 pm

中風是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均是高危因素,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半胱胺酸( Homocysteine)可增加中風風險,曾中風者若體內的半胱胺酸濃度超標,再次中風的危機較其他患者高出 8倍。專家指維他命 B6及 B12、葉酸有助減低半胱胺酸濃度,建議市民從飲食中攝取這些營養素預防中風。
記者:梁瑞琼

中風 - 中風 30ls2p11
市民進食含有維他命 B6及葉酸的西蘭花,可減低中風機率。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 02年至 07年,跟進 75名約 65歲中風患者病情,了解半胱胺酸含量與中風的關係。研究發現患者的半胱胺酸水平越高,再次中風的風險越大;若超出正常水平,中風風險更較其他患者高出 8倍,也會引起腦白質病變。

04年另一項涉及 94名中風患者的研究證實,腦白質病變可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判斷、組織等能力均受影響。

該系腦神經科副教授莫仲棠指,半胱胺酸是一種從食物中攝取的氯基酸衍生物,可令血管皮層失控,膽固醇更易積聚在血管內,造成血管硬化並阻塞血管,因此增加中風風險。

外國研究曾發現,體內半胱胺酸濃度每上升 5個單位,中風風險增加六成,而腦白質病變除可致中風,也可引致癡呆症、抑鬱、小便失禁等。

外國研究曾發現每天攝取適量的維他命 B6及 B12、葉酸,能有效減低 24%中風風險。莫仲棠指半胱胺酸在人體內的正常水平約為 5至 15單位,一般與維他命 B6及 B12、葉酸進行新陳代謝後便會排出體外,但若沒有足夠的維他命及葉酸,濃度便會提高,影響血管健康。

每天兩份生果三份菜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營養部門經理駱玉鳳表示,建議成年人每天營養素攝取量:維他命 B6( 1.2至 1.5毫克)及 B12( 2.4微克)、葉酸( 400微克),大部份蔬果均含有以上成份,市民可遵從每天兩份生果及三份蔬菜的飲食原則,並維持低鹽低脂飲食習慣,這除預防中風,更可減低高血脂及高血壓等風險。

營養素含量
維他命 B6食物:瘦肉
份量: 90克
含量: 0.39毫克

維他命 B6食物:西蘭花
份量: 1碗
含量: 0.23毫克

維他命 B6食物:魚柳
份量: 90克
含量: 0.20毫克

維他命 B12食物:吞拿魚(罐頭水浸)
份量: 60克
含量: 2.54微克

維他命 B12食物:魚柳
份量: 90克
含量: 2.13微克

維他命 B12食物:乳酪
份量: 150克
含量: 1.07微克

葉酸食物:熟豆
份量:半碗
含量: 170微克

葉酸食物:菠菜
份量:半碗
含量: 131微克

葉酸食物:西蘭花
份量: 1碗
含量: 86微克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avatar
p-m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咖啡因抑中風增腦功能

發表 由 hkinca38 周日 11月 08, 2009 3:13 pm

不少人以為咖啡因對健康有負面影響,但英國倫敦英皇學院一名營養師分析四十七項研究後得出新結論,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四百毫克咖啡因,相等於每日飲用八杯茶或四杯咖啡,有效減低心臟病及中風機會,更有效促進腦部功能,提高警覺性及增強短期記憶。

中風 - 中風 1108-00176-062b1
飲茶可以提神,對心臟亦有好處。

含抗氧化劑 保護細胞
負責研究的專家分析四十七項合共有九萬人參與的研究,發現定期飲用茶可降低心臟病、膽固醇,甚至減低死亡率。專家解釋,茶及咖啡均含有大量咖啡因,當中的抗氧化劑如異黃酮素,有效預防心臟病,甚至減低某些癌症的風險。曾有研究指出,每日飲一杯咖啡,可減低一半患口腔癌、食道癌及咽喉癌的機會。至於不少人喜愛飲用的紅茶,亦含有大量多酚類抗氧化劑,可保護細胞對抗自由基侵害。

另一項有二萬六千五百名中年吸煙人士參與的研究指出,每日飲用兩杯茶或以上的男士,中風機會減低兩成。專家甚至指出,兒童毋須避免攝取咖啡因,因咖啡因有助提升運動表現,增加肌肉收縮及刺激脂肪燃燒,但兒童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應多於九十五毫克,即每日不宜飲用超過兩杯茶或一杯即沖咖啡,孕婦亦應限制攝取量,否則胎兒體形可能較細小。
avatar
hkinca38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中風,再中風

發表 由 mmvk1 周二 11月 17, 2009 10:43 pm

黃女士(假名)今年 73歲,患有高血壓及高膽固醇,以前試過輕微中風,一直服用阿士匹靈。兩個月前,黃女士中風復發,主治醫生處方了新一代的血小板抑制劑氯吡格雷,以代替阿士匹靈。經過數星期物理治療,黃女士已大致康復,可以回家。

出院不足數天,黃女士病情突然惡化,神志變得迷糊,腦掃描證實中風再度復發,之後更併發肺部感染,用了多種抗生素也沒有好轉,情況極不樂觀。有見及此,主治醫生為她進行了血管造影檢查,顯示腦血管多處收窄及栓塞,於是安排作通波仔介入性治療。

腦膜炎併發血管栓塞
詳細研究黃女士的磁力共振掃描後,我們發現她腦部多處同時中風,包括左頂葉上部、腦橋左旁正中及右前脈絡血管區,而且都是動脈分支的中風。我們立即請教曾研究這冷門課題的關醫生,她認為黃女士病情及併發的肺炎均過於嚴重,並不脗合單純的中風。果然在她痰涎和腦脊液中揪出了元凶──肺癆菌,她患的原來是結核性腦膜炎,連番中風是由於腦膜炎併發的血管栓塞,應以抗結核藥物及類固醇治理。

很多人以為最新的藥物及最高科技的手術等於最好的療法,事實並非如此,就以中風為例,每個患者中風的成因都不盡相同,醫生必須憑臨床智慧替每個個案抽絲剝繭,才能真正的對症下藥。

撰文:香港大學腦神經科榮譽臨床副教授麥煒和
avatar
mmvk1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黃金治療期

發表 由 mmvk1 周五 11月 27, 2009 2:45 pm

本港每年有超過 1.3萬名急性中風病人。如果中風病人可在病發 3小時內的黃金治療期,接受緊急靜脈溶栓治療,可以提高對病情的控制和治療效果。

以九龍中聯網伊利沙伯醫院為例,過去幾年,平均每年接收約 1,700宗個案,雖然醫院自 03年起已提供靜脈溶栓治療,但因非全日服務,在 05至 08年期間只有 5位病人接受治療。

康復治療同樣重要
伊利沙伯醫院今年初開設全港首個 24小時急性中風服務中心後,首 11個月約有 80名病人接受臨床評估,其中有 28位缺血性中風、並能在中風後 3小時內送到醫院的病人,接受注射血栓溶解劑治療,有 7人病情有明顯改善,當中 3人入院時半身不遂,到出院時已毋須接受物理治療。

24小時急性中風服務中心的運作,主要靠急症室、電腦掃描中心、內科、腦科和深切治療科醫護人員的合作。病人送到急症室以後,醫護人員在穩定病人的病情後,會將病人送到電腦掃描中心進行腦部掃描,以確定病人是否適合注射溶血劑,適合的病人在注射完溶血劑後,會被送到深切治療部或急症中風病房接受監察。

中風病人康復治療亦十分重要,其中可能包括需要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醫務社工服務、臨床心理服務等,目標是確使病人在生活的功能上得到最好的復原,縱有未能完全恢復的身體機能,亦能達到自我適應的目標。療程當中,中風病人及家人的積極參與至為重要。
撰文:醫院管理局
avatar
mmvk1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也分陰陽

發表 由 Min Chun 周二 12月 01, 2009 12:23 pm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易經》概括了古人的宇宙觀,姑勿論俗世人只將其用於占卜風水等方術之上。太極是《易經》的精粹──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亦說明了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即是雙向的思考模式。

中風其實有點像太極,有陽,也有陰。
羅拔臣先生(假名)是香港某大學的博士生,他因急性頭痛入院,電腦掃描發現他右腦顳葉、枕葉及頂葉底部腫脹,屬早期中風病變。兩天後,羅生仍然頭痛但整體沒有惡化,重複掃描卻顯示患處繼續腫脹且有滲血現象。根據中風範圍推斷,羅生患的是嚴重中風,不死也得半身不遂,何解他會這麼穩定?

動脈栓塞最常見
中風泛指一切急性腦血管病,當中以缺血性中風居多,最常見的是動脈栓塞:血栓會截斷腦部血液供應,受影響的腦細胞會在數小時內缺血壞死,腦細胞壞死了便沒有翻身機會,造成嚴重神經障礙甚至死亡。除了動脈栓塞,中風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類別──靜脈栓塞:血液經動脈流入器官,經靜脈流出器官,腦部靜脈就像大腦的排水系統,假如淤塞了,會令腦部腫脹及腦壓增加,一樣能破壞腦細胞,引發中風,但其破壞力並沒有動脈栓塞那麼急和那麼大。假如動脈栓塞是陽性中風,靜脈栓塞便是陰性中風了。

磁力共振掃描證實羅拔臣先生右橫竇栓塞,屬靜脈性的中風,治療方法是以抗凝劑阻止血栓擴大。以上乃罕見病例,大家當故事聽聽好了。
逢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大學腦神經科榮譽臨床副教授麥煒和
avatar
Min Chun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致命粒腺體症 料全港1400患者 先天代謝缺陷 致兒童生長遲緩頭痛中風

發表 由 Dino 周五 12月 04, 2009 10:43 pm

【明報專訊】醫學界把沒有藥廠願投資研發藥物的疾病喻為「孤兒症」,「粒腺體症」是其中之一,患者因先天性代謝缺陷不能製造身體所需能量,兒童期開始不斷經歷偏頭痛、中風,生長遲緩且較矮小,兼有器官疾病卻不知何因。港大過去30多年為23名兒童確診,其中8人已死亡,但專家估計全港至少有1400人患有此症,因社會認知低而未被發現。

醫學界早年認為粒腺體症主要由母親遺傳給子女,港大兒科學系教授黃珍妮直言,一些兒童被確診後,會發現原來整個家族女性都有偏頭痛問題,若父母帶有隱性基因,便有可能全無病徵,但可把致病基因傳給下一代。除了遺傳,近年亦發現患者本身細胞核出現突變也會引致此症。

港大確診23宗 8宗死亡

粒腺體症病發率為5000分之一,香港估計至少有1400名患者,由84年至今,瑪麗醫院和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共接獲23宗粒腺體個案。黃珍妮說,該23宗個案包括15男、8女,年紀最小者在出生翌日心臟發大兼不能呼吸而確診,亦有個案至20歲時才確診,其中8名患者已死亡,死亡年齡由4日大至15歲不等。

患者病徵複雜,在成長過程中慢慢浮現。有病兒出生時健康,幾歲後才病發,首當其衝是腦部和肌肉功能,經常偏頭痛、腦中風、癲癇;手腳活動較笨拙,全身無力,眼皮下垂如「加菲貓」,患者個子會較矮小,並會有多個器官疾病如糖尿、心臟問題等。

屬「孤兒症」 無治療藥物

黃珍妮說,要確診此症須抽取肌肉、皮膚組織作培植酵素化驗,但本港未有這化驗技術,故需要把樣本送往西班牙、荷蘭、澳洲等化驗所。

黃珍妮強調,產前檢查並非必須檢測此症,因即使帶有遺傳基因並不代表一定發病,若因而決定墮胎會引起道德問題,加上此症並無治療藥物,只能靠處方多種維他命和「精胺酸」,以補充大量能量維持機能,避免腦中風。

根據歐洲罕病聯盟定義,「孤兒症」是指發病率低於2000分之一的疾病,至今約有1.1萬多種,黏多醣症亦是其中之一。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港三萬童患孤兒症

發表 由 Dino 周五 12月 04, 2009 10:46 pm

本港估計有三萬名兒童患上俗稱「孤兒症」的罕見疾病,其中估計至少有一千四百宗粒腺體症病例,患者飽受中風、癲癇等徵狀折磨,最後甚至因腦退化及器官衰竭死亡。專家指出,近年發現氨基酸類藥物可延緩病情惡化,但擔心社會對疾病認知不足,延誤醫治。

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學系教授黃珍妮說,一些病例少、療法少的罕有疾病,被歸類為孤兒症,意即沒有人關注。孤兒症估計有過萬種,先天性代謝缺陷疾病——粒腺體症屬其中之一。此症是基因出現問題,以致人體未能正確製造酵素進行新陳代謝,造成器官功能受損。此症可由自身基因突變或遺傳引致。

中風 - 中風 1204-00176-060b2
夏約書兩年前逝世,其母為幫助其他病人,成立基金會籌款。

器官機能衰退致命
黃珍妮估計,本港至少有一千四百名兒童患粒腺體症。她由八四年至今共接觸過十五男八女共廿三個病例,其中八人已不幸身亡。她說,病發初期,病人可能腦部受損,出現腦中風、癲癇及智力退化等,其他器官如心、肝、腎臟後期也會衰竭。很多病人最後因腦部退化、身體機能衰退死亡。

黃珍妮說,她接觸的病人,發病期由初生至十二歲不等,病徵各異,確診十分困難。目前為止,部分罕見基因或酵素測試工作無法在港進行,只能將病人的肌肉及皮膚組織送往外國化驗。幸好近年發現氨基酸類藥物精胺酸(arginine)有助部分患者減少中風次數及病發嚴重程度,其中一名病人,三年前開始服用精胺酸,之後再無中風,病情得到改善。

黃說,孤兒症千變萬化,醫學界認知有限,例如粒腺體症至今沒有根治方法。她擔心大眾對孤兒症認識不足,未能及早察覺。她說,粒腺體症的病人多數瘦弱矮小,發病早期多數有偏頭痛、癲癇及生長遲緩等問題,部分病人家族亦有糖尿、偏頭痛或中風等病歷史。家長如懷疑子女有問題,可先向兒科醫生求助。如及早確診,醫生可密切監察病情,病人及早服藥亦可望減少中風次數及延緩身體惡化。

中風 - 中風 1204-00176-060b1
夏約書孤兒症基金會捐出逾五十萬元,資助醫院及大學進行研究。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子「孤兒症」死 母捐錢助研究

發表 由 Dino 周五 12月 04, 2009 10:48 pm

孤兒症患者及家屬均自覺像「孤兒仔」般無助,在港生活的外籍婦人Christina就有深刻體會。她的長子夏約書(Joshua)在○二年聖誕節出現頭痛及視力問題,懷疑中風,當時只有十歲。

翌年,Joshua在瑞士確診患上粒腺體症,幾年來重複中風十次,後期更失明、失聰及失去說話能力。他在十四歲開始服用精胺酸,病情曾有改善。到○七年底,剛十五歲的Joshua因患上流感引致併發性肺炎,最後因多個器官衰竭死亡。

Christina昨憶述,兒子患病期間,曾到多處奔走求醫,包括到瑞士及日本找尋專家及藥物,深深體會到病人及家屬的無助。她共育有三名子女,僅長子Joshua不幸發病,另外兩名女兒至今十分健康,待她們長大再決定是否接受檢查。

兒子去世後,她決定成立孤兒症基金及進行籌款,希望喚起社會人士對孤兒症的關注,幫助其他病人及資助有關研究。基金會昨向港大醫學院及港島西醫院聯網捐贈五十萬六千元。港大由昨日至下周日進行有關的研討會,兩名澳洲專家專程來港講解孤兒症。

中風 - 中風 1204-00176-061b1
夏約書(右)是在○二年聖誕節首次發病。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偏頭痛患者中風機會倍升

發表 由 Aston Martin 周六 12月 05, 2009 2:29 pm

部分偏頭痛患者在發作前會有閃光、視物模糊等視覺先兆,稱作典型偏頭痛或先兆偏頭痛,德國科學家近日發現,這種偏頭痛或與中風有關連。德國中風協會引述一項刊登於《英國醫學雜誌》的最新研究,發現先兆偏頭痛患者的中風風險較正常人高一倍,但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患者毋須過分擔心,因偏頭痛患者的年齡一般較年輕,在這年紀實際中風的病例很少。

然而,研究亦發現在四十五歲以下的先兆偏頭痛女性患者中,若同時有吸煙或經常服用避孕藥的習慣,她們的中風風險則會大增十倍,提醒這類年輕女性患者應提高警覺。先兆偏頭痛患者在頭痛發作前的視覺先兆包括閃光、暗點、視野缺損及視物變形等,甚至可能有耳背或肢體麻木等情況。
Aston Martin
Aston Martin

文章數 : 528
注冊日期 : 2009-11-28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菠菜沙甸魚強心減中風

發表 由 Dino 周六 12月 19, 2009 4:28 pm

近日本港天氣轉冷,容易誘發心血管病及中風等危疾,對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構成威脅。有營養師提醒高危人士,在秋冬期間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摒除高鹽多油並多吃含豐富葉酸、維他命D及鉀的食物,增強血管健康以減低中風機會。物理治療師則建議市民,在冬日可定時進行有節奏的帶氧運動,既可以保持體溫,亦能促進心肺功能。

中風 - 中風 1219-00176-061b1
朱國豪建議市民多吃含豐富葉酸、維他命D及鉀質的食物,有助保持血管健康。(何天成攝)

寒冷天氣下不少人喜歡進食火鍋及煲仔菜等熱食,容易掉進高脂多油的營養陷阱。聖公會福利協會彩頤康健坊註冊營養師朱國豪指出,秋冬期間市民可多攝取可增強心血管健康的食物,例如含豐富葉酸及鉀的菠菜,以及含維他命D及奧米加三脂肪酸的沙甸魚等。

他表示,葉酸可幫助心血管保持彈性及強韌,有助減輕寒冷天氣導致血管收縮的影響。至於吸收鉀質可協助調整血壓,維他命D亦被證實可減輕出現中風機會。

朱國豪續稱,除預防性飲食外,部分市民對不幸中風親友的飲食習慣亦存有一定謬誤,例如以為給予病人服食燕窩及人參等補品,就可幫助他們補虛。他解釋,部分心臟病人或需服食薄血藥,而人參本身亦有薄血功效,家屬在不知情下讓病人混和服用,或會出現流血不止。朱又強調,雖然中風會影響病人的吞嚥能力,但並非所有病人都必須轉食流質食物,若不慎「落錯格」更會引起肺炎等後遺症,家屬應按病情徵詢專業意見。

寒冬仍應保持運動
彩頤康健坊一級物理治療師梁惠紅則指出,雖然近日天氣轉冷,市民仍應該繼續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如可到健身室使用步行機或跑步機等健身器械,減低天氣的影響;至於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高危人士及長者,則可以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合適強度的運動。她亦強調有關運動必須帶氧及具有持續性,才可收到較有效減低中風威脅的效果,「一星期三次、每次半小時嘅運動,就算只係步行,都比隔好多日先打一次波或行一次山更有效」。

中風 - 中風 1219-00176-061b2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趨年輕化宜及早正視

發表 由 Dino 周六 12月 19, 2009 4:29 pm

一般人認為「中風是老人病」,但有設立自費中風復康服務的社福機構聖公會福利協會則發現,中風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最小年紀的求助病人更不足三十歲。該機構呼籲成年人,應盡早正視及妥善處理潛藏的健康問題,預防中風。
為減輕公營醫療的壓力,並協助中風病人獲得全面康復機會,聖公會福利協會今年四月獲賽馬會流金頌社區計劃資助三百七十多萬元,設立自費中風復康服務。協會服務總監岑家雄指出,至今已有近八十人接受服務,平均療程為三至六個月。他強調,中風後除對病人的身體及活動能力構成損害外,病人及家屬的心理情緒亦需要疏導,故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營養師及社工等會提供跨專業服務。協會亦會派出人員到病人家中進行環境評估,並作出調整配合他們回家後的生活。

不足三十歲亦中招
岑家雄指出,近期發現中風病人有年輕化的趨勢,最小年紀的求助病人更不足三十歲:「睇住個歲數慢慢跌,開頭我哋主要收五十幾歲嘅病人,之後見到有四十幾歲嘅病人,仲試過收一個廿到尾嘅病人。」他表示,該名病人中風後左邊活動能力受損,需以輪椅代步,目前已完成療程,可以拐杖協助步行。

他強調,愈年輕的中風病人與其家庭面對的壓力愈大,例如日後如何重投工作及徹底改變生活習慣等,故呼籲成年人士應改變「中風是老人病」的想法,正視健康問題。
Dino
Dino

文章數 : 951
注冊日期 : 2009-12-02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停經婦女服抗抑鬱藥 中風機會高45%

發表 由 Gigi 周日 12月 20, 2009 1:56 pm

美國一項逾十萬名婦女參與的研究發現,服用抗抑鬱藥,會大大增加中風及死亡風險,而新一代抗抑鬱藥的副作用,亦遠較想像中多。

中風 - 中風 1220-00176-062b1
外國研究指出,婦女服用抗抑鬱藥可能增加中風機會。

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由一九九四年開始,收集四十間醫院或研究中心合共十三萬六千多名五十至七十九歲已停經婦女的臨床數據,結果發現服用抗抑鬱藥的婦女,中風機會較未有服藥者高四成半,死亡風險亦增加三成二。

不過,專家指服用抗抑鬱藥的中風機會仍屬很低,警告正服抗抑鬱藥的婦女,應與醫生商討停藥或繼續療程的風險,切勿自行停藥。

中年女性應控制血壓
有關研究由美國麻省醫院精神科進行,共有十三萬零七百九十七名已停經並正服抗抑鬱藥的婦女,以及五千四百九十六名沒有服用有關藥物者,接受追蹤評估,結果顯示前者的中風機會為百分之零點四三,後者的中風風險僅為百分之零點三。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兩組婦女的中風百分率均處於低水平,但由於有關參與調查的人數眾多,研究結果不容忽視。

專家強調,抑鬱本身亦是中風的其中一個風險因素,因此難以確定中風是單獨由抗抑鬱藥所導致。另外,研究亦發現,七十至七十九歲老婦的抑鬱症發病率較其他年齡組別低,但原因尚待考究。

由於高血壓是導致中風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年紀愈大,患高血壓的機會愈高,專家呼籲中年婦女控制血壓,萬一確診高血壓,必須按時服藥,以減低中風風險。
avatar
Gigi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風邪侵體 引發中風

發表 由 mudu 周三 1月 13, 2010 12:46 pm

提起中風,許多人都會聞「風」喪膽。皆因我們都清楚知道中風者縱然能避過死亡一劫,也難免對身體遺留下不同程度的損害。但中風究竟中的是甚麼風呢?跟中暑又有甚麼關係?以下將與大家講解一番。

原來,從中醫角度而言,自然界中氣候變化的表現,可被分為六氣,亦即風、寒、暑、濕、燥、火。

六氣本來對人體無害,若因氣候變化劇烈,或者當有各種變化導致人體未能適應六氣的時候,它們就會變成六邪,並侵犯人體,引起各種的病症。中風所謂的風、中暑所謂的暑,也就是當中的風邪及暑邪。

而中風一詞,普遍是指因腦血管阻塞、出血而造成的病變。但原來在中醫學上,中風亦指人體受到外來風邪入侵的病症,這與現代醫學中的感冒相類似。

大家可能會對風邪一詞感到陌生,但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經常會用到,甚至體驗到它。例如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傷風,就是由風邪侵襲人體引起的常見外感熱病;又例如我們經常聽到古裝劇中的大夫常常談到的感染風寒,就是風邪結合寒邪所引起的病症。

由此可見,中醫其實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難理解。反之,中醫傳統觀念其實早已在不知不覺間在我們當中流傳甚廣。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中醫。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推廣小組

scm@cuhk.edu.hk
avatar
mudu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無聲中風可致癡呆症

發表 由 ryan.zho 周一 1月 25, 2010 4:31 pm

原本彬彬有禮、性格溫和的中年人,突然變得脾氣暴躁,表達能力又下降,很多人或誤會是更年期提早來臨,但可能是無聲中風作怪。有新加坡的腦神經科專家指,估計全球有一成人曾在不知不覺間中風,因病發前沒有症狀,事後也無明顯不適,故容易忽略,但反覆出現這種無聲中風會損害腦部,是導致癡呆症的第一步。

平衡失調或已中招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研究院教授克里斯南指,無聲中風是無症狀的中風,由於中風並非出現在腦部的視覺、語言或運動等重要區域,故病發後患者不會出現失語或癱瘓等常見中風症狀,但腦部已受損害。患者初時會出現對事物失去興趣、容易疲倦、記憶力衰退、情緒突變、平衡力差等非典型症狀,若無聲中風多次出現,患者會因腦部持續受損而出現失智、失語及癡呆等嚴重症狀。

煙民、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是無聲中風高危族,克里斯南表示,無聲中風發病率較一般中風高 20倍,患者需要接受磁力共振檢查腦部才能確診,但很多患者因未有察覺逐步浮現的輕微後遺症而延誤醫治,曾有患者因平衡受影響摔倒而變成傷殘,也有患者中風後不能控制膀胱而尿失禁。雖然無聲中風多見於中年人及長者,但近年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一旦出現平衡失調、突然暈眩、表達力變差及吞嚥困難等問題,應盡快求診。
avatar
ryan.zho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緊急處理知多啲

發表 由 Gigi 周四 1月 28, 2010 10:23 am

住在隔鄰的陳太,剛剛走過來叩門,說患高血壓的陳先生在吃飯期間,突然感到左手無力,無法持飯碗。其後,陳太看到陳先生剛進食的食物、口水從左邊的嘴角流出來,左邊的面頰肌肉及左邊嘴角向下垂,而陳先生更感到突然嚴重的頭痛及變得非常暴躁。

確保氣道暢順
我立刻與陳太往看陳先生,檢查他雙手和雙腳,發現左邊身一側軟弱無力,陳先生說話時更加言語含糊不清,這些都是中風的徵狀。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閉塞或破裂而引起的,其影響則需視乎腦部受傷的程度及部位而定。

我立即安慰仍然清醒的陳先生,並將他躺下,用柔軟的枕頭及衣物將陳先生的頭部及雙肩墊高30度;讓他側向左邊,使唾液易於從左邊下垂的嘴角流出,使氣道沒有受阻。還有,解鬆陳先生頸、胸、腰的緊束衣物,免呼吸受阻,並請陳太暫時勿讓陳先生進食,立即致電求助。請陳太陪伴他,並為他蓋被。如他轉為不省人事,應將他置復原臥式,有需要時施行心肺復甦法。

日常應保持心境開朗,多做運動,而食物則需以清淡少油為主,以保身體健康。如欲獲得更多有關資訊,請參閱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出版的「急救證書課程手冊」,查詢課程資料,請瀏覽網址www.stjohn.org.hk或致電25308020-24與職員聯絡。

香港聖約翰救傷會 李永芳提供
avatar
Gigi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中風者首年復發率高

發表 由 momocha 周四 2月 18, 2010 3:50 pm

中風康復者要預防復發,美國一項跟進了 10,399名中風患者的研究發現,在康復首年內復發率高達 8%,遠高於心臟病的 4年復發率 6%,更有 25%中風康復者在首年會因各種原因死亡,到了中風後第 4年,估計有高達 53%人曾再中風、心臟病發作或死亡,黑人較其他種族的患者更易再中風;研究又顯示年紀大或有其他疾病均是導致中風復發的高危因素。
avatar
momocha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高脂食物傷害大中風元兇

發表 由 Peter 周五 2月 26, 2010 12:36 pm

中風是先進地區的都市病,成因包括不健康飲食習慣、吸煙和缺少運動等,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一項研究分析八萬七千多名五十歲至七十九歲的女性,發現高脂肪食物是中風的元兇,大量進食這類食物的人,中風的風險較小量攝取脂肪的人高近四成半,其中曲奇餅和油炸食物等高脂食物對健康傷害最大。

女性更年期後容易肥胖
女性在更年期後容易肥胖,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參與上述研究的婦女都是接受賀爾蒙補充治療。研究人員先詳細記錄每名參加者的飲食習慣,再按照她們從食物中攝取脂肪的分量,將她們分為四組,進行為期七年觀察,了解她們出現缺血性中風的情況。

在參加者中,每日進食超過九十五克脂肪的婦女有二百八十八名中風,而每日只攝取少於二十五克脂肪的婦女,中風人數則有二百四十九人。

中風 - 中風 0226-00176-070b2
美國研究人員指,曲奇餅(下)反式脂肪含量高,多吃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留意食物標籤 避油炸品
研究人員又考慮參加者其他可導致中風的因素,包括體重、種族、吸煙、運動和飲酒的習慣,以及有否服食阿士匹靈或賀爾蒙藥物。

結果發現,攝取脂肪最多的組別,中風的風險比較攝取小量脂肪的組別高出四成四;而進食最多含反式脂肪食物,例如植物牛油、油炸食物、餅乾以及曲奇餅,中風的風險也高達三成。

專家指出,很多這類焗製食物含有脂肪,消費者未必清楚,因而不知不覺下大量進食,建議消費者購買時,留意食物標籤,更年期後的婦女更要留意食物脂肪含量,以及避免進食油炸食物。

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經理兼首席營養師史曼媚指出,女性運動量低,每日攝取熱量約一千五百卡路里,其中來自脂肪的熱量,不應多過五百卡路里,相當於十茶匙食油。

由於市民從日常食物中,例如肉類或餅乾等食物都會攝取脂肪,而每餐食物一般都會有肉類,已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故每餐只需額外增加不多於兩茶匙食油便足夠。

中風 - 中風 0226-00176-070b1
美國研究發現,婦女中風主要原因是大量進食高脂肪食物。
avatar
Peter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偏頭痛引發的中風

發表 由 KateBush 周二 3月 02, 2010 2:21 pm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即是無特定成因的頭痛症候群,患者以青年及中年女性居多。患者有間歇性頭痛,每星期發作可多達數次,頭痛會影響半邊至整個頭顱,痛楚程度屬中等或以上,通常持續數小時。病發時患者會作嘔、沒有胃口、畏光及討厭嘈雜聲,活動會令痛楚加劇,所以患者寧可放低手頭工作,躲在幽暗的房間休息。

腦細胞缺乏養份而壞死
部份患者在頭痛發作前會感到先兆,例如短暫的視力模糊、閃光感、半身或手腳麻痹,先兆是由局部的腦神經功能下調引起,通常維持 5至 20分鐘,假如先兆持續不散,便代表可能有問題發生了……

小美(假名), 30歲,任職設計師,因中風入院,進行了血管造影但沒有發現,中風成因不明,主診醫生要求 NDU給個意見。我們翻查病歷,發現小美是偏頭痛患者,而且有吸煙及服食避孕丸習慣,入院時有持續的先兆,中風部位是後腦枕葉,故此我們懷疑其中風與偏頭痛有關,因為若偏頭痛先兆持續,腦細胞便會因缺乏養份而壞死,造成中風。排除了多個可能性後,我們診斷她為偏頭痛性中風( Migrainous stroke),需要用特定藥物治療。

吸煙服食避孕丸增風險
偏頭痛非常普遍,但偏頭痛引發的中風並不常見,罹患率約為每 10萬人每年一例,偏頭痛患者毋須過份憂慮,但吸煙及服食避孕丸均會增加其風險。

逢周二刊出
撰文:香港大學腦神經科榮譽副教授麥煒和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暴飲暴食 200磅男生中風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六 4月 03, 2010 1:39 pm

復活節帶來吃喝玩樂的機會,兒童吃得過胖,可能引致中風!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去年便接獲一名體重達二百磅的十四歲癡肥男生,因慣於暴飲暴食,常以快餐、飯盒作伴,導致體重、血壓及膽固醇水平飆升,出現輕微中風,左邊臉一度麻痹及抽搐,需大幅改變飲食以及生活習慣,預防再次中風。

中風 - 中風 0403-00176-061b2
史曼媚稱兒童每日應進食兩大碗蔬菜及一碗水果,攝取足夠纖維。她又指,間中接獲兒童因肥胖致糖尿個案,中風較罕見。

該研究中心經理兼首席營養師史曼媚形容,該男生身形龐大如「一碌柱」,身高約五呎十一吋,體重二百磅,體重指標(BMI)為廿八點四,屬癡肥兒童。男生去年在家病發,突然感到臉部無感覺,遂入院求醫,最後證實有輕微中風徵狀。

餐肉麵薯條為主食
男生出院後到該中心減肥,當時左邊臉仍有抽搐及眼皮下垂等徵狀。男生中風原因成謎,由於他沒有中風家族史,史曼媚估計與他長期飲食不良導致肥胖有關。男生過往三餐以餐肉公仔麵、薯條及汽水等快餐為主,由於家人無暇煮晚飯,其晚餐亦為多肉少菜的外賣飯盒,每周平均只進食一碗蔬菜及兩份水果,難以攝取均衡營養。

該中心經過半年時間,教導男生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並且減去二十五磅,其血壓以及膽固醇回復正常水平,中風徵狀亦減退。

史曼媚表示,該中心間中會接獲兒童因肥胖致糖尿病的個案,但嚴重至中風則較罕見,「呢類病童如果唔減肥,年紀大咗隨時會再中風。」

發育期應多攝纖維
史建議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飲食應該以澱粉質為主,配合適量肉類及蛋白質等,每日應進食兩大碗蔬菜及一碗水果,以攝取足夠纖維。但是各類營養的詳細攝取量應視乎個人需要,包括取決於年紀、體重及身高。

另外,家長亦應好好分配兒童的作息時間,包括每日進行至少三十分鐘運動,如打波、跑步及跳繩等,讓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記者梁麗兒

中風 - 中風 0403-00176-061b1
健康均衡飲食,對處於發育時期的兒童十分重要。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中風 - 中風 Empty 女士每周行兩小時防中風

發表 由 KateBush 周四 4月 08, 2010 4:49 pm

保持適量運動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美國哈佛公共衞生學院最新發表的研究指出,中年婦女每星期步行兩小時或急步步行,可顯著降低中風風險。有關研究刊登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跟進了三萬九千多名平均五十四歲的婦女的健康狀況,十二年後有五百七十九人中風。

研究發現,婦女每星期步行至少兩小時,中風風險減少三成;若急步行的話,即步行時速達三英里,中風風險更減低達三成七。

若細分為不同類型的中風,急步行可將出血性中風及缺血性中風機會分別降低六成八及兩成半,每周步行兩小時則可把兩種中風風險減少五成七及兩成一。負責研究的專家指出,經常運動對心血管健康極為重要,步行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avatar
KateBush
訪客


回頂端 向下

1頁(共4頁) 1, 2, 3, 4  下一步

回頂端


 
這個論壇的權限:
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